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时光荏苒,深受世界经济学界同仁尊敬的浦山教授离开我们已经三年多了。为了纪念浦山教授,世界经济学会决定设立浦山世界经济学论文奖。设立浦山世界经济学奖不但是为了推进世界经济研究的发展;而且是为了弘扬浦山教授“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理想主义,克己奉公、淡泊名利的高尚品质。浦老是一位世界级的经济学家,在40年代浦寿山(即后来的浦山)博士是与克莱茵、索洛等不分轩轾的明日之星。50年代中期,浦老重返经济理论研究。但是,他已经永远告别了西方经济理论前沿,而致力于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运用于对世界经济形势的研究。浦老…  相似文献   

2.
中国世界经济学会2012年度"浦山世界经济学优秀论文奖"(简称浦山奖)评选活动已启动。"浦山奖"是中国世界经济研究领域的最高奖项,2011年,被国家教育部列为与"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等奖项同等重要的部级优秀学术成果奖。"浦山奖"由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发起,浦山教授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世界经济学会2012年度"浦山世界经济学优秀论文奖"(简称浦山奖)评选活动已启动。"浦山奖"是中国世界经济研究领域的最高奖项,2011年,被国家教育部列为与"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等奖项同等重要的部级优秀学术成果奖。"浦山奖"由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发起,浦山教授  相似文献   

4.
中国世界经济学会2012年度"浦山世界经济学优秀论文奖"(简称浦山奖)评选活动已启动。"浦山奖"是中国世界经济研究领域的最高奖项,2011年,被国家教育部列为与"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等奖项同等重要的优秀学术成果奖。"浦山奖"由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发起,浦山教授夫人陈秀煐女士捐赠人民币  相似文献   

5.
《南方经济》2012,(5):81
中国世界经济学会2012年度"浦山世界经济学优秀论文奖"(简称浦山奖)评选活动已启动。"浦山奖"是中国世界经济研究领域的最高奖项,2011年,被国家教育部列为与"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等奖项同等重要的优秀学术成果奖。"浦山奖"由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发起,浦山教授夫人陈秀煐女士捐赠人民币10万元作为启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世界经济学会"浦山世界经济学优秀论文奖"(2014)评选活动已启动。"浦山奖"是中国世界经济研究领域的最高奖项,2011年,被国家教育部列为与"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等奖项同等重要的优秀学术成果奖。"浦山奖"由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发起,浦山教授夫人陈秀蟆女士捐赠人民币10万元为启动资金,于2004年成立。之后得到许多个人和团体的支持。本次评选由奥盛集团资助。"浦山奖"的设立旨在纪念中国世界经济学界杰出的前辈浦山教授,推动中国世界经  相似文献   

7.
中国世界经济学会2012年度"浦山世界经济学优秀论文奖"(简称"浦山奖")评选活动已启动。"浦山奖"是中国世界经济研究领域的最高奖项,2011年,被国家教育部列为与"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等奖项同等重要的优秀学术成果奖。"浦山奖"由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发起,浦山教授夫人陈秀煐女士捐赠人民币1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于2004年成立。之后,得到许多个人和团体的支持。本次评选由中国建设银行和奥盛集团资助。  相似文献   

8.
<正>由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发起的"浦山中银世界经济学优秀论文奖"(简称浦山奖)即将启动第一届评选活动。浦山奖是中国世界经济研究领域的最高奖项,该奖项的设立是为了纪念浦山教授,推动中国世界经济的研究,弘扬浦山教授"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理想主义  相似文献   

9.
1996年,我赴新加坡采访,很荣幸应邀到吴庆瑞先生办公室,为这位邓小平亲自聘请的外国经济专家拍照。 吴庆瑞祖籍中国,1918年生于马来西亚,后移居新加坡,1956年获伦敦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新加坡独立后,他先后担任财政部长、副总理,负责全面的经济工作,为新加坡创造了经济奇迹。1979年,吴庆瑞第一次访华。邓小平会见他时表示:“您是经济专家,有丰富经验,又是一位有名望的华人。我希望您退职之  相似文献   

10.
《南方经济》2009,(1):80-80
2008年11月,“浦山中银世界经济学优秀论文奖”(浦山奖)评选结果正式揭晓。在参评的54篇论文中,经过历时半年的三轮投票筛选,两篇论文脱颖而出,获得浦山奖最高奖。  相似文献   

11.
2011年11月底,我接受了一项特殊的采访任务,去采写已经离世的侯伯宇先生. 虽然侯先生去世一年多了,但许多人提起他依然激动万分,潸然泪下.每一个人的追忆,每一个人的讲述,每一个人眼中的侯伯宇,都是那么相同而又不同——  相似文献   

12.
浦山世界经济学优秀论文奖(2014)获奖论文《预期、资产价格和总需求——一个简明的理论框架》以中国的经济金融环境为背景,致力于克服宏观经济学在分析现实问题上的缺陷。浦山奖的颁发,为活跃中国经济学界的思想、提高中国世界经济研究理论水准起到应有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恩师吴承明先生离开我们快一年了,先生走后的日子,每每念及先生,都会翻开先生为我书写的硕士、博士学位论文评语、我赴东瀛访学先生写给我的信与贺年卡、博士研究生阶段先生指导我读书学习的信件、先生为我修改的博士学位论文手稿、为我的博士论文和个人文集撰写的序言,看着先生娟秀的笔迹,在先生指导下学习的过往历历在目,仿佛昨日;翻开相册看到昔日的照片,和先生一起品美食、小酌聊天,听先生讲在"五七"干校劳动期间镇上牙科诊所的镶牙的人如何从一脸盆的假牙中  相似文献   

14.
夏日 《北方经济》2012,(17):16-17
正钱学森先生生前一直用他那"永不枯竭的灵感",忠诚着祖国,报效着人民;20年来,心系草原,情牵大漠。中央评价他是"人民科学家",他很欣然。钱老知道"神五"、"神六"在内蒙古起飞,在内蒙古降落;知道内蒙古是他沙草产业理论的孕育构思之地,试验示范之地。他说":内蒙古各民族人民过去在‘两弹一星’事业上做出了贡献;现在又在沙产业和草产业上给全国带了个好头,做出了榜样。我希望他们在沙产业  相似文献   

15.
2008年11月,“浦山中银世界经济学优秀论文奖”(浦山奖)评选结果正式揭晓。在参评的54篇论文中,经过历时半年的三轮投票筛选,两篇论文脱颖而出,获得浦山奖最高奖。获奖论文均娴熟地利用现代经济学工具,对中国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展开了系统研究,并提出了政策含义丰富的结论,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近年来中国世界经济研究的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16.
2011年3月18日,中国世界经济学会浦山世界经济学优秀论文奖(2010)颁奖典礼暨斯蒂格利茨教授学术演讲会在中央财经大学隆重召开,来自海内外的700多位专家和学子出席了大会。国际著名经济学家、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教授作为颁奖嘉宾,到场发表了题为宏观经济学在美国的失败的学术演讲。浦山世界经济学优秀论文奖严格按照既定程序,进行了历时一年的评选。最终,《结构转型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王泽填、姚洋)和《中国外贸进出口商品中的内涵能源及其政策含义》(陈迎、潘家华、谢来辉)两篇论文荣获优秀奖。这两篇论文均创造性地使用现代经济学工具,对中国面临的重大理论、现实问题展开了系统性的研究,提出了政策涵义丰富的结论,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近两年来中国世界经济学界研究的最高水平。以浦山先生命名的浦山世界经济学优秀论文奖,由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发起,旨在纪念中国世界经济学界的杰出前辈浦山教授,推动中国世界经济的研究,培养世界经济研究人才,促进中外世界经济学术交流,奖励中国经济学界在世界经济研究领域具有原创性的优秀研究论文。经过多年的评介,浦山奖已在全国学界产生了较大影响。该奖秉承与国际同类奖项(诺贝尔经济学奖、克拉克...  相似文献   

17.
2008年11月,在九届中国世界经济学会第二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上,浦山中银世界经济学优秀论文奖(下简称浦山奖)评选结果正式揭晓。在参评的54篇论文中,经过历时半年的三轮投票筛选,姚洋与张晔合著  相似文献   

18.
李佳 《中国西部》2012,(11):36-39
中国人常说落叶归根,这厚重的土地,是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永远的情缘。他,17岁离开深爱的故乡,踏上外地求学之路。他怀揣着母亲临行前赠予的乡土,漂洋过海,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根在中国。1997年,他在哈佛拿到了设计学博士学位,便特别急切的回到祖国,希望用自己的所学为发展中的中国做出贡献。正是这一捧乡土,指引着俞孔坚教授开始了一场一场建筑、规划、景观的"新文化"及"五四"运动。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发起的“浦山中银世界经济学优秀论文奖”(简称“浦山奖”)即将启动第一届评选活动。“浦山奖”是中国世界经济研究领域的最高奖项,该奖项的设立是为了纪念浦山教授,推动中国世界经济的研究,弘扬浦山教授“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理想主义和克己奉公、淡泊名利的高尚品质,培养世界经济研究人才,促进中外世界经济学术交流,奖励中国经济学界在世界经济研究,尤其是在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学以及中国对外经济关系方面具有原创性的优秀研究论文。  相似文献   

20.
对于旅泰已经40多年的陈先生来说,几经沉浮的商海生涯竞丝毫未冲淡内心深处的思乡悠情,倒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那想与祖国贴得更近的心愿却越来越强烈了。年轻时经商奔跑于世界各地,近来,却一年五六趟出入于中国的北京、山东、河南、河北、云南、安徽等地,而且把他在台湾的孙儿、法国的洋女婿也带到了祖国大陆。近几年他又深爱上了祖国的民族乐器二胡,到香港,赴台湾,花四五千元港币买了把二胡。去年四月中旬,他得知我与北京做二胡的韩师傅相识,又专程来山东邀我去北京选购二胡。我与他开玩笑说:"您比我这大学二胡教师都迷二胡。"而陈万深先生则认真地说:"不是迷,是眷恋,是追求,是二胡那特有的乡音,把我拉回了祖国的怀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