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前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经济后果还没有取得一致的结论,在社会责任对企业价值创造的具体影响机理、程度和计量方式等企业关心的重要问题上还缺乏系统的研究。通过构建社会责任对企业价值创造影响的“社会责任、信誉资本与企业价值创造”的规范性分析框架模型,可以揭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对企业长期价值影响的方向、影响机理和影响程度等亟待探索的关键问题。本文提出了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研究领域的研究内容与分析方法.为进一步研究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的内生决定关系提供了全新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2.
履行社会责任能否增加企业价值?本研究首先对企业社会责任及社会责任价值等基本概念进行理论界定;然后,基于企业价值理论,阐述企业社会责任价值创造的机理及其制约因素,并基于资本市场理论,揭示影响企业社会责任价值发现的关键因素;最后,分别从社会环境、企业内部管理和资本市场的角度阐释提升企业社会责任价值创造和价值发现能力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2011年和2012年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为依据,对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能够提升其可持续发展能力并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从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等方面提高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4.
冯颖 《中外企业家》2015,(5):161-162,170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当前的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企业的发展对资源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主要体现在促进我国经济的平稳发展以及维持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通过分析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披露我国的企业社会责任,对促进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企业价值的概念与相关理论、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及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措施,希望可以对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李元霞 《价值工程》2008,27(1):115-117
近年来,企业社会责任(CSR)成了一个热门话题。从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出发,论述了企业社会责任价值,提出了有利于实现企业社会责任的三种措施。  相似文献   

6.
基于企业价值的企业社会责任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沪市部分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2009年年报中披露的公司履行社会责任信息,研究其与公司价值的关系。结果表明:企业对政府、员工以及社会公益事业的贡献率与企业的价值呈正相关;而对投资者的贡献在短期来看虽然削减了企业的价值,从长期看有利于企业的未来价值。  相似文献   

7.
李勤 《会计之友》2012,(6):67-71
文章以我国发布了2009年社会责任报告的433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分别采用市场指标和财务指标对企业价值进行计量,研究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对企业价值创造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政府所得贡献率、社会责任评分对每股收益的影响是显著正相关的,即选择每股收益衡量企业价值时,承担社会责任是能够提升企业价值的。而当选择托宾Q值衡量企业价值时,托宾Q值与社会责任评分显著负相关,与政府所得贡献率、职工所得贡献率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基于利益相关者角度来研究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从总体来看,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有助于企业价值的提升。企业对股东、债权人、员工、供应商和公众承担的社会责任越多,越容易产生良好的社会回应,从而更有利于提升企业价值。企业应该正确树立承担社会责任意识,主动履行对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并将承担社会责任作为一项企业战略任务,嵌入到公司治理中。政府和相关部门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来监管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使企业能真正落实承担社会责任这项义务。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履行好社会责任,也才能提高企业价值,使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10.
所得税激励与企业社会责任:一个分析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立  谭欣 《会计之友》2012,(31):45-46
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现状,提出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界定了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对现有法律和制度保护力度不够的利益相关方权益的责任,借鉴卡洛尔的"金字塔模型",结合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实际情况,提出改进的"四层次模型"。接着根据"理性经济人"假说和外部性理论,探讨了所得税法推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理论基础。最后根据改进的"四层次模型",逐层分析了所得税激励对企业社会责任的作用方式。  相似文献   

11.
在企业社会责任不断重构家族企业商业模式和可持续发展路径的背景下,家族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尽管过去十多年来学者们从多种理论视角对家族企业社会责任的前因和结果等议题展开了颇具成效的研究,但研究成果呈现出碎片化和模糊化的特征。基于此,首先区分了家族企业与非家族企业社会责任的不同内涵,明晰了家族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与特征;其次,整合并评述了不同理论视角下家族企业社会责任的行为动因,并系统归纳了家族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效应,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家族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逻辑框架;最后,对家族企业社会责任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近年来社会责任问题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通过对利益相关者理论演进过程的分析,提出了利益相关者模型。在此基础上,选用内部和外部主要利益相关者的财务数据,分等级评分衡量企业社会责任绩效表现,并选用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指标衡量财务绩效进行实证研究,证明了企业社会责任和财务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吴亚芳 《价值工程》2008,27(6):109-112
企业社会责任运动(CSR运动)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西方发达国家掀起,八九十年代推进至全球。从"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和原因入手,分析和研究了提升企业社会责任的路径,探讨完善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理论体系,以有助于企业建立企业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4.
王守霞  程馨  任姣 《价值工程》2015,34(9):8-10
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SCSR,Strategic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是将企业社会责任与公司战略管理相融合的新研究方向,近年来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SCSR以企业的长远利益为出发点,强调"共享价值",是既不同于CSR战略管理,又不同于传统型CSR的新议题。本文在区别传统型CSR和战略性CSR的基础上对后者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尝试从概念界定、价值创造途径、实证研究三个方面对SCSR进行综述,并提出SCSR的价值创造动力机制模型,以期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一条思路。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社会责任的潮流已不可逆转。企业由经济人到社会人的转变,早超越了一种简单的身份变更模式,而是一种从理念至行为、彻头彻尾的蜕变。企业以责任财富观来力促内部经济与外部经济,通过自觉地履行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和慈善责任,进而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但在看不见的手的引导下,一些企业往往会抵不住利益的诱惑,用自身的永续发展换取一时的经济效益,同时也给整个社会造成了极大的不和谐。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福利经济学、社会责任会计学、企业所得税法和博弈论四个视角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分析,并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和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企业社会责任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企业社会责任在全球范围日益受到重视,各种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也迅速发展,并呈现不断专业化、适用范围不断扩大、与企业管理体系不断融合的趋势。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标准起步较晚,总体上还停留在对现有有关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的传播层面。构建中国特色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应处理好立足国情、企业实际与国际接轨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企业的社会责任与相关会计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和约束机制,强调了企业社会责任制度建设和制度约束的重要性,同时也提及了企业社会责任他律作用下自律的必要性,突出表述了企业社会责任是均衡利益的要求,是权益保护原则和平等交易规则从微观向宏观扩展的结果,揭示了会计行为的社会责任属性,并对企业社会责任与会计学相关问题主要方面的关系进行了框架性分析,开扩了会计研究的视野。  相似文献   

18.
胡静丽 《价值工程》2014,(31):176-177
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的日益提升,人们的社会意识也随之得到了不断地提升,由此,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成为了人们所普遍关注的焦点和热点所在。也正是因为此,更多的企业在和社会责任相关的信息上面被披露。针对此,本文从企业社会责任思想的发展入手,站在理论和实际两个角度上,来详细对国内外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唐久益  储雪俭 《物流技术》2007,26(1):132-134
简要分析了企业社会责任对我国物流企业的潜在影响。提出物流企业实施企业社会责任的理由:拉动力;推动力;压迫力;主动力。这四种压力迫使物流企业对社会责任问题未雨绸缪。最后以认识层面、实施层面和监督层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