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征稿启事     
《珠江经济》2006,(8):F0003-F0003
本刊是以研究、探索珠江三角洲地区包括泛珠三角在内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为主的综合性经济理论期刊。我们致力于构建一个作者和读者之间学术交流和思想传播的载体平台,以展示撰稿者有思想内涵、有创新精神、有真知灼见、有学术品味的精品佳作,从而满足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有浓厚兴趣的经济学人和经济实践活动者们相互之间的思想互动需求。  相似文献   

2.
征稿启事     
《珠江经济》2006,(4):F0003-F0003
本刊是以研究、探索珠江三角洲地区包括泛珠三角在内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为主的综合性经济理论期刊。我们致力于构建一个作者和读者之间学术交流和思想传播的载体平台,以展示撰稿者有思想内涵、有创新精神、有真知灼见、有学术品味的精品佳作,从而满足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有浓厚兴趣的经济学人和经济实践活动者们相互之间的思想互动需求。  相似文献   

3.
征稿启事     
《珠江经济》2006,(3):F0003-F0003
本刊是以研究、探索珠江三角洲地区包括泛珠三角在内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为主的综合性经济理论期刊。我们致力于构建一个作者和读者之间学术交流和思想传播的载体平台,以展示撰稿者有思想内涵、有创新精神、有真知灼见、有学术品味的精品佳作,从而满足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有浓厚兴趣的经济学人和经济实践活动者们相互之间的思想互动需求。  相似文献   

4.
征稿启事     
《珠江经济》2006,(7):F0003-F0003
本刊是以研究、探索珠江三角洲地区包括泛珠三角在内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为主的综合性经济理论期刊。我们致力于构建一个作者和读者之间学术交流和思想传播的载体平台,以展示撰稿者有思想内涵、有创新精神、有真知灼见、有学术品味的精品佳作,从而满足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有浓厚兴趣的经济学人和经济实践活动者们相互之间的思想互动需求。  相似文献   

5.
征稿启事     
本刊是以研究、探索珠江三角洲地区包括泛珠三角在内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为主的综合性经济理论期刊。我们致力于构建一个作者和读者之间学术交流和思想传播的载体平台,以展示撰稿者有思想内涵、有创新精神、有真知灼见、有学术品味的精品佳作,从而满足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有浓厚兴趣的经济学人和经济实践活动者们相互之间的思想互动需求。  相似文献   

6.
征稿启事     
《珠江经济》2006,(6):F0003-F0003
本刊是以研究、探索珠江三角洲地区包括泛珠三角在内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为主的综合性经济理论期刊。我们致力于构建一个作者和读者之间学术交流和思想传播的载体平台,以展示撰稿者有思想内涵、有创新精神、有真知灼见、有学术品味的精品佳作,从而满足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经  相似文献   

7.
征稿启事     
《珠江经济》2006,(5):F0003-F0003
本刊是以研究、探索珠江三角洲地区包括泛珠三角在内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为主的综合性经济理论期刊。我们致力于构建一个作者和读者之间学术交流和思想传播的载体平台,以展示撰稿者有思想内涵、有创新精神、有真知灼见、有学术品味的精品佳作,从而满足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经  相似文献   

8.
建设珠江三角洲经济区,这是中共广东省委、省政府的一项重大决策,是我省2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战略部署。实施这一战略决策,对于带动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加快实现现代化的步伐。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意义。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加快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发展,既是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而且是广东在全国率先实现现代化的需要,是促进省内其他地区发展的需要。是加强粤港澳经济合作、促进港澳稳定繁荣的需要,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工程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珠江三角洲是广东经济发展的核心地区,其经济社会发展必将对广东乃至周边省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城市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的持续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模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志仪 《发展》2003,(5):67-68
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中,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的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两个三角洲地区,先后出现了工业化、现代化的三种不同模式,这就是“珠江三角洲模式”、“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这三种模式不仅推动了本地区的农村工业化和现代化,而且在相当一段时期内,成为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典范。然而,这三种模式产生的背景、经济主体、运作机制都有很大不同。以引进外资和发展外向型经济为主的“珠江三角洲模式”“珠江三角洲模式”是得力于大规模引进香港等地的外资以外资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为主体的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其突出的特点表现…  相似文献   

11.
《珠江经济》2007,192(8):F0003-F0003
本刊立足珠三角地区,关注区域经济理论与实践,是一本重点研究珠江三角洲、泛珠江三角洲及东盟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问题的综合性学术月刊。作为《开放时代》的姊妹刊,我们致力于构建一个泛珠合作与发展的学术交流和思想传播的平台,期望展示具独特视角、创新思想和现实意义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2.
石佳 《南方经济》2002,(8):78-80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奇迹般的高速发展,社会生活和区域面貌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引起国内外广泛的关注。人们在赞叹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成就的同时,也希望能以经济学人的眼光,站在更高的高度,以更为广阔的视野全面地审视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为珠江三角洲地区以至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产业转移是广东经济均衡发展的战略决策,珠江三角洲地区是广东唯一的经济增长极,目前极化效应大于扩散效应,产业转移形式的经济扩散局限于区域内部及相邻地区。广东经济均衡发展的根本路径在于创建粤东、粤西和粤北山区经济区域经济增长极,以吸引外商投资和发展内源性企业集群,产业转移应着重于珠江三角洲边远和相邻地区。  相似文献   

14.
郑伟仪 《港口经济》2012,(10):22-23
《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是广东继《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之后又一个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也是加快该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以海洋为主题的重大规划。《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海洋规划》)提出,将依托广东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产业》2011,(2):132-135
广东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大局中具有突出的带动作用和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广东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为探索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体制机制,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精神,广东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以下简称中科院)共同制定本规划纲要。  相似文献   

16.
《珠江经济》2008,(10):F0003-F0003
<正>本刊立足珠三角地区,关注区域经济理论与实践,是一本重点研究珠江三角洲、泛珠江三角洲及东盟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问题的综合性学术月刊。作为《开放时代》的姊妹刊,我们致力于构建一个泛珠合作与发展的学术交流和思想传播的平台,期望展示具独特视角、创新思想和现实意义的研究成果,尤其欢迎结合数据、图表对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加以实证研究的佳作。  相似文献   

17.
自《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发布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问题成为社会各界热议的焦点。从人文地理学视角,对《纲要》进行深入解读。第一,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步入深水港时期,机遇和挑战并存,《纲要》对于珠江三角洲地区未来发展是一种及时的强心剂。第二,改革和开放是解决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面临诸多问题的关键,是开拓珠江三角洲未来的最主要凭借。第三,从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发展情况看,区域发展观的树立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核心要务。第四,在分析完全市场条件下的经济一体化发展策略利弊基础上,提出政府引导型发展模式。其核心思想在于政府部门要尽力规避完全市场条件下一体化策略的诸多弊端,要把发展权力下放到基层,让其拥有地方发展自主权,以增进地方经济与社会文化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8.
珠江三角州西岸地区是珠三角与粤西、大西南的重要联结点,经过20多年的发展,珠江三角洲西岸地区经济远远落后于东岸地区,存在着经济增长极辐射力弱、不同行政区域之间缺乏协调等问题。大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和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的建立等给珠江三角洲西岸地区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面对机遇,西岸地区要发挥广佛都市圈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增强珠江三角洲西岸区域中心城市的作用,建立珠江三角洲西岸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以促进西岸地区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今日珠三角     
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历了17个春秋。17年,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然而就在这短暂的时间里,珠三角地区的经济社会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持续增长综合实力大大增强珠江从云贵高原飘出,奔腾2200多公里,经广西进入广东,浩浩荡荡奔流不息,到了下游撒下了一片河网,这片河网兜住了珠江所有的财富。成为珠江流域美丽富饶的地区,这就是珠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总面积4.16  相似文献   

20.
港珠澳大桥建设对泛珠三角的社会经济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港与珠海和澳门三个经济发达地区,因珠江口的自然分隔自古以来就没有陆路的连通,三地的经济往来主要是依靠水运的船舶。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香港、澳门与内地之间的运输通道,特别是珠江东岸地区的运输通道建设得到了发展,有效地推动了香港与珠三角地区经济的互促发展。但是,香港与珠江西岸却一直没有实现陆路直通,这种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泛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