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林忠平,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系并考取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后留植物所工作,曾任该所基因工程中心主任。1995年调入北京大学,在蛋白质工程及植物基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分子生物学和植物基因工程研究。林忠平是一位致力于海峡两岸交流的科学家,与台湾许多同仁有良好的合作和交流关系。在中国植物学界  相似文献   

2.
应台湾大学陈振川教授和润泰集团总裁尹衍先生的邀请,中国工程院土木专家代表团陈厚群院士、叶可明院士、廖振鹏院士、周锡元院士及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范庆国总工、清华大学冯乃谦教授、中南大学余志武教授和中国工程院王振海博士一行8人,于2003年2月12日至18日赴台湾进行了学术交流与考察活动。2月13日,代表们首先参加了专门为此次活动组织的为期一天的“两岸高性能混凝土工程与耐震设计研讨会”。来自台湾土木工程界的100多位专家、教授出席了会议。会上,祖国大陆学者及台湾学者分别就高性能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抗震工程等进行了学术交…  相似文献   

3.
"第五届海峡两岸光电子学术研讨会"于 4月 1日~ 4日在厦门大学举行。来自祖国大陆、台湾和香港的 130多名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参加了会议。此会议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厦门大学、华侨大学具体承办。半导体所所长、科学院院士郑厚植教授、科学院院士王启明教授、工程院院士陈良惠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王玉堂教授、台湾交通大学校长、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张俊彦教授、台湾"中研院院士"林耕华博士和蔡振水教授、成功大学苏炎坤教授和香港中文大学陈锦泰教授到会。会议特别邀请美国光学学会前会长、 AT& T高级研究员厉鼎毅博士,普林斯顿大学顾问、原贝尔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李天培博士,  相似文献   

4.
生物技术的高速发展为农业科技革命和农业发展带来了重要的发展契机。农业生物技术应用已经进入产业化阶段,各类生物技术和相关产品已经在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为农业产业化、现代化注入了巨大的活力。为了适应这种发展趋势,促进两岸三地现代农业的发展,1998年由当时的台湾中央研究院副院长杨祥发院士和北京大学的副校长陈章良教授发起,希望举办学术性的研讨会,邀请两岸三地在植物分子生物及生物技术领域高层次的科学家和决策者共同参与,除了交换彼此在植物科学的研究进展经验与构想的交流外,还能提高彼此之学术水平,创造合作机会,增进相互的友谊。作为大陆生物技术研究领域的佼佼者,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林忠平不仅肩负着提高生物技术研究能力的重任,同时,承担着促进两岸同胞科技交流合作的重担。  相似文献   

5.
正重视生物基础研究生物学是现代医学、农业科学与生物技术等应用科学的根本,只有了解基础生命现象的运作原理与机制,才可能有创新性想法将其化为能增加人类福址的应用上。上世纪60年代,台湾生物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基础医学和农学(包括森林学)及工业微生物学领域,特别是李先闻领导的台湾中研院植物研究所开展的水稻细胞遗传学、放射线诱变育种等研究,以及魏岩寿领导的台湾中研院化学研究所开展的应用微生物学研  相似文献   

6.
交流与合作     
第三届海峡两岸信息技术研讨会在台湾隆重举行(林菁)交流与合作  中国科技情报学会与台湾中华图书资讯馆际合作协会,于 2001年 1月 9日在台湾成功大学联合举办了第三届海峡两岸信息技术学术研讨会。由中国科技情报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梁战平率领的祖国大陆代表团一行 11人赴台参会。这次会议受到了台湾同行专家学者们的热烈响应,有 250余名台湾同胞代表参加了会议。  大会始终在热烈友好的气氛中进行。祖国大陆代表团团长梁战平和台湾“国科会主委”翁政义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词,分别介绍了祖国大陆与台湾近年来信息技术、网络建设及信息…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核学会和台湾财团法人核能科技协进会共同举办的“1996两岸核能学术交流研讨会”于1996年6月24日至25日在台北市举行。 此次研讨会是继1993年在北京举行的“两岸核能学术研讨会”之后,第一次在台湾举行的此类研讨会。出席研讨会的祖国大陆代表12位,他们来自中国核学会、清华大学、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北京核工程研究设计院、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秦山核电  相似文献   

8.
1998的7月笔者应台湾“中研院”植物所之邀赴台进行应用藻类的研究,于1998年12月7日抵达台北,使我有幸成为半个世纪以来第一个进入台湾,并进行环岛标本采集的祖国大陆藻类学工作者。在台60天期间,有幸应邀参加“1998年(台湾)中华藻类学会”,见到台大江永棉教授等(台湾)藻类界前辈和多位后起之秀,并例外地被允许进入一些藻类生产工厂(基地)参观、考察,与广大的台湾藻类工作者就有关藻类生产中的问题及如何开发应用进行讨论、交流。通过多次坦诚的交流,彼此都感到受益匪浅。使人高兴的是在“中研院”植物所内,见到分别十多年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情报学会与台湾中华图书资讯馆际合作协会,联合于2001年1月9日在台湾成功大学举办了第三届海峡两岸信息技术学术研讨会。由中国科技情报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梁战平率领的祖国大陆代表团一行11人赴台参会。这次会议受到了台湾同行专家学者们的热烈响应,有250余名台湾同胞代表参加了会议。   大会始终在热烈友好的气氛中进行。祖国大陆代表团团长梁战平和台湾“国科会主委”翁政义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词,介绍了祖国大陆与台湾近年来信息技术、网络建设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表达了两岸人民情同手足本是一家人的深厚情义,共同希望利用网络技术加强祖国大陆、台湾馆际合作,以建立中文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系统。  相似文献   

10.
<正>金秋时节,一次别开生面的学术研讨会在上海长宁区举行。参加讨论会的有:美籍中国物理学家张操、董蓓蕾,南斯拉夫归侨吴东敏、台湾学者张立德、太原学者张崇安、西安学者耿琦、四川学者陈钢、国家文化传播集团(香港)上海分公司总经理白桦、上海东方电磁波研究所所长季灏、复旦大学教授朱永强以及王锡文、胡昌伟。大三学生方潜淼,张崇安夫人和女儿列席会议,会议由张操教授主持。首先,由长宁区侨联的唐惠萍主  相似文献   

11.
“第二届两岸金融学术研讨会”8月1—2日在北京召开。 这届两岸金融学术研讨会是由中国金融学会主办,由台北金融研究发展基金会、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合办。在这次民间性金融学术研讨会上,有150多位来自祖国大陆及台湾的金融专家、学者参会。其中,以台湾大安银行董事长陆润康为团长的台湾与  相似文献   

12.
2001年11月11日,北京大学卫生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CAHP)召开了主题为"跨学科卫生与经济管理"研讨会。来自北京大学、卫生部以及台北"中央研究院"等机构的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医学部主任、CAHP主任韩启德院士介绍了CAHP的前期工作及其进展,并向会议致辞。本次会议主要就卫生宏观政策(区  相似文献   

13.
《科技和产业》2002,2(3):33-39
2001年12,1—2日,中国科协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举办以“污染环境的植物修复”为主题的“青年科学家论坛”学术研讨活动。出席论坛活动的青年科学家代表共33名,内容涉及到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生态学、地理学、植物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地质学、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农学等20多个专业领域,有相当大一部分代表都是获得“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  相似文献   

14.
2012年10月13-14日,北京大学国际安全与和平研究中心举办的"国际安全与世界秩序再思考:中国的角色"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中共中央党校、武汉大学、国防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四十余所高校和出版社的六十多位专家学者应邀参加了会议。研讨会开幕式由北京大学国际安全与和平研究中心主任梁守德教授主持。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北京大学国际安全与和平研究中心理事长王在希少将,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王缉思教授,全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理事长、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执行院长陈岳教授,复旦大  相似文献   

15.
<正> 2001年12,1—2日,中国科协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举办以“污染环境的植物修复”为主题的“青年科学家论坛”学术研讨活动。出席论坛活动的青年科学家代表共33名,内容涉及到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生态学、地理学、植物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地质学、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农学等20多个专业领域,有相当大一部分代表都是获得“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  相似文献   

16.
2000年5月9日,海峡两岸昆虫学会名词学术讨论会在北京举行,来自祖国台湾的8位昆虫科学家和祖国大陆20多位昆虫科学家欢聚一堂,就海峡两岸昆虫学名词的统一(对照)进行研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了这次会议。 海峡两岸开展科学名词的统一(对照)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昆虫是动物学科中的一大分支学科,昆虫学及相关分支学科新的名词不断涌现,两岸在昆虫学科的名词统一(对照)工作也更显得迫切。近十年来,台湾昆虫学界有300多人次来祖国大陆访问,祖国大陆学者也有40多人次到台湾交流,彼此增进了了解,对两…  相似文献   

17.
2006年1月14至15日,吉林大学经济学院举办了“21世纪初期东亚汇率合作与人民币汇率问题研究”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一流学者和专家20余人参加了会议,10余位专家学者作了会议发言。会议开幕式由吉林大学经济学院李晓教授主持,吉林大学副校长王胜今教授致开幕词。研讨会由吉林大学经济学院李俊江教授、南开大学戴金平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雷达教授分别主持。与会代表主要探讨了如下问题:1.二十一世纪初期的东亚金融合作与汇率合作。关于东亚货币合作的经济基础,北京师范大学贺力平教授指出,东亚经济体对外经济关系近年来出现了“亚洲化”倾向,同时,美国、中国及亚洲其他经济体之间的三角贸易关系已经出现,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济史论坛”2 0 0 2年 9月 11- 12日在北京召开“中国传统经济再评价”第二次研讨会 ,此次会议是 2 0 0 1年 12月“论坛”关于该主题的第一次研讨会的继续。会议由《中国经济史研究》编辑部和中国农业展览馆、首都师范大学主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河北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及日本的 5 0余位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下面就本次会议所讨论的主要问题作一简要介绍 :一、对加州学派的评价及相关问题  龙登高 (清华大学 )以“加州学派和研究范式革命”为题 ,介绍彭慕兰 (…  相似文献   

19.
<正>5月26日由科技部海峡两岸科技交流中心主办、中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承办的“海峡两岸人力资源开发及合作研讨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海峡两岸科技人力资源界的代表100多位与会。其中, 来自台湾中国青年创业者协会、台湾大学以及台湾科技企业界代表50多位参加了研讨会。会议由中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秘书长陈庆振主持,科技部海峡两岸科技交流中心副主任杨君苗  相似文献   

20.
“以基因科技与人类未来”为主题的“第四届海峡两岸青年学术交流会”于2000年9月29日至10月7日在台湾隆重举行。江苏省科协组成以常务副主席宋秀芳高级工程师为顾问、南京医科大学副校长陈琪教授为团长、东南大学副校长浦跃朴教授、省科协学会部部长张锦云为副团长等医药界专家、学者一行16人的交流团,应邀赴台湾参加了为期9天的学术交流。9月30日的学术交流会,分“基因在临床之应用”、“基因工程与制药产业之未来”及“基因科技与伦理、法律、社会之影响”3个专题进行。台湾产、学、研等各界250多人参加了研讨会开幕式。研讨会在岛内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