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公司所有权与董事会结构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芸 《经济师》2008,(9):33-34
文章研究了公司所有权与董事会结构的决定因素及两者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显示:独立董事比例能够显著地正面影响管理层持股水平,而管理层持股水平不影响独立董事比例;当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时,管理层持股水平较低,而两职分离时管理层持股水平较高;大股东持股比例与董事会规模负相关。此外,我们还发现:非国有控股企业管理层持股比例比国有控股企业管理层持股比例要显著的高;国有控股企业前5大股东持股比例显著大于非国有控股企业;独立董事比例与股东大会召开次数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与总经理任职年龄及董事会规模显著负相关;并且还发现董事会结构变量间也存在着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文章利用我国上市公司四年的数据,对董事会治理与企业绩效间关系进行考察。研究采用6个变量来描述董事会治理结构特征,用EVA作为公司绩效指标。实证结果显示,董事会规模与绩效间呈显负相关关系,董事会持股有利于公司业绩的提升,而独立董事比例、开会次数、董事会领导结构以及第一大股东任命股东比例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并不显著。整体研究结果显示,董事会治理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我们分析认为,当前我国董事会治理没能发挥有效作用,其原因和董事会在独立性、领导权以及决策权等方面存在问题有关。  相似文献   

3.
董事会治理是公司治理的核心,董事会的治理运作直接关系到公司利益和股东利益.本文以我国商业连锁企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董事会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与公习绩效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论表明:董事会的规模、年度会议次数和成员变更与公司绩效具有负相关关系;独立董事的比例与公司绩效成正比,但效果不显著;两职分离有利于提高公司绩效,董事的学历与公司绩效的正相关关系微弱;董事的薪酬、持股与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以中国2004—2008年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按第一大股东所持股比例分为绝对控股型、相对控股型和分散持股型三类,构建公司成长性综合评价指标,检验三类公司董事会治理结构与成长性之间的关系。独立董事比例、股权集中度、流通股比例三个治理结构指标对三类公司的成长性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其他治理结构指标对三类公司成长性的影响各异。董事会治理并不是促进中小企业成长性的决定性因素,董事会治理的效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深沪两市883家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股权分置改革前的2003~2005年公开数据,对股权结构与董事会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股权集中度与董事会规模呈U型二次非线性关系;国有股比例-9董事会规模正相关,法人股比例和高管持股比例与董事会规模负相关;股权集中度、国有股比例对董事会中独立董事比例有负面影响,法入股比例则-9其正相关。股权集中度与董事会会议次数负相关;国有股比例与两职合一性正相关,而法人股比例与其负相关。这些研究结果表明,股权分置改革之前.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并不利于公司的健康发展,进行股权分置改革、调整股权结构对于完善公司治理、提高公司治理效率具有现实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以2004年12月31日前海南省在深沪两地上市的公司1994-2005年度的观测值为样本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对公司治理结构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经验证据表明,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流通A股比例、独立董事比例、高管持股比例与企业业绩显著负相关;董事会规模与企业业绩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公司治理中的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是解决代理问题的基本途径和方式。大部分研究的重点都放在如何建立或改善激励机制,或者研究公司内部监督机制。然而公司治理中的治理机制并不是单独发挥作用的,而是相互作用,对公司的绩效产生影响。本文将董事会监督和总经理激励相结合构建模型,回归研究两者结合对企业绩效的综合影响,并进一步研究董事会监督与总经理激励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董事长与总经理兼任情况、独立董事比例、董事会持股比例、董事会董事前三名薪酬与企业绩效并不显著,而董事会会议是显著的;总经理薪酬与企业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总经理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不相关;董事会监督与总经理激励是同方向变化,共同对企业绩效作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中国高科技上市公司治理与由主成分分析得出的综合价值指数的实证研究表明:董事会持股、董事长兼任总经理、高层管理薪酬、年度股东大会出席率与公司价值显著正相关,独立董事比例与公司价值显著负相关,资产负债率与公司价值显著负相关;需根据高科技上市公司的特殊情况优化公司治理机制,以提高公司价值。  相似文献   

9.
牟涛  向杨  杨雪 《宏观经济研究》2012,(10):38-46,83
本文在考察公司治理机制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影响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制度环境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信息披露及时性,同时,本文还进一步探讨了这一影响机制在不同产权背景下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上市公司年报披露及时性主要受到公司治理机制中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债务治理的显著影响,而管理层持股比例与独立董事比例的影响并不明显;法治水平、市场化程度对年报披露及时性的影响都不显著,但法治水平、市场化程度分别与年报披露及时性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基于我国深市A股主板市场上市公司2008~2012年的经验数据,以深交所信息披露考评结果为信息透明度测量指标,分析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监事会特征和管理层激励等公司治理结构因素对信息透明度的影响。研究表明,适度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并同时发行B股或H股、扩大董事会规模对信息透明度有正向影响;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对信息透明度有负向影响;流通股比例、独立董事比例、监事会特征、高管持股比例、外审是"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对信息透明度无显著影响;公司规模和业绩对信息透明度也为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1.
投资结构、产业结构与需求结构的协调性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文章首先论述了目前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活动的现状以及存在的突出问题,试图从需求结构角度分析需求结构对投资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影响,并就优化需求结构,促进投资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提出若干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江曙霞  刁进 《当代财经》2005,(11):38-42
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可以概括为一种资本驱动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中国的G D P构成存在不合理之处,主要表现为第二产业的绝对比重偏高和第三产业的相对比重偏低。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有待于G D P构成的调整与优化,而通过融资变革从而实现有效的资本形成机制和配置机制,正是调整和优化G D P构成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14.
打破从总量上进行分析的常规,运用相对成熟的计量经济方法分析人力资本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提出了人力资本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新思路,从实证的角度说明各产业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不同效度。  相似文献   

15.
尚绪平  王东月 《经济研究导刊》2012,(22):162-164,167
1997年至今,是中国失业问题日益突出,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理论界对就业问题争论最激烈的时期。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间的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差异很大,分属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创新地利用人均GDP对就业结构的影响,把全国分为四个区域,把发展阶段相似的省份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其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演变趋势,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对四大区域分别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合理的股权结构是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从契约理论的视角分析:在国有股一股独大的局面下,必然会导致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分离,在资本市场不发达及外部治理相对缺失的条件下,应采用日德治理结构模式,扩大外资银行在国内银行业的持股比率,同时让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到银行业的改革中来,建立起真正的银行业现代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7.
家族企业资本结构与治理结构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林乐芬 《当代财经》2003,(10):65-67
根据我国家族制企业的实际情况,可以从资本结构的角度来探讨家族企业治理的路径。对中国的家族企业来说,所有权与经营权是否分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保证家族企业高效率的运行。选择合理有效的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的关键在于交易成本最小化。  相似文献   

18.
腐败问题很早就受到政治学和经济学学者的重视,但在国际商务领域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只有近十年的历史.东道国腐败不但会对流入该国的外商直接投资总量产生影响,而且会影响FDI的来源.运用国际公开数据,以FDI流入作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以上理论假设,结果证明东道国腐败会对外商直接投资产生负面影响,如果FDI来源国存在海外反腐败法,东道国腐败就会使来自这些国家的FDI减少.  相似文献   

19.
资本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权力基础,公司治理结构和资本结构的选择实质上是股东、债权人和经理博弈的结果.股东和经理之间主要是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投资者通过观察公司负债率来判断公司的质量以决定是否投资.通过对股东、债权人和经理之间博弈的研究,可以看出公司治理结构达到有效运转是股东、债权人和经理相互博弈的结果.通过公司治理结构和资本结构的设置和选择以保持有效的约束与监督,从而达到股东、债权人及经理各方面利益的均衡,以保证企业效率的提高和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20.
国内产业结构布局影响商品和服务的国内国际市场供给,同样国际市场的供给需求引导着国内市场产业结构的布局.笔者基于1997年~2008年的统计数据,分析我国文化出口贸易结构的变迁以及国内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认为我国文化贸易产品结构长期以来以文化商品为主;文化服务贸易中传统文化服务增速较大,高附加值的文化服务类产品出口比例很小;第一产业比重一直比较平稳,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比重变化比较契合.笔者在此基础上利用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的计量方法研究了我国文化出口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得出主要结论:我国文化服务出口与第二产业比重变化之间存在明显的因果关系,协整关系不稳定.笔者对这些实证结果做了进一步解释,并相应地提出了优化文化贸易出口结构与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具体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