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不容忽视的问题 1.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愈来愈窄 按照理想的市场分工情况,应该让大企业在大项目上竞争,小企业在小项目上竞争,彼此形成两个层次.从管理能力和管理者的素质来看,中小企业和大企业是无法相比的,所以大项目限制中小企业的进入是必要的.但是在小项目上,对大企业却没有一定的限制,很多大企业纷纷进入小项目市场,抢中小企业的饭碗.这样一来,中小企业高等级市场进不去,自己的市场又被人家侵占,使中小企业叫苦不迭.  相似文献   

2.
李福学 《企业经济》2002,(12):74-74,219
市场创新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源泉,是影响和决定着企业命运的关键要素,可以说没有市场的发展就没有企业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小企业生存的市场环境越来越复杂、多变,其竞争强度也越来越大.面对压力,中小企业急需市场创新,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以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但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面临着技术力量薄弱、管理水平落后、竞争能力差、经济效益低下、资金欠缺等问题,鉴于中小企业固有的弱点,在市场创新中,应扬长避短,选择具有鲜明特色的市场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3.
中小企业做大做强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有中小企业已达约1000万家,占全部企业总数的99%以上,中小企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和实现利税分别占全部工业总量的60%、57%和40%。中小企业不仅是国内市场上的生力军,而且是活跃在国际市场上的一支轻骑劲旅。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前景。中小企业的成长和做大做强,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根据我国中小企业的成长实践,并借鉴国际中小企业发展的经验,其做大做强必须解决以下几个关键问题:一.正确进行市场定位,寻找面向细分市场的专业产品生产同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一般不具备资金、管理、技术、人才、营销…  相似文献   

4.
在德国,超级跨国大企业名闻通遐迩,但是中小企业的发展势头敢与大企业相匹敌.中小企业已占德国企业总数的98%以上,产品要占到德国产品70—90%的市场份额,对外贸易顺差的很大一部分是由它们创造的,他们创造了德国全部利税的50 %,雇佣了全部职工的三分之二以上,培训了全部学员工的80%,占整个国民经济总值的40%,即使在金融风波欧元动荡期间仍保持稳定发展,新建企业超过破产企业,中小企对德国经济的贡献实在功不可没.德国中小企业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可供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中借鉴.一、市场营销国际化是中小企业成功的条件.由于规模较小,所以中小企业在规模上不占优势.为避免与大企业发生正面冲突,德国中小企业通常将自己的全部资源集中于一个非常狭窄的市场缝隙中,从事专业化生产.然后,力争在那一特定的市场缝隙中坐上头一把交椅.从生产角度讲,它们从不分散自己的力量.在销售方面,它们四面出击,开展国际化的营销和销售.它们认为,只有市场营销国际化,才能使企业有赖以生存的空间.德国中小企业市场营销国际化过程开始于本世纪50年代.时至今日,那些成功的中小企业平均每家拥有9.6个国外分支机构.与世界其他国家同样规模的企业相比,这个数字是非常大的.在国外市场上建立自己的分支机构(一般是销售和服务机构  相似文献   

5.
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是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但是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大多数中小企业在规模、管理、业务发展上和大型企业相比,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中小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生存下来,必须比大企业更加灵活、高效,创新。下面是几个国家中小企业的生存之道,希望能给中国企业以鉴戒。  相似文献   

6.
中小企业国际化的优势及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企业国际化是指企业以出口为导向 ,面向国际市场 ,国际性地利用生产要素和管理技能 ,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 ,实行跨国经营。它是当代世界各国在开放经济中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日益国际化的结果。国际化战略并不是大企业的专利 ,中小企业不仅能采取国际化战略 ,还具有一定的优势。1、中小企业具有技术创新的优势。与大企业相比 ,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上的优势是 :(1)创新动力大。中小企业有通过创新建立或夺取某个产业的潜力和决心 ,而大企业往往更多地注重维护其原有的市场地位。 (2 )中小企业家有独立经营的愿望、创造性和自我表现…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在开放的市场环境中,中小企业蓬勃发展,许多成长型中小企业逐步成为市场的中坚力量.中小企业数量迅速增加,素质不断提高,活力明显增强,在繁荣经济、增加就业、推动创新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发展趋势来看,我国今后的发展可以概括为国有大企业为主导,非公有制中小企业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和企业规模结构,这将有助于形成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长久动力.  相似文献   

8.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缺乏规范的财务信息核算和披露制度,企业家也缺乏声誉机制,骗贷动机和冒险动机都比较强烈.另一方面,对中小企业放贷,银行既无规模经济优势,又面临更大的违约成本和信贷管理成本.作为降低违约风险和信贷管理成本的主要手段,银行必须强化对中小企业的信贷配给.其结果就是中小企业在债务市场和信贷市场上都会面临融资困难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存在有内部因素及外部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首先通过对中小企业市场地位应然性和实然性分析,认为中小企业在市场上应当享有与大企业一样的平等待遇,但是,这种平等待遇在现实中没能充分实现,致使中小企业处于弱势地位,从而透视出立法救济的必要性;随后,剖析了现有中小企业立法,着重阐述了现有立法在保护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方面存在的不足;最后,从保护中小企业市场地位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两个层面上,论述了构建完善的中小企业法律体系的路径,实现对中小企业的立法救济。  相似文献   

10.
中小企业正在世界范围内快速发展,但规模小,在与大企业的竞争中,单个中小企业明显处于劣势.企业集群是一种界于企业与市场之间的中间组织,具有持久的竞争优势,是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消除我国中小企业在竞争中的劣势,应该走集群化道路.  相似文献   

11.
创新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现代企业的活力之源,是企业竞争战略的核心.技术创新是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指企业应用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以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对许多中小企业来说,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找到竞争优势,技术创新是非常关键的,中小企业必须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并把它放到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上来认识,但中小企业由于受规模小、资金短缺、人才以及信息不足的制约,因此在技术创新上必须发挥灵活性和创造性,采用不同于大企业的战略.  相似文献   

12.
李赛 《价值工程》2022,41(9):4-6
随着线上网络平台在市场上占据着越来越多、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更多企业意识到大数据带来商机的同时,也注意到自身的发展面临的困境.本文以大数据时代为调查背景,中小企业为企业代表研究对象,探究大数据在新时代的关键性作用,以及处于大数据时代下企业的市场营销现状,通过swot分析和企业营销五大困境的分析,从产品、服务、人才、宣传、...  相似文献   

13.
大企业管理幻觉 民营企业多是中小企业,虽然有些企业的产品占据了市场的很大份额,在这个领域里承担着"老大"的角色,但其规模、销售额和资产都属于中小企业.理论上分析这些企业已经具备了稳固的发展基础和良好的市场认知度,具备进一步发展的可能,但实际上这些企业似乎已经觉得"功成名就",俨然把自己当成了大企业(或许在当地是相对较大的企业).老板骨子里的冲动就是继续做大,"第一桶金"的顺利赚取让老板产生了无所不能的虚浮,甚至不愿将自己列入中小企业.正是这种"大企业管理幻觉",导致企业的老板或主要管理人员从创业时的自信转变成自负.  相似文献   

14.
中小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的困境及解决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锦崇 《企业经济》2002,(10):45-46
一、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困境 1、中小企业的市场优势 根据国家经贸委提供的材料,目前全国工商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已超过10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8%;在全国工业总产值和利税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60%和40%;还提供了75%的就业机会;创造了50%的GDF;在我国1500亿美元左右的出口总额中,约60%来源于中小企业.中小企业不但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而且还是大企业的补充,是未来大企业产业的源泉.随着高新技术在中小企业比重不断提高,21世纪将是中小企业的时代.  相似文献   

15.
中小企业:找个大企业配套生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所谓配套型中小企业是相对独立型中小企业而言的,它是指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分别处于买方和卖方的交易关系中.从产业组织看,独立型企业可能出现产业内部的过度竞争,导致中小企业竞争优势的不足,使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相对劣势;而以市场为纽带连接起来的配套型中小企业则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中小型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生存下来,必须比大企业更加灵活、高效、创新.特别是园林中小企业,在园林市场经营面相对较窄、产品较专业化、专一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如何谋求自身的生存,进而求得进一步发展威为各中小企业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论中小企业的竞争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社会的生产,是建立在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相结合的基础上的,而且,中小企业始终在一个社会的企业总数中占相对的多数。在当前探讨如何搞好国营大企业的时候,我们不妨也来探讨一下在市场经济的宏观政策尚在建立过程中,中小企业进入市场后如何扬长避短、发挥自身的竞争优势,以在强手如林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一、发挥自身特点,产品准确定位。 市场上的许多商品是由大企业所生产,并为其垄断,特别是通用性强、购买频率高的商品更是大企业之间激烈争夺的对象。大企业依赖大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18.
论我国民营中小企业集群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 在现代经济中,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民营中小企业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是国民经济增长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由于中小企业在经营方式、经营机制上独具特性,因此,它们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是大企业无法替代的.虽然中小企业数量大,且在扩大就业、稳定社会、发厂经济及活跃市场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中小企业也面临许多困难,最主要的是企业规模小、设备落后、技术水平低下、人才缺乏等问题,这些问题使得中小企业运营效率低下,赢利能力差.所以通过中小企业集群,整合分散的、孤立的中小企业资源,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与知识交流,提高其竞争力,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中小企业量大面广,遍布行业和领域多,技术创新活动不仅在成果数量上占有相当高的份额,而且创新的水平与层次并不亚于大企业,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与大企业相比,组织结构相对灵活且有弹性,企业上下级关系比较融洽,组织环境比较宽松自由,有利于创新思想的培育,在创新效率和创新时间上明显优于大企业。在美国,中小企业人均创新约为大企业的两倍。在日本,一半的企业技术创新是由小企业进行的。中小企业具有灵活性、专业化以及面临较大竞争压力等特点,在技术创新方面又具有独特的优势。美国学者盖尔曼曾对美国进入市场的635项创新项目进行研究,发现相…  相似文献   

20.
1.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问题 1.1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问题 中小企业融资难属于世界性难题,尤其在发展中国家,融资问题一直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截至2004年末,武汉地区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余额为1611.33亿元,占系统登记全部贷款余额的56.05%,这显示民营中小企业严重缺乏与资本市场沟通的能力,企业发展很大程度上依靠内源融资,而外源性融资过度依赖银行等间接金融,公司债券和外部股权融资极少,缺乏创业投资机构、基金、企业债券和风险投资等直接融资形式.这里既有中小企业主不愿放松对企业控制权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中小企业缺乏对资本市场的了解,不能有效地从资本市场上直接融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