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6年,笔者获得了一个赴香港大学接受以政府财务与公共管理为主要内容的专题培训和学习考察机会。在学习和考察过程中,笔者对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问题给予了比较多的关注。通过与主讲者和管理层的交流与探讨,使笔者对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问题,有了一些新的理解和认识,对如何进一步维持和提升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有了一些新的体会和思考。一、香港经济发展的历史回顾与现代转型香港作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其经济社会的发展,始终与祖国大陆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香港经济的兴衰和更替,始终同祖国大陆经济的发展与成长保持着密…  相似文献   

2.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加入WTO与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正在给中国大都市崛起为亚洲国际金融中心创造着重大的历史性机遇。在未来的发展中,香港能否在与东京、新加坡的竞争中成为亚洲时区首要的国际金融中心。本文重点探讨以下3个问题:回归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目标定位;与新加坡相比香港的优劣势及其在金融危机后面临的挑战与问题;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
孙欢芳 《新经济》2015,(11):30-31
香港一直以来都享有世界金融中心的美誉,70年代以后,金融中心地位逐渐稳定,由原来的小渔村发展逐步向金融中心的道路发展。香港自1997年回归祖国怀抱之后,一直备受关注。实行“一国两制”后,资本主义香港回归社会主义中国内地后能否继续繁荣,保持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是世人最为关心的话题。笔者结合香港经济发展历程,香港经济体系的定位,阐述了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现状、成就以及其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有力条件及风险,对维持及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有了新的体会及思考。  相似文献   

4.
香港在对外经济贸易中,经过多年的奋斗现已发展成为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制造业和旅游中心。在对外贸易方面,香港1992年的对外贸易额达到2180亿美元,由15年前世界第20位上升到第10位,跨入世界十大贸易区行列。目前已同世界上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伙伴关系。香港在对外贸易中所采取的方法、策略,对中国大陆外向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启迪。  相似文献   

5.
A.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崛起国际金融中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而形成的概念,是指在国际金融交易中处于中心和枢纽地位的城市.  相似文献   

6.
本文的目标是通过对金融中心的分析来讨论香港在国际金融中的地位,评价内地金融业开放时香港金融业的影响,并借鉴香港经验为内地金融业进一步国际化提出可行性建议.本文以香港金融业在不同时期的发展为主要研究对象,得到的结论是: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文章最后对维护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进一步为借鉴香港经验,推动中国内地金融业国际化提供了一个较为可靠的想法.  相似文献   

7.
提到国际金融中心,我们首先想到纽约,伦敦,东京,同时这些城市也是国际化大都市.改革开放的30年后,崛起的中国备受世界瞩目,虽然拥有香港这样的国际金融中心,但是对于中国打造大陆的国际金融中心--上海,是我国当今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且我们也有能力.  相似文献   

8.
香港是中外公认的亚太区国际金融中心之一。基本法明确规定97年后继续维持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政策的连续性。曾经在二、三十年代是远东最大金融中心的上海,中共十四大报告中已明确提出:“要把上海尽快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前几年直到最近,广州、深圳都宣称要建成地区性金融中心。本文准备着重剖析香  相似文献   

9.
香港政府在上半年委托顾问公司做了一次调查,评估香港、新加坡和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地位。结果显示:上海未来的发展潜力很大,但这并不会削弱香港的地位,正如香港在70年代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以来,并未取代任何一个原来的国际中心一样,而且中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编者心窗     
《新经济》1995,(8):1-1
香港是当今世所公认的亚太区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香港经济的任何活动都离不开金融业的作用和支持,因此,金融业被称之为香港的“百业之首”,香港经济生活的“中枢”。那么,香港是怎么样发展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呢?它有什么特征?今后发展前途如何?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香港正经历着备受关注的第三次经济结构转型,香港的贸易形态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对香港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究竞这次经济转型的前景如何?香港经济的明天路在何方?本文立足于香港与内地的贸易发展与现状,从两地经贸关系近年呈现出的新趋势出发,分析了在香港经济转型过程中与内地经贸关系的新特点,定位了香港未来在亚太经济圈中的功能,并指明了香港经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正>香港稳坐国际金融枢纽的地位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漫长且有意义的发展过程。在过去的几十年,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崛起和发展,是香港和内地互相成就、创造双赢的典范,也是“国家所需、香港所长”的最佳案例。本文将探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在创新中崛起的过去、现在,并聚焦于其向未来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香港被誉为国际金融中心己有一段长时间,银行业身为金融的一份子实在功不可没。这篇文章会讲及香港政府为保持香港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宏观政策目标、香港成功地发展成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的因素、面对甚么环境转变及如何突破传统,与时并进。  相似文献   

14.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众多优势中.其中举足轻重、不可或缺的优势就是与中国的联系,或者说.是“中国因素”的影响。从发展趋势看.香港极有可能成为“中国的纽约”,这种态势将大大加强香港作为亚洲主要国际金融中心的份量和地位。  相似文献   

15.
张浩 《发展研究》2002,(5):24-25
一、香港盈富基金的情况介绍 香港盈富基金的由来与1998年7、8月间的香港金融保卫战有关。当时东南亚金融危饥余波未定,国际金融大鳄挟巨额游资从利率和汇率两个方面向香港金融体系发起猛烈进攻。香港股市在一片恐慌中连续单边大幅下挫,港元与美元长期稳定的联系汇率也难以联系。一时间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岌岌可危,为了保护香港经济、维护联系  相似文献   

16.
内地和香港贸易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内地与香港贸易发展现状和特点(一)双边贸易额不断扩大,香港对内地贸易占香港对外贸易的比重持续增加。在香港回归的过去十年来,内地和香港的贸易往来不断深化,香港作为独立关税区一直保持内地的第四大贸易伙伴,与内地的贸易额从1997年的507·7亿美元上升至2007年的1972·5  相似文献   

17.
2020年2月29日,一列满载着电子产品、机械配件、日常生活用品等货物的集装箱班列在连云港中哈物流基地整装待发,其终点站是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这是在新冠肺炎疫情下,连云港中欧班列2020年开行的第122列,为复工复产企业"疫"期开展进出口贸易提供了有力保障。自疫情爆发以来,不少外贸企业停产停工,加上国内公路运输停滞,海运、空运物流不畅等因素,过境、出口集装箱集港较为困难,班列货源一度面临着"断流"。  相似文献   

18.
在后过渡期中,最令人关注的金融问题,是如何保持港元和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另一对香港经济和民生都有密切关系的是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本文分析这一地位的现况和九七前后的展望,并提出一些政策上的建议。 一、金融中心的性质和分类 从地理观点而言,金融中心可分为国内和国际金融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又可分为两种:全球性中心和区域性中心。前者指金融业务和顾客遍布全球的中心,后者则指金融业务和顾客主要限于一二大洲的中心。经济学者公认,目前全球性的金融中心只有  相似文献   

19.
内地与香港两地金融合作可以从以下几个不同侧面来考虑,一是从内地金融开放以及在WTO服务贸易总协定框架探讨两地互设金融机构、开展金融业务的可行性与战略意义;二是在金融开放的前提下,内地如何利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为经济发展服务;三是内地因素在香港金融业发展中的作用,如何促进两地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的合理分工与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大珠三角经济圈的整合中,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亚洲国际大都会的香港和华南地区经济文化中心、国际大都市的广州,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两者无疑是区域内发展的龙头和领头羊。因此,在区域的整合中,广州和香港的协调发展至关重要,两者应寻求更多的互补和合作——基于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