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考察了占主导地位的市场寻找型的我国企业国际化的动因、模式。案例研究表明我国企业国际化的主要激励是寻找技术和品牌资产以提高国际竞争力。我国企业国际化模式主要为包括贴牌生产和合资的内向型国际化及包括兼并和新建的外向型国际化。每种模式都有其优点和风险。最后本文得出结论:要从后发优势和追赶战略、制度分析和政府作用等方面扩展现有的主流跨国公司理论以便更好的分析我国企业国际化的现状。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零售业的开放,面对中国本土的跨国零售集团的巨大冲击,我国零售企业应开展外向型的国际化经营,开拓海外新的市场空间,创立新的竞争优势,寻找在经济全球化下的生存和发展之路。研究我国零售企业的经营国际化,对增强我国零售企业的竞争优势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道路的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我国中小企业奋力开拓国际市场。但从整体发展看,我国中小企业涉足国际市场的程度较浅,大多依赖出口、OEM和国际分包等风险低的方式进入国际市场,控制力较弱,存在不少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需要进行以品牌和技术创新为核心的新战略定位,不断开拓高级市场进入模式。国际市场进入模式分为三类,即贸易式进入、契约式进入和投资式进入,它们各有其优势和劣势。我国中小企业的国际化道路的模式选择需要兼顾短期和长期发展,因此必须抛弃经营短期化的行为,重视控制力较强的高级投资模式的作用,不断向更深层次的国际化经营迈进。  相似文献   

4.
我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国际化经营是推进我国从汽车大国发展为汽车强国的重要方面。文章通过对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国际化经营的现状及优劣势分析,阐述了进一步推动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国际化经营的对策和措施,包括处理好国内与国际、中低端与高端市场的关系,实行成熟的国际化发展模式和建立国际化经营战略联盟,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和加强出口秩序管理,企业要加强品牌建设和技术研发。  相似文献   

5.
技术能力与企业出口绩效间关系的经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军   《华东经济管理》2008,22(1):108-111
文章通过对我国制造业企业技术能力与出口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发现,技术人员比重对出口绩效存在负面影响;技术创新能力对出口绩效没有影响;而信息技术与技术性人力资源和技术创新能力的交叉作用均对出口绩效产生了显著而积极的作用.本研究反映出我国制造业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缺乏技术竞争优势.同时,文章认为我国外向型企业在实施国际化战略时,必须重视对自身信息技术的投入.  相似文献   

6.
出口转内销是我国产业转型和外向型企业发展转型的重要战略选择,但该战略的现实可行性如何呢?在文献回顾基础上,本文对取自于东莞178家企业的调研数据和相关二手数据予以结合分析,发现:出口转内销的面临的内部制约和外部制约呈现较强刚性,内销战略因缺乏外部环境和企业内部能力的必要支撑从而不可行。  相似文献   

7.
随着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我国沿海地区已有一大批企业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走上了外向型发展的道路。据统计,到1988年底,仅浙江省就有经验收合格的出口商品生产企业3352家。可见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已初见成效,但总的来说,我国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尚处在起步阶段。从战后日本、台湾、南朝鲜等国家和地区从内向型经济转变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过程来看。  相似文献   

8.
以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制造业企业为研究对象,文章考察了我国企业通过出口或对外直接投资两种模式进入全球商品市场的选择效应。从行业技术程度的视角出发,同时结合我国企业国际化的现实情况,重点探讨生产率对我国制造业企业采用出口和对外直接投资模式进行国际化的影响作用以及机理。实证研究表明:样本中企业在出口模式下的选择效应表现得相对较弱,在传统行业中甚至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生产率悖论";在对外直接投资模式下生产率的选择效应在统计学意义上显著,而且在高新技术行业中这种选择效应表现得更为明显;传统行业企业采用对外直接投资模式取决于企业的利润率水平以及前期在出口市场准备等因素。  相似文献   

9.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上海外向型企业的国际化经营程度日益提高,海外设点的数目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分布也越来越广,海外企业的发展,对上海经济的增长形成了推动力,为上海企业的发展找到了新的生长点,但在母公司对其海外子公司的管理中尚存在着一些问题。 1.关于对海外企业管理的重视 从管理形式上看,上海的母公司一般都设有对海外企业的管理部门,指定了负责人。但从管理的执行和效果来看,在上海的各母公司之间却存在着差异。有不少母公司对其海外企业的管理得当,效率较高,经济效益较好;但也有很多母公司对其海外企业的管理不善,效率低下,经济效益较差,甚至长期亏损,致使国有资产流失。这些差异的存在,有经营和市场方面的原因,也有对管理的认识和重视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面对全球国际化浪潮,为了使我国制造业企业更好地融入国际市场,文章从分析我国制造业的基本情况和特点入手,对我国制造业企业国际化战略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如何实现企业技术创新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持续性为出发点,将科学发展观融合于技术战略。在分析了市场竞争特点的前提下,本文认为,将科学的发展观融合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是企业自身实现技术持续创新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徐璐 《特区经济》2008,(12):99-101
跨国公司通过国际技术转移,对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跨国公司的技术转移对东道国企业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跨国公司的技术转移有利于我国企业产品技术含量的提高,节约了我国企业对于先进技术的研发时间及资金的使用,还能消除被跨国公司控制技术的局面;另一方面,先进技术转移也会制约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影响到我国企业经济效益的稳步提升。因此本文着重分析了技术转移对我国企业产生的经济效应及其产生的深层原因,进而探讨我国企业应当采取的应对策略,来消除技术转移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3.
易永锡 《特区经济》2008,(4):230-231
什么样的市场结构最能激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在理论界尚未取得共识。因为每个产业部门各有其自身的特性,市场结构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问题也应当就不同产业进行具体分析。根据市场结构对技术创新影响的有关理论、结合可竞争市场理论的分析发现,具有垄断地位的大企业的存在,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有促进作用,努力培养具有一定垄断地位的大企业是中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4.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技术进步效应的结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行业数据为基础的分析结果表明,外资对上海的直接技术进步效应大于外资对上海本地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而外资对上海本地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大小又与外资进入的行业有关。分不同外资来源的分析结果表明,港澳台投资对上海的直接技术进步效应小于对上海本地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OECD投资对上海的直接技术进步效应大于对上海本地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从上海经验出发,我们认为,我国必须根据外资对我国本地企业的正向技术溢出效应大小,甄别和遴选外资来源、流入形式和进入行业,在若干难以明显获得外资正向技术溢出效应的领域,采用内资替代外资的投资政策,以增加我国资本要素的投资收益,减少GDP与GNP之间的差距,降低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福利漏出。  相似文献   

15.
汪睿智 《中国经贸》2008,(18):20-23
如何建立起一套完善而有效的国有企业激励约束体制,是时下讨论的热点问题。它对于维持国有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的优势地位;保证国有企业始终充满发展活力;促进中国经济快速平稳的运行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当今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激励约束体制状况进行分析。并将着重对时下两种正在逐步施行的激励约束机制进行分析和比较,对国有企业采用怎样的激励约束制度提出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16.
跨国并购是中国企业取得海外目标企业品牌、技术、市场的重要方式,是中国企业实现快速发展、开展全球化经营的必然方式。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人民币持续升值,尤其在金融危机及欧债危机的背景下,中国企业普遍认为现阶段为海外收购的绝佳时机,因此跨国并购案例日益增多。本文探讨了中国企业在当前全球环境下跨国并购的优势,同时指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面临的诸多问题和潜在风险,并就该些风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田娴 《科技和产业》2006,6(9):60-63
虚拟园区伴随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诞生。以技术为核心的园区运作受到了普遍关注。本文以国际和国内典型的园区运作为例,认为虚拟园区的运作是不仅要靠市场,还要靠政府;不单是企业参与,更需要高校和科研单位及中介服务组织的融合。  相似文献   

18.
为了有效地推进技术产品化、产品商品化,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精心研究市场现状和产业链关系,对当前新型高新技术企业如何快速实现技术产品化、产品商品化进行了探索,通过对技术产品化、产品商品化的现状分析,提出了快速实现技术产品化、产品商品化的途径与方法,使得企业能主动适应市场并影响市场,根据市场需求对产品进行快速的协同创新与实现,促进对企业强大盈利能力的锻造和企业核心技术的构筑。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中小企业的不断壮大为国民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目前仍存在市场竞争压力大、融资成本高等问题。以北京市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从经济市场、政策法律、金融服务和创新发展四个维度构建指标评价体系,通过2013-2017年北京市中小企业各指标对其经营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价。研究发现,近年来北京市中小企业经营环境逐年优化,但整体水平仍待提高,未来发展重点在于完善政策扶持、优化融资环境和推动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20.
金妍希  曹兴 《科学决策》2023,(4):152-172
新兴技术的重大突破和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不同技术间跨界融合和不同企业间跨界合作,使得创新网络结构现有特征改变,进而加速了新兴技术的跨界创新。以智轨快运系统为研究对象,探究新兴技术企业实现跨界创新的行为作用机制,分析跨界创新网络特征及其背后的演化逻辑。研究发现,新兴技术企业的跨界行为改变其网络结构与关系嵌入,进而促进跨界创新实现。在此过程中,新兴技术企业通过技术跨界行为构建技术网络,促进不同技术融合,推动技术跨界创新实现;通过市场跨界行为形成市场网络,促进技术与市场融合,助力市场跨界创新实现;通过推动技术网络与市场网络协同发展,不断进行跨界创新的价值创造,增强跨界创新的可持续性。该研究丰富与完善了新兴技术跨界创新理论,为新兴技术企业实现可持续创新发展提供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