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设计了一个烧结模糊控制系统,进而构建了一个基于模糊控制的自适应脉宽控制器,对煤气阀、换向阀开关时间进行控制;利用模糊控制器的模糊推理能力来实现煤气阀门开度在线调整,以达到优化控制的目的。运行结果表明,这种控制器与常规比值控制器相比可以取得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智能建筑得到了迅猛发展,并已成为21世纪建筑业的发展主流。而空调系统是智能建筑中楼宇自动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对空调系统的研究十分必要。本文研究了空调系统的智能控制策略,并对空调系统进行仿真研究。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医院污水处理工艺要求,选择SIMATIC S7-300PLC做控制站主机,通过对控制系统硬件、软件配置和编写程序,完成现场控制和数据采集,实现污水处理系统的自动控制,并预留远程监控接口,为今后系统升级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7.
尹念东 《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4,20(2):36-39
介绍了模糊逻辑控制、神经网络理论技术在汽车悬架控制技术中的应用研究,对基于模糊逻辑和神经网络理论的悬架控制技术关键进行了分析,为汽车悬架控制技术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有用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洪乃刚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0(1):78-79
自动化专业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课程建设结合课程特点,注重更新内容,加强实验环节,应用仿真先 进技术,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PID控制算法以其原理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复杂工业过程的控制。基于Honeywell的EPKS系统对汽轮发电机对象采用新型PID控制,在功率控制和转速控制上取得良好的效果,为先进控制算法在DCS系统上的实施提供了重要的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介绍用流量/电流比例控制器取代交流变频调速装置作为高压供水系统的核心部件,通过可编程控制器 (PLC)对工频水泵机组的自动控制作用,消除了由变频器在运行过程中所引发的谐波、喘振、憋压、水锤效应等不利因素的影响,达到了稳定供水压力、节约电能、提高系统可靠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12.
罗旭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6(2):79-81
Matlab和Multisim是电气电子类专业应用较多的仿真软件,通过仿真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和把握知识点,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设计能力。该文通过自动控制原理的典型二阶系统时域特性分析实验,说明这两种仿真软件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3.
多机器人协调协作控制技术主要研究多机器人系统的体系结构、通信、感知、合作决策、协调控制、机器人学习等内容.对多机器人协作协调控制技术进行研究,可为多机器人协作协调控制系统的开发提供指导,是当前机器人领域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4.
15.
许芸 《黑龙江商学院学报》2000,16(1):60-62,66
该系统是利用神经元网络的可自组织、自学习等一些特性,设计了一个用神经元网络来表达和处理模糊数据库中的不确定性问题,即在模糊数据库的查询中所面临的查询条件的不确定性、表达上的不性和已知的内容不完全性等方面的问题。自学习系统较好地把神经元网络应用到了模糊数据库中。 相似文献
16.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6):91-96
目前河道流量测量中常用的水文缆道测流存在自动化和信息化程度低、测速装置耗能高、铅鱼位置不稳定导致测速精度降低等问题,采用带姿态测量的智能铅鱼,利用卡尔曼滤波方法则可以进行测速控制及水深校正。利用无线收发器进行现场流速仪电源控制,利用太阳能板进行现场测流装置充电,利用以太网通信,引入心跳包机制,基于VB.net开发了一套自动测流WEB监控系统。实际应用到福建、贵州等相关河道流量测量发现,其系统运行稳定可靠,能够完全支持手(自)动河道测流,并能根据系统流速仪配置以及岸边系数等实时进行流量计算,同时还支持远程数据存储、流量历史数据查询、系统设备工作状态控制等,实现了自动化与信息化在智能水利领域的高度融合。 相似文献
17.
涂深俊 《黄石理工学院学报》1998,14(1):1-7
补给水控制是火力发电的重要工艺环节,本系统采用可编程控制器(PC)与工业控制计算机构成二级网络,组成火力发电厂的补给水控制系统,实现对补给水的自动控制和生产管理,具有运行稳定、安全可靠、操作简便、自动投入率高的显著优点。 相似文献
18.
物流中心合理的选址能够减少货物运输费用,从而大大降低运营成本。对不确定环境下的选址进行了研究,指出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过程中涉及的各个因素不一定是相互独立的。在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中引入模糊积分作为一种综合评价方法,并用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中国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个人信用模糊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个人信用体系建设是中国信用制度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个人信用评估是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的主要应用领域。在信用评分模型和基于先验审批规则法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模糊推理系统,充分利用了业内人员多年积累的从业经验,是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个人信用评估方式。在我国个人信用数据积累到一定程度和一定时期之后,这些数据既可以与专家经验互相补充用于生成模糊推理规则,也可以对模糊推理系统进行检验和修正。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