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球经济失衡是当前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并对全球经济的发展造成了重要影响。全球经济失衡和全球经济再平衡引起了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的极大关注和竞相研究。本文在研究了当前全球经济失衡的特点、原因以及全球经济的再平衡等问题的基础上,认为,全球经济失衡并不是单方面因素造成的,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全球经济的再平衡也就不能仅局限于对汇率或投资—储蓄缺口某一单因素的调节,而应当从结构性因素、供给政策和要素流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世界各国相互协作、各种政策相互结合,各国配合来实现全球经济的再平衡。  相似文献   

2.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国际资本净流动呈现了由众多顺差国几乎单一地流向美国的新趋势,由此形成的“对称性不调节解”加剧了全球经济失衡.金融危机促成的再平衡压力及各国采取的政策响应,虽使全球经济失衡有所缓解,但考察全球经常账户失衡的深度、分散度及持续性可以发现,两类再平衡举措的总体功效有限;实现全球经济均衡必须推进国际货币秩序、全球经济治理改革.  相似文献   

3.
次贷危机与欧债危机的接踵而至,使得世界经济失衡原因与再平衡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首先,本文回顾了世界经济失衡和国际货币体系两方面的文献,并通过引入新政治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的分析框架,指出美国政治制度的系统性缺陷——"选票至上"的公共物品供给逻辑造成了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结构性问题。其次,国际货币体系是通过经常账户与资本账户传导机制最终造成了世界经济失衡的局面。因此,世界经济再平衡与美国政治决策机制改革只是同一逻辑的不同表述。最后,欧债危机为世界经济复苏与再平衡增添了巨大不确定性,当前再平衡进程受阻的必然结果是贸易摩擦和汇率争端将成为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主题。  相似文献   

4.
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再平衡及其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世界经济失衡问题的基本判断,本文分析了世界经济相对均衡发展的图景、全球经济的需求结构、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适度发展以及国际货币体系重构等世界经济再平衡过程中必须面对的突出问题。本文指出,世界各国尤其是中美等主要经济体的国内均衡将是实现世界经济再平衡的前提和基础。本文最后探讨了美国、日欧、石油出口国与中国等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及其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美元本位、全球经济失衡与国际货币体系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次贷危机所引发的金融危机的升级和深入,世界各国对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本文以布雷顿森林体系以来的美元本位制为线索,对美元本位制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牙买加国际货币体系时期所导致的三次大规模的全球经济失衡进行分析,并对每次经济失衡后的调整和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进行探讨。文章认为以美元本位制为主的国际货币体系将难以维系,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加速了各国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愿望。  相似文献   

6.
笔者从全球经济失衡含义的变化、近期加剧与次贷危机爆发之间的逻辑关系对全球经济失衡与平衡、再平衡的进程进行了探讨.世界经济失街含义的变化,使之从反映南北经济关系演化为经常账户的不可持续,本次美国房地产泡沫的破裂和次贷危机的爆发集中体现了美国国内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发展的严重失衡以及全球金融发展极度不平衡的全球经济失衡实质.次贷危机既是对此前全球经济失街过度积累的系统性风险的集中反映,也是对过度失衡进行的破坏性调整和再平衡.平衡的实质是使发展中国家经济得到发展,再平衡的实质是对原有全球主要经济体增长模式进行调整,前者是质变,后者是量的调整而不是质的改变.人民币汇率不是再平衡的工具,对美元大幅升值单方面来达到全球经济平衡是既没有理由也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考察全球经济失衡内在逻辑和具体表现的基础上,探讨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对全球经济失衡的影响机制。分析表明:全球经济失衡主要体现为全球经济的"结构性失衡";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中国际储备货币发行约束机制的缺失、国际收支汇率调节机制的失灵以及浮动汇率制度下的国际资本流动,不仅导致和固化了全球经济失衡,而且使失衡态势进一步加剧。笔者认为,推动构建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是矫正全球经济失衡,有效避免危机发生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黄薇  韩剑 《金融评论》2012,(1):38-48,124
不平衡问题由于其长期性、破坏性以及各国政策协调的复杂性,成为2011年G20全球治理平台上热点议题之一。然而,学术界对于经济失衡问题并没有形成共识性看法,甚至对于全球失衡也缺乏严格的定义。本文从全球失衡问题研究和“参考性指南”产生的背景入手,讨论了“参考性指南”指标体系的形成以及方法论基础和四种测度失衡方法的优缺点。总体而言,“参考性指南”的产生与发展体现了各国间的政策博弈结果,也是首次在超国家领域设立的系统化全球经济失衡评价体系。该体系的设立不仅有助于鉴别和监督各国失衡状况,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各国政府采取负责任的调整措施。  相似文献   

9.
2014年10月22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主办了第二届全球治理高层政策论坛。在分论坛上"后2015背景下发展的可持续融资:挑战与寻求新型解决方案"上,与会专家指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资金分布不均衡,融资手段有限,使用不合理,这是由国际货币体系、国际合作、国际资金使用规则等方面问题导致的,建议加快国际货币体系和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促进南南合作,特别是促进金融合作。  相似文献   

10.
世界经济失衡是当前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并对全球经济的发展造成了重要影响。后危机时代的世界经济失衡和再平衡问题引起了学术界广泛关注,由于各国有不同的利益诉求,世界经济的再平衡过程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博弈与较量。贸易失衡是世界经济失衡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中国和美国分别作为世界经济中新兴市场国家和发达国家的代表,两国之间的贸易失衡问题也很显著。在世界经济再平衡的过程中,中美贸易失衡的调整以及相应的路径选择对于世界经济再平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对世界经济失衡和中美贸易关系文献的回顾,从中美贸易失衡的视角,通过运用理论分析方法研究了世界经济失衡的原因,并着眼于中国在世界经济失衡中的作用,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路径提供了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1.
论金融危机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玮 《经济师》2009,(5):172-173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使世界经济失去了被清楚界定的政府干预规则,造成国际经济失衡.要深刻认识不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源,吸取历史教训。对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各种方案,应该在尊重各国主权的基础上,从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高度,探讨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共同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目标的实现,促进世界经济和金融的平衡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从美国开始的金融海啸全球经济影响非常大,而中国也没有幸免于难。国际货币体系失衡是造成此次危机的罪魁祸首,当前国际货币体系失衡不仅对世界经济也对中国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国际货币体系失衡的现状及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从而提出一系列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新兴市场崛起和大国之间博弈的新特点,着重分析全球经济失衡的货币因素,揭示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及区域货币安排(如欧元)的弊端,为重构国际货币体系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本文认为,国际货币体系取决于各国政治、经济力量的对比。随着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美元和欧元的地位将弱化,逐步形成多种储备货币竞争的局面。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将是大国之间实行浮动汇率,给予小国选择固定汇率或浮动汇率的自由,并对实行固定汇率的国家附加约束条件。这既可以为货币政策独立性和实现国内物价稳定提供支持,也可以防止一国通过操纵汇率获得长期的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14.
如何看待和应对全球经济失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尽管世界经济和贸易已经从复苏转向持续快速增长,并且国际金融市场总体保持稳定,但全球经济失衡也日趋严重,突出表现为国际贸易收支和国际资本流动在全球分布的不平衡。虽然迄今为止全球经济失衡的不良后果尚未显现,但如果有关国家不采取措施逐步缩小不平衡,持续扩大的全球经济失衡将势必导致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汇率关系的剧烈调整,从而引发全球金融动荡,严重威胁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增长。  相似文献   

15.
本文整理1885—2008年世界各国的经常账户数据,从规模和分散度两个维度研究全球失衡问题。第一,全球失衡并不是新近发生的现象。全球失衡的规模变化与国际货币体系变迁存在显著关联。第二,全球失衡并没有出现向更多国家扩散的趋势,而是始终集中在少数主要国家。第三,世界主要国家在快速成长期间都是伴随着经常账户顺差的积累,逆差国的产生则与一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国际货币体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资本市场》2009,(8):56-59
当前,“特里芬悖论”的阴影正在显露,全球流动性创造的旧图景恐怕难以为继,全球经济增长与货币体系将步入再平衡的调整阶段。在“再平衡”的过程中,美国将面临外部融资难的困境和美元贬值的压力。  相似文献   

17.
欧美国家近年来此起彼伏的财政和货币危机,显现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紧迫性.本文从全球经济失衡和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出发,分析了未来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方向和特点,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的步骤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44年7月,44国代表起草并签署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希望建立一种国际货币体系来实现国内的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并使各国在不限制国际贸易的条件下实现外部平衡,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下形成的国际货币体系后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国经济学家特里芬认识到,在布雷顿林体系下,有一个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即"特里芬"悖论,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形成了新的世界货币体系,在新的体系下,出现了新"特里芬"悖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亟待建立一种全新的世界货币体系.  相似文献   

19.
欧债危机的爆发,凸显了对世界经济失衡根源与再平衡研究的重要性。基于公共选择理论和国际金融理论的视角,对美国现行政治制度进行考察分析发现,美国政治制度的系统性缺陷在于,"选票至上"的公共物品供给逻辑,决定了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形成,而该体系又通过经常账户与资本账户传导机制造成了世界经济的失衡。因此,世界经济失衡的根源在于美国现行不合理的政治制度,而当前的欧债危机是世界经济失衡的必然产物。当前再平衡进程受阻的必然结果是,贸易摩擦和汇率争端将成为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的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主题。  相似文献   

20.
全球经济失衡的调整及中国对策:一种政治经济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失衡及其调整逐渐成为世界主要国家争论与战略博弈的一个焦点问题。本文在分析全球经济失衡的内涵与性质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全球失衡的国内调整与国家间调整,认为寻求国内不同利益集团的利益平衡和主要相关国家之间调整成本分担的平衡是决定全球经济能否实现再平衡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