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心灵的归顺     
阿乐 《连锁与特许》2005,(11):12-14
日前在电视上听到“心灵归顺”这四个字,就记在心上了。我想到的是老板与下属也都需要有心灵的归顺。老板们都很明白得力干将的重要,正因为如此,所以用了很多手段想留住他们,大概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2.
我们常听到老板们说:有德有才者,大胆重用;有德无才者,委以小用;有才无德者,坚决不用!这里的德与才又怎么样理解?老板要的是哪些德?哪些才?又有老板说,我最喜欢的业务员是能创造利润的员工,能创造利益的员工,能创造价值的员工。事实真的如此吗?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见过很多业务员,他们能力很强,又能为企业创造价值;在行业里到了那里人们对他们都是赞不绝口,可就是得不到老板喜欢,最后还是宾主不欢而散。  相似文献   

3.
我因为从事管理咨询的原因,会到全国各地为企业的HR管理者们讲课,常常听到很多企业的HR们在我面前抱怨——人力资源部是最不受老板重视的部门。  相似文献   

4.
听到有些老板讲,我下面的人全是笨蛋,你想想,说这话的人是什么,充其量他只是笨蛋的头。  相似文献   

5.
蔡丹红 《商界》2013,(5):62-63
面子卖米线上不了台面,规模小、产值小,让人觉得没有面子。一心寻找大市场,结果鸡飞蛋打。里子虚荣心作怪,重排场,轻实质。做企业的实质目的是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至于所谓虚名、褒奖,只是盈利过后的附属品。坏评有人为了面子盖大楼,有人为了面子耍大牌,有人为了面子买豪车,这说明别人的面子才是自己的生意,但挣了别人的面子却可能丢了自己的生意,老板没了生意又何来面子?  相似文献   

6.
我在钢板型的老板下面干活,做销售的没有销量,做文化的没有影响,做人的没有人才,做财务的不懂预算,做服务的没有质量,做公关的没有结果,做媒介的没有整合资源,都是被斩杀的对象,因为他们是以结果为导向的英雄,是以速度制胜的将军。经历的老板很少,而且老板很好,我觉得老板是褒义词。但是,我经常听到关于老板的诸多评论,则是什么德行都有,什么味道都有。总之,老板这个字眼不是很招惹人喜欢,但总招人羡慕。有一种观点确实很流行,它说,人一旦上升到老板的位置都开始黑心烂肺,懂得了剥削,懂得了玩手段,  相似文献   

7.
前言 由于业务工作的原因,经常可以接触到很多形形色色的企业老板,也经常从他们的口中听到对于部属职业经理人这样或是那样的评价,有才者无德、有德者无才,德才兼备者总是难以寻觅。  相似文献   

8.
何晓春 《浙商》2005,(12):107-108
价值意识:鲁柏祥:最近我问很多企业老板一个问题:公司是谁开的?老板们都认为公司是自己开的。正因为公司是“我的“,所以“我”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认为公司是自己开的老板其实脱离了社会价值层次。实际上,企业的第一股东是顾客,顾客以需求入股,老板是接受众人委托,以资金入股,员工以知识和劳动入股。这其中,顾客才是公司的大股东。  相似文献   

9.
<正>一次与单位的同事就企业管理这个话题进行讨论时.我提出了谁是企业领导者这个问题。对于这个很少有人提起,看起来不是问题的问题.同事们脱口而出:老板。其依据是虽然企业中有不少冠以总监、经理等各种头衔的人.但他们都是被老板管理的管理者或执行者。只有站在最高位置发号施令的老板.才是企业的领导者。一家酒店的老总在一次酒店行业发展研讨会上作报告时.一位听众问:"你在事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请问.对你来说.  相似文献   

10.
老雾 《商界》2008,(6):68
成功的老板都有运用别人的智慧与能力赚钱的本事,在他稳当地坐上大班椅之前,老板们也和你我一样都是公司里听人吆喝的小职员。你干过的事儿老板都干过,你跟老板玩的花样,都是你老板跟他以前的老板玩剩下的……  相似文献   

11.
李国威 《商务周刊》2009,(11):94-94
关于领导的习惯,有的说人职位越高,毛病就越多越古怪,也有一种相反的说法是人职位越高就越随意,越淡泊。根据我的经验,后面一种说法是文学,前面一种是现实。我们还是现实一点为好。还有一种争论是,有的说身边的老板不好伺候,天天烦;有的说偶尔远道来的老板才难伺候,因为你不大清楚他的许多具体习惯是什么。  相似文献   

12.
如果有可能的话,我相信每一位民营的包括股份制的企业老板都愿意削一块板把自己当神供起来,至少在心理上与企业的精神里他们是在有意无意地这样操作着。 企业里经常谈到民主问题,经过与多位老板面对面地接触发现,老板们的民主与专制最大的区别在于,专制的老板听到不同意见会以左手掩鼻右手扇风,掉头而去,而民主的老板则是面带微笑做洗耳恭听状,结果却是虚心接受决不改正。你当然知道,这两者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不信你想想看,有哪一个老板在折戟沉沙之前真的洗心革面地接受  相似文献   

13.
冯正勇 《创业家》2004,(4):86-88
从一个普通的员工走到老板级的位置.免不了要有“过五关斩六将”的经历。但当你坐上老板的位置后.你会发现,“老板”与“领导”并非完全等同。老板是一种职位和头衔,而领导意味着“领导力”。职位只能让人“口服”,只有领导力才让人“心服”。从老板变成让人口服心服的领导,你需要一个新的“过五关斩六将”的历程。  相似文献   

14.
六亲不认的私营老板们孙凤志中国人做事,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其中“人和”尤为重要。私营老板们重用亲属,是为了人和;而他们六亲不认时,同样是为了“人和”。约法三章一视同仁“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这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信条。难怪私营企业里“女儿打水妈妈...  相似文献   

15.
陈咏雪 《商界》2008,(8):76-76
我遇到的是这样一位老板:他擅长给有才干的下属们“画饼”,把总经理的职位高高悬起,让所有的骨干热血沸腾。从来没有人得到这个“饼”,但我却用来充饥。  相似文献   

16.
《商界名家》2006,(4):110-111
汪先生是武汉一家企业的老板,与中国大多数民营企业家一样,汪先生的创业过程艰辛曲折,他几乎忘了自己是一个“人”,忘了自己也有最为基本的身心需求,等到不堪重负的身体向他一次次提出抗议的时候,他才想起一个颇为重大的问题——我的生活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17.
Long long ago,地球村口出现了那么一句广告语:“科技以人为本”。这个“人”当然可以是员工们的老板,也可以是老板的员工们,在科技的红旗之下,集“3A”优势(Anylime、Anywhere、Anything)的移动OA逐渐遁入你我的办公或办私的进行时中,可劳资两方面的平行宁宙,炎凉各异。  相似文献   

18.
《销售与管理》2005,(B09):2-4
问题一:我在一家民营食品企业任销售总监。老板为了创立这家公司花了比较大的力气。但是,公司的四位副总和老板对这行都不太懂.那些喜欢拍马屁的人却把错误的理念灌输给老板,内行人在公司又没有说话的机会;结果,产品到现在都没有上市。我想老板也是想把企业做好.作为负责销售的我,应该怎么样改变企业现在的困局?  相似文献   

19.
经销商说     
《糖烟酒周刊》2005,(46):12-12
成长中的企业,管理比较简单,老板要用和自己一样的人来加强执行力,快速成长就行了。企业发展起来以后,就要用和自己互补的人,找到“魏征”型的人物,经常给自己劝谏和提出不同的观点,这样企业才能做大、做强。因为老板在做事时,两个人有配合,老板才有余地,才好“唱戏”,才便于管理。  相似文献   

20.
潘文富 《光彩》2011,(1):41-41
人人都有惰性,从骨子里来看,老板不比员工勤快到哪里去。只不过,老板有更多的动力或是压力,驱使老板们去克服自己的惰性,老板在克服了自己的惰性之后,自然就紧盯着员工的惰性问题了,天底下的老板几乎都希望自己的员工勤快又积极,很可惜,如愿以偿的老板不多,大多数时候总是能听到老板发牢骚抱怨手下太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