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记者:改革开放已经走过30年,一直伴随三个基本问题的追问: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到哪里去?我们现在身在何处?您认为应当如何回答这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涂晔 《中国西部》2014,(17):107-107
<正>我们都在教科书里长大,读着教科书上的历史,读着教科书里的文化,我们以为,这个世界一直都是这个样子的。我们天真地笃信周遭的事物,殊不知,在某一刻,我们忽然发现,真相不是这样,原来是那样。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到哪里去?这么矫情的问题,还是需要不矫情的思考。徐老师站在讲台上,慷慨激昂,汗水湿透了他的衣服,他不是在办讲座,他在布  相似文献   

3.
朝觐生命     
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你的眉头像未解的结,你的脚步疲惫而蹒跚.……  相似文献   

4.
通过货币超量投放达到刺激经济增长的做法,就像输血急救一样,只能在流动性缺乏的情况下取得短期效果;血液本身并不是药方。中国货币存量已经突破百万亿元大关,天量数字背后透射出何种经济问题?货币有没有超发?如果是,超发了多少?货币超发的"老虎"是从哪些"笼子"跑出来的?超发货币流向了哪里?超发货币引发了哪些问题?超发真相改革开放34年来,中国GDP增长  相似文献   

5.
立足基础:正确看待西部经济振兴的"物质优势" 西部大开发应该从哪里开始?重点该从哪里突破?是重打锣鼓另开张,还是立足原有基础,用"增量"激活"存量"?我认为,建国50多年来,西部经济一直在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虽然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但并不是一点发展基础没有,有许多相对优势可以成为今天和未来西部开发与经济起飞的物质基础。因此,西部开发并不是要在"一张白纸"上画"最新最美的  相似文献   

6.
我们的未来在哪里?许多个人、企业和国家只是目光狭隘地专注于短期预测:未来一周、一个月或一年会发生什么事情。但是,如果我们能好好思考全球经济在未来数十年中的发展趋势,想想有哪些风险和机会最有可能出现,那么我们未来的前景会美好得多。我们的机遇在哪里?全球经济的命运取决于更长远的因素,而不是那些瞬息万变的短期因素。  相似文献   

7.
陈淮 《上海改革》2004,(3):13-17
市场经济是一个讲求效率和优化的社会经济形态。但如果再深入分析,效率和优化是从哪里来的呢?从竞争、分散决策、各种资源的自发动员能力等来看,市场经济并不是一个完美的社会经济形态。就是最崇尚市场经济的经济学家也得承认,市场经济是有缺陷的经济形态。在市场经济的运行  相似文献   

8.
加入WTO的接点在哪里?农村产业化的体制瓶颈是什么?如何形成内陆地区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热点板块?营造区域性中心城市,钱从那里来?解决上述问题,出路在城镇化。  相似文献   

9.
东方 《珠江经济》2001,(2):43-45
创建购物俱乐部我们都希望以最低的价钱买到最好的东西。即使你经济收入比较宽裕,也该讲究合理使用,毕竟赚钱不是很容易的事。零售商们赚取利润的主要来源是批零差价。我们何不绕过零售商享受到批发的好处?对,必须批量购物。但是,你并不想也不需要在空间有限的屋内一次充满许多物品。加入购买俱乐部就行了。可是,哪里有购买俱乐部呢?由你来创建好了,如集三五个朋友甚至可多达八  相似文献   

10.
正特色小镇创建以来,形态各异、特色鲜明,成为我市经济转型升级进程中的新亮点、新律动。特色小镇的内涵到底是什么?特色在哪里?创建的理念和做法在哪些方面有创新?规划理念:不是"镇",不是"区"记者:特色小镇是什么概念?跟镇、产业园区有什么本质区别?王兆波: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特色小镇是相对独立于市区,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和一定社区功能的  相似文献   

11.
<正>特斯拉走了,台湾电动车产业还有机会吗?市场又在哪里?台湾电动车的市场机会在哪里?8月30日早上9点多,距离新竹数十公里的横山火车站,二十来位身穿短袖衫、头戴棒球帽的中年旅客在这下车。乍看下,他们像是踏青的银发族。拿出名片,才发现来头不小,包括台湾工研院董事长蔡清彦、台达电技术长李实恭、中华  相似文献   

12.
市场经济是一个讲求效率和优化的社会经济形态。但如果再深入分析,效率和优化是从哪里来的呢?从竞争、分散决策、各种资源的自发动员能力等。市场经济并不是一个完美的社会经济形态。就是最崇尚市场经济的经济学家也得承认,市场经济是有缺陷的经济形态。在市场经济的运行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很多基本矛盾。  相似文献   

13.
一、障碍因素分析 改革开放20年来,我们尽管在国有企业的改革问题上费尽心思,但并未见到国有企业的改革获取突破性的进展,究竟是为什么?障碍在哪里?……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名城市经济教学科研人员最近被人发现:你怎么“突然”对城市文化感起兴趣来了?其实,哪里是突然为之。只不过是心中块垒,最近才抽出时间来“浇”之而已。我从研究城市经济学之始就感到它不是一门“纯”经济学,它与传统经济学有很大差别;在我从城市经济学领域进入城市管理学领域进行研究的时候,更突出感到了对城市的研究仅有这两门学科做支撑仍然很不  相似文献   

15.
一支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今,我国的产业集群已由星星之火燃成燎原之势。十五年来,高新区发展了一批具有高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截至目前,全国53个国家高新区,已经形成软件、集成电路、新能源、生物制药、光通讯等产业集群,成为当地吸引投资的主导产业。成功的高新区必定要走向创新集群的发展轨道,这是企业间聚集、聚合、聚变的一个过程。继产业集群之后,培育和发展生机勃勃的创新集群,已成为国家高新区发展的一个宏伟目标。何谓创新集群?产业集群如何迈向创新集群?怎样实现此目标并进而提升其持续创新能力?这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话…  相似文献   

16.
能用品牌包装男人吗? 即便一个男人品牌到了牙齿,他也未必真算得上品牌男人,也许距离还有十万八千里呢。生活中不乏这样的张三李四,一身品牌,却怎么看也让人反胃,他不品牌倒也许还好些呢。 品牌到底是什么?毫无疑问,它必定有显赫的名气,也必定有让一般人望而却步的高价;它是时髦的象征,也必定是体现身价的标志。  相似文献   

17.
李波 《新财经》2011,(2):22-23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站在"十一五"和"十二五"的交界处,中国经济问过去,问未来。辉煌成就来之不易,"十一五"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重要基础。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部署的大格局中,"十一五"是党的十六大明确第三步战略部署的阶段性目标后的第一个五年。5年中不断攀上新台阶,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8.
回顾一年来的风风雨雨,摩托罗拉公司与台湾唯冠集团这对貌合神离的“速配夫妻”还是以分道扬镳告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相似文献   

19.
荣萍 《中国高新区》2014,(11):114-119
正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载体在哪里?谁来驱动创新?立足全球背景,如何建立科技创新研究院?如何拓展全球创新的思维?如何建立创新体系和新模式?如何建立市场信用体系和新政策?一系列难题摆在面前。当今张江,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号角吹响,531平方公里22个园区不断涌  相似文献   

20.
上海人对职称的敏感度百倍于职业。由其实,职业与职称是同义词,只不过是界定你的专业的一种符号。有次到上海开会,领取资料时,接待处小姐要我填上个人资料,问我职称,我讲是医生。她不明白——今天参加会的都是医生。我努力想了下,说“主任医生”,她又犹豫,问:“是不是教授级?”医院哪来教授?我不知该如何答,旁边一位上海朋友马上来解围;“专家。他是香港来的专家!”上海人接电话从来不问“您贵姓?”而是“你是哪里的?”我是哪里的?指我籍贯还是住址?不知如何回答。参加了几天专业会议,上海的专才是名副其实的专家,大会用的LCD电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