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农村经济中,村、社这两级占有重要地位.村、社、特别是农业社(有的地方仍叫生产队、村民小组),作为土地的所有者和发包者,是为农户家庭经营服务的最现实最直接的承担者;同时又要承担村民自治和合作经济组织的双重职能.村社集体经济的实力如何,对于完善农村双层经营制,发挥合作经济的优越性,强化统一服务职能,进一步挖掘家庭经营的潜力,关系极为重要.我省农村村社级经济的现状  相似文献   

2.
搞好服务工作 壮大集体经济喀勒霍加坎儿孜村距吐鲁番市区23公里,有6个村民小组,404户,2443人。1989年底,该村根据深化农村改革和农民的要求,成立了经济合作社。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围绕发展农村经济,他们选择家庭经营最急需的项目人手,提高服务质...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彭县隆丰镇村社集体的实际,对努力发展村社集体经济提出若干看法和建议: 一、隆丰镇村社集体经济现状分析及其发展集体经济的重大意义彭县隆丰镇共有16个村,128个农业合作社,村社两级集体经济非常薄弱。有工副业项目的村仅有6个,占总村数的37.50%,1990年村办企业在镇村两级企业中完成产值、销售收入、利润等指标的比例分别为6.9%、5.7%、11.1%。有集体生产经营项目的农业合作社仅有13个,占合作社总数的10.2%。全镇农村劳动力为13640人,镇、村、社三级企业共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1488人,其中村社集体企业只容纳劳动力200人,占总劳动力的1.5%。在农村人口纯收入632元的组成中,集体企业收入的绝对数额为64元,只占人平纯收入总额的10.1%。全镇五个轮子企业为736个,其中村社二级只有18个,占企业总数的2.4%。从上述现状可以看到,隆丰镇村社集体经济有五大薄弱点:一是“空壳”村社数量多,与飞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形成较大的反差,严重地制约了农村深化改革的步伐;二是作为土地发包方的农业合作社,其集体经济生产经营项目太少,更谈不上集体收入有多少,这对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形成较大的障碍,对兴修水利、防虫治病等农业统一服务和兴办福利事业带来很多困难;三是因村社集体企业吸收的劳动力比例太小,广大农业富余劳动力尚无出路,这就使由于人口增加与土地减少造成的矛盾难以得到妥善的解决;四是村社集体经济薄弱,严重影响农村人平收入及广大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五是企业发展不平衡,形成镇办企业强,村社经济弱;部分村有企业,大多数尚无企业;五个轮子企业多,村社两级比例小的现状。  相似文献   

4.
四川省射洪县各级党政把办好农村合作基金会作为巩固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增强村级服务功能的重要途径之一来抓,有力地促进了双层经营体制的不断完善,壮大了农村集体经济,增强了村级服务功能。显著效果首先是加强了集体资金管理,使多数合作社的公共积累从无到有,从有到多,滚动增值。维护了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的利益。基金会建立后,通过清理整顿村社财务,将集体积累资金纳入基金会管理,使村社积累逐步增加。到目前,村社新老积累达到4657  相似文献   

5.
农村村社集体经济积累的多少,是衡量村社集体经济实力强弱的重要标志。在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初期,有的村社由于坚持了“宜统则统,宜分则分”的原则,使集体经济得以保存。但是也有的村社,由于种种原因,随着改革的发展,集体积累不但没有增加,反而日益减少。据对安县273个村的调查,在落实联产承包责任制时集体经济得以保存的有86个村,占30%左右,到目前为止,集体积累减少的有42个村,占50%。例如:花荄镇龙兴村在实行联产承包的头一年(1981年)村社有企业固定资产38万元,年利润5.4万元,集体积累8.6万元,到1990年止,村社固定资产下降到24.5万元、年利润  相似文献   

6.
一、村经济合作社的概述 村经济合作社是农村双层经营体制下,集体所有、合作经营、民主管理、服务社员的社区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其内涵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村经济合作社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下建立的社区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相似文献   

7.
正为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确保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个人权益得到保障,2013年至2014年,浙江省义乌市开展了以"三清核、两分类、一固化、可流转"为主要内容的村经济合作社(以下简称村社)集体产权"确权、赋权、活权"股份制改革工作。截至2014年底,全市应改革村社809个,已实现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制度的村社796个,占  相似文献   

8.
1983年嘉兴市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为了适应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需要,全市农村普遍建立了村经济合作社。村经济合作社是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的主体,是以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工农业生产设施和其他公有财产为基础,以行政村为社区范围,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和集体统一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为社员的生产、流通和生活提供综合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是双层经营的组织载体和社区合作经济的法人代表。我市农村经济合作社已有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为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历程,为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稳定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村经济合作建设又面临着新的挑战,不秒地方的村经济合作社功能弱化。通过这次全市村经济合作社建设的调查,对在新的情况下如何加强与完善村经济合作社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9.
发展集体经济是稳定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制的需要,是进一步发展农村生产力的需要。农村改革10年来,农村经济有了较大发展。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地方村社集体经济实力十分薄弱,集体经济组织统一服务功能不强,致使经济发展的速度减慢,农民负担加重,影响了干群关系。村社集体经济实力薄弱已成为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应当尽快改变这种状况。为此,结合眉山县的具体情况,就集体经济的发展谈  相似文献   

10.
<正>农经审计是农经管理部门对所属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展的一项审计监督工作,属于内部审计的一种形式,其最常见的对象是村经济合作社(以下简称村社)。由于村社独具特点,因此,农经审计既有审计的共性,又有别于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其最大特点是要求与民主监督相结合。2007年农业部颁布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规定》第十二条明确指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应当主动听取农民群众和民主理财组织的意见。"在实际工作中,农经审计与民主监督要做到四个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锦西市农村随着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普遍实行和村级合作经济组织的普遍建立,一个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已初步形成。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充实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实力。但是,在统分结合的两个层次中,村级集体经济明显落后于家庭经营的发展,有些村甚至入不敷出、资不抵债,不能发挥村级统一服务职能作用,影响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这种状况,亟待扭转。本文就我市村级经济状况、原因及应采取的对策,谈点粗浅看法,供大家讨论研究。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各地政府不断推进小政府大服务行政体制改革,精减行政机构,扩大服务组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的地方直接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财会代理服务体系推向社会,采用外包服务,在基层产生了不同的反响。以下笔者根据基层工作的实践,就村社财会代理服务外包利弊作一粗浅分析,以利同行决策参考。一、村社财会代理服务外包的利1.符合小政府大服务的改革理念。村社财会代理属于服务范畴,  相似文献   

13.
宪法规定,国家在农村实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里的"统",主要指村社集体经济,但目前,村社集体经济发展令人堪忧: 主体缺失.按照农业部统计,重庆有涉农村级单位9283个,村民小组75768个,其中,建立村集体经济组织、组集体经济组织2869个、35219个,分别占涉农村级单位、村民小组的30.9%、46.5%,一半以上是由村民委员会和村民小组代行村社集体经济组织职能,全国情况基本类同.  相似文献   

14.
农经审计是农经管理部门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展的一项审计监督工作,属于内部审计的一种形式,其最常见的对象是村经济合作社(以下简称村社).由于村社的独特性,农经审计既具有审计的共性,又有区别于国家审计和社会中介审计的独特性,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要求与民主监督做到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5.
泸县1988年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坚持发展集体经济有新的起步。据1990年底统计,村社集体收入已达1134万元(平均1111元),比建立双层经营体制前收入增加81.73%,有收入村、社合作经济组织增加36.26%,有收入的村为710个,占总村数87.88%,有收入的农业社为8503个,占总社数90.5%。集体用于农业开支780万元,占收入的68.78%;现有集体积累272万元。但全县集体经济仍然脆弱,且发展不平衡,不能更好发挥村社应有的职能作用。1990年底统计,集体无收入的村98个,占总村  相似文献   

16.
正浙江省对村经济合作社进行股份合作制改革始于1993年,主要在城郊村、城中村、园中村等集体经济较发达地区开展探索,2014年全面推开,到2015年底总体完成。目前,全省29489个村社完成股份合作制改革,占总村社的99.39%,开展量化经营性资产1151亿元,界定社员股东3527万人,基本建立起"确权到人(户)、权跟人(户)走"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  相似文献   

17.
开发资源办企业规模虽小效益佳丁洪安,荣中华/近三年来,广安县充分利用各地资源和位置优势,大力兴办村社企业和二三产业,不仅增强了集体经济实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还有一部分村社因此而越过了贫困线。至1993年底,全县(共有862个村)近80%的村...  相似文献   

18.
最近,我们对岳池县中和镇村社集体经济现状进行了调查,并重点抽查了3个村,发现当前农村村社集体经济十分薄弱,全镇10个村73个社,有集体经济的仅4个村35个社,空壳村社占53%,集体经济收入仅占农村经济收入的0.89%。目前村社集体经济薄弱,空壳村社比重大,其成因复杂,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考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推行户营为主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当初,由于缺乏充分的理论准备和整体设想,客观上导致了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即从高度集中走向了高度分散,在落实联产承包责任制时都普遍出现了简单化,一风刮。干部群众普遍认为搞联产  相似文献   

19.
<正>2015年,上海市金山区全面完成村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全区124个村级组织全部成立了村经济合作社。2016年,全区124个村经济合作社全面实施"政社分设、政资分离"的分账管理,并按照村民委员会和村经济合作社各自的职责和职能以及经济业务事项和范围,设立财务会计核算账套,明确财务管理内容,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三年来稳步推进村经济  相似文献   

20.
宋家晨 《农村展望》1991,(6):35-35,34
目前,在统分结合的两个层次中,村级集体经济明显落后于家庭经营的发展,有些村甚至入不敷出,资不抵债,不能发挥村级统一服务职能人,影响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这种状况,亟待扭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