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刘娟 《财会通讯》2007,(5):41-41
一、销售折扣账务处理税法上的销售折扣包括商业折扣和现金折扣,而会计上的销售折扣仅指现金折扣。商业折扣是指企业为了促进商品销售而在商品标价上给予的价格扣除。企业会计准则规定,销售商品涉及商业折扣的,应当按照扣除商业折扣后的金额确定商品销售收入。购货方按实际支付额确认商品价格入账,而销货方则应以扣  相似文献   

2.
现金折扣是指在赊销方式下,销货方为鼓励购货方及早付款而给予对方的低于发票价格的优惠。现金折扣对销货方来讲是销售折扣,对购货方来讲是进货折扣。关于现金折扣的会计处理,目前有两种基本方法:一种是将销售折扣作为销货方销售收入的抵减,将进货折扣作为购货方进货成本的抵减;另一种是将现金折扣作为理财收益或费用,计入财务费用。  相似文献   

3.
佟庆滨 《活力》2010,(13):36-36
现金折扣是债权人为鼓励债务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付款而向债务人提供的债务扣除。销售商品涉及现金折扣的,应当按扣除现金折扣前的金额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现金折扣在实际发生时作为财务费用扣除。  相似文献   

4.
现行的财务管理教材,都是用放弃现金折扣成本与短期借款利率作对比,作出是否享受现金折扣决策.笔者认为"放弃现金折扣成本"的说法、计算公式以及决策方法都存在一些问题,应改为"享受现金折扣收益".  相似文献   

5.
陈万瑞 《财会月刊》2007,(10):36-36
企业是否愿意提供现金折扣给债务人,关键是要比较提供现金折扣后所得的收益是否大于提供现金折扣的代价。若有多种现金折扣方案可供选择,则哪种现金折扣方案的净收益最大,就应该选择哪种现金折扣方案。通过近年来的实践,笔者总结出现金折扣条件的两套计算公式,现介绍给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资产负债观下现金折扣的会计处理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在资产负债观下,现金折扣应该采用净价法核算,现金折扣调整营业收入和购货成本。  相似文献   

7.
资产负债观下现金折扣的会计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资产负债观下现金折扣的会计处理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在资产负债观下,现金折扣应该采用净价法核算,现金折扣调整营业收入和购货成本。  相似文献   

8.
近期,央行降息和降准的政策促使企业重新思考自身的财务策略的合理性。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企业总是想尽各种方案与策略提高自身的生产经营与获利能力。而企业现金折扣合理利用可以帮助企业获得非生产带来的收益。企业在社会中,总是不断变换着自己作为销货方和作为购货方的角色,在现金折扣中,企业又该如何恰当的选择与制定现金折扣呢,本文就企业在实际经营中面临的现金折扣进行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9.
商业折扣和现金折扣是企业销售时采取的优惠方式,它们都是会计术语,在实务上易与税务术语混淆不清,现将该会计术语与税务术语的关系列示如下:(税法)折扣销售(采取折扣方式销售货物)=(会计)商业折扣;(税法)销售折扣=(会计)现金折扣。  相似文献   

10.
葛学韬 《会计之友》2007,(10S):57-58
本文介绍了利用商业信用筹资时放弃现金折扣成本的计算方法,解读了单现金折扣条件下和多现金折扣条件下放弃现金折扣成本的计算方法,对现行的放弃现金折扣成本计算方法提出了质疑,并指出了正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交易例如并购、整合等越来越频繁。企业估值的意义在于寻找被市场低估的企业进行套利投资,为行业整合提供价值基础。企业估值已成为行业整合的价值基础,更多的投资者通过评估企业的价值来寻找被市场低估的企业进而进行套利投资。与其他估价方法相比,现金流量折现法是企业估值使用最广泛,理论最健全的方法,它量化了企业未来的风险、盈利及增长、成本等因素。更能有效的评估企业的价值。本文详细地介绍了现金流量折现评估方法,包括现金流量折现模型,折现率以及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测。  相似文献   

12.
张亮  陈晓剑  赵炎 《价值工程》2004,24(2):91-96
从股利贴现模型出发,分析了在完善的资本市场条件下,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对股票市价的不同影响,通过严格计算比较了这两种股票发放形式对股票市价的影响效果,并用已有的实证研究结果对结论进行了验证。最后,简单讨论了由于实际市场的不完善性而对模型计算所得结果的修正。  相似文献   

13.
王敏丹 《物流技术》2008,27(1):80-81,122
当供应商提供一定的价格折扣时,零售商应根据各自的年需求量、折扣前的价格、折扣价格等因素重新确定采购量,以实现成本的降低。具体的计算公式可以通过求极值的方法得到,根据公式的计算结果进行采购,就零售商而言能实现采购成本的最大节约。假设折扣后的最佳采购量是折扣前采购量的n倍,那么同时安全库存也仅以n(1/2)倍增长。  相似文献   

14.
在简单分析数量折扣和循环库存的基本理论后,通过建立2种数量折扣的方案模型,对这2种模型进行深入分析,导出最佳批量,使得总成本实现最小化。文章在此基础上结合供应链循环库存自身的理论特点,对实施数量折扣的意义进行了阐述,并具体分析了数量折扣对循环库存所产生的建设性的影响及实施数量折扣方案的具体范围。  相似文献   

15.
While previous research has linked the diversification discount to suboptimal managerial decisions, recent empirical work and methods have shown these relationships are not as strong. A rational learning framework indicates the diversification discount is related to economic activity. Building on this framework, we test and find support for the hypothesis that investor sentiment explains the diversification discount. Investor sentiment favors riskier firms when sentiment is high, thereby increasing returns and relative valuations. As a result, diversified firms imputed value based on these multiples leads to a larger diversification discount and reverses when sentiment falls.  相似文献   

16.
在进行投资决策时,投资人需要以投资项目的价值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计算投资项目价值中的一个难点是如何选取合适睁折现率。文章对折现的意义、折现率的选择中要考虑的因素,以及折现率和投资风险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在简单分析数量折扣和循环库存的基本理论后,通过建立2种数量折扣的方案模型,对这2种模型进行深入分析,导出最佳批量,使得总成本实现最小化。文章在此基础上结合供应链循环库存自身的理论特点,对实施数量折扣的意义进行了阐述,并具体分析了数量折扣对循环库存所产生的建设性的影响及实施数量折扣方案的具体范围。  相似文献   

18.
供应链契约是目前供应链管理研究的前沿问题之一,主要目标是解决如何协调供应链中各方的决策和利润分配,其中数量折扣契约和退货契约是目前研究较多、应用较广泛的契约形式.本文综述了数量折扣契约和退货契约的研究现状,指出以下问题是未来重要的研究方向:(1)不确定需求下的数量折扣契约;(2)数量折扣与退货的组合契约;(3)跨国供应链数量折扣契约、退货契约;(4)多级供应链的数量折扣契约、退货契约.  相似文献   

19.
薛晶  徐誉喆  谢淑娴 《价值工程》2011,30(10):126-127
封闭式基金折价问题由来已久,本文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从基本面因素、情绪因素等角度分别对封闭式基金折价问题进行剖析,本文的亮点在于追根溯源从心理学角度寻找投资者情绪的特征,从心理学文献中寻找折价的原因,并根据国内外文献,提出封闭式基金折价问题研究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20.
One explanation for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environmental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 at the firm level is a bias in firms' investment evaluation processes caused by systematic differences between environmental and other investment opportunities. One of these systematic differences, often hypothesized but still unverified, is that environmental costs occur farther in the future than other costs. We empirically test this hypothesis, and fin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support for it. In our data set the mean time lag for environmental costs was more than ten years, compared with five years for the control set costs. Such a difference could induce managers to accept too much environmental liability if they evaluate investments using discounted cash flow methods with a discount rate based on the firm‐wide cost of capital. Copyright © 2006 John Wiley & Sons, Ltd and ERP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