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灵活就业需要制度增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发展灵活就业现实意义所谓灵活就业,是指在劳动时间、收入报酬、工作场地、保险福利、劳动关系等方面不同于建立在工业化和现代工厂制度基础上的传统主流就业方式的各种就业形式的总称。灵活就业涵盖的领域十分广泛。事实表明,灵活就业是我国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重要渠道,估计我国目前已有70%以上的下岗失业人员进入灵活就业领域。灵活就业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就业吸纳能力,主要原因在于:就业门槛低,对技术、技能和资金的要求一般不高;行业和门类庞杂,包容性大,对不具备就业竞争优势的下岗失业人员来说,选择的余地和空间较…  相似文献   

2.
对大学生就业违约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就业协议书应是当事人(毕业生、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聘用关系),明确权利、义务的协议。当前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违约现象时有发生,使大学生的形象大打折扣,同时也干扰了正常的就业秩序,侵犯了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因此,增强当事人法律意识,减少大学生违约现象的发生,是当务之急。文章就大学生违约现象的原因及对策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法律问题凸显。大学生就业权是宪法规定的一项基本权利,包括法律应然上的就业权利和实然上的就业权益。目前,大学生就业权利因政策性文件繁多、就业协议法律性质模糊而缺乏应有的尤其是劳动法律保护;就业权益遭受着用人单位诸如滥用违约金等各种就业陷阱的严重侵害。国家应强化对用人单位的监管力度,在立法上应完善相关就业法律制度,高校和社会应加强就业服务并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大学生应增强法律自我保护意识,确保就业权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4.
职业指导是为求职者就业、就业稳定、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合理用人提供咨询、指导和帮助的过程.职业指导主要包括对大学生的指导和对用人单位的指导两个方面,它在促进大学生就业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鲍亚明 《宁波经济》2004,(11):16-18
灵活就业相对于传统的“正规就业”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改革开放以来灵活就业规模越来越大。是当前宁波市就业的主要形式之一。建立和完善灵活就业的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营造促进灵活就业的良好环境,对于扩大就业,切实解决城镇失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内涵,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因素,探讨了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的举措。要进一步完善就业市场法律法规,加大监管力度,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深化高校教育结构改革,实现合理的就业结构;强化用人单位法律意识,培育大学生良好品质,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做好"三个结合",培养理想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表象是扩招,但深层原因与就业观念陈旧、就业渠道不畅、高校的培养模式与学科结构不尽合理等方面有很大关系。因此,应从社会、高校、大学生自身等方面采取积极措施逐步加以改善。  相似文献   

8.
城镇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障的缺失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前我国城镇灵活就业人员日益增多,原有的社会保障格局已不能应对城镇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需求,其社会保障的缺失成为社会的不和谐因素。文章针对我国城镇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障在政策法规、就业服务、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转变就业观念、制定相关法规、完善社会保险、优化就业服务等完善我国城镇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障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人力资源多渠道灵活就业要拓宽灵活就业渠道,大力发展个体经营,大力拓展就业岗位,大力发展新就业形态。要优化自主创业环境,优化审批服务,多渠道提供低成本场地支持,加大涉企违规收费查处力度。做好就业保障工作,大力推广和应用新职业,实施针对性培训,提升人力资源服务,维护灵活就业人员的劳动保障权益,帮扶困难灵活就业人员。要强化组织领导、调度督导、舆论引导。  相似文献   

10.
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长龙 《中国经贸》2010,(12):132-132
所谓灵活就业就是指正规部门及非正规部门的非正规就业。按照我国现行的劳动制度,政府对在正规单位工作的建立有一年以上劳动关系,签订一年以上聘用、劳务合同的人员,都计入劳动统计年报,统计为正规单位就业人口,可简称为正规就业人口。其他未被统计的城镇劳动者即为灵活就业人口。灵活就业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进一步深入,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结构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和壮大的。事物的发展都是双面的,灵活就业的积极作用得到了充分发展,但灵活就业这一新的机制还带来了一些问题,特别是在养老保险这一方面。  相似文献   

11.
《东北之窗》2010,(4):9-9
沈阳市凡是灵活就业、到见习基地见习、到非正规劳动组织就业的残疾人毕业生,都可享受优惠政策。凡沈阳市城镇登记失业的毕业两年以内的残疾人毕业生,从事家庭教育等实现灵活就业的,并以个体自由职业者身份参加社会保险的,可享受社会保险补贴待遇。  相似文献   

12.
灵活就业对全社会就业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分析我国灵活就业发展形势与特点基础上,提出了当前制约我国灵活就业发展面临的主要堵点,主要体现在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供需匹配等方面,建议着力解决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障问题,完善法律保护,加强政府服务功能,着力优化就业环境,促进灵活就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陈静  金淑彬  杨眉 《改革与战略》2013,29(5):96-100
国际劳工组织提出体面劳动的目的是实现劳动者充分的劳动权、就业平等权、社会保障权和社会对话权等方面的劳动权益保障,建立稳定的劳动关系,构建和谐社会。文章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城镇农民工群体非正规就业的体面劳动的目标进行三级分类并作了实证调研,文章分析了调研结果产生的原因,探索如何实现城镇农民工非正规就业的体面劳动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4.
朱伟  张宏 《特区经济》2009,242(3):280-281
在就业形势异常严峻的情况下,被称为吸纳就业"海绵"的社区就业逐步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劳动关系是影响社区就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就业发展过程中劳动关系存在着很多问题,建立富有弹性的、多层次的、人性化的劳动关系体系,使社区就业规范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高校扩招和就业制度的改革,高校就业工作也由传统的定向分配转向"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体系。与此同时,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出现了一些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伪造证件、制作虚假简历、单方面毁约,以及用人单位不切实际的虚高招聘条件等诚信缺失现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诚信缺失行为不仅有损大学生、用人单位的形象,同时也干扰了正常的就业秩序。而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社会、用人单位和高校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6.
我国低收入灵活就业弱势群体劳动权益保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爽 《改革与战略》2008,24(12):8-11
低收入灵活就业弱势群体的劳动利益诉求存在着极大的共性,片面强调其中的农民工或下岗再就业职工的劳动权益的保护,既是对灵活就业弱势群体中其他劳动者的歧视和伤害,也会对维权资源整合造成不良影响。低收入灵活就业弱势群体劳动权益保障缺乏的成因虽然多样,工会维权以保障其劳动权益的充分实现是弱势劳动者最可倚重的方式之一。文章在对上述问题进行剖析的基础上。从促进改革成果公平分享的视角对这一特殊群体劳动利益诉求及其实现途径进行了有益的审思。  相似文献   

17.
<正> 西方国家就业制度是适应工业化社会效率发展要求的一种制度,它的主要目的是实现使用劳动力的高效化.为此,它必须具备对劳动力灵活调节的机制.而这种灵活调节是通过自由劳动力市场来实现的.一、西方国家的就业运行机制在一定社会经济制度中,反复进行着就业扩张与收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劳动力人数和工资水平构成影响就业机制的两个最直接的基本要素.其中劳动人数与社会总人口规模、人口增长率、人口中劳动适龄人的比例等因素相联系,构成劳动力市场的供给因素;工资水平受到国民收入总额、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总额等要素的制约,是劳动市场的需求信号.西方国家就业制度从总体上说是自由市场制度,即由工资成本约束的就业机制,其基本特征是,国家不干预劳动力市场机制的具体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就业是社会广为关注的问题。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公众的主观认识造成的,巨大的就业人数和就业单位有限的人力需求,新闻媒体造势、大学生择业观和就业单位的过渡挑剔是造成就业难不可忽视的因素。从制度、资金、用人单位支持、改革培养模式、见习基地的建设、就业信息渠道的畅通、就业服务体系的建立等方面,建立完善的大学生"预就业"制度,是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新生代农民就业转型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劳动本位价值观的农民就业转型是指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劳动安全卫生、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不影响劳动力再生产,劳动收入达到小康水平,社会保险健全等。应以农村再工业化扩张劳动需求,以加快推进农民工及其家庭市民化实现就业与居住统一,以多层次集体谈判提升农民工劳动分配能力。  相似文献   

20.
2001年4月,常熟市被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确定为“城乡统筹就业试点城市”。同年9月,又被联合国确定为“小城镇就业促进项目”实施城市。以此为契机,常熟市从加强基础建设入手,着力构筑城乡统—的劳动力市场服务网络,在促进城乡劳动公平就业,打破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分割局面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目前常熟市已初步建成覆盖全市的职业介绍服务网络和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基本形成,有效地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2001年,常熟市职业介绍网络共为9107家用人单位提供招聘服务,发布各类岗位信息30977条,岗位12.7万个,接受城乡求职登记人员7.5万人,成功就业3.5万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