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烟酒周刊》2004,(47):B047-B047
礼酒是个流通量不大、利润却不小的市场,因此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争相涉足。虽然通过这两年的精心培育和大笔投入,“茅五水国”(茅台、五粮液、水井坊、国窖1573)已成为市民心目中的礼酒首选,然而在商务礼酒方面,产品的季节性(几个固定的节日)、受礼者的多样化需求(因为受礼者大多家中都是礼酒过剩,雷同的礼酒往往不能引起他们的特别兴趣,  相似文献   

2.
《粮食流通技术》2009,(4):15-15
距第九届中国国际粮油产品及设备技术展览会和建国60周年全国粮食行业成就展开幕还有3个多月的时间,两个展会的组展工作已经进入了关键阶段。日前,组(等)委会秘书处正加紧落实各项组展措施,积极联系各省及各粮油、粮机企业,组展工作进展顺利。  相似文献   

3.
保健酒产品主要定位为餐饮用酒、居家保健自用酒、礼品用酉。专业保健酒企业普遍从餐饮、自用市场入手,夯实市场基础,树立品牌形象,如:劲酒、椰岛鹿龟酒等;产品外延于保健酒行业的企业,特别是知名品牌企业,多以中高价格定位,在礼品市场上撇脂,如:五粮液的龙虎酒、江中制药的杞浓酒、雷氏制药的炮天红等。  相似文献   

4.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广大酿酒企业在“四个转变”方针的指引下,改变了改革开放前白酒产品“高档质量、中档包装、低档价格”的落后面貌。但从开征从量消费税之后,许多企业为了生存和提高经济效益,竞相生产、开发高价酒,把优质产品同高价酒等同起来,把提价、换包装当作调整结构的主要手段,忽视了中档酒,放弃了低档酒。我们认为这种做法不妥,原因有三:  相似文献   

5.
没店铺、没库房、没销售人员,他竟然创造了月销售500件轩龙洁品的业绩!要知道,每件货是6箱4公斤产品,500件货可是3000箱、10多吨产品——这么多产品,即使一个优秀的销售团队,也难实现啊!  相似文献   

6.
广东红酒和进口酒的销售额有10多个亿,是国内红酒消费的主力市场。国产酒、进口酒在市场上共舞,一些新现象、新的营销思路也在产品之间、产品与市场之间、产品与经销商的碰撞中产生了。[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驭剑 《糖烟酒周刊》2007,(10):150-151
在去年的白酒界,“剑南御酒”是当仁不让的第一新品牌。自去年西安秋季糖酒会正式亮相以来,短短几个月时间,已经顺利导入市场并形成了良好的动销态势,企业也完成了全国性营销网络的雏形的构建。顺理成章的,“剑南御酒”的运作企业——盛世剑南酒业也开始为业界所熟悉。  相似文献   

8.
在商品的销售活动中。受气候、地理、地域、消费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企业产品在销售的各个不同时间段上.销量呈现不同的差异。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将连续几个月的畅销称为“旺季”,而销量连续几个月的滞销称为“淡季”。在以往.这种明显的淡旺季之分,被企业销售部门视为市场惯例。顺其而为。也养成了企业销售部门多  相似文献   

9.
内市场有个特点,容易“一窝蜂”。市场上出现了一个潜力产品,就会引来一大堆跟风产品。冰酒是国内高端葡萄酒的佼佼者.正处于产品推广和市场培育阶段。良莠不齐的产品影响了冰酒概念的树立。有志于冰酒事业的企业必须要冲破两重障碍,一是消费认知的障碍,一是真假混淆的障碍。冲破这两重障碍。冰酒企业必须练好内功,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0.
《浙商》2006,(4):125-125
多年前来到广西创业发家的浙商们,很多已经将企业做大做强,并从产业链的下游走向上游,从低端产品走向高端产品。而现在进入广西市场的浙商企业更多的是已经上了规模的,要在广西寻求更多更好的发展。20多万浙商在广西创业奋斗的历史,也是浙商的产业从小到大、从低端到高端的一个缩影。[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在白酒销售中,光瓶酒向来不为人所重视。尤其是在今天行业内大喊调整产品结构的情况下,光瓶酒简直就像鸡肋一样。不!更多时候就像鸡骨头,许多厂家恨不得去之(光瓶酒)而后快!他们觉得光瓶酒影响了品牌形象,不利于产品结构调整。而且光瓶酒量太大,还会影响企业的利润率。  相似文献   

12.
在海王旗下,已经有30多个产品,每个产品都并不强大,但这些产品又不可能都放弃,因此,一牌多品也是必然的选择。而企业与品牌名相同,集中力量打造海王一个品牌,可以互相借力,尤其当作为OTC的海王品牌成功之后,它的品牌效应势必会影响并带动海王处方药的销售,这一点后来被事实所证明。因为海王作为上市公司,企业本身就是实力的写照。  相似文献   

13.
《糖烟酒周刊》2006,(11):10-10
在刚刚结束的春季糖酒会上,“奶茶”产品较以往明显增多,许多中小型食品饮料企业都推出了这款产品,从包装到价位、口感都相差不大。据业内人士透露,全国已经有不下三四十家的企业进入奶茶行业,这个市场究竟有多大?会不会成为一个潮流?  相似文献   

14.
当前,建材企业的日子很不好过,在“三高一低”的现状面前,(即媒体费用高、终端投入费用高、人力成本高和企业利润低),这几年不要说在全国做得有声有色、虎虎生风的品牌了,就是某个区域、某个局部做得像样些已经很不错了。但是,企业总是要生存,他们推出的五花八门产品总是要寻求出路的,自己运作吧,没资金没人力,于是一窝蜂地把目光紧盯在招商方面,可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不仅产品没有招商出去,而且先期的时间、精力和资金都成为了泡影。  相似文献   

15.
2004年下半年,阔别市场近10年的黄鹤楼酒重出江湖,2005年销售突破亿元大关。从几元钱的低档酒摇身一变成了身份显赫的高档酒,创下湖北市场铺货速度、销售增长速度、品牌认知度三个第一。目前,黄鹤楼酒不但成为湖北的强势地产酒,而且已经成为湖北高档酒的代名词。那么,黄鹤楼是如何实现市场运作、产品档次和销售规模三级跳的?这个白酒品牌成功上市采取了什么样的营销手段?  相似文献   

16.
有一个朋友原来做粮油生意,后来被一个食品企业游说做了它们的产品,结果做得非常好,所以他放弃了原来的粮油产品,专心做该产品。但是两年后,这个企业自己成立了商贸公司运作该市场,这个朋友一下子就慌了。其实他半年前就听到了这个风声,但是没有想到厂家会动真格的,说取消就取消了。结果他手里一个产品都没有,但是车辆、人员、仓库都需要费用啊。就在这个时候,台湾著某名品牌的业务员来找他,可以让他代理一个产品。他刚好缺产品,碰到这么一个‘著名”品牌正中下怀,没有多加考虑就接下来了。结果做了3个月就大呼上当。原来他代理的这个产品在当地已经不下五家经销商接过手了,市场非常混乱,费用申请也屡次被拒绝,并且他还了解到那个业务员的职责就是到处开户。我说这个故事的目的就是想劝经销商朋友们如果急于找产品。千万不能胡乱抓一个了事,一定要谨慎。  相似文献   

17.
2004年以来,原本定位于“塔尖”部分的高端葡萄酒突然加速发育。成为企业的重要利润来源和整个葡萄酒行业的发展引擎。各个企业纷纷推出自己的高端葡萄酒新品,并将其作为企业的核心产品进行重点推广,而高端葡萄酒的价格也一路飙升。从最初流行的华夏1992,出厂价在100~200元/瓶:到紧盯华夏92的张裕·卡斯特,出厂价在200元/瓶左右:再到近期流行的华夏葡园A区,出厂价在300元/瓶左右;最新还有王朝的木桶陈酿。出厂价已经超过600元/瓶(如上图)。高端酒,就在这种不断被抬升的产品价格中,夯实着提升起来的区隔界限。那么。是什么力量促使高端酒一路加速进而高歌猛进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张家伟 《广告导报》2007,(10):68-68
在今天的市场环境下.绝大部分的中国企业.不管是中小企业,还是大企业。从营销层面来看,成功光靠广告是不够的。20年前,因为市场噪音很少,产品短缺,所以,只要拍一条广告,并且敢于投放,就会让产品大卖。但今天。几乎所有产品都进八了过剩时代,广告的威力不那么大了,企业和广告公司都很认可的广告.对消费者却没那么大的销售拉动力。  相似文献   

19.
营销策划作为一个方兴未艾的行业,已经被广大企业认可和接受。市场营销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经营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企业越来越离不开市场营销。同一个企业,生产的产品和质量相同,会营销的企业和不会营销的企业经营结果可能截然不同:会营销的企业产品畅销市场,供不应求;不会营销的企业产品积压,垂死挣扎。从某种意义上说,市场营销决定了企业的命运。但是企业在营销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另一个重要问题——税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山东这个产酒大省里面,有这样一家企业。它不属于四大家族,没有全面开拓全国市场。没有特别悠久的历史。没有超高档产品,更没有获得过特别至高无上的荣誉,但是目前他是鲁酒军团发展最迅速的企业之一,产品最具特点。虽然没有开拓全国市场,它却吸引了全国各地无数的经销商对他的关注,更没有人敢否定它未来的发展前景。它在中低档产品中做出了自己的特点,做出了自己的风格。这就是来自沂蒙山区的山东莒县沂蒙酒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