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决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问题,根本靠深化改革。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搭建起了深化农村改革的四梁八柱。总结回顾这砥砺奋进的五年,牢牢把握深化农村改革的方向,需要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农民与土地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土地是农民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和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土地问题始终与农业发展、农村稳定紧密相连。39年前,小岗村  相似文献   

2.
<正>一、引言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国计民生,其核心是"农民"问题。然而,随着我国户籍制度的放宽和城镇化的持续推进,大量青壮年农民选择进城务工,农村耕地撂荒现象严重,农村空心化、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矛盾凸显,亟待解决。在此背景下,国家提出了"扶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农村的经济社会结构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我国农村社会进入了一种"制度化的半工半耕的小农经济形态"。在这种背景下,农业生产的兼业化、老龄化、女性化趋势愈发严重。农业生产一线精壮劳动力严重匮乏,大量的老、弱、病、残和妇女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力量,未来由谁来种粮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家庭农场作为培养职业农民的重要途径,能够进一步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  相似文献   

4.
对于当前农业农村发展中出现的一些现实问题,作者通过调研得出了自己的思考:对工商企业进村租赁土地经营问题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要一概否定;对基层组织通过"反租倒包"为土地流转提供服务问题应通过政策加以规范;对土地入股问题应对农民入股土地实行破产豁免;对于粮食供应问题应依靠国内基本自给、进口调剂余缺弥补不足;在农业走出去问...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向二三产业转移,加上新生代农民对土地的"陌生",农业农村从业人员面临着总量不足、素质偏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农业部提出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加快构建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这是今后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抓手。一、扬中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情况2016年,江苏省扬中市组织开展农村实用人才调查,全市基本符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海晏县把土地流转作为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措施来抓,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以土地流转促进规模经营、以规模经营推进农业转型升级,通过加快土地流转,有效解放了农村劳动力,拓宽了土地经营和外出务工"两条"增收路子,有力地推动了海晏县农业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针对农村人多地少、地块较为分散、劳动力大量外出、耕地撂荒、村民增收乏力等问题,四川省内江市市中区紧抓推进全国第二批农村改革试验区机遇,在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试点上下功夫,探索并初步形成了退地换现金、换股份、换社保的"三换"模式。目前,该区304户农民退出土地达416亩,通过规模化发展生态种养业、农业与旅游融合发展,实现了农村土地资源高效利用,促进了农民持续增收和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获得  相似文献   

8.
<正>多年来,南京市高淳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要求,科学推进土地流转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有效缓解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些突出矛盾,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科学推进土地流转,加速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对利用土地资源,提升农业、促进强农富民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2013年,高淳区70%的土地已实行流转,流转面积达到31.4万亩。其中近60%的流转土地已  相似文献   

9.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土地者,民之本也。"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是深化农村改革的一条主线,也是做好"三农"工作、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党的十九大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挖掘农业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解决发展资金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困扰乡村振兴发展的瓶颈问题。近期,我们系统研究了国家土地整治有关政策,并专程赴农村土地整治工作开展得比较好的四川省成都市进行实地调研,总结了通过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从农户视角出发,以陕西省杨凌示范区揉谷镇347份农户调查为基础,定量评价土地整理项目的"三农"效益,为提高土地整理效益提供相关建议。研究方法:选取农业效益、农村效益和农民效益共3个潜变量和15个观测变量建立结构方程模型(SEM)。研究结果:(1)揉谷镇土地整理项目"三农"效益处于中等水平,农村效益较好,农业效益次之,农民效益最低;(2)农村效益和农业效益均对农民效益产生了一定的显著影响,但农业效益对农民效益的影响较低,农业效益每增加1单位,农民效益仅增加0.18单位。研究结论:在今后的土地整理过程中,要努力提高"三农"效益,特别是农民效益的提升,更要确保农民分享到农村效益、农业效益,推动"三农"协调发展,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11.
正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我国"三农"问题作出一系列新的重大部署,其中,为给予农民稳定的土地承包经营预期,作出了"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重大安排。这是保障农民财产权益的关键举措,对于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大意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推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在"三农"工作中,农村土地问题是核心和关键,是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甘肃省张掖市近年来在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方面做了大量实践,积极探索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农业农村改革活力得到进一步激发。维护农民集体各项权能,落实土地集体所有权,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动摇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根本,必须得到充分体现和保障,不能虚置。2012年以来,张掖市自然资源部门组织开展了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业人均占有的自然资源非常少;人均耕地1.38亩耕地;仅为世界水平的40%;人均耕地面积世界排名第130位左右;而且耕地面积已经持续10多年下降;逼近18亿亩的红线。在未来几年内;土地问题将是我国农村的焦点问题;如何协调农民与当地政府的土地权益;做到土地增值让农民分享;直接影响到未来中国农村能否平稳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确实要占用一部分农村土地;但关键是如何规范化、如何尊重农民意愿和保障农民权利。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就必须给农民足够的补偿.土地增值让农民分享;以此保障农民的生存就业与发展权。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言:"推进集体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关键在于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分配好土地非农化和城镇化产生的增值收益。"另外;土地使用成本增加;也可以减少盲目占  相似文献   

14.
农业产业效益低于社会平均利润率,导致土地、劳动、资本等要素长期从农村单向流出,加速的城市化也存在着对农村和农民二次掠夺的风险。农村耕地资源面临数量、质量和利益三重流失,农村就业不足但现代农业发展后继无人,农民工贡献巨大但无法"化"入城市,农村资金长期处于被"抽血"状态。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同步推进"三化",必须向农业农村倾斜配置资源要素:一是严格土地用途管制,统筹规划农业布局,保护良田好地,留住级差地租,保障农民土地红利;二是培养青年农民,扶持注册农户,实行离农补贴,提升农村人力资本;三是推动金融下乡,引导各类资本投农,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反哺农业回报农民。  相似文献   

15.
正当前农业面临着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农村劳动力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大量转移,单纯的种植业在社会生产中的比较效益有所下滑。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创新农业发展方式已经成为农民十分关心的问题。在2015年的土地确权颁证工作中,笔者同村组干部和农民群众有了更为广泛、深入的接触,就他们十分关心的一些问题专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荆门市针对农村空心化、农业边缘化、农民老龄化、土地细碎化等难点问题,大力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出台《支持农业招商引资十项政策》等系列政策,建设了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所辖的沙洋县、钟祥市跻身全国三产融合示范县(市),京山县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沙洋县首创的土地按户连片耕种连续两年写入中央一号文件,荣登首届中国"三农"创新榜;荆门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改革、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国有林场改革等经验在全国、全省推广。  相似文献   

17.
温家宝在1月7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说,在我国人多地少、农村人口比重大的情况下,增加农民收入,不仅有赖于农业质量和效益的提高,还有赖于农业富余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土地是农民的基本生产资料。只有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农民才有爱惜土地的积极性,才会增加对土地的投入。如果随意调整农民的承包地,  相似文献   

18.
刘华 《山西农经》2022,(2):47-49
推动农村土地流转不仅能够为盘活农村经济提供政策保障,带动农业产业化、市场化发展,同时也能够提升农民群体的收入水平,拓宽农民群体的增收渠道,充分体现出改革开放成果的共享化,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有效助力。农村土地制度作为上层建设,要与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相符合,以此发挥出土地制度的效用,为农村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政策活力。20世纪50年代后,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土地制度的指导下,结合中国发展的具体问题,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土地制度,既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土地制度的理论,又释放了我国农村发展的活力。但是,制度本身并非一成不变,需要结合时代的发展进行调整,确保制度本身的灵活性、科学性、系统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9.
<正>如何实现乡村振兴?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要求,做出了一系列新部署:提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农村的现代化会使农民享受更好的生活;提出"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给农民和农业投资者吃了一颗"定心丸";提出"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为小农户长期存在提供了政策依据;提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为未来的乡村治理指明了新方向;提出"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将进一步推动农业农村工作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和保持乡村秩序稳定为目的,从政策维度、速度维度、面积维度和模式维度探讨农业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推进农业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契合了当前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推动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引领乡村土地有序流转、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发展农业生产服务组织,实现"内卷化"的小农经营向农业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转变,有利于充分就业、社会安定和财富的公平分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