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杨俊  王燕 《经济学动态》2007,(11):96-100
随着经济增长和全球化进程加快,贫困问题却依然存在。因此,实务界和学术界纷纷从不同的角度对贫困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政策措施。然而,专门从金融发展角度对贫困减少的影响所进行的研究则不多。本文首先对国外有关金融发展对贫困减少产生影响的研究进行总结,发现金融发展通过直接和间接途径对贫困减少产生影响。然后,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对相关文献进行评论,并提出了解决我国贫困问题的金融体制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2.
我国长期以来执行的是“工业化主导、城市化先行”的改革战略,致使农村资源一直不断流向城市,农村金融市场渐渐形成了农村信用社“一枝独秀”的困境。2005年之后,中央连续4个一号文件都强调要推行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切实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与此同时,2009年的中央1号文件进一步提出,“要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大力发展小额信贷和微型金融服务”。  相似文献   

3.
金融发展情况介绍息息相关,本文通过构建计量模型的方式,对我国农村的正规金融发展、非正规金融发展和金融波动给农村贫困减少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虽然农村正规金融也能够促进农村贫困减少的影响却并不大,而且主要影响在于农村绝对贫困,农村相对贫困的影响不大。非正规金融发展也没有起到促进农村贫困减少的作用,而金融波动更会给农村贫困减少带来负面影响。因此要促进农村贫困减少,必须将非正规金融机构和正规金融机构和谐共生的农村金融体系建立起来,对农村非正规金融进行引导,避免和减少农村贫困减少受到的金融波动的不良影响,从而真正改善我国农村的贫困状况,,促进农村贫困减少。  相似文献   

4.
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贫困仍然是我国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我国采取的一系列减贫措施中,微型金融对减贫的影响不可忽视,但由于微型金融尚存在一些不足,导致微型金融对贫困减缓作用的发挥受到一定限制.因此,我们应正确认识微型金融,充分发挥微型金融对减缓贫困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经典的反贫困理论对环京津贫困带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经典的反贫困理论无法充分解释环京津贫困带现象。文章认为,环京津贫困带具有典型的生态性贫困的特征。文章对生态性贫困的双重抑制效应及其在环京津贫困带中的表现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论证了生态性贫困在我国的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经典的反贫困理论对环京津贫困带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经典的反贫困理论无法充分解释环京津贫困带现象.文章认为,环京津贫困带具有典型的生态性贫困的特征.文章对生态性贫困的双重抑制效应及其在环京津贫困带中的表现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论证了生态性贫困在我国的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世界范围内,微型金融是对贫困及低收入群体提供金融服务的特殊的金融制度安排形式,其发展目标有所谓福利主义与制度主义之分。我国早期设立的微型金融以缓贫为目标,现阶段的亮点是发展以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及互助资金组织为主的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实证表明,我国新型微型农村金融在缓贫及对低收入群体提供金融支持方面,发展目标定位尚不清晰,覆盖面、盈利性及可持续性受到挑战。解决思路是重点提高缓贫及对低收入群体提供金融支持的覆盖面,增强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的抗风险能力,降低经营成本,调整监管指标,并加强监管与政策扶持。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2013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通过因子分析法构建居民金融能力指数,运用Probit模型、工具变量法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金融能力对贫困的影响以及金融能力、金融决策与贫困之间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1)无论是绝对贫困还是相对贫困,金融能力能够显著抑制贫困的发生,且城镇地区相较农村地区更明显。(2)金融能力对贫困的影响既存在“抑制效应”,也存在“偏离效应”,两者之间呈现正“U”型关系。(3)经中介效应模型计算可知,在“抑制效应”下,金融能力可以通过改善金融决策来缓解居民贫困状况。具体而言,在三种不同的贫困状况衡量方式下,金融决策的中介效应占比分别为2542%,2296%和2160%。  相似文献   

9.
重庆市三峡库区贫困现状与反贫困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揭示重庆市三峡库区贫困现状和原因的基础上,指出库区扶贫开发的对象是针对没有解决温饱和没有稳定收入的低收入人群,基本目标是基本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长期目标是满足贫困人口的基本需求,不仅包括温饱问题,而且包括基本的住宿、医疗、清洁饮用水、基本教育、交通等生活质量和发展能力需求。最后,提出了反贫困的对策措施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梳理学术界关于贫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贫困的内涵、贫困的根源等两个方面介绍贫困研究的概况,并做简要述评.主要结论是:(1)贫困的内涵从最初的以生活贫困为主,扩展到以社会贫困、功能性贫困为主,且其外延不断延伸;(2)贫困的根源认为是社会状态下的不平等产生的,与自然选择无关.  相似文献   

11.
论我国区域贫困的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制度的角度分析了我国乡村区域贫困发生的机理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区域贫困治理的基本思路和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杭州市微型企业为研究对象,在调研杭州市微型企业金融融资市场现状基础上,分析了杭州市微型企业在金融支撑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构建杭州市微型企业金融支撑体系。以此来提升杭州市微型企业金融资源配置的有效性,提升杭州普惠金融的竞争力,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家大力减贫的同时,少数民族地区贫困问题呈现新情况。民族地区贫困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社会和政治问题,关涉到社会稳定与和谐,所以分析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并提出些许反思对民族地区的反贫困是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三农”问题已经连续十年成为中央一号文件所关注的问题。解决三农问题,就现阶段而言,金融支持,特别是微型金融的支持显得十分重要。利用层次分析法,选取了包括40个底层指标在内的四级指标来构建具有的微型金融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的原理和yaahp软件对各级指标进行权重的赋予以及一致性检验,最终完成整个指标体系的建立,以期达到控制微型金融机构风险,促进其规范健康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美国贫困衡量方法的改革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瑶 《经济纵横》2000,(9):53-54,58
确定贫困的内涵及其衡量方法是进行反贫困研究的基础 ,美国政府自六十年代起就开始公布贫困界线和贫困指标分别用于统计和管理目的。长期以来 ,美国学术界对现存的衡量方法的缺陷的讨论 ,导致国家科学院于九十年代初成立专门小组研究并提出改革旧方法的建议。这些建议尽管在操作性上的论证过程还会较长 ,但给我国建立贫困衡量方法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贸易自由化对贫困的影响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贸易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贫困的影响一直存在着针锋相对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贸易自由化可以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有利于减轻贫困。另一种观点指出,更加开放的贸易体制可能会产生较高的调整成本,加剧贫困的程度。为了研究贸易自由化对贫困的影响,许多学者做了大量的理论与实  相似文献   

17.
贫困概念的准确界定和测度对我国的反贫困实践具有启发意义.农业技术落后、人力资本单一和制度变迁使得部分农民陷于贫困,在这种情况下,对赞困人口不仅仅要提供一些物质上的扶持,更要在改造传统农业、增加农民农业收入作为反贫困的主要工作内客的同时,对贫困人口实施专门的社会、政治、科教等方面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微型金融组织在过去三十多年的发展中,为农村发展和扶贫提供了至关重要的金融支持。相应的文献研究对微型金融组织发展的多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并为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政策支持。本文拟对微型金融组织研究文献进行总结,主要包括微型金融组织的偿还机制、可持续性、福利效益、政府在微型金融发展中作用以及其政策含义等。  相似文献   

19.
陈昕 《时代经贸》2010,(18):26-27
贫困概念的准确界定和测度对我国的反贫困实践具有启发意义。农业技术落后、人力资本单一和制度变迁使得部分农民陷于贫困,在这种情况下,对贫困人口不仅仅要提供一些物质上的扶持,更要在改造传统农业、增加农民农业收入作为反贫困的主要工作内容的同时,对贫困人口实施专门的社会、政治、科教等方面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微型金融在我国农村的需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农村生产和经济组织方式不同,农村金融需求有不同于城市和工商金融需求的特点。我国由于经济发展阶段、社会结构转型和文化传统特征等因素,农村金融需求表现出更为明显的特点。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方案设计的基本前提是对农村金融需求的深入理解和把握。本文以我国农村金融的调查为依据,对我国农村金融需求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