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博 《商》2012,(3):151-151
居民消费状况对一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很大的影响,本文以四川省城镇居民的消费状况为研究对象,采用四川省21个地区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的截面数据,建立收入与消费关系模型,分析四川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人均消费支出的影响,并对提高四川省城镇居民消费提出一些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商》2015,(19)
本文列出枣庄市1985年到2014年城镇居民的年人均消费支出与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的数据,用计量经济学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枣庄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消费支出之间的数量关系的发展规律。从理论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人均消费支出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3.
利用山西省1999-2012年山西省城镇居民年均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支出样本数据,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经典最小二乘法(OLS)法进行实证检验,并建立了两者之间的线性模型。结果表明:山西省城镇居民年均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支出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居民的消费支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决定。具体来说即在95%置信度下,山西省城镇居民的消费倾向为0.795446,说明年均可支配收入LNPX每增加1元,消费性支出值LNPY处于以0.795446元为中心的区间[0.76774,0.82326],同时还得出居民的自发消费额度为178元。因此,文章提出了增加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福利项目和提高福利性水平等相并举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支出关系协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海涛 《商业时代》2011,(30):26-28
本文基于计量经济学的协整理论,以我国1978-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的动态数据为样本,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单向因果关系,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将引起人均消费支出的增加;误差修正项符合反向修正作用,误差修正系数反映了长期均衡关系对短期波动具有较强的调整力度。  相似文献   

5.
依据武汉市历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的相关数据,采用了协整理论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相关知识,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关系进行检验,并建立相应的误差修正模型。结果表明武汉市城镇居民收入和消费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收入提高有助于促进消费的增加。  相似文献   

6.
消费支出是由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来决定的,而收入则是消费的根本基础,同时,也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提高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就可以相对提高居民的消费支出,促进我国经济实体的快速发展。本文就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就其相关对策进行了阐述,供大家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明晰广东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性收入与消费性支出的空间规律,在检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性支出的空间相关性后,应用2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借助空间分析模型考察近年广东省城镇居民消费的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呈现市域自相关性;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性支出的作用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8.
以全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研究对象,选取《中国经济年鉴2011》全国城镇人均每年消费支出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数据,通过建立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模型,对1978-2010年间全国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对消费支出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城镇居民的消费弹性为0.935。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现阶段的情况,提出提高收入、促进消费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省际层面上运用面板数据模型(Panel Data)对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对休闲消费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从时间趋势上看,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对休闲消费支出的影响并不稳定;(2)我国省际城镇居民休闲消费支出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且我国省际城镇居民休闲消费支出与可支配收入水平之间并不存在稳定的对应关系。对于上述特点,本文进一步从我国城镇居民休闲消费的时间约束及休闲方式多样性等角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说明。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2000年-2008年广州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与可支配收入的基本数据,应用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广州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与可支配收入之间数量关系的基本规律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增加收入、刺激消费的相关建议,为制定新一轮的经济政策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我国城镇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及消费需求收入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是影响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主要因素。随着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 城镇居民消费总需求基本上与其可支配收入等幅增长,但是各类消费需求增长不平衡。因此,启动城镇居民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必须引导城镇居民合理消费,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2000年~2006年十堰市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与可支配收入基本数据,应用灰色预测模型对未来几年十堰市居民可支配收入进行了预测,应用线性回归模型对居民消费支出与可支配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的基本规律进行研究,并对其消费走势进行了预测分析,为制定新一轮的经济政策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消费需求是社会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及整体经济水平的提高。本文收集了2015年我国30个省份的截面数据,以此作为样本来分析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于消费支出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弹性为0.9327,据此提出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进而刺激消费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几年来国家出台了关于住房、教育、医疗等各项改革措施,消费结构和消费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并成为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依据,为了正确引导消费,推动四川省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对四川省城镇居民消费进行统计分析,并为制定启动消费市场的政策提供建议。一、对四川省城镇居民消费状况的总体分析1.对四川省城镇居民消费与收入状况的分析根据《四川统计年鉴》1995年~2004年的数据,整理得到四川省城镇可支配收入(I)与消费性支出(C)状况,可知1995年到2004年四川省的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由4002.91元上升到7709.83元,年均增…  相似文献   

15.
运用协整理论,对1981-2010年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性支出之间的关系进行协整分析。实证表明,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消费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并建立了误差修正模型。  相似文献   

16.
本文拟从影响旅游消费市场中的主要因素——居民可支配收入要素角度出发,以居民的旅游消费支出和收入为样本,结合国内旅游消费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当前我国居民国内旅游消费与其人均收入之间的长期动态规律。充分增加持久收入对城镇居民旅游支出的长期冲击效应,刺激城镇居民的旅游消费,开拓国内巨大潜在旅游市场。  相似文献   

17.
杜璐 《致富时代》2010,(4):89-89
该文基于相对收入理论和生命周期理论,建立了我国与美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模型,根据1990年-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性支出的基本数据,利用计量工具对统计数据进行实证检验。  相似文献   

18.
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与收入的回归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1981年~2004年襄樊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与可支配收入的基本数据,应用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襄樊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与可支配收入之间数量关系的基本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生活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据对市区城镇居民家庭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11年我市市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均呈两位数增长;四大类收入三增一减,八大类消费全面上升。但市区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有所扩大、物价上涨对居民家庭生活产生的影响应引起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20.
本文定量分析了我国城镇居民居住消费倾向,建立了能反映人均居住支出与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支出和房屋平均销售价格关系的和分模型。结果表明,居住支出受可支配收入、消费支出和房屋销售价格这多个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