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新奥地利经济学派与新自由主义经济学重要代表人物米塞斯以其经济学认识论与方法论而著称。在其行动学方法论中,米塞斯通过对逻辑实证主义的批判而持守着新康德主义基本理念。米塞斯的理性主义立场具有鲜明的先验论色彩。对米塞斯行动学方法论的先验论进行比较分析,有益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现代经济学的方法论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2.
经济学数学化可以理解为对经济思想加以形式化的一种特定方式,其优点在于叙述和逻辑上的严谨和内洽,但其固有的缺陷则是导致某些思想内容的丧失。经济学数学化问题的实质在于导致经济理论的脱思想化。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数学化乃至脱思想化趋势根源于方法论上的谬误,其中罗宾斯对经济学研究范围加以人为狭窄限定的观点,以及弗里德曼的假设不相关性观点,都为这种方法论提供了基础。这两种观点在方法论上都是经不起推敲的。  相似文献   

3.
关于经济学方法论的讨论,强调用抽象法、演绎法和实证法的学者主张用普适的科学方法研究经济问题;而强调用归纳法、历史法和规范法的学者则对上述科学方法提出质疑.本文认为.应从更为基础性的方法论层面看待经济学方法的选择问题,建立科学的、开放的、和谐的方法论观.  相似文献   

4.
政治经济学与政治学分离之后,出于对方法论进步的渴求,数理分析方法被大量引入经济研究,而政治的因素则日益淡化.这造就了"经济学"的繁荣,却也导致其根本缺陷.现实生活中经济与政治的内在关联决定了经济研究中政治的因素不可或缺.在此背景下试图通过从制度和历史的角度批判主流经济学的假设和概念、进而重构大多数经济学模型的新政治经济学悄然兴起.它所体现的研究取向为中国经济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初,经济学德国历史学派曾经对"盎格鲁-撒克逊"经济学进行了深入的方法论批判,矛头直指"盎格鲁-撒克逊"经济学方法论的两大标志:方法论个人主义和演绎法传统.直至今天,这些批判仍具有深远意义.作为"盎格鲁-撒克逊"经济学当代传人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在方法论层面上仍没有任何实质进步,方法论的形而上学性是导致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现实解释力越来越弱的根本原因.德国历史学派重视的历史维度问题仍是经济学领域的方法论核心问题.德国历史学派经济思想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6.
米塞斯与哈耶克是新奥地利学派的代表人物,哈耶克的国际学术声望和地位要高于米塞斯,但米塞斯却是当然的精神领袖。米塞斯培养出了第三代、第四代遵循和发展奥地利学派传统的经济学家,而且新奥地利经济学的几乎所有贡献或者始于米塞斯的著述,或者源于进一步发展其观点的努力。这些贡献对自由市场制度作出了不同于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解读。如果要想对市场之所以有效率的广泛基础和某些重要细节获得更好的理解,自然不能忽视米塞斯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数量经济学的学科性质研究,是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学面临的一个新课题.论文对数量经济学学科性质的不同观点进行了认真剖析,指出:数量经济学是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在质的分析的基础上,融经济学、数学、统计学、信息科学于一体,以现代科学方法和手段,研究经济现象内部的数量表现、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既是一门基础性理论与方法论学科,也是一门发展中的综合性交叉应用学科,是经济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相似文献   

8.
政治经济学从起源看曾是政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与政治学的分离是经济体自身性质和规模变化的结果,也是实际社会运动过程的反映.之后出于对方法论进步的渴求以及对更为缜密的经济分析基础的期望,数理分析方法被大量引入经济研究,而政治的因素则日益淡化.这一方面造就了"经济学"的繁荣,却也导致其根本缺陷--它对社会的理解并不充分,所以很难全面阐释经济行为.现实生活中经济与政治的内在关联决定了经济研究中政治的因素不可或缺,在此背景下,试图通过从制度和历史的角度重构大多数经济学模型的新政治经济学悄然兴起.它所体现的研究取向为中国经济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1980年代以来经济学方法论有了许多新的进展,其中最为令人注目的是,穆勒的演绎主义方法论传统有了新的发展,对经济学定律的性质又有了新的解读。在20世纪后期豪斯曼和卡特赖特可以说是穆勒传统最重要的继承者和主要诠释者。豪斯曼的最有影响力的观点是将经济学解释为一门“不精确的独立的科学”,并且提出了判别趋势律的四条标准,即近似真理性、概率的可靠性、虚拟模态特性和宽容性即“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条款。卡特赖特的最著名的观点是“权能实在论”,她再次将本性、必然性和权能(capacities)等本质主义概念引进到科学哲学和经济学方法论,她主张自然实体、经济对象都拥有权能——潜在的因果控制能力.经济学定律=“趋势律”的根源就在于此。  相似文献   

10.
导致马克思产权理论与西方产权理论基本结论不同的原因在于两者立场和方法论的不同,方法论的不同主要表现在经济哲学和经济学层次上.马克思产权理论经济哲学层次的方法论是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论,经济学层次的方法论是科学抽象法、逻辑与历史一致法、有机整体方法论.西方产权理论经济哲学层次的方法论是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功利主义以及三者完美的结合物个体理性主义,经济学层次的方法论是单纯的抽象法.通过深入比较发现,只有马克思的方法论才是科学、正确、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方法论,以马克思方法论为指导创立的马克思产权理论才是真正科学、系统的产权理论.  相似文献   

11.
侯外庐对于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两点意义:首先。侯外庐的史学实践完成了马克思主义史学观和历史观的转换,即确立服从政治需要、学以致用的史学观,和以阶级斗争为核心的历史观。侯外庐创造的历史体系尤其是思想通史体系,对思想史和学术史的影响都很深远。其次.侯外庐对于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研习及其形成的诸多论断至今深有启发,仍不过时。特别是侯外庐的社会史与思想史并行研究的治史方法和“实事求是”、“独立自得”的治学精神成为后学者的典范。这些都奠定了侯外庐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史上的特殊地位.  相似文献   

12.
衡量社会成员对公共产品需求一直是公共经济学的热点领域。20世纪以来,国外学者围绕公共产品均衡供给与需求关系、公共产品需求识别方法及公共产品影响因素与供给政策改善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理论和方法上的探索,对这些理论和方法的学习和评价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公共产品需求问题。  相似文献   

13.
作为近20多年来在社会科学中最热门的理论之一,社会资本理论对整个社会科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经济学界也不例外。对经济学中有关社会资本理论与经济发展的最新文献做了回顾和综述,介绍了目前学界对社会资本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的几种不同的视角,以及这些研究的主要结论,并进行了简要的评述。  相似文献   

14.
"政府范式"是库恩的"科学范式"在行政学的推广与应用,不同时期的社会治理模式对应了不同的政府范式,这为行政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分析框架。近代西方行政学的"三大运动"推动了西方行政重视价值问题,走上了以"宪政主义"为中心的"伦理救治"之路,这为生态行政的研究奠定了基础。20世纪初,一些中国本土学者结合我国国情,抛开西方行政学理性思维的枷锁,提出了一系列政府范式,对指导我国行政学理论的发展和政府管理的实践都有重大的意义。最后基于生态环境问题的多发与建设美丽中国的现实需要,提出了在社会转型期应构建生态型政府范式。  相似文献   

15.
古希腊城邦制民主与自由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贝马斯是当代西方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最具原创力和建构性的学者之一。在其公共领域理论中,公共领域处在公共权力领域和私人领域的中间地带,主要是对涉及公众普遍利益的事务向公共权力机关提出批判,形成公众舆论。  相似文献   

16.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一样,从本质上来说是辨证的。思维方式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由生产方式所决定并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变化的。社会实践需要正确理论的指导,而正确的思维方式是形成正确理论的必要条件。对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肩负重任的高等院校来说,引导广大师生认真剖析传统的思维方式,对师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育,加强其辨证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对于我们当前共同思考的“应把一个什么样的高等教育带入21世纪”这一问题是尤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政治构想,以及关注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社会发展目标提出来之后,确立新的和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经济学核心伦理,就成为中国经济科学发展的关键,而科学、客观地认识与经济科学伦理相关的种种中国经济现实问题,又是确立新时期中国经济科学伦理必须认真加以研究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8.
建立科技驱动人力资本积累评价指标体系对于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提升科技驱动能力和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均有着重要意义.从科技人力资源、科技活动经费、科研能力和社会生活信息化四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可估算出现阶段贵州省科技驱动人力资本积累与全国平均水平的接近程度.  相似文献   

19.
卡尔·门格尔开启了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重视方法论和哲学基础的传统,并与德国历史学派进行了西方经济学发展史上第一次方法论争论。他的经济学方法论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基于因果关系的主观主义、以经济学为典型的社会科学研究中密切结合演绎法和归纳法并给予演绎法应有的重视、赞同方法论个人主义,发展出社会制度形成与演化的有机秩序理论。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学者们用"人本主义及其价值理性"来概括传播学批判学派的理论定位,可是当深入到传播学批判学派产生的社会背景、学理基础和理论逻辑之中,就会发现,传播学批判学派的批判取向是企图超越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的二元对立,自觉地实现一种"文化转向"。因此,传播学批判学派正确的理论定位应该是:文化批判。基于这种新的理论定位,必须认识到,传播学批判学派是一个整体性的学派;在批判学派的学术发展战略上,不能再把其当作是弥补经验学派研究不足的一种学术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