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井眼钻井井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小井眼钻井成本较常规钻井低,并有利于环保,因此,小井眼钻井已成为了一门热门钻井技术。新疆油田也进行了小井眼钻井试验,并取得了成功。根据井控技术的基本原理,对小井眼钻井过程中的井控技术与常规井进行了对比,阐述了小井眼钻井过程中的井控控制。  相似文献   

2.
小井眼钻井工艺具有节能、环保、提高钻速等很多优点,但实施数量较少,实施比例低,除钻井中更换钻具、使用小尺寸钻井工具的原因以外,还存在完井套管直径小、缺乏标准统一的井口装置等因素,制约了小井眼工艺技术的发展。通过对标准小井眼钻井工艺进行改进,设置新的井口装置和技术标准,制订相应的保障措施,提高小井眼钻井工艺实施的可靠性、通过制定配套的小井眼钻井技术标准,便于生产规范统一的井口装置,保障小井眼钻井工艺的实施。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对小井眼钻井水力学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现阶段小井眼钻井水力学设计的相关理论与实际应用并未取得良好的效果,尤其现阶段钻井工业中的模型也无法对小井眼窄环空情况做出精确模拟,需通过构建新模型使其在井筒保护与地层压力控制方面得以完善。本文主要对小井眼水力参数计算的基本概述、小井眼钻井管内环空压降计算模型的构建与影响因素以及小井眼钻井水力参数的优化设计与系统软件开发内容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4.
塔里木油田小井眼卡钻事故在钻井和井下试油作业过程中时有发生,处理难度很大。介绍了小井眼卡钻处理程序与技术难点,描述YTK5-1井、HD18-1H井事故处理过程,分析小井眼卡钻事故发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小井眼能够有效降低钻井成本,在油气勘探开发领域逐步得到推广。文章主要结合苏西区块小井眼施工情况,从钻具组合优选、钻井参数优化、钻井液性能优化等方面,给出苏西区块小井眼井优快钻进的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6.
合理运用小井眼侧钻井的工艺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完成高效、高速地小井眼侧钻任务,增强现代化的小井眼侧钻能力,促进当代侧钻速率的提升,从而减少石油能源的挖掘成本。  相似文献   

7.
当前油田勘探技术在不断地发展,小井眼钻井技术成为一种提高钻井水平,这一技术配套设施的完善程度已经关系到了整个小井眼钻井的技术,为了更好的发挥优势.本文通过胜利油田小井眼钻井技术的发展,对配套技术应用的可行度进行了证明.  相似文献   

8.
江汉油田最近几年来针对套损井大力开展51/2"套管内开窗侧钻和悬挂4"套管完井。为解决4"小井眼内打捞难题,研制了7套小井眼打捞工具,同时配套了相应一些工具,从而形成了4"小井眼打捞施工能力,并在严5-9CZ井成功完成一口小井眼井打捞施工。  相似文献   

9.
为了分析渤海边际油田小井眼井壁岩石应力稳定状态,确定不同井眼尺寸下的临界出砂压差,为边际油田小井眼油井防砂提供理论参考,基于岩石强度的尺寸效应理论,建立了临界出砂压差的预测模型,采用有限元软件分析了尺寸效应对近井地带及井周应力的影响规律,讨论了生产过程中井壁岩石塑性区的扩展规律。研究表明:尺寸效应对近井地带及井周应力状态有一定的影响,随着生产压差增大,设定路径上的径向应力呈增大趋势,最终逐渐趋于恒定值,而切向应力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生产压差越大、切向应力峰值越高。生产压差相同时,大井眼周围塑性区面积大于小井眼周围塑性区面积,而切向应力恰好相反,说明小井眼井壁更为稳定。通过考虑尺寸效应对砂岩地层出砂数值模拟研究,证明小井眼具有较大临界出砂压差,对边际油田的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文章由膨胀管技术入手,以油田中某侧井施工为例,通过对其施工流程的介绍,详细阐述小井眼膨胀管钻完井技术的实际应用,同时说明能够对膨胀管施工效果产生影响的各类因素。旨在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从整体上提升小井眼膨胀管钻完井技术施工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小井眼钻井技术在开发剩余油和分布零散的边际油藏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目前存在破岩能力不足,钻头类型较少,循环所需能量消耗较高等问题,给钻井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文章通过分析小井眼钻井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强化相应的参数,优化钻具,选择合适的钻头,减少能量消耗等方法,形成了适合油田小井眼优快钻井技术。通过实例分析,发现利用该种技术能够有效降低钻井成本,提高钻速,具有广泛的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12.
侧钻水平井是老区挖潜、增储上产的有效手段之一,可以大幅度提高单井产量和采收率;盐下井小井眼侧钻水平井钻井技术是套管磨铣技术、小井眼侧钻水平井钻井技术的有机结合,施工难度大.文章以TH12518CH井侧钻为例,分析了该类型老井侧钻面临的难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3.
采取小井眼钻井技术是减少泥浆用量、降低废弃物和减少固井成本的有效途径,但由于小井眼钻井环形空间小、泥浆排量小,导致钻头泥包、小螺杆钻具输出扭矩低等问题,在加上小尺寸PDC钻头定向工具面不稳、螺杆钻具防托压效果不好,使其机械钻速慢、使用寿命低。针对小井眼施工及工况特点,以PDC钻头的防泥包设计、螺杆钻具的防托压设计、小尺寸PDC钻头和螺杆钻具的高攻击性、高造斜、高抗磨等个性化设计为基础,形成了一套小井眼PDC钻头+螺杆钻具优化配置提速技术,达到提高机械钻速、减少起下钻次数、缩短钻井周期、降低钻井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倪建军  孙英伟  席江军  于海峰 《化工管理》2013,(10):115-115,194
当前渤海小井眼钻井发展状况,深井比例增加,井深结构需要,小井眼是深井处理复杂的有效的后续手段,常规尾管悬挂器缺点多,外部结构复杂存在提前坐挂,脱手不易判断问题,BZ34-4P3S4井固井后发生了送入工具与尾管挂无法脱手问题,在试图将尾管串起出的过程中,尾管串及悬挂器与送入工具脱开,落入井内的事故。膨胀式尾管悬挂器在BZ25-1A6和A10井6"小井眼的试用。  相似文献   

15.
应用小井眼开窗侧钻技术是降低钻井综合成本、老井再度稳产增效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针对哈国卡拉姆卡斯油田K2357C完井作业的主要难点,详细介绍了小井眼内开窗侧钻水平井实施复合尾管固井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情况,包含浅井尾管下入技术、新型XG-F完井系统设计、小井眼窄间隙固井、水平井固井技术等。为今后同类型井,特别是浅层开窗侧钻水平井的固井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产层中进行小井眼氮气钻井将面临井控、钻头使用、轨迹监测等难题。此类地层上采用小井眼氮气钻井在工艺技术上是可行的,能大幅度提高钻井速度。在龙002-4-X2井钻进时提高钻速的同时还直观有效地发现了一个气层,并确定了珍珠冲段的含水层深度。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整体开发效率,降低开发成本,国内外好多油气田应用了小井眼钻井技术。小井眼井中,可用小套管替代油管,但是在施工过程中,小套管应该下入多深,它是否能够承受压裂中各种摩擦阻力,能否抵抗压裂液的冲蚀等都有待研究。本课题旨在结合苏里格气田的实际情况,对小套管的压裂管柱摩阻计算,从而确立选择哪个型号的套管及压裂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小井眼侧钻大多都是Φ139.7mm或Φ177.8mm套管开窗侧钻。随着辽河油田油区的中后期开发,侧钻井尤其是小井眼侧钻,会有越来越多的业务量。老区块由于受注水、注汽的影响,地层存在局部憋压和高压区。例如在辽河油区曙3区,齐2区块等,钻遇高压层时的密度要提至1.80~1.90g/cm~3以上,才能平衡地层压力,防止井控险情发生。小井眼侧钻在钻进中发生复杂情况与事故的几率较高,极易发生井漏和各种卡钻事故。安全提速常常制约着生产,是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关键的环节,通过钻头的合理选型,泥浆性能的监控,钻井水力参数的优化、井控风险的控制等,完善技术措施,做好事故的预防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安全提速。  相似文献   

19.
针对低渗透油田压裂选井、选层困难,压裂效果变差的问题,以提高剩余油措施挖潜为目标,对套损修复井、小井眼井等小直径井压裂技术进行了研究。研究得出:小直径封隔器、喷砂器与压裂管柱的配置适用套管内径大于Φ102 mm、井温小于120℃的套管修复井及小井眼井的压裂,可一趟管柱坐压4层,并根据套损点位置限制设计了4种管柱结构,实现小直径大砂量多层压裂;套损修复井压裂后,初期平均单井日增液2.6 t,日增油2.2 t,增油强度1.3 t/(d·m),含水下降26.0%;小井眼井压裂后,初期平均单井日增液1.8 t,日增油1.6 t,增油强度1.1 t/(d·m),含水下降29.9%;套损修复井与小井眼井所在区域的剩余油分布较重复压裂、转向压裂井所在区域的剩余油更加丰富,措施潜力更为突出。小直径大砂量多层压裂工艺技术拓宽了压裂选井、选层的空间,为大庆长垣外围油田剩余油挖潜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渤海高含水油田平台水处理面临的压力和难题,满足小井眼生产井大排量、差异化分层注水需求,通过配水器优选和对接机构改进,设计研发新型防砂注水一体化集成管柱,该管柱具有注入量大、可实现大斜度井测调、低打捞风险等技术特点。新型防砂注水一体化集成管柱成功应用于A1S2井,有效解决了该井小井眼、大排量、差异化分层注水的技术难题,日注水量高达5400m~3/d。应用表明,该管柱不仅可以解决高含水油田水处理难题,同时还可以满足注水开发的注入水水源需求,在渤海高含水油田中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