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志聪 《商》2013,(15):332-332
近期,网络谣言的发展迅速,造成较大的社会危害,网络谣言问题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并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本课题将从造谣者、传谣者和受谣者三个角度研究网络谣言的产生原因、传播特点及“辟谣”机制,以结合当前热点,提出相应的“辟谣”机制完善方案。该课题的研究将有助于深化学界对网络谣言的产生原因、传播特点及“辟谣”机制认识。“辟谣”机制的理论创新研究,有利于加大对网络谣言的防控,从而最大限度减少网络谣言的社会危害性,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共安全,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2.
陈云 《中国报业》2021,(4):26-27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变得宽广,与此同时网络谣言也随之产生.如何处理网络谣言,是相关部门需要重视的问题.本文分析了网络谣言产生的原因,对如何应对网络谣言进行探讨,希望能推进网络谣言的处理过程,为“绿色”网络做出一份贡献.  相似文献   

3.
《商》2016,(13)
随着我国网络信息的不断发展,一些关于网络的法律问题也凸显出来,其中网络谣言就是其中一种。网络谣言的散布对我国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它破坏了国家的稳定,侵犯了公民的合法权利,因此惩治网络谣言已迫在眉睫。本文将从刑法的角度来分析网络谣言的产生以及如何治理,给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商》2015,(43):243-244
网络谣言相对一般谣言来说,传播速度更快、对社会危害更大。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日益发达,网络谣言问题日益突出,对社会危害甚远,对其进行宪法规制势在必行。本文借鉴发达国家在网络谣言宪法规制方面的先进经验,从网络谣言的特点和危害入手,分析我国网络谣言的宪法规制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进一步完善我国网络谣言的宪法规制,推进我国网络谣言治理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因网络传播的即时性、匿名性等特点,网络谣言作为一种反社会行为大肆崛起。从区域旅游发展的角度看,网络流言对区域旅游形象构成了一定的损害,因此,需要利用网络辟谣来维护区域旅游形象。受区域逻辑的限制,国内媒体仅采用单一的中文辟谣,对英文辟谣缺少应有的重视。对英语语境下的国外旅游消费者而言,语言差异及配套英语宣传的缺位大大削弱了网络辟谣的促进效果。选取少林寺有关的网络谣言为案例背景,通过单因素准实验设计和对国内、国外两个样本的数据检验表明:网络辟谣可以改变消费者对旅游目的地的认知形象感知来维护区域旅游形象,同时英文辟谣对区域旅游形象的促进作用也得到验证。最后提出了中英文语域下的网络辟谣策略。  相似文献   

6.
许多网络谣言得以扩散、蔓延,与公众缺乏理性思考、盲目相信谣言信息有密切关系。为此,在网络谣言治理过程中不仅要查处谣言、坚持信息公开等原则,还要努力提高公众的新媒介素养,使他们具备足够的求证意识和信息辨识能力,且保持质疑态度和批判精神,理性对待网络信息,避免信谣、传谣,主动切断网络谣言的传播路径,最大限度减少谣言的社会危害。  相似文献   

7.
刘子菱  王小雨  李自 《商》2013,(5):174-174
随着社交网络的兴起,网络谣言的社会影响日益加大。本文试图从心理学的角度解读网络谣言的形成与传播过程,分析网络谣言造谣者与传播者的心理动因,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疏导措施。  相似文献   

8.
《品牌》2015,(5)
在如今的信息化时代,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我们民众网络参与性的极大提高,伴随着其泥沙俱下的网络谣言,给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利益造成严重损害,因其网络的特性,决定了其比传统谣言伤害范围更广泛的时空性,在这其中,个人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我国刑法并无专门的条文对其加以规制,从而容易在司法实践中引发各方面的冲突,因此,我们应顺应时代发展出现的新现象,进行立法改革,将网络谣言传播纳入刑法规制。  相似文献   

9.
《商》2016,(7)
现代社会通讯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尤其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更是极大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加快了信息传播的范围和速度。然而,这也正是当下网络谣言频繁出现的主要原因。因此,规范网络信息传播行为和打击网络谣言犯罪也成了当今社会所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据此,本文就网络谣言的刑法治理立场进行了一定的梳理,首先阐述了网络谣言的刑法界定和危害,再根据我国的相关规定解析了当下我国在网络谣言刑法规则的要求和底线,并就网络谣言的刑法规制实践问题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0.
《商》2015,(50)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打破了以往政府及官方媒体的话语垄断权,公民的言论自由权日益得到最大化的享有,迈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与此同时,日益泛滥的网络谣言也引起人们的关注,法治社会要求恰当地整治网络谣言,寻找其与言论自由的衡平之策,使言论自由适应时代的发展,始终彰显其价值。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依法规范有序运行”近日,国家相关部门频出重拳,严厉打击网络谣言这种危害国家和人民正常生活的行为现象摸清网络谣言的本质特征对其进行持之以恒地针对性治理是加强国家网络建设,促进网络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网络谣言对网络正常有序运行及社会的安全稳定都有着极大的负面影响。对网络谣言的有效治理刻不容缓,该文从传播学的视角对其特征进行描述,试图使读者对网络谣言能够有一个清晰准确的认识,并提出治理意见。  相似文献   

12.
针对因谣言的传播导致银行挤兑问题进行研究,根据储户对社交网络信息依赖的程度将储户分为冲动型和冷静型两种,同时引入谣言求证率在ISR谣言模型的基础上构建改进的挤兑传播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冲动型储户参与挤兑与恢复储蓄的速度都较冷静型储户快;冲动型储户的占比的增加不仅加重了银行挤兑的程度也加快其速度,是影响我国银行出现挤兑的重要因素;谣言传染率对银行挤兑的影响远高于其他参数的变动。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环境的变迁与企业经营理念的发展,营销网络需要由关系网络逐步向创造、传播、传递顾客价值的虚拟网络系统,即营销价值网转化.营销价值网要坚持顾客导向,以顾客需求为起点,以顾客价值为核心,网络成员协调一致努力为顾客创造、传播、传递更优异的顾客价值,在满足顾客需要的同时,追求网络成员共同利益的增长.营销价值网不仅是顾客价值的创造系统,同时也是顾客价值的沟通与传递系统,其发展程度取决于营销者与网络成员之间关系的性质和强度.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网络负面谣言与消费者品牌崇拜的关系,以及品牌口碑与沟通技巧在以上关系中所起的中介与调节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以广州地区211家品牌服饰企业的品牌管理者为实证研究对象,通过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层级回归分析发现:(1)网络负面谣言不但会直接负向影响消费者对企业的品牌崇拜,而且还会通过负向影响企业的品牌口碑,继而对消费者品牌崇拜产生负面影响,品牌口碑在网络负面谣言与消费者品牌崇拜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2)沟通技巧程度强的企业品牌更能抵制网络负面谣言的影响,相对于低沟通技巧的企业,高沟通技巧企业的消费者较少因为网络负面谣言而降低其对原有消费品牌的崇拜。  相似文献   

15.
本文拟从社会学视角探析网络场域中的谣言乱象,通过对网络谣言风暴的现象描摹,从后真相时代的信息传递机制、网络场域中的话语秩序、公共言说与舆论公共性这三个视角,逐步探讨为何谣言不可避免也难以消失。  相似文献   

16.
《品牌》2015,(1)
自媒体的发展带来的信息传播密度的增大以及传播方式的变更,同时,也催生了信息爆炸、虚假信息以及谣言的诞生。谣言传播在自媒体环境下呈现出新的特征,治理谣言的方式也应随媒介形式的变化而实时调整。  相似文献   

17.
吴笛 《商》2014,(24):183-183
随着网络的逐渐普及,谣言传播成为网络时代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贝克的理论指出社会风险就是不确定性,处于社会风险之中就是置身于和受制于现代性世界之中的方式。本文在风险社会的视角下,来探讨网络谣言的传播现状,以及其所反映的社会趋势和社会心态,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面对网络谣言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与合作伙伴结成有效的战略网络已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新来源。本文在分析战略网络特征的基础上,从资源整合、强化合作、形成创新优势三个角度阐述了战略网络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并就如何建立和保持基于战略网络的竞争优势提出了几点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范薇  马春生 《致富时代》2010,(12):100-101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我国网民规模增长快速,截至2010年5月,数量达4.04亿之巨。同时,网民以其较高的文化知识和公共意识积极地投入到公共事件中,不少社会事件还未经过主流传统媒体的报道,就在网络中迅速传播,吸引大量网民的关注和讨论,进而发展为全国关注的公共事件。该文试图从行政管理的视角,分析网络热点事件给社会治理带来的强大正负效应.以供各级政府管理者借鉴。  相似文献   

20.
方媛  崔雅琼 《致富时代》2011,(11):212-212
大学生群体已经成为网络犯罪的高发人群。该文在总结大学生网络犯罪典型类型的基础上,试图探求大学生网络犯罪的成因,提出解决的对策,构建家庭、学校、司法机关三位一体的大学生网络犯罪防治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