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企业财务决策历来是财务理论研究关注的重点.新兴的行为公司财务理论从"非完全理性人"假设出发,重点研究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财务决策的影响,能够合理解释许多决策中的异常行为,为企业财务决策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文章较系统地梳理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投资、并购和融资这三种企业财务决策影响的最新国外研究成果,以期为该领域的深入研究进行理论铺垫,并为更好地理解企业财务决策行为、完善财务决策及治理机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探究农户对土地全程托管政策反馈的新命题,客观认识农户土地全程托管决策机制,为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实现乡村振兴。本文基于农户行为理论构建“个人特征-家庭特征-认知特征-农户决策”的分析框架并提出假设,选取行唐县作为调研对象,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理论假设进行验证。研究表明:非农就业与风险偏好是影响农户决策最重要的因素,风险偏好对农户决策具有抑制效应,但非农就业能够显著调节这种抑制效应。非农就业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兼业化是决定非农就业影响的重要因素,此外家庭负担、农用机械与认知水平对农户托管决策产生促进效应。在推进土地全程托管时,应当考虑非农就业与风险偏好对农户托管决策的影响,构建完善的风险防范体系与非农就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3.
王春超  张静 《经济前沿》2009,(10):39-48
面对当前农村劳动力流动的重要现象,本文在现有中国农村劳动者个体行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现阶段农户家庭劳动力流动决策行为的特征。以湖北农户跟踪调查为例,笔者具体从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的行业维度和空间维度上分析现阶段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决策行为的主要特点,然后分析农户劳动力流动决策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研究发现:第一,农村劳动力流动呈现出的一个基本行为取向是家庭整体理性经济决策。第二,当前农户家庭对农业和非农收入差异的预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外出劳动就业行为选择。第三,农村家庭抚养负担将会影响劳动力就业决策行为。合理地减轻家庭人口负担是持续促进农村劳动力外出流动、推进城市化的重要途径。第四,不同地域农村家庭劳动力的流动就业倾向各不相同,政府部门可以因地制宜地采取各种合理的就业引导政策加强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自组织化。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陕甘宁诸多村庄的调查,考察农户采用不同属性技术的行为特征和差异,并对农户采用技术的决策因素和技术获取条件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农户采用新技术的行为基本符合"理性小农"理论和"技术诱导"理论;技术属性的差异对农户采用新技术的行为具有显著的影响;投入成本、家庭经济水平、技术的风险情况是影响农户技术采用决策最重要的3种因素。此外,苹果种植户的决策受到家庭劳动力数量的影响较大,小麦种植户受"看其他人的选择或收益"的影响较大,节水灌溉农户受政府鼓励措施和技术难易程度的影响较大;农户对采用技术顾虑因素的认知具有一致性的特征。技术获取条件方面,农户了解技术信息以自发性和分散性的方式为主,专业性的技术信息供给渠道仅起到辅助的作用;农户参与培训的内容主要集中在生产技术方面。  相似文献   

5.
行为决策理论及决策行为实证研究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成 《经济经纬》2006,116(5):102-105
作者对行为决策理论发展的历程及各阶段中决策行为的实证研究方法进行了梳理,发现决策行为的实证研究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行为决策理论发展的进程。在对决策行为一般实证研究方法及其特点进行分析之后,作者认为观察法较适用于决策行为的初步探索性研究;调查法则较适用于一般决策行为的总体状况和特征的研究;如果理论假说源于决策者某些特定的、深层次的主观动机,假设的证实或者证伪又需要大量的检验,实验法的优势比较明显。为了取得对本研究的实证效果,这里对如何将实验法应用于中国投资者决策行为研究做了一次实证性尝试,以供学术争鸣。  相似文献   

6.
可持续发展是国家的基本发展战略,而贫困地区农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集中反映了可持续发展中的各种主要矛盾,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点之一.传统农户是贫困地区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利益相关者.通过研究传统农户的行为,可以深入探讨贫困地区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机理.本文在对位于贫困地区的潘家村进行深入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传统农户的土地资源决策行为,来探讨贫困地区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7.
实验经济学发展至今学科理论方法几经扩充演变,相关研究覆盖整个经济学研究领域.实验经济学的发展经历了诞生、发展、壮大、未来四个阶段.诞生阶段因经济学对自然人理论证实证伪的需要,与实验方法结合,产生实验经济学;发展阶段因学科理论的需要,与博弈论、计算机技术结合,开启了对决策的研究;壮大阶段因进一步对行为决策探索的需要,与行为经济学、神经影像学技术结合,对决策深层构成进行研究;未来的实验经济学则是与AI、VR技术结合的"智能经济学".  相似文献   

8.
金融市场理论的研究由来已久,以理性人假设为前提的经典金融理论构成了现代金融理论的基础.但是,过于简单的假设并未能完全解释现实市场中的金融现象.经典理论具有非现实性,其根源就在于它所依赖的完全信息与完全理性假设.如果要解释现实,人们需要全新的理论,而不是对原理论放宽假设条件.与传统意义上的现代金融理论的理性分析框架相比,金融投资学的新发展领域更注重人的实际心理和经济行为,从而为金融决策提供更现实的指导.  相似文献   

9.
<正> 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与农户经济行为分析:研究框架 1.农村现实经济问题研究的需要和中国农户经济行为研究的现状 经济改革意味着在经济体制的各个方面实行根本性的变革,其目标就是实现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的转换。农村经济改革使农村经济活动主体的自主决策地位大大提高,市场机制对农村经济活动主体行为的作用明显增强。首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行,使农户变成为农村经济中最基本的生产单位,确立了农户在生产经营决策和财产支配使用等方面的自主权,  相似文献   

10.
农户是农村经济活动的行为主体,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的决策单元。因此,农户经济及其经营行为与持续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关系密切。依据黑河流域中游地区农户抽样调查的统计数据,分析了近5年来农户收入的现状和趋势,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当前农户经营行为的特点,并运用经济学模型对农户经营行为及其对农户收入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最后根据得出的结论,对政府部门制定农业政策与农村体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以"理性人"假设为基础的传统财务决策理论将决策者独立于投资决策过程之外,认为决策者完全能够依据理性决策模型做出最优的决策,但现实并非如此.本文对行为决策理论中关于投资决策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揭示了决策者的行为特征会影响到投资决策及投资回报率的设定,展望了行为决策理论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及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黄胤强 《时代经贸》2007,5(11X):3-4,6
以“理性人”假设为基础的传统财务决策理论将决策者独立于投资决策过程之外,认为决策者完全能够依据理性决策模型做出最优的决策,但现实并非如此。本文对行为决策理论中关于投资决策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揭示了决策者的行为特征会影响到投资决策及投资回报率的设定,展望了行为决策理论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及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互惠性偏好是行为经济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对传统的理性"经济人"假设提出了现实性的挑战。借助于激励理论中的委托--代理模型,通过互惠性假设下与"经济人"假设下的博弈均衡解的对比分析可知,新古典体系中的最优契约均衡存在着帕累托改进的可能。互惠性行为下的经济收益可以大于自利性行为下的经济收益,经济个体可以通过经济行为的调整与分配机制的变更来获取更大的利益,并促进组织利益、群体利益与社会利益的扩张。研究表明,长期在经济理论中居于主导地位"经济人"假设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的实践性日渐衰退,包括"互惠性"假设在内的非理性假设存在着较高的现实意义。互惠性理论的提出不仅动摇了传统经济理论的基础,也促进了管理理论与管理行为的变革。互惠性理论从一个侧面为行为经济学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巩固了行为经济学在现代经济理论中的卓越性地位。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行为与实验经济学理论与方法,通过对吉林省3 445个农户开展的实地实验,使用双重差分评估了风险冲击对农户经济偏好与决策的因果效应。研究发现,风险冲击会使农户更加厌恶风险,回避高风险—高回报的生产投资策略,并加大农户对跨期时间偏好不一致的程度,从而降低农户的跨期决策效率。传统的新古典微观经济学对理性人拥有稳定偏好的假设至少在冲击后短期内并不成立。正规小额信贷可得性能够调节风险冲击,表现在:缓解个体尤其是男性、中老年或低教育水平人口在风险冲击下的焦虑、压力和负面情绪,从而促进农户面对风险冲击时的风险承担行为;降低女性的风险厌恶概率;缓解农户跨期时间贴现偏好不一致的程度;缓解中老年或资产贫困人口的损失厌恶程度。  相似文献   

15.
信息范式形成的标志,是将近二十年来,一大批以最大化效用、信息不完备或不对称假设,分析经济问题的形式化模型的出现。这些模型的洞见大大展阔了经济学的视野,是微观经济学的直接深化和广化,促进了发展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新的新福利经济学、新厂商理论或产业组织理论等众多学科和领域的发展。本文认为,已经形成并仍在发展的信息范式的基本假设只有两条:经济人行为最大化效用动机假设和信息不完备或不对称假设。区分经济人行为的动机、决策实施过程和结果,对于理解这两条基本假设,理解理性和非理性的关系,特别关键。  相似文献   

16.
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假设是"经济人"假设,即政府在做出政治决策和经济决策的同时也要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本文运用公共选择理论来深入分析棚户区改造中各利益主体的决策行为,为棚户区改造的顺利推进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对黑龙江和江苏364户农户的调研得出,农户的种植行为主要受到周围农户种植行为及地块面积的影响,农户的个人特征及家庭结构对于农户种植决策的影响可能是不显著的,因此,在进行农户生产行为研究时应注意小规模农户很可能不是独立决策的。  相似文献   

18.
解读神经经济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典决策理论假设人是理性的决策实体,个体在决策时依据最大化期望值原则进行选择。然而,行为决策理论与行为经济学研究表明认知局限与心理、情绪等因素可能影响个体决策行为。神经经济学运用神经科学方法研究个体经济决策行为,寻求揭示经济决策行为背后的神经运行。本文首先介绍神经经济学中运用的神经科学方法与观点,然后概述关于战略选择、风险与模糊下选择及跨期选择的神经经济学研究,最后指出神经经济学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惯例人”假设与管理学理论范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管理学以管理实践活动中的人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因此.对人性的基本假设也就成为管理学理论范式中最基础的假设。但是.现存的人性假设主要是从人的动机角度.忽视人的行为惯例特性。现实生活中的人有其固有的行为模式,往往是惯例化的。中国人的行为具有独特的惯性.基于这个角度.本文提出“惯例人”假设.并阐述了它和管理学理论范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农村土地流转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河南省农户调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师》2016,(6)
文章将农民作为土地流转的利益主体,将农户家庭为基本单元作为研究对象,以河南省24个县(县级市)为研究样本区,分别从农户转入土地行为、转出土地行为这两个方面来研究农户土地流转行为。首先,文章基于国内外文献的研究,对河南省粮食主产区农户土地流转的基本状况、特点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其次,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实地调研数据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得到影响农户转入、转出以及未流转行为的主要因素。最后,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河南省实际情况,从政策支持、产业优化、社会保障、金融支持这四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