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我国发生关联方并购重组交易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控股股东"掏空"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公司第一大股东较高的持股比例和负债均与控股股东的"掏空"行为负相关,二者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控股股东的"掏空"行为;公司的盈利能力、发展能力和自由现金流量均与控股股东的"掏空"行为正相关,说明了控股股东"掏空"行为存在的普遍性。研究还表明,上市公司的上市年限越长,发生控股股东"掏空"行为的可能性越小;资产规模大的公司和ST/PT公司更容易遭到其控股股东的"掏空"。  相似文献   

2.
杨海燕  陈琳琳 《科学决策》2023,(10):161-180
民营企业集团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到底是“支持”还是“掏空”,选取“神雾系”作为案例研究对象,分析了“神雾系”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资金流向和经济后果,并进一步讨论了股权质押“支持”和“掏空”上市公司的条件及路径。研究发现:“神雾系”质押资金一方面用于缓解融资困境、垫付重大合同预付款、维持基本运营的需要,支持了企业发展;另一方面用于关联交易进行利益输送、违规担保,引发财务造假、债务违约、业绩对赌失败等后果,最终股价下跌、被迫退市。可见,民营企业集团股权质押行为会同时表现出“支持”和“掏空”两种动机,在企业积极创新、专注主业、行业发展前景良好的情况下会利用质押资金“支持”企业发展;在产权结构不明晰、筹资渠道单一、治理结构不稳定、质押状态的交易笔数异常、行业发展受限的情况下会“掏空”上市公司,损害中小股东利益。  相似文献   

3.
国有资本收益上缴作为一项强制性分红政策,收益上缴压力会随着企业控制层级向集团内下级子公司转移。以国有资本收益上缴政策的实施为外生冲击,利用多期DID模型考察收益上缴压力下移对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并购发起和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收益上缴政策的实施显著减少了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并购发起,同时提高了并购绩效,表现为“少而优”的并购。机制检验表明,收益上缴主要通过减少行政干预和抑制管理层自利来影响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并购。异质性分析发现,非国有股东治理与收益上缴政策的影响形成替代效应,而企业ESG 表现在政策影响中体现为强化效应。从企业并购视角揭示了国有资本收益上缴政策实施的微观经济效应,为通过并购手段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供了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两权分离与控股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关系。通过对1154家上市公司长期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分离引致利益侵占,显著降低了IPO长期回报率。然而,在政府控股公司中,两权分离并未显著降低公司IPO长期回报。实际上,政府控股公司的两权分离有助于减少资金占用、增加股利分配、降低关联交易,也能减轻社会性负担和降低经理人代理成本。可见,在政府控股企业中,两权分离有助于减少政治干预,约束攫取之手,提升企业运营的市场化水平。  相似文献   

5.
辽宁是全国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科研、生产基地之一,拥有大量装备制造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壮大辽宁装备制造业的实力,迅速提高其技术水平的根本途径,而跨国技术并购是获取技术的一种更直接、更有效的方式与战略。通过跨国技术并购可以获取核心技术,通过整合、消化吸收后可促进企业创新能力和整体研发水平。本文以三一重工对德国混凝土泵巨头普茨迈斯特控股有限公司的收购案为例,分析了大型装备制造企业跨国技术并购的动因,为辽宁大型装备制造企业跨国技术并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苗长青 《改革与战略》2008,24(2):134-137
在改革开放的近30年里,我国从资金、技术、经验等方面的引进到积极实施“走出去”的转变,在进入21世纪的前十年里,这一趋势将得到进一步扩大。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提高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也是深化我国与世界各国经济合作的重要途径。在吸取和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在我国的并购的经验,以及发挥我国企业的自身优势等条件下,企业跨国并购方式正在成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中一种重要的模式。对国外跨国并购发展的趋势、起因分析,可得出我国企业在跨国并购中受到的启示及可能采取的模式,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成功实施创造条件,使我国企业跨国并购能成功实现。  相似文献   

7.
俞红海 《南方经济》2012,(11):55-66
中国上市公司高额现金持有现象十分突出,本文基于控股股东侵占与中小投资者法律保护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利用2004-2008年上市公司数据,采用面板数据方法中的固定效应模型,本文研究表明:代表控股股东侵占的控股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度越大,公司现金持有比例越高,而在投资者法律保护好的情况下,分离度对现金持有比例的影响减小。进一步研究表明,两权分离度对现金持有的市场价值产生显著为负的影响,投资者法律保护则产生正向影响。本文的研究从公司治理角度揭示了中国企业高额现金持有现象产生机制及市场影响,并从现金持有角度进一步揭示了控股股东侵占行为。  相似文献   

8.
梁欢 《特区经济》2010,(11):127-128
大股东的"掏空"行为侵占了中小股东的利益,如何防范与治理控股股东的"掏空"行为已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本文引述了"掏空"行为的两种表现形式,并分析了"掏空"行为产生的原因,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家族控股上市公司的激增,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的利害冲突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冲突的根本原因是家族企业金字塔形所有权结构导致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分离。换句话说,家族控股股东能利用较小的现金流权来实现较大的控制权,这就给公司治理①造成了外部性问题。本文运用外部性理论分析了家族企业的内部治理问题,并通过对日本和韩国财阀治理结构改革的比较,提出了关于中国家族企业治理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利益收敛理论及资源依赖理论,以 2010-2015 年中国 A 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对象实 证检验两权分离度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企业技术创新随着控股股东两权分离程度 的提高而减少;民营企业属性增强终极股东两权分离和企业技术创新间的负相关关系。此外,历 史业绩偏离对民营企业属性强化两权分离度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负相关关系没有显著的影响,行 业业绩偏离度越高,民营企业属性对终极股东两权分离与技术创新关系的负向作用越强。  相似文献   

11.
跨国并购与东道国产业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数理分析方法证明 :在跨国并购条件下 ,如果伴随跨国并购所转移的技术在东道国没有产生技术外溢效应 ,外部技术流入对东道国该产业中其他企业会造成直接冲击。但是 ,如果伴随跨国并购所转移的技术在东道国产生技术外溢效应 ,只要技术外溢程度不低于一定的“临界点”,那么 ,在跨国并购条件下的外部技术流入能促进东道国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金融危机下中国企业并购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全球金融危机下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问题,指出目前企业并购中面临的机遇和条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中国企业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成功跨国并购的若干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3.
跨国并购既是企业扩大国际市场份额的有效方式,也是提高企业技术能力的有效途径。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也在尝试和探索通过跨国并购获得先进技术、促进企业技术能力的提升。本文研究了大连企业实施跨国并购的现状、动因以及产生的技术效应,最后为提升大连企业跨国并购水平,提高企业技术能力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文章在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风险及影响因素进行微观分析的基础上,利用中国2008~2017年上市公司跨国并购的样本,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倍差法检验了跨国并购对企业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实施跨国并购会显著增加并购企业的风险,尤其在国家风险较高、制度水平较低、文化距离较远的东道国进行的跨国并购,以及在服务业、战略资产行业和跨行...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规模和范围迅速扩大,如何协调与被并购企业的雇佣关系成为制约并购成功的重要因素。该文深入分析了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中雇佣关系冲突的原因,并针对存在的冲突提出相应的对策,为越来越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中国企业应对跨国并购中的雇佣关系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的跨国并购已经成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从实施跨国并购以来,我国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参与进来,实现了跨国并购的普及.美国次贷危机之后,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达到了一种新的高度,那么在这种环境下的并购行为动因是什么,面临的风险有哪些,企业实施跨国并购对财务绩效究竟有何影响,政府和企业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这些问题都是本文所要探究的.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中国上市公司融资规模数据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与掏空风险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探讨了投资者保护对掏空风险的抑制作用。研究发现:与国家终极控制的上市公司相比,私人终极控制的上市公司中掏空风险更高,因而融资规模显著高于前者;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越高,掏空上市公司的动机越小,从而导致上市公司融资规模越低;其他大股东的制衡能力越强,控股股东掏空上市公司的可能性越小,因而上市公司融资规模越低;投资者保护水平越高,越能起到抑制掏空风险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公司并购动机理论,揭示了我国控股股东行为的深层次原因,指出了市场制度缺陷较大和法律对投资者保护较弱,获取控制权私人收益的单位成本越低,控制权私人收益发生率越高,结果导致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并购行为被扭曲,低效率的并购频繁发生。提出规范和制衡控股股东行为  相似文献   

19.
企业所有权视角的研究认为,控股股东代理问题的产生原因是控股股东对控制权私人收益的追求,产生条件是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偏离。文章从现代企业制度视角分析控股股东代理问题的产生机制,认为现代企业制度为控股股东基于自利目的的侵占行为提供了可能和行为能力,为控股股东利益侵占的后果承担提供了免责机制,使控股股东代理问题的产生具备了一定的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对企业跨国并购现状分析的基础上 ,对利用跨国并购促进我国企业的发展进行了理论探讨 ,扩充并充实了国际并购理论 ,以期能够对外资并购我国企业与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活动提出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