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货币供应量具有很强的内生性,单纯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是不完善的,应该从公开市场业务、投资、货币政策的国际溢出效应三个方面增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货币政策是一国货币当局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它通常包括货币政策工具和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又称货币政策中期目标、中介目标,是介于货币政策工具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的变量指标. 相似文献
3.
对于一个有效的货币政策操作框架而言,中介目标的选择至关重要。就我国而言。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从最初以信贷总量、现金总量计划为代表的规模管理,到1996年正式将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组成部分,再到1998年正式取消贷款规模控制,货币供应量成为我国惟一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但近年来,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可控性不足,与最终目标的相关性下降。货币供应量能否继续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成为当前的一个争论焦点。笔者将从合理性和效率性两个方面来分析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4.
加入WTO后央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入WTO是我国经济金融多年来对外开放的继续、深入和飞跃。WTO给中国的各行各业都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也将面临新的挑战和压力。在这样的形势下,作为货币政策主要传导渠道的商业银行将面临来自外资银行的激烈竞争及人才流失、信用业务萎缩的严峻局面,这将对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中介目标的有效性等方面带来深刻影响。总体来看,外资银行的进入和发展将对我国市场化货币政策工具产生促进作用,但是对外资银行的开放也会削弱现阶段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将发生改变。货币政… 相似文献
5.
本文选取2000—2010年88个经济体的跨国经验数据,基于透明政策直接作用和对实际干预工具辅助调控视角,对货币政策透明度与货币政策有效性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化和拓展研究。研究发现:(1)货币政策透明度增加对产出存在正向促进作用,有助于低通胀目标实现,并且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透明度的宏观效果优于欠发达国家;(2)货币政策透明度改善可促进数量型与价格型政策工具的产出调控效应,但是弱化了二者的价格调控效应,若货币当局对通胀赋予较高权重则大幅提升政策透明度并非最优选择。总体而言,增强货币操作透明度有助于货币宏观调控福利优化。考虑到当前中国面临经济下行和通货紧缩双重压力,新常态下中国货币政策操作应遵循稳步透明化原则,不宜过快。 相似文献
6.
一、水平主义理论的出现对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提出了质疑 根据传统的货币理论,长期以来一直是以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为基础,在货币供应量与利率之间对中介目标进行选择。然而传统的货币理论是在当时的经济条件下提出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又出现了一种新的水平主义理论,该理论在某些方面更符合现代货币经济的运行。 相似文献
7.
本文试图在整个宏观经济框架下找到具有微观基础的,能够对产品市场产生冲击的货币政策起点,然后再找到货币政策相对起点的偏离对产品市场影响的深远程度,即对价格的冲击水平和价格的粘性周期。首先本文以凯恩斯(Keynes)和希克斯(Hicks)的经典理论为宏观经济框架,以厂商利润最大化为微观经济基础,以严格的数学推导为逻辑纽带,以价格粘性为指导,提出并建立了货币政策的粘性均衡通货膨胀效应模型。模型可预期未来下一期的通货膨胀,可确定均衡价格粘性周期,是一个通用的国家模型。然后本文建立了它的中国模型,并对中国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分析。 相似文献
8.
利率的市场化改革必须采取渐进的方式予以推进,有序地放开对各种利率指标及其浮动幅度的管制,并引进和开发新型的货币市场工具,增强经济主体对于利率的敏感性,使利率真正成为引导资源配置的市场指针 相似文献
9.
7.5%的增速并不那么重要 因为有十八届三中全会,所以今年会是全面开展改革的一年,或者叫做全面深化改革元年,如果这个改革顺利的话,那就会对我们的经济转型起到推动作用,经济就会逐渐向好。改革要见效需要一段时间,当改革的成本已经付出,而效果还没有显现的时候,在经济运行上就有些困难,最突出表现就是因为货币过多,靠债务取得投资来拉动增长。债务太多, 相似文献
10.
货币替代--中国资本账户开放进程中的考验与政策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卜亚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22(3):55-62
货币替代是开放经济下的一种货币性扰动,它对一国的经济金融形势产生严重影响,如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有效性受到影响、政府的财政税基削弱、汇率波动频繁、国际收支失衡、减缓甚至阻碍该国货币的自由兑换进程等。随着我国资本账户的开放,其有可能出现走强趋势。本文首先提出圭多蒂的反货币替代的“免行动区间”理论,然后根据这一理论来分析我国在资本账户开放过程中,反货币替代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12.
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的体制转换特征——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的考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考察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效应的体制转换特征。实证结果表明:1978年第一季度至2009年第二季度期间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管制利率渠道发生了两次体制转换,转换之后贷款基准利率调整对产出和物价水平的效应都降低了。1996年1月至2009年7月期间我国货币政策传导市场利率渠道发生了一次体制转换,转换之后同业拆借利率变动平抑产出和物价波动的效果都更强劲、更持续。这意味着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也意味着我国利率调控由直接方式逐渐转向主要依靠间接方式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产权保护始终是改革进程的重中之重,而真正触及产权的改革始于1992年邓小平同志的南方谈话。会计的对象是产权价值运动,会计要素本质上属于产权要素。会计与产权的这种内在关系在中国的产权改革实践中体现得淋漓尽致,需要理论界予以研究和总结。以产权改革为主题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究竟如何影响了会计变革? 相似文献
14.
一、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问题的提出: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有四个: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但是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实现是一个难以一步到位的渐进过程. 相似文献
15.
正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背景下,传统中使用CPI作为衡量社会整体价格水平,其准确性有所下降,且在经济周期中变化也相对滞后。而且,总需求的扩张也并不首先反映在通胀上,而是反映在信贷规模和资产价格上;且通货膨胀目标制下的货币政策是的工资、价格黏性变大,只是推迟了并聚集了通胀的压力。所以通货目标制下的货币政策会加剧金融稳定和物价稳定两种目标之间的冲突。因此新时期应当打破传统的货币政策机制,将宏观审慎政策纳入到货币政策的框架之中, 相似文献
16.
日本泡沫经济崩溃以后,日本政府和商业界的权威们忽视了采取必要的措施去进行真正制度性、结构性的改革。经过将近10年之久的持续“软着陆”,其一系列的改革在本世纪初被引入日本商法。 相似文献
17.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主要发达国家货币政策大都转向利率操作目标.目前我国货币政策操作中仍以货币供应量为主要操作目标,随着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如何提高利率在我国货币政策调控中的作用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18.
为了厘清我国住房租赁政策的变迁规律和作用机理,对1998—2023年的63份中央层面住房租赁政策文件进行文本分析,研究发现:住房租赁政策变迁存在三个均衡期和两个间断点,呈现出政策目标不断扩面、政策主体逐渐多元、政策工具使用结构合理的趋势。政策目标由注重住房租赁保障转向市场与保障并重,住房供给主体从政府包揽转变为多方参与。在前两个政策均衡期内,政府为实现管控效果偏重于使用强制型政策工具,在第三个政策均衡期则更多运用混合型政策工具。注意力作为中介变量,受内外情境结构因素影响推动了政策变迁。政府系统回应和冲突扩大机制对两次政策间断起到关键作用,政府在解决夹心层群体和新市民住房问题过程中赋予住房租赁政策以新的意义。未来应注重住房租赁政策目标接续,发挥政策工具的叠加效应,重视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并规范住房租赁市场,确保租赁住房供需均衡。 相似文献
19.
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进程 强化预算外资金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锟 《财会研究(甘肃)》2005,(12):11-12
落实“收支两条线”规定,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是党中央、国务院为了促进依法行政和公正执法,整顿财政分配秩序,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财政管理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以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和政府采购为主要内容的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改革逐步深入,预算外资金管理工作在管理范围、管理内容以及管理方式等许多方面都已无法适应当前新形势的客观要求,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相似文献
20.
德国社会政策形成的背景是19世纪初德国迅速发展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长和人口流动的加剧,导致原先建立在家庭基础上的风险防范机制逐步失去了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