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人民生命健康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我国西部业已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将面临比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更为严峻的环境形势。为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协调发展的关系,充分利用国内私人资本在西部环境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在保护环境的同时拉动内需、实现西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BOT”投融资方式的应用无疑是上上之选。  相似文献   

2.
人口、环境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性,一直是国内外普遍关注和研究的问题。这一问题在我国西部地区正在日渐突出,成为西部经济发展的隐患,如何协调西部人口、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是西部地区迫在眉睫的问题。文章即立足我国西部地区人口、环境现状,对西部人口、环境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根据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协调西部地区人口、环境、经济的对策,以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绿色税收"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绿色税收与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本文总结了西部地区目前在生态保护和城市环境方面遇到的问题,分析了我国现行税收制度中有环境保护方面的规定和不足之处,提出应建立完善的绿色税制,发挥绿色税收在实现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中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白晓梅 《经济师》2009,(12):29-31
马克思、恩格斯围绕人、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形成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内在的蕴涵着可持续发展思想,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文章从我国西部地区的环境资源状况出发,论证了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并提出了我国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5.
推进西部经济可持续发展应树立的四个基本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大开发是我国区域经济战略的一次大转移;西部经济发展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西部经济发展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关键在于要树立经济发展的生态文明意识,自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意识,以人为本的发展意识和全球家园意识这四个基本意识.  相似文献   

6.
张燕 《经济论坛》2004,(5):28-29
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无疑会带动西部经济的迅速发展,然而,资源与环境问题是西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严峻制约。在西部大开发中如何正确处理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我们迫切需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用可持续发展的尺码度量今日的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7.
对于西部地区的生态系统来说,其类型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并且组成也较为复杂,这样导致了各个区域之间的差距较为明显,同时西部地区也是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西部生态环境的恶化将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我国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因此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做好西部生态经济的建设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既要保证社会物质资料的顺利生产,同时也要做好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本文简单分析西部经济建设的利弊条件,并提出几点有效建议,帮助西部生态经济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国西部农业灾害的特点及减灾对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何爱平 《经济地理》2001,21(1):19-22,46
我国西部地区农业生态环境脆弱,各种农业灾害分布广泛,发生频繁,历来是制约西部农业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分析西部农业灾害的特点和自然与人为成因的基础上,从维护整个西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农业减灾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9.
我国城市化质量测度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构建城市化质量测评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来确定质量测评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以此对我国30个大中城市的城市化质量进行了测度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城市化质量的量化分析上,我国城市化质量整体偏低;在城市化质量的空间差异上,我国城市化质量呈现出从东部向西部递减的趋势.研究认为.中国城市化必须走经济、社会、环境三者相协调的、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0.
西部地区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问题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西部地区的产业总体上增长稳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但与东部地区差距依然较大.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审视西部地区现有的资源型产业结构,则存在着资源优势弱化、区域环境污染严重、资源环境绩效水平低等突出问题.同时,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产业发展与环境质量关系分析也进一步说明,生态脆弱的西部地区若仍以传统的产业发展模式来实现经济增长,可能会加速生态环境质量的恶化.因此,西部地区只有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解决好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关系,才能具备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产业生态化将成为西部地区产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1.
要成为“传承”的理由,“永恒”是唯一条件。如一墅一宅因纯美传承;珍宝美钻因罕有传承。“永恒”从来是我们在世间万物更迭中追求的永不落幕的篇章。2008年11月8日,一场难得的“稀世、永恒”赏鉴盛宴在合生帝景山庄揭开序幕。  相似文献   

12.
七年 《新经济》2011,(9):70-71
可以说。有了ifttt。Qrobot将再也不会只是个玩具。因为ifttt一脚把Qrobot蹋进了未来。  相似文献   

13.
说"诚"道"信"     
  相似文献   

14.
2010年7月17日,四十余位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海内外学者在北大博雅国际会议中心聚会,以“别求新声——汪晖的学术世界与当代中国思想之进路”为题,召开了一次学术座谈会。会议共设立了四个议题: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问题、二十年来中国学术思想之变迁、思想论争与超越左右、当代学术生产与现实关注。  相似文献   

15.
"感物说"和"摹仿说"分别是中西关于文学艺术发生的理论学说,并且都各自对其后代文学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两者都反映了文学与自然、社会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我们不能忽视两者的确存在着更为根本的差异。"感物说"强调的是主客观的融合,而"摹仿说"则强调主客观的分离,这和中西方"天人合一"和"二元对立"的认知模式有很大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学界对虚拟经济的各种界定,实践中的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矛盾运行,其实在《资本论》中早有论述。经过长期的发展,虚拟资本已经演化为多种形态,构成了现代虚拟经济。虚拟经济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高级形态的加速器。但虚拟经济发展过度,也会变成现代经济泡沫成分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7.
浙江经济发展迅猛,关键在于浙江人做任何事情都敢于"出发".缺少真山真水,他们敢在发展旅游业上"出发",搞起了宋城、横店影视城等人造景观,效益并不比别人逊色;缺少自然资源,敢于在专业市场建设上"出发",大做"无中生有"文章,硬是把全国的羊毛衫、木材等产业聚集浙江市场,依靠发达的市场体系,培育出地域特色明显、投资主体明确、专业化生产与分工协作相结合的块状经济;规模经济薄弱,敢于在提升经济规模上"出发",依托个私经济,实行产业集聚,形成了小企业、大群体,小商品、大市场,小摊户、大网络,小企业、大集群.一根小小的吸管、一条小小的领带、一个小小的纽扣,都做成了大产业.  相似文献   

18.
在荀子“义分则和”的理念中,“和”、“义”直接继承了孔、孟思想,而“分”主要基于社会现实的考虑。与孔孟以“敬与让”言“礼”不同,荀子则主要以“分”言“礼”。荀子的“分”有四个层面意蕴:何为“分”、为何“分”、如何“分”、向何“分”;“和”则贯穿于其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荀子的“义分则和”思想具有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论述苏轼在贬官黄州时期的复杂思想:既有政治失意之后的“人生如梦”的悲现消极色彩,又有不能忘怀现实,不能忘怀自己“奋厉有当世志”的理想和抱负。苏轼打破了中国传统人士大夫建立的或“进取”或“退隐”的传统人格,建立了一种把“进取”和“退隐”相融合的自由人格。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八个方面具体探讨了"rather/和"fairly"的词义差别,以及不同用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