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云雷 《世界经济与政治》2012,(2):22-37,156,157
汉斯·摩根索的国际政治思想需要重新解读。作者重新阐释了其"现实主义六原则",认为实际上在没有这六原则的《国家间政治》第一版中,摩根索的理论思想已然完整清晰,并持续至第七版。同时还原了其"理论理解"和政治行动的两分:即"争强权"和"求和平"。摩根索对国际政治的"理论理解"为:国际政治,像所有政治那样,是争取权力的斗争。在理论理解基础上的求和平过程中,摩根索首先将从国际政治理论推演上均势的不可能同实际历史中经典时代的均势全盛之实际生成相对照,引入道德共识这一因素作为均势成功的补充,并得出结论:均势得以存在和维系数百年,最根本在于依赖道德共识。而摩根索认为解决他那个时代的唯一可行及牢靠的方式是"永久和平",即,只有当所有国家放弃主权,全球变为一个国家时,国际间牢靠的永久和平才能实现,第一步能做的是复兴外交。而这种外交中,多有之前所谓道德共识因素的影子,区别在于外交复兴的目的不是均势而是永久和平。在摩根索那里,国际政治中的现实主义思想的最终目的地是"永久和平"。  相似文献   

2.
国际关系是以国与国关系形式表现的国家与世界的关系 ,与国内关系的根本区别在于国内是有政府状态的 ,而国际社会则缺乏最高权威 ,处于无政府状态。生活在无政府状态下 ,国家追逐的基本目标是生存与发展 ,以国际关系术语讲主要是安全与权力。国际关系理论的不同学派及其争论首要的即是围绕权力与安全的关系而展开。认为只有争取权力 (强权 )才能追求到安全 (和平 )的是经典现实主义 (以摩根索《国家间政治———争强权 ,求和平》为代表 ) ,认为各国权力必须受制于集体安全与国际道德的是理想主义 (威尔逊“十四点计划”) ,及至集体安全 (世…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和平崛起的今天和未来一段时期,应对主要大国之间的战略摩擦,处理台湾问题及各种国内分离主义,妥善处置涉及中国的多种主权纠纷,保护日益扩大的中国海外利益,承担合适的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义务,既是新时期中国国防与军队建设面临的五大任务,也是外交工作和整个中国对外关系领域的重大使命。解决这些挑战及麻烦,不光需要军事投入,也要求有新的观念和制度安排,有广泛的社会参与和不同行为体之间更好的配合。要使和平崛起阶段的中国国家安全获得更好的保证,必须统筹各个部门之间的功能,协调国际国内两个大局,获得社会公众的更多理解。超越狭隘的军事斗争思维和框架,从广义上理解中国作为世界新兴大国的国家安全,是实现上述目标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时代的国家主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全球化所带来的“国界的祛除”使得每个国家的主权决定也并非可以完全自由做出 ,而是受制于现实存在的先决条件。全球性问题需要在全球框架下解决 ,这就需要部分主权的让渡 ,对国际条约的签署实际就是部分主权让渡的体现。维护和恢复世界和平不再是每个国家自己的主权决定 ,而是全球责任。当一个国家或地区发生冲突时 ,仅仅强调尊重国家主权而不加干预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如何干预须个案考量。  相似文献   

5.
当前,主权财富基金快速发展,已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而主权财富基金由国家拥有和控制,其投资行为有时可能会反映政府的政治选择,这必然影响到国际体系中政治与经济的互动。这使主权财富基金逐渐成为国家权力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加了国家运用权力的经济手段。但在大国仍然是国际关系格局的主导者,主权财富基金自身实力还比较弱的现实面前,主权财富基金对国际体系中权力分配的影响仍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6.
国家文化营销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和平崛起的国家战略理论的提出,通过国家文化营销发展国家文化改变国际文化格局,提升自己的国际影响力,建立我国的“软权力”成为我们的新课题。本文我们将探讨国家文化营销的理论基础,并提出一个我国国家文化战略营销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7.
建立国际政治的民主秩序和对国际强权、世界霸权的有效制约是当今绝大多数国家的普遍渴求 ,这一理想的实现有赖于现实三种秩序的发展。它们是以主权原则为基础的国家关系秩序、以区域合作为基础的一体化或准一体化地区秩序、以国际组织和世界性机构的治理机制为基础的全球秩序。正是由于这三个层面的发展均不完善甚至存在着严重缺陷 ,才形成当今国家主权秩序与世界 (国际 )秩序重叠、现实主义秩序与理想主义秩序重叠、平等主义 (民主 )秩序与霸权主义秩序重叠 (因而国际合作与单边主义并存 )的局面。这也预示着世界未来多极化 ,不但是力量的多极化 ,而且是文化和价值观的平等多元化 ,但国际社会在利益点和价值判断上的认同将不断增多 ,并将创造更具效能的国际规范体系、更加成熟的主权国家秩序和更有内聚力的合作性地区秩序 ,它们共同支撑并保障一个民主的、反对并制约霸权的文明国际政治秩序。中国反对霸权主义和在和平、合作、发展基础上建立民主的国际政治新秩序的对外战略 ,顺应了这一历史潮流 ,在国际关系实践中应积极参与并推动上述三个层面的秩序构建。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全书闪烁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新时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教材。 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发扬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维护国权国格,是新时用爱国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 邓小平同志认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仅要有一个稳定的国内环境,而且要有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社会主义”,“是主张和平的社会主义”。在设计中国发展蓝图时,他始终把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把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放在首  相似文献   

9.
自宣布重建"哈里发"以来,"伊斯兰国"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对中东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乃至现代民族国家体系造成强烈的冲击。仅从反恐的角度研究"伊斯兰国"的冲击是不够的,"伊斯兰国"深层次的威胁在于它从意识形态和实践层面将"哈里发"理念系统化和实践化。通过回归过去——以暴力塑造现实、幢憬末日决战及建立"哈里发全球帝国"的宏大叙事结构,"伊斯兰国"建构了相对完备的意识形态体系。这一意识形态对现代民族国家体系的否定和冲击主要体现在:以武力控制领土并建立"政权"来重建神权帝国,否定现代民族国家的主体地位;否认主权来源的世俗性和平等性,以实施真主主权为名创建神权政治统治;以反对殖民遗产为口号否定现有国家边界,鼓动"哈里发帝国"的扩张,挑战国家领土完整;通过各种手段将自身针对平民的暴力"合法化",不断以残暴行为挑战国际和平准则及人类文明底线。应对"伊斯兰国"的威胁有赖于有效的国际反恐合作,但如何真正遏止其意识形态的长期挑战,国际社会仍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0.
国际经济法视野中的主权基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昕  向敏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7(7):109-110,134
主权基金是一种全新的专业化、市场化的积极投资模式。从国际经济法视野来看,主权基金对于现代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发挥着重要作用。主权基金是国际经济法中国家经济主权原则与国际合作发展原则的充分体现,使得全球资本市场更为安全、稳定。从所有权的角度来看,主权基金的兴起也将使世界经济重心从私营部门转向国有部门。因此,主权基金的良性运作与健康发展需要在全世界范围内营造公平互利的法治环境。  相似文献   

11.
恐怖主义经历了陆上到海上的发展过程,各国在反恐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行动。国家的主权是国家固有的在国内的最高权力和在国际法上的独立权力。在反恐过程中,国家的反恐措施对国家主权原则造成很大的冲击。在国际反恐斗争中,各民族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必须坚持主权平等原则,坚持经济主权原则,坚持自主让渡治权的原则,更好的维护国家主权,维护国际和平秩序。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全球21个主要经济体的样本数据,通过跨期主权债务模型和实证模型的分析,探讨这些国家的主权债务风险情况,并给出各国所处的不同风险层级。研究结果表明世界上主要经济体的主权债务状况呈现较为明显的分化状态,且在区域内表现出明显的不对称性。亚洲和欧洲等地区都有国家分处在不同的安全级别,任何一个洲在整体上都不在主权债务安全水平上有特别的优势。本文的实证结果还同时甄别出现阶段主权债务风险较低的国家,为我国巨额外汇储备的投资组合提供了选择依据。  相似文献   

13.
洪萍  颜三忠 《特区经济》2007,216(1):215-217
本文从哲学的角度分析了经济全球化与国家经济主权的关系,从正、反两面论证两者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国家才能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之中,发展本国经济,增强国家综合实力,提高本国国际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14.
引水权是一个国家为维护主权和国防机密,保障港口和船舶的安全,对进入本国领水区域的外籍船舶,执行强制引水的权力。中国是世界上很早就实行强制引水的国家,但自第一次鸦片战争后,随着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定,这个关乎主权和国防机密的行业逐步丧失终致全部沦陷,引水权的沦丧也是近代中国主权沦丧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5.
主权原则与中国在联合国维和议案中的投票行为(1994~2004)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中国的主权原则(特别是作为主权原则具体体现的关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原则)与1994~2004年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关于创立维和行动的投票记录之间的吻合情况的分析,作者探讨了影响中国对联合国维和行动态度的因素,认为在1994~1997年期间国家主权原则及中国自身的国家主权是中国国际行为的主要根据。随着中国广泛融入国际社会,中国国家战略和国家利益的实现日益要求建立在国际合作的基础上。与此同时,1998年以后联合国内部对维和行动的一系列改革倡议造成的人道主义干预规范效力的影响也日益加强,国际压力和负责任国际形象的塑造成为影响中国行为的重要因素,并且其重要性正在上升。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中国的主权原则(特别是作为主权原则具体体现的关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原则)与1994~2004年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关于创立维和行动的投票记录之间的吻合情况的分析,作者探讨了影响中国对联合国维和行动态度的因素,认为在1994~1997年期间国家主权原则及中国自身的国家主权是中国国际行为的主要根据。随着中国广泛融入国际社会,中国国家战略和国家利益的实现日益要求建立在国际合作的基础上。与此同时,1998年以后联合国内部对维和行动的一系列改革倡议造成的人道主义干预规范效力的影响也日益加强,国际压力和负责任国际形象的塑造成为影响中国行为的重要因素,并且其重要性正在上升。  相似文献   

17.
日本的当权者认为,日本正处在“从传统岛国走向世界的伟大历史转折时期”,“追赶欧美发达国家的使命已经基本结束”,开始从以往“模仿和追随的文明开化时代”迈向“首创和领先的文明开拓时代”,在这一时代,日本所追求的最大目标就是实现“国际国家日本”。现任首相中曾根康弘执政以来,曾多次强调指出:“实现国际国家日本是现代日本的最大目标”,是日本“制定并推行一切世界政策的出发点”,必须“为实现向世界开放并同世界一起前进的国际国家日本而竭尽全力”。实现“国际国家日本”,已被确定为自民党及其政府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8.
语录·微博     
《东北之窗》2011,(6):12-12
我们一贯主张,每个国家的独立、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都应当受到尊重,不赞成在国际事务中使用武力。历史经验一再证明,武力解决不了问题,只能使问题更加复杂化,对话等和平手段才是最终解决问题的出路。——3月30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出席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研讨会的法国总统萨科齐。在谈到利比亚局势时,胡锦涛呼吁有关各方应立即停火,和平解决才是出路。  相似文献   

19.
为一个更加公正的世界而努力是当代全球治理不可回避的主题。作者从全球化的客观发展趋势、全球性"相互依存"的系统性风险、跨国问题普遍性的存在和日益增加的复杂状态等几个角度,探讨了未来全球治理变革的新维度,即全球深度治理可能的目标与前景。作者探讨了全球深度治理的理论依据和变革的现实性、可能性,区分了方法论国家主义与规范国家主义、责任主权与相互性责任主权、国际机制与跨国机制的不同含义,指出和讨论了未来全球深度治理的新机制和新议程,即以跨国管理机制为主的新机制和以治理全球化负面效应为中心的新议程。全球深度治理要为一个更加公正的世界而努力,就要改变或矫正西方工业国家主导下全球治理议程中所蕴涵的政治偏好和理论偏好。全球深度治理只有适应国际体系中权力转移的变化,建立以包容性发展为目标的国际对话机制以及能够有效应对跨国问题挑战的跨国合作机制,才能实现从被动反应型的议程向具有前瞻性和主动性治理议程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辽宁与朝鲜半岛旅游业的协同发展,对于促进东北亚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本文通过对区域内旅游合作发展的过程分析,提出了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的基本对策。建立正常友好国家关系是确保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的国际环境,合作开发建设基础设施是协同发展的基本条件,建立区域合作联动机制是协同发展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