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力争辽宁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东部发达省份行列是辽宁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十二五"期间的主要奋斗目标。本文从实现全面振兴的基本思路、重点任务和主要举措等方面进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2.
"十一五"时期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辽宁民营企业实现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近60,辽宁中小企业亦成为辽宁振兴的主力军。"十二五"时期,实施"345"民营经济腾飞计划、促进成长型中小企业发展、破解融资难、实施"专精特新"工程、开拓国外市场、优化中小企业发展政策、推进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将成为我省中小企业工作的重点。以优化发展环境,强化公共服务,促进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是辽宁民营经济发展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一季度,湖北省工业战线围绕省委、省政府"十二五"跨越式发展战略目标,立足于抓早、抓紧、抓实,积极应对形势新变化,提早谋划开局,加强要素保障,精心组织生产,实现了"十二五"首季"开门红",增速位居全国前列,高位趋稳走势基本确立。但当前全省工业运行环境仍然极其复杂,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较多,需冷静研判、沉着应对、未雨绸缪,切实把握工业经济运行内在规律,增强工作前瞻性和针对性,采取得力措施,进一步巩固工业平稳较快发展的势头。  相似文献   

4.
产业集群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业化进行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产物,也是现阶段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和集中体现。近年来,产业集群更被辽宁省委、省政府提升为工业五项工程之一。加快辽宁产业集群发展,是新时期工业发展与城市产业布局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5.
“十二五”时期辽宁区域发展战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辽宁区域经济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辽宁省"十二五"时期提出了辽宁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和突破辽西北"三大"区域发展战略。本文阐述了辽宁在"十二五"时期区域发展战略出现新的特点。最后,提出了加快辽宁区域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按照"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国家节能减排指标要求,结合工业发展实际,工业领域"十二五"主要节能减排奋斗目标是:2015年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和用水量分别比"十一五"末降低20%左右、20%以上和30%,工业COD、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减少10%,工业氨氮、  相似文献   

7.
宋洁  李卓 《辽宁经济》2011,(9):17-19
"十二五"时期是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关键时期,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将成为辽宁"十二五"时期金融领域改革的重点任务。通过一系列市场化金融产品和工具,优化金融体系结构,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促进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既是"十二五"期间辽宁省资本市场发展的重点,也是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强有力的手段。  相似文献   

8.
进一步做好招商引资工作是实现辽宁"十二五"奋斗目标、推进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重要一环。基于此,本文在回顾"十一五"辽宁招商引资总体情况的基础上,对"十一五"以来辽宁成为内外资投入"热地"的原因进行了探析,特别是对"十二五"辽宁招商引资应重点关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进而对如何做好"十二五"辽宁招商引资工作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十二五"时期,辽宁经济社会发展将进入新阶段——发展型社会新阶段、工业化后期、城市化成熟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所提出的发展要求及总体目标符合辽宁省情和发展阶段性特征,折射出辽宁发展的新理念——将更注重处理好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改善民生腾出空间。  相似文献   

10.
关于临港工业转型升级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斯晋 《宁波通讯》2011,(9):28-29
发展临港大工业是发挥港口优势、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必然选择,是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战略举措,是推进"六个加快"的重要抓手。"十二五"期间,临港大工业发展面临着良好的机遇,为促进临港大工业转型升级,必须在培育大产业、促进专业化发展、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培育产业根植性等方面下工夫。  相似文献   

11.
司斯 《辽宁经济》2010,(2):16-17
2010年1月22日,在辽宁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陈政高省长代表省政府提请省人大审议并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提到"2009年省政府全面启动了信用辽宁建设,金融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并在2010年政府工作的第五项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提出了"全面推进信用辽宁建设,完善征信平台,推行信用报告制度,下力气打造诚实守信的经济环境"的工作目标与任务。  相似文献   

12.
朱海 《辽宁经济》2011,(7):10-13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是“十二五”时期的重大任务。在阐明现代农业的内涵与特征,总结“十一五”发展成效和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明确了“十二五”辽宁现代农业的发展思路和目标,提出了五项重点建设任务。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经济实力、区域发展、产业结构、改革开放、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等七个方面,全面展现了"十一五"期间辽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充分反映了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关键的一年。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共辽宁省委十届二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上,省委、省政府分析了当前面临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部署了今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任务。今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就是要紧紧围绕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这个主题,在建设国家新型产业基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辽宁这三大任务上实现新突破,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5.
周一珉 《浙江经济》2014,(17):26-27
"郡县治、天下安"。工业强县、大县是浙江实体经济的主要载体,是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和动力源泉,也是经济转型升级的龙头和骨干。2012年以来,浙江省委、省政府以工业强县(市、区)建设试点工作为抓手,部署启动工业创新工作,引导和促进浙江工业大县(市、区)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全球经济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的转变,工业与服务业密切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路径之一。从辽宁工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现状和挑战入手,基于辽宁服务业开放面临的形势与机遇,针对历史机遇、产业结构、政府扶持力度、人才培养力度、服务业管理体制这五个方面,对扩大服务业开放促进辽宁工业经济绿色发展的路径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黄蓝两大国家战略在当地交汇叠加,自己该寻求一个什么样的发展定位?为了抓住国家战略这个难得的发展机遇,河口区六合街道群策群力,科学论证,确定了"工业大项目、农业大产业、村居改造大攻坚、服务业大提升"的发展思路,以项目建设为主体,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目标,大力实施"工业强街"战略,不断加快经济转型步伐,促进街道经济与社会各项事业和谐、稳定、快速发展,为实现"十二五"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8.
杨国庆 《北方经济》2012,(7):106-107
多年来,通辽市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齐心协力"抓投资、上项目、促发展",使2011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实现跨越发展,规模工业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两项经济指标实现了"十二五"精彩开局。  相似文献   

19.
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思考(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刚 《辽宁经济》2003,(9):14-16
二、影响辽宁老工业基地加快发展的制约因素 辽宁老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实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利用辽宁工业自然资源禀赋、跨越辽宁产业发展阶段、运用计划经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建立起来的国家重化工业的基础地区。在苏联援建我国的156个重点项目中,辽宁占了24项。其中:冶金4项;能源11项;石油1项;机械国防8项。老基地在提供基础原材料、工业设备、军工产品、技术力量和财政收入等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20.
当前,新一届湖北省委、省政府领导班子明确提出,要突破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要把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写在湖北"十二五"发展的旗帜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湖北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