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江岩 《致富时代》2010,(11):171-171,190
该文尝试把工程学上的仿真理念引入到电视收视率评估中来,探索通过仿真技术模拟电视收视率运行轨迹的可行性和应用意义。突破了原有电视收视率评估方法,在理论上建构了一种仿真思维,为电视收视率评估领域中应用仿真模型进行了铺垫。  相似文献   

2.
文/冯威摘要:绿色收视率的提出是我国电视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改革。本文从绿色收视率及其评价体系出发,总结绿色收视率在实践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片面理解绿色收视率概念和其评价体系的不足、对其数据的质疑等,探析出通过培养电视工作者的绿色意识、提升受众的媒介素养、打造绿色节目品牌等方法来完善绿色收视率。  相似文献   

3.
一直以来,收视率是电视媒体发展的重要风向标,也正是这一点,让收视率成为饱受诟病的焦点。业界认为,收视率是相对有效的评估电视媒体及其栏目的重要数据,赞成这一点的占业内比例是相对多数。但坚决反对收视率导向的  相似文献   

4.
一直以来,收视率是电视媒体发展的重要风向标,也正是这一点,让收视率成为饱受诟病的焦点。业界认为,收视率是相对有效的评估电视媒体及其栏目的重要数据,赞成这一点的占业内比例是相对多数。但坚决反对收视率导向  相似文献   

5.
在市场经济不完善的条件下,制播分类的体制使电视媒体在电视剧经营中面临风险,收视率预估是电视媒体控制电视剧经营风险的有效途径。收视率预估可以有效形成电视剧播前广告评价,为电视媒体的电视剧广告经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郑维东 《广告大观》2014,(6):121-121
凡事一分为二,收视率也一样。对于电视行业而言,收视率既有其重要的积极面,也不能回避可能引发的偏颇和问题。业界对此一分为二的提法概括为"不唯收视率"。  相似文献   

7.
杨猛 《广告大观》2009,(3):22-28
一直以来,收视率是电视媒体发展的重要风向标,也正是这一点。让收视率成为饱受诟病的焦点。业界认为,收视率是相对有效的评估电视媒体及其栏目的重要数据,赞成这一点的占业内比例是相对多数。但坚决反对收视率导向也大有人在,甚至得出“收视率是万恶之源”的结论。2008年闹得沸沸扬扬的《丑女无敌》让我们不得不再次审视收视率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数字媒体对电视的冲击就在眼前,电视媒体提高互动能力已是当务之急。伴随着媒体发展的数字化,电视媒体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以美剧《LOST》为例,美国媒体预计2010年最后一季的收视率将会到达一个新的高峰。但最终结果并非初期预想,电视收视率并不是很高。  相似文献   

9.
去年5月,有600万观众收看黄金时段电视节目,今年5月却没有出现这种情况,除福克斯之外,其他主要的广播网在这一季度的收视率都下滑,如“美国偶像”和“CST”的收视率达到有史以来的最低值。据广播网方面介绍,冬季的编剧大罢工导致了收视率下滑,促使观众转向有线频道,但是更重要的转变不能归咎于罢工,电视在过去的一个季度里收视率曾有急速增长。600万观众中还有一部分在继续看电视,只不过是以他们自已的方式:TiVo以及其他数字视频录影机、网络上的流媒体和用户定制的有线电视节目。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广播电视行业改革的进程中,视听率扮演了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角色。自1986年中央电视台开始运用计算机进行日常收视率统计后,国外电视产业的重要指标之一——收视率,开始走上中国电视发展的前台。  相似文献   

11.
观众是电视台的“上帝”,是电视产品的消费者,而收视率则是观众对电视节目发表意见的一种表现形式。收视率对于走向产业化,走向市场的电视媒介来说,它是一个难得的市场反馈信号。现在,收视率已迅速成为电视媒体和广告客商衡量频道时段价值,决定广告投放,调整节目设置的重要依据,并已成为了听取观众需求的重要渠道和电视节目评价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正>我们知道,广告主之所以选择在电视媒体上投放广告,是看中电视媒体能够为其带来某种"经济收益"。为了衡量电视媒体广告对广告主"经济收益"的拉动作用,业界通常采用以收视率为基础的测量指标体系。然而,随着各级电视台在电视节目方面的不断推陈出新以及电视观众观赏口味的不断成熟与挑剔,不同电视台在收视率方面的差距也越来越小,这也就一、问题的提出  相似文献   

13.
观众收视电视插播广告的行为呈U形曲线走势,即处于第一位置和最后位置的广告的收视率最高,中间位置广告的收视率最低。  相似文献   

14.
张山竞 《中国广告》2012,(9):111-112
对广告主而言,更多维的衡量标准才是解脱乱象的出路。收视率曾经在电视媒体的市场化过程中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它为广告主提供了媒体价值衡量的客观依据,也为电视媒体了解受众的内容需求提供了衡量标尺。因为收视率,受众真正成为了"上帝",因为他们可以用指尖的遥控器来投票。因为收视率,省级卫视才有胆量叫板央视,因为收视率面前"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只有"内容为王",只有观众喜欢才是王道。  相似文献   

15.
张敏 《广告大观》2009,(3):41-43
近期关于《丑女无敌》和湖南卫视.在社会各界台前幕后、公开私下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论。问题的焦点,集中在如何看待收视率导向,及其所引发的对日常生活滑稽丑怪的搞笑摹仿。批评意见认为.“收视率是万恶之源”,电视媒体属于“国家主流媒体”,其“体面生存”与“文化品位”不容以收视率为导向。然而,笔者不赞成把收视率和社会责任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断言收视率必然具有反文化反人类反进步的倾向。  相似文献   

16.
电视的二次售卖经济属性决定了观众收视研究的重要性,收视率成为电视传媒经济的"通用货币"。在收视率研究中,基于多频道竞争的观众忠实研究更为重要,因为这与收视份额格局变化密切相关。电视广告运营基于收视份额格局形成相对均衡的利益分配关系,同时媒体资源和品牌也参  相似文献   

17.
《商》2013,(22)
<正>现在,全国各个地方的民生新闻栏目遍地开花,一个台,好几个频道,都开有自己的民生新闻栏目,相互之间竞争收视率、竞争新闻源,竞争采访对象,都想做独家。做电视,避不开收视率,有的民生新闻为了博人眼球,惟收视率马首是瞻。在眼球经济时代,作为电视做作业人员,博收视率,吸人眼球,一定要有度。作为一名中国的电视从业人员,一个很重要的职责就是为党和政府分忧,为人民群众解难。与民生新闻相对的是时政新闻,在时政新闻一统天下的时代,新闻从业人员,绝大部分时候是在为党和政府分忧,因为素材所限,形式所限,为人民群众解难成了很多新闻人的一种职业理  相似文献   

18.
所谓“收视率导向”,就是电视媒体中普遍存在的以收视率作为首要目标来引导节目制作、评价和运行决策的做法,追求尽可能高的收视率是这种导向的本质特征。之所以称之为“导向”.是因为追求高了广泛的认同,而且作为一种方向性的内容,追求高收视率正成为许多电视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苑书凤 《广告导报》2004,(10):114-116
山东电视影视频道自2004年6月21日全新改版后,两个月来继续保持良好增长势头,收视率全面提高,媒体价值迅速提升。在影视频道收视率稳步提高的前提下,山东视网联媒介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于8月上句开始,陆续对旗下的山东电视综艺频道和山东电视生活频道的节目进行调整。9月1日,山东电视综艺频道和山东电视生活频道开始实施新的节目运行表,山东视网联公司“三个频道一盘棋”的全新的广告经营理念得到全面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20.
吴秀娥 《中国广告》2005,(6):173-174
如今这个年代电视媒体已不再是稀缺资源。随着各类媒体发展、电视媒体数量的增加,收视率分流的现象正日益严重。有家专业媒介购买公司的总监说,现在各频道收视率年年走低,客户的广告投放成本却逐年增加,客户早已不再满足于传统媒介的传统投放,对各类媒体的投放比率不断变化。面对这样严峻的竞争态势,电视台如果还只依靠收视率这一个标准,前面就将会是一座危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