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 毫秒
1.
管式空气预热器是锅炉重要的尾部受热面。空预器运行2年后即开始漏风,低温腐蚀、煤灰冲刷磨损是造成空预器泄漏的主要原因,脱硝系统逃逸氨在低温受热面沉积、掺烧煤泥飞灰浓度加大、省煤器泄漏等加剧了空预器积灰和磨损;通过优选空预器管材、加强设备治理和运行调整等措施,有效延长管子使用寿命,解决了空预器漏风问题。  相似文献   

2.
利用激光技术,对空气预热器漏风控制系统进行切实可行、有针对性的改造,可实现DCS系统对扇形板的远程控制,使运行人员能够远程监控空预器扇形板运行状态和相关报警信息,可进一步提高设备运行的经济性及安全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火力发电厂在发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烟气,这些烟气将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其严重的污染。为了控制污染,火电厂可以通过脱硫脱硝技术以及烟气处理的方法降低烟气排放中的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有效地控制污染。目前,火电厂常用的烟气处理和脱硫脱硝技术包括静电除尘、布袋除尘、湿法除尘、半干法和干法脱硫脱硝技术。本文主要对火电厂烟气处理和脱硫脱硝技术进行研究,对火电厂大气污染控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针对西北某石化公司1.6Mt/a催化裂化装置尾部烟气污染物排放超标,给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余热锅炉排烟温度240℃,高温烟气的排放导致装置能耗偏高,影响装置经济效益,同时影响尾部布置脱硫工程。随着国家环保要求进一步提高,2014年该厂为节能减排及烟气排放达标,新增烟气脱硫、脱硝装置。由于脱硝工艺要求进脱硝反应器的烟气温度在300~400℃范围内,布置脱硝装置需要较大空间,而现锅炉周边无足够的场地,故设计新的余热锅炉以布置脱硝装置,同时降低排烟温度。新设计时对余热锅炉受热面进行模块式设计,将再生高温烟气全部经过余热锅炉回收,排烟温度降到160℃以下,提高装置效率。同时满足脱硝装置的布置,降低NOx的排放。  相似文献   

5.
电厂脱硝系统烟气流动情况会影响整个脱硝系统及氮氧化物排放。通过FLUNET系列软件对整个烟气脱硝系统进行数值模拟,对脱硝装置中的均流格栅、导流板等装置进行优化设计,使烟气流场达到了设计要求并符合现场实际。通过观察分析,在相应位置进行结构优化,从而有效地改善流场的形态。物模试验采用数模试验的结果进行烟道优化后,与数模实验的结果进行相互校验,最终获得物模试验与数模试验相互印证的结论,对脱硝装置流场优化起到相对准确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结合河北省邢汾高速公路深路堑边坡工程实际,建立了基于GSM网络的边坡地质灾害远程监控系统。监测项目主要包括边坡岩体深部位移和降雨量,监测系统确定了位移值和位移速率预警值,并根据外界条件变化和监测结果实时调整监测频率,编制了现场监控预警系统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7.
在热管空预器前安装一组高效扰流子空预器,确保热管在安全区域运行,最大限度的保证热管长周期高效运行。对现有的热管钝化技术进行改进,不仅提高了钝化效果,且杜绝了重金属废渣、废水的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8.
当前,全国燃煤电厂等企业普遍加装选择性催化还原烟气脱硝装置,未来几年,国内将产生一定数量的废烟气脱硝催化剂(钒钛系),若随意堆存或不当利用处置,将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为切实加强对废烟气脱硝催化剂(钒钛系)的监督管理,2014年8月,环境保护部网站发布了《关于加强废烟气脱硝催化剂监管工作的通知》,将废烟气脱硝催化剂管理、再生、利用纳入危废管理,要求提高其再生和利用处置能力。废烟气脱硝催化剂有哪些再生处理方式,处理方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我国燃煤电厂氮氧化物排放控制情况,并在符合《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的前提下,通过对我国采用的主要烟气脱硝技术进行经济性分析,根据预测的我国“十二五”期间新增燃煤电厂装机容量,估算出我国“十二五”期间燃煤电厂烟气脱硝费用。至2015年,如果我国燃煤电厂烟气脱硝全部采用SCR技术,则脱硝投资费用将达到925.83亿元,年运行费用为362.07亿元;如果600MW以下机组采用SNCR—SCR脱硝技术,600MW及以上机组采用SCR脱硝技术,则脱硝投资费用将达到780.72亿元,年运行费用为344.32亿元。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环保标准的日益严格,石化行业加热炉烟气中氮氧化物(NOx)的排放问题逐步受到人们的关注。文章总结分析了国内外主要的NOx去除技术原理及特点,其中应用最广泛和有效的尾部烟气脱硝技术是NH3-SCR(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分析了工业加热炉烟气SCR脱硝技术的要求,最适宜的选择是多台加热炉尾部烟气集中低温脱硝,低温活性和抗水性是工艺加热炉脱硝催化剂的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国家相关部门对燃煤锅炉制定了严格的NO_x排放标准,并规定大型燃煤电厂必须装有烟气脱硝装置。沿海某电厂采用了使用广泛的选择性催化还原烟气脱硝技术,文章以此为例,对烟气脱硝装置投入运行前后的数据进行分析,探讨了在机组启停过程中降低机组NO_x排放的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2.
积灰堵塞等问题已经困扰了锅炉空预器很长时间。分析和研究600MW锅炉空预器发生积灰堵塞的原因,并探讨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利用已有厂级监控信息系统的实时数据,围绕设备的精细化管理、闭环管理,提出了基于实时数据库的技术监督管理系统中的设备参数监测预警、参数变化预测的设计方案,实现深层次的准确的技术监督,并通过具体案例阐述了实用程序预防监督和闭环管理的解决方法及应用。  相似文献   

14.
燃煤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是一种创新型、高效技术。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将会燃烧大量燃煤,燃烧的燃煤会释放出来很多有毒气体,这些有毒气体对空气环境将会产生很大影响。使用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很好解决这些问题。对此文章将围绕燃煤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研究进展为中心,对脱硫脱硝、气化固化脱硫脱硝技术、高能电子氧化技术、固相再生脱硫脱硝技术、选择性催化脱硫脱硝工艺等几项技术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5.
随着当前环保呼声的日益高涨,在燃煤工业锅炉的生产过程中,通过相应的环保技术引入,确保燃煤工业锅炉的烟气排放能够符合环保排放标准。其中烟气脱硝技术的运用,对于燃煤工业锅炉充分实现脱硝目标有积极作用。在论文的研究上,选择的是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烟气脱硝技术(SNCR),结合对该技术的深入分析,就目前燃煤工业锅炉烟气脱硝的操作技巧展开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氮氧化物是“十二五”期间我国需要减排的重要大气污染物之一,对工业烟气进行脱硝处理刻不容缓。本文论述了燃料燃烧过程中氮氧化物的形成机理、燃烧过程中氮氧化物控制技术和主要的烟气脱硝技术。  相似文献   

17.
钢铁行业的烧结机头烟气大多采用SDA/CFB半干法和石灰-石膏湿法脱硫工艺。由于湿法脱硫后的烟气具有温度低、含湿量高、烟气中还夹带有少量可溶性盐等特征,相对于半干法脱硫,在湿法脱硫后配置低温SCR脱硝系统的工艺要求要高得多。文章从低温SCR脱硝工艺的流程、设计和运行的要点及脱硝系统的协同治理能力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为相关从业者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8.
采用低氮燃烧技术和炉内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脱硝技术相结合,对75t/h锅炉排放的烟气进行脱硝治理,使锅炉烟气NOx排放浓度由改造前的700~1000mg/m3下降为200~350mg/m3,脱硝效率为60%,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火力发电机组深度调峰已成为必然趋势,为满足脱硝机组NOx在低负荷负荷达标排放,需提高脱硝入口烟气温度,使其能够达到催化剂的活性范围内。对目前国内实行的宽负荷脱硝改造方案进行对比。结合实际情况,分析技改系统运行效果及目前运行中产生的问题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催化裂化烟气脱硝反应模块的实例分析,针对脱硝反应模块温度达不到设计要求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及生产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