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滥用盈余管理会使会计信息失去公允性、可靠性和可比性,从而误导投资者并影响证券市场资源优化配置的功能.本文针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现状和主要手法,提出了识别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陷阱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2.
探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分析了国内外企业盈余管理动机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时占主导地位的动机是谋求短期利益最大化和政治动因,针对这些动机,提出了应从体制上解决不当盈余管理的观点,并且提出了战略目标下适当盈余管理体系,期望能够为有关部门或企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盈余管理是现代企业代理问题的重要表现,与公司治理结构是否有效存在密切关系。本文以2008—2010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以修正的Jones模型估算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情况。对上市公司治理状况与盈余管理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公司治理的完善会显著降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水平,并且这种降低主要是由于领导结构二元性、董事会以及利益相关者等公司治理机制发挥作用的积极结果。结果表明,通过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有利于抑制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据此提出了有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信息观下,盈余管理的质量越强,会计盈余的信息价值也就越强。很多学者对影响盈余信息价值的因素进行了各方面的研究,其中,关联交易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本文主要论述和分析了盈余管理和关联交易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电力行业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如何从保证战略管理的有效性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角度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进行了研究。结合公司治理理论、战略管理理论以及电力行业的特性,利用巨潮资讯、中国股票市场研究数据库的有关资料,对2001年以前上市的35家电力行业公司从公司治理结构与战略绩效的关系上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自股权激励办法施行以来,股权激励作为一种降低代理成本的激励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所采用。然而实证发现,盈余管理会伴随股权激励发生,实行股权激励公司在业绩考核第一年存在显著的盈余管理现象,而业绩考核前一年并不存在。在影响盈余管理的因素上,公司选用考核范围更广的业绩指标能减少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行权时长的增加会给管理层盈余管理造成一些困难,从而抑制管理层在后阶段盈余管理的行为。  相似文献   

7.
上市公司的问题接连不断,上市公司企业的治理结构缺陷非常明显,它直接影响了证券交易市场的健康发展,所以要完善和健全结构体制,就必须找到公司治理结构的问题所在,制定解决方案,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公允价值会计的全面导入实现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实质性趋同。就公允价值会计在我国上市公司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部分上市公司为避免亏损、ST扭亏、避免退市和平滑利润,通过安排真实交易和会计手段利用公允价值会计进行不当盈余管理,掩盖了其真实价值创造能力,削弱了公允价值会计的决策有用性。针对公允价值会计被用于不当盈余管理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改善公允价值会计应用效果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围绕盈余管理详细地描述了当代企业在会计制度下盈余管理的表现及治理对策,指出了企业当局面对利益和不违背会计准则和道德的前提下作出有关盈余管理合理性的决策,作出合法的交易,但这种交易可以理解是一种虚拟构造的不正式的交易,对外部的会计使用者或许是不真实的但对内部却是真实的从而使得企业的利益最优化,通过从盈余管理的发展历史来看,国内国外盈余管理的表现形式来看,体现了当下企业对盈余管理的重视程度还有对它的合理化效益化的利用。阐述了我国公司盈余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理论及研究成果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现实情况,提出四个假设,采用修正的横截面Jones模型度量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通过实证检验,证实了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中仍存在关联交易盈余管理行为。实证结果显示,以往占很大比例的关联方商品和劳务购销形式的盈余管理越来越趋于淡化,而关联方资金占用与盈余管理呈显著的正相关,反映出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进行盈余管理的方式正在发生变化。同时,实证结果表明,资产负债率与盈余管理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管理层盈余预测与会计稳健性之间的关系,在梳理现有国内外有关管理层盈余预测与会计稳健性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归纳,提出了披露、自愿披露和披露"好消息"管理层盈余预测与会计稳健性关系的假设,细化了管理层盈余预测对会计稳健性影响研究。为验证上述假设,以Basu模型为基础,构建了多元回归模型,使用2013—2017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管理层盈余预测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披露管理层盈余预测公司的会计稳健性显著降低;自愿披露管理层盈余预测比强制披露管理层盈余预测更能显著降低会计稳健性;"好消息"管理层盈余预测比"坏消息"管理层盈余预测更能降低会计稳健性。研究结果对完善中国管理层盈余预测制度、加强"坏消息"管理层盈余预测披露管理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以2013年沪深A股1 315家制造业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其2011-2013年的数据,采用迪博内部控制指数量化衡量内部控制质量,检验内部控制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够降低上市公司的销售性操控、生产成本操控和酌量性费用操控水平,从而降低上市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程度。进一步研究发现,无论是国有控股公司还是非国有控股公司,内部控制都能有效抑制真实盈余管理,且在国有控股公司中其抑制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13.
建筑企业供应链管理中的不确定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建筑企业供应链管理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剖析,分析了它们对建筑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影响,并深入探讨了降低建筑企业供应链管理中不确定性影响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impact that the publication of ratings of boards of directors by the business press has on stockholder wealth. We report findings from an event study of price reactions to the publication of Business Week's 1996 and 1997 ratings of boards of directors of U.S. corporations. As hypothesized, favorable ratings resulted in significant positive abnormal returns after controlling for market effects and confounding events, with only novel information explaining statistical variance. Contrary to expectations, unfavorable ratings also resulted in positive abnormal returns. Copyright © 2005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回顾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和中国工业经济杂志社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企业管理创新案例研究前沿论坛(2011)",对论坛的主要学术观点进行了综述。其中,研究型案例成果展示并分析了中国本土企业管理创新的最新进展,可以概括为涵盖融资、品牌、商业模式等企业发展战略的创新和边界跨越、模块化等组织结构的创新。最后,本文通过对分论坛主要观点的总结以及数篇教学型案例的分析,指出教学案例写作必须侧重于对实际问题的反映,必须具备启发性,能够激发学习者的思考和讨论。  相似文献   

16.
ERP/财务管控环境下,“一键式”报表的生成,对公司财务集约化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通过阐述ERP/财务管控环境下“一键式”报表平台的建设背景,针对“一键式”报表运行中存在问题和不足,提出了相关解决办法,同时提出了实现“一键式”报表真实与准确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作为拥有百年历史的欧洲大型能源企业,德国RWE能源集团以在欧洲大陆经营电力、天然气为主营业务,通过强化战略管理、业务一体化运作、积极开拓邻国能源市场、加快新技术开发应用等一系列举措实现了企业持续稳定发展。概要介绍了RWE的主要业务、组织机构,分析了其在煤电一体化、并购等方面的经营特点和发展动态,提出了对我国能源企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的动因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2001—2005年间因为信息披露违规行为被监管层处罚的188家A股上市公司及其188家配对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对公司信息披露违规的动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大股东掏空程度、内幕交易程度以及盈余管理程度与公司信息披露违规行为显著正相关。本文丰富了信息披露研究的内容,为监管层加强监管、引导和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行为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9.
We articulate the agency theory view of managerial decision making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corporate diversification strategies. From agency theory, we generate testable predictions for the relation between equity ownership structure and diversification strategies and review the existing evidence on this relation. On balance, the evidence strongly supports the view that ownership structure influences corporate strategy. Copyright © 1999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