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开发目前已进入氮气驱阶段。传统注水、堵水等开发技术存在剩余油动用盲区,随着研究深入,运用单井注氮气技术可有效动用井周阁楼型剩余油,为提升开发效果,亟需建立单井注氮气选井原则,同时开展注气过程中的注气参数、伴水量参数、焖井时间参数及开井生产参数等方面的优化调整,本文将重点阐述以上技术形成过程及在现场应用取得的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缝洞型油藏溶洞中注水速度和黏度对水驱波及面积和油水界面的影响,利用Fluent数值模拟软件从流体力学角度对单缝洞油藏溶洞内流体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采用VOF模型对油水两项界面进行跟踪。研究发现,入口水速一定时,波及面积随着黏度的增大逐渐增大,油水界面呈对称均匀推进,黏度较小的原油水相会趋向中心线向洞口流动并产生漩涡,随着黏度逐渐增大,漩涡逐渐消失,驱替方式逐渐转变成活塞式驱替;原油黏度一定时,波及面积随着入口速度的增加而减小,油水界面呈对称趋势均匀推进,水速较大时水相会趋向中心线向洞口流动并有漩涡产生,随着入口水速增大,趋势逐渐明显。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完善缝洞型油藏溶洞内水驱过程中油水两相的流态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缝洞油藏储层地质条件复杂,单井控制储量较难估算,而物质平衡法计算不需考虑油藏存在的复杂情况,仅仅依靠油藏压力、生产注采比等可以简单估算出储层单元储量.经过物质平衡法计算储量以及结合并位注采比资料优化单井注气-量.  相似文献   

4.
塔河缝洞型油藏储层非均质性极强,裂缝、孔洞发育,为该类油藏重要的储渗空间。为了探究不同能量保持情况下单一溶洞生产特征的变化,文章通过设计与制作缝洞结构的简化物理模型进行单一溶洞的物理模拟实验,展示了单一溶洞在不同能量下的生产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单溶洞生产时,生产压差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生产压差越大,产量越高;单溶洞生产时,初始压力对产量也有一定的影响,初始压力越高,产量越大。  相似文献   

5.
针对塔河油田碳酸盐岩油藏埋藏深、储层发育情况复杂等特点,通过分析归类,在总结前期水平井完井工艺的基础上,提出了水平井分段完井工艺,剖析了其难点,从悬挂封隔器位置选择及受力分析、裸眼封隔器位置选择及性能要求、滑套位置选择、通径及压裂球尺寸等方面开展了水平井分段完井优化,形成了适合塔河油田的的完井优化方案。通过现场实施,得到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塔河油田采收率,深化开发单元储层参数预测及连通性认识,开展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刻画技术研究。目前缝洞目标刻画常用技术方法有张量,高频强反射分离,反演,分频,AFE,Aberrancy。区域断裂识别常采用频谱分解不连续性检测,曲波多尺度,蚂蚁体。目标刻画技术由前期的异常体轮廓刻画发展到现在内部结构及定量刻画,钻井放空漏失率由30%提高到58%。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大量以往的不稳定井的相关资料,总结出不稳定井中最为常见的几个问题,本文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阐明问题出现的根源。希望相关的企业根据本文提出的几点问题建立相关的管理监督体系,在进行解释时,全面分析,综合考虑,得到最为准确的结果。本文旨在全面探究不稳定试井解释存在的问题,希望对相关企业的监督管理以及日常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缝洞型油藏多形成于碳酸盐岩型地层,油藏开采潜力的大小多取决于储层缝洞发育程度。本文对某油田缝洞油藏生产后期采取注氮气工艺分析产油量随着生产轮次的增加所带来的影响以及对产出原油气油比的关系,以便给油田开采提供工艺支持。  相似文献   

9.
不稳定试井测试受储层渗透率低影响,压力恢复曲线往往未表现出径向流直线段,而采用早期试井分析方法解决了测试井未表现出径向流直线段的问题。为验证方法的正确性,使用标准井例,截取不同时间段的压力恢复数据进行曲线拟合。与常规的压力及其导数拟合方法相比,该方法大大降低了解释结果的多解性。结合实际井例,证明了早期试井拟合方法可解决低渗透油田的压力恢复资料解释问题;同时也有效地降低了关井时间过长对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了确定适合于F油田目前密井网生产条件的试井解释方法,统计分析了F油田的历年试井资料,总结试井曲线规律,根据试井资料曲线特征最终确定垂直裂缝井椭圆流模型适合该油田开发现状,并且给出了考虑注采比的密井网条件地层压力计算方法。以F油田A井为例,对该井关井162h进行分析,实测曲线反映出了双线性流阶段,解释出的参数和计算出的地层压力与油井符合度较高。研究结果对F油田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可以为F油田制定下一步开发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天然裂缝性低渗透砂岩油藏开发潜力巨大,进行相关数值模拟研究对于保证油田高产稳产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实现天然裂缝性低渗透油藏的快速数值模拟研究工作,以反九点井网为例建立概念模型,运用流管法结合等效连续介质模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绘制渗流模板,建立适合天然裂缝性低渗透砂岩油藏的数值模拟研究方法。将流管法应用于实际区块开展数值模拟研究,与常用软件模拟结果对比,发现流管法结合等效连续介质模型适用于天然裂缝性低渗透油藏的数值模拟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2.
为深入研究平-直联合开发井网压裂水平井的开发指标计算与开发规律,结合点源函数建立平-直联合开发压裂水平井的地层压力解公式,追踪生成流线划分流管,基于流管法实现压裂水平井的开发指标计算。给出了平-直联合开发压裂水平井的流线以及压力梯度场图,分析其流线特征以及渗流规律。结合某外围平-直联合开发区块实际情况,以四注井网为例计算了压裂水平井的开发指标,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开发规律。模拟结果表明:该四注井网产量递减为指数类型,产液量主要分为低含水期下降、中含水期稳定和高含水期回升3个变化阶段,含水上升变化分为低及高含水期采出程度低、中含水期采出程度较高3个阶段。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公共建筑碳排放核算类别繁多、结果粗放的难题,通过调研与程式化扎根理论得出影响公共建筑碳排放的关键因素,并依托实地传感测算试验,研究人流量对环境变化的具体作用机理,整合人时变量,构建了适用于公共建筑的动态碳排放核算模型。结果表明:1)编码处理和调研数据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均显示人流量对公共建筑的能源消耗起到关键作用;2)人流量间接作用于用能系统以及人的自身排放共同组成温室气体的排放增量;3)经验证,研究构建的动态核算模型原始误差为5.36%,修正后误差降至4.807%(小于5%),与实际运行工况有良好的交互性。研究成果完善了已有公共建筑的碳排放核算边界,构建了动态工况下的核算模型,实现了基于动态人流量变化下的公共建筑碳排放定量描述,为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模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