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利,不仅是因为中国这个大背景下,我们赋予了劳动者特殊的含义,更是全世界的普遍追求。让我们感到失望的是,在给予劳动者最崇高地位的同时,我们却没真正保护好劳动者的权利。反而,西方一些国家在这些方面比我们做得更专业、更专业,也更人性。西方的劳动权发展历史比我们要长很多,在漫长的历史中,西方一些国家已经完全发展了一套关于劳动权利的正当性理论,在实践中也积累了一些经验。这些都应该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破析了倾斜保护与利益平衡理论、企业社会责任理论、职工参与理论并据此得出对劳动者弱势地位的矫正必须涉及到的三个问题——劳动者的角色定位、劳动者实体权利和程序性权利的关系、对用人单位利益的考量。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我国劳动者弱势地位矫正的应然路径:劳动者的弱势地位决定了劳动法保障劳动者权利的基本目的;通过劳动基准法赋予劳动者的基本实体权利,同时赋予劳动者程序性权利与用人单位博弈从而提高劳动者实体性权利的标准;在赋予劳动者基本实体权利的标准和程序权利对用人单位管理决策的影响程度上考量用人单位的利益。  相似文献   

3.
“第三条道路”新思潮认为,在资本主义工资制度下的企业员工得不到经济上的公正待遇,传统上将所有者和劳动者分离的制度妨碍了员工“参与”的积极性和“剩余成果索取权利”的实现。员工持股计划可以使每个公民都得到资本信贷,成为生产资本的所有者,更好地体现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4.
资本是现代公司制度中的关键要素,它和经营管理者、劳动者一起共同构成了现代公司的基础,当然也是现代公司治理的基础。从流行的观点来看,资本是具有长期特征的要素,着眼于公司的长期发展目标,并长期驻留在公司;经营管理者、劳动者则是目标短期化的要素,追求眼前的利益(薪金报酬和现金奖励等)。这种观点的实践诉求,就是资本的所有者或投资者拥有公司治理的绝对“话语权”,决策和掌控整个公司的运作。从实际情况来看,这种诉求得到了较为完整的实现。由史而今,资本一直是公司治理中的主宰者或主导者,经营管理者、劳动者则依附于资本,“言听计从”地被动行为。  相似文献   

5.
统筹处理好维护劳动者就业权利与维护劳动者劳动报酬、休息休假等权利的关系,通过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促进实现扩大就业规模与提升就业质量的统一。体面就业是国际劳工组织总干事胡安·索马维亚2001年在其就职演说中提出的。其涵义对劳动者来说,就业不仅是获得一份工作,而是获得一个能充分发挥其生产技能和得到尊重的职位。目前体面就业的精神内涵已经获得广泛的认可。  相似文献   

6.
刘晓宁 《上海企业》2006,(10):26-28
在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中,劳动关系的稳定和协调是社会进步、经济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实现劳动关系稳定和协调的基本要求是保障劳动者的权利,以牺牲社会公平特别是牺牲劳动者的利益来追求经济发展的做法是不足取的;社会公平和经济效益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可持续发展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7.
劳动报酬权是法律赋予劳动者的重要权利之一,这一权利的实现关系到劳动者的生存和发展.虽然我国现行的劳动法律制度日渐完备,但是关于劳动报酬权的相关立法及制度建设依然存在缺陷.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就如何完善劳动立法,更好的保障劳动者实现劳动报酬权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8.
在一如既往关注充分就业改革的同时,促进体面劳动的一个内容是更多地关注劳动者的社会权利、就业公平、社会保障和社会对话问题。去年“五一”前夕,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讲话:“要切实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完善劳动保护机制,让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  相似文献   

9.
资本运作,又称资本运营、资本经营,它指利用市场法则,通过资本本身的技巧性运作或资本的科学运动,实现价值增值、效益增长的一种经营方式。资本运作的目的就是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为了实现资本最大限度的增值,企业应当追求利润最大化、所有者权益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集团公司可以从企业集团资本运作的整体利益高度调配和使用资金,从而实现公司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加强资金管理,充分盘活集团内部资金,发挥资金集中管理、集中使用的效率,合理调配资金使用方向,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目前劳资关系法律规制的状态下,将话题囿于劳动者有无集体行动权以及集体行动是否合法的层面上,就权利实现的角度而言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劳动者集体行动治理的制度化建构需要以实践中的问题来审视集体行动权的权利属性.从私权关系来看,集体行动属于私力救济性质的自助行为;从社会权关系来看,集体行动权属于劳动者团体的自我决定权.无论是私力救济权还是劳动者团体的自我决定权均存在严格的权利界限.劳动者集体行动的治理应当明确权利的界限,以这种权利界限为基础进行制度化建构,处理好劳动者集体行动的类型化区分及其一般条款的关系、劳动者的可支配行为与集体行动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一、尊重和保护劳动者的基本人权是企业的基本职责 人权是人类社会最高形式和最具普遍性的权利,它是人区别于动物的观念上的、道德上的、政治上的、法律上的基本标准.它包含着"是人的权利"、"作为人的权利"、"使人成为人的权利"、"使人具有尊严性的人的权利"等多层含义.以人为本、权利本位、人权观念已成为现代法治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世界法制发展的主流,在劳动关系中,加强劳动者基本人权的保护,也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1998年,国际劳工大会通过的<关于工作中基本原则和权利宣言>明确地规定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要保障劳动者四个方面的权利,即结社自由并有效承认集体谈判权利;消除一切形式的强迫劳动;有效废除童工;消除就业歧视.1998年,国际劳工组织提出了"体面劳动"的战略目标,包含有四个方面的内容,即促进工作中的基本原则和权利、促进就业、促进社会保护、促进社会对话.可以说在全世界的范围内,尊重和保护劳动者的基本人权已形成了共识.  相似文献   

12.
商鹏鹏 《人力资源》2023,(6):102-104
<正>劳动关系是企业与劳动者之间存在的主要关系,劳动关系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企业主要的法务管理内容,需要企业有关人员按照我国劳动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在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同时,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实现企业和劳动者的共同发展,保证企业劳动者队伍稳定,促使企业可持续发展。随着我国相关劳动法律法规的日益完善,劳动者和企业双方的权利在更大程度上得到了保障。  相似文献   

13.
刘文博  敦洁 《企业导报》2014,(12):133-133
人权,从一般的理解上来说,是人能够生存所应该享有的权利。生存的人要求能够实现自己的尊严与价值,在人类历史发展中,正是通过不断对人权的追求,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从专制专向民主,从人治走向法制。今天,世界各国都把尊重和保障人权作为法律的基本原则。也是现代化社会追求的目标。文章将对劳动者在劳动关系方面的人权保障展开论述。则是通过劳动法律的立法及实施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
创业是劳动者通过自主创办生产服务项目、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实现市场就业的重要形式。劳动者通过创业,在实现自身就业的同时,吸纳带动更多劳动者就业,促进了社会就业的增加。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是实施扩大就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一、收益共享制度的含义、特征及形成基础企业的主体利益相关者包括物力投资者即物力资本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即人力资本所有者。通过对企业分配制度创新,使企业利益成为经营者、劳动者与物力投资者共同追求的目标,这就必然会形成经营者、劳动者与物力投资者在一定程度上共享企业收益的分配制度,即收益共享制度。这种制度创新的出现,不仅实现了人力资本所有者的产权,而且也实现了收益分配原则从货币拥有者向财富创造者的转化。1.收益共享制度的基本特征表现为:共同占有、共用权力、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共同占有是指由经营者、劳动者和物力…  相似文献   

16.
杨晨晓 《企业导报》2012,(6):139-140
平等就业权是保障劳动者的一项基本就业权利,它的实现与否严重影响着劳动者的生存权利,甚至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然而现实生活中劳动者尤其是进城务工人员,难以平等地享有各种就业权利,致使自身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这是由于我国的户籍制度、劳动力市场特点和法律法规的缺失等因素所产生的,因此要改变当今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状况,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一系列措施,改革我国的二元制户籍制度,优化劳动力市场,在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整体素质的培养的同时,还要进一步明确政府责任,充分重视,积极解决,使现阶段的问题能得到妥善的处理,保障好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7.
正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就业总量压力仍然很大,结构性矛盾将更加突出,促进就业的形势依然严峻,保持就业局势稳定的任务依然艰巨。因此,要把就业更加充分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自主就业体现了劳动者在就业中的主体地位和自主选择就业的权利;  相似文献   

18.
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包容性发展并非通过牺牲经济效率追求社会公平,而是要求让所有个体分享参与经济发展和获取经济发展成果的机会,并暗含了通过社会公平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之意.同时,包容性发展是在全球化语境下的概念,包括全球不同地域个体享有平等经济参与和自我发展的机会和权利.  相似文献   

19.
沈通 《活力》2014,(18):41-42
劳动者权益保护在一定程度上来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自从劳资关系产生以来就一直存在。但是,在不同时代,劳动者权益保护却有着不同内涵。同样在不同时代,适应劳动者权益保护内涵的新变化,以及权衡资本权利与劳动者权益保护的新要求,劳动者权益保护模式也有着新变化。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劳动力市场供给相对剩余以及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太健全等原因,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往往处于不利的弱势地位,其合法权益经常受到侵害并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保护,《劳动法》及《劳动合同法》相继颁布后,劳动者的权益有了有力的法律保障,但在司法实践中仍有诸多问题存在。  相似文献   

20.
政府保护弱势劳动者权利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劳动者的劳动权利,是作为社会公共利益保护者和社会公正代表者的政府的职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劳动者的权利是一种弱势权利,需要政府对其加强保护,以维持劳动力资源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工会维护劳动者权利的力量的有限性,决定了政府必须是保护劳动者权利的强大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