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乐纲 《企业导报》2001,(7):13-14
<正> 2000年11月14日,中国证监会通过有关媒体正式发布《公开发布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至6号,分别对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和证券公司这三种金融企业的招股说明书内容和格式,财务报表附注作了详细的“特别规定”。27日,中国民生银行在上交所上市,成为第一家公开招股并按此规则披露信息的金融企业。自此,新千年我国商业银行发行上市工作拉开了序幕,并有可能形成新一轮的银行发行上市的浪潮。  相似文献   

2.
2000年 11月 27日,中国民生银行股分有限公司35000万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网发行。这是继1999年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上市后又一家发行上市的银行.这也是中国证监会实施《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后的第一家上市银行。之后.几家已经得到了国务院或者中国人民银行认可的商业银行陆续放出了准备上市的风声。目前,我国上市银行已达三家。据了解,光大、华夏、招商等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上市准备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相距1991年深圳发展银行上市已与其相距近10年,而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  相似文献   

3.
个案解读:兴业银行A股上市排队,等候,再排队,再等候……在工行、中国人寿等一批大型金融企业上市后,兴业银行终于如愿分到中国金融资本盛宴的一杯羹。1月8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行审核委员会正式批准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A股上市。据透露,兴业银行将于2月初挂牌,发行不超过13.33亿股A股。其实兴业银行早在2004年就符合A股上市的要求,2005年也递交了A股发行申请。可仿佛老天故意在捉弄急迫等待A股上市的兴业银行,一直没给它抢跑机会。早在2004年,恒生银行、国际金融公司、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和国内的中国粮油食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相似文献   

4.
2003年以来,在四大国有银行仍在做着上市美梦的时候,我国股份制银行早已先尝到了“禁果”。2003年,银行上市的一个亮点是华夏银行的成功上市。2003年9月12日,华夏银行在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挂牌上市,这是中国第五只银行股。在前四个上市的银行中,深圳发展银行是第一家上市的银行,之后浦东发展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相继上市。与此同时,中信实业银行、光大银行、兴业银行和交通银行等股份制商业银行也在厉兵秣马。早在2000年,这四家银行就提出了上市的要求,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四家银行没能像和它们同年提出申请的民生银行,华夏银行,招商银行一样成为上市银行。  相似文献   

5.
马昀 《电子财会》2001,(3):33-36
2000年5月,中国证监会主席周小川公开表示,欢迎金融企业发行上行,中国证监会目前正在积极制度定有关金融企业发行上市信息披露的的指引,并同有关部门冰相关问题抓紧研究,加快让具备条件的金融企业在境内外证券市场发行上市。这可以看作是我国证券、保险、银行监管部门已将金融企业上市列入了议事日程,表示了中国政府加快金融业改革、与国际接轨的决心。对于我国金融企业而言,无疑是脱胎换骨,重树竞争力的大好时机。本主要介绍我国目前运作的现状,以及分析金融企业上市的意义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为规范公开发行证券并上市的商业银行信息披露行为,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中国证监会于2008年8月25日发布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26号——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特别规定》(下称《26号规定》),对上市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规则作出最新调整。这次调整是在2003年3月19日发布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18号——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特别规定》(下称《18号规定》)的基础上进行的,本文旨在比较两个规定的差异并分析新规定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境内注册的企业倘若在香港地区上市,则其发行的股票称为H股。H股以人民币标明面值,以港币或其他货币认购和交易。本文研究的A+H股是指同时在香港地区和内地上市的公司发行的股票,选取中国银行在香港地区和上海地区两地上市的样本进行分析。中国银行于1912年成立,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行使国家的外汇银行职能。自1994年起,中国银行逐步成为一家提供全面服务的商业银行。2003年国务院选定该行作为股份制改革的试点银行之一,对中国银行注资225亿美元。  相似文献   

8.
银行是金融的核心,在银行股票市场上,其收益率和市场风险到底有什么关系.文章使用沪、深两市自银行股上市以来到2009年6月10日的日收益率数据考察了我国商业银行贝塔系数,以此来研究银行业的市场风险.并将所有上市商业银行样本分为股改前和股改后两个研究阶段.全文以单一指数模型(SIM)为基础,分别运用OLS、系数分析法和"Chow检验法"来分析各个银行的贝塔系数,并分析了股改前后市场风险的变化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9.
1994年6月28日,镇海炼化由原中国石化镇海五油化工总厂整体改组成为镇海炼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同年11月在全球发行H股6亿股,并于12月2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企业改制上市以后,名字改为“有限公司”了,股票发行上市了,资金从股市筹集了,企业如何运作?镇海炼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镇海炼化”)改制上市以来的实践,一定会给我们以启发。融资规模要适当从镇海炼化的实践中可以看出,融资规模的确定必须与企业的发展相结合,融资的基础在于企业要有一个好的发展项目。项目需要多少资金就融资多少。如果盲目扩大盘子,…  相似文献   

10.
笑雪 《会计之友》2001,(6):42-43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证券市场的深化,对会计制度和会计信息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商业银行上市以后,如何做好上市银行的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受到各方面的关注.为了配台证监会"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原则第二号商业银行财务报表附注特别规定"的出台,财政部于2000年12月5日发布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商业银行有关业务会计处理补充规定>(财会〖2000〗 20号),要求上市银行从2000年开始执行.为此,财政部会计司有关负责人就财政部印发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商业银行有关业务会计处理补充规定>(财会〖2000〗 20号)的主要内容作出了相应的说明.  相似文献   

11.
中国证监会主席周小川2000年5月11日在金融企业与资本市场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在规范发展证券市场和改革发行制度的基础上,欢迎金融企业发行上市.这是我国管理层第一次明确表示鼓励和支持金融企业发行上市.  相似文献   

12.
一、国内目前常见的房地产融资渠道 国内目前常见的房地产融资渠道主要有:国内商业银行贷款、信托投资公司发行信托计划、境内公司上市、发行企业债、金融租赁、典当、民间私募基金、外资银行贷款、海外私募基金、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公司海外上市等方式。究竟选择哪种融资方式,从来就没有标准答案和绝对的优劣之分,关键是要看企业的实际情况适合哪种融资方式及其规则。一般来说,最理想的情况是能够拿到国内五大银行(工、农、中、建、交)的大额授信额度。在银行贷款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当融资规模超过千万元但不足2亿元时,信托和外资商业银行贷款是很好的选择;当融资规模超过2亿元又有成熟的商业物业时,就获得了通过REITS上市、吸引海内外私募基金以及金融租赁融资的条件。当然,对那些地理位置很好的房地产项目,即使处于开发前期,尚没有成熟物业的阶段,也是能够引起部分私募基金兴趣的。而境内外企业上市、发行公司债的方式,由于程序复杂、手续繁琐、政策约束多、筹集资金时间长等原因,并不是合适的开发商短期内融资手段,而应作为中长期战略方向去努力。  相似文献   

13.
经历了近十年的磨砺后,创业板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于2009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中国证监会自7月26日起开始受理创业板发行上市申请,9月17日,证监会创业板发审会审核首批7家企业首次公开发行申请,7家公司全部通过审核。自此,创业板市场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42号《金融企业财务规则》已经部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部长金人庆二00六年十二月七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金融企业财务管理,规范金融企业财务行为,促进金融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和完善,防范金融企业财务风险,保护金融企业及其相关方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相关规定,制定本规则。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国有及国有控股金融企业、金融控股公司、担保公司,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信用社(以下简称金融企业)适用…  相似文献   

15.
魏中  赵英 《上市公司》2003,(8):30-32
2002年4月,招商银行首次公开发行了15亿股社会公众股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注册资本金由42亿元增至57亿元,成为目前国内资本市场筹资金额和流通盘最大的上市银行。招商银行是1987年成立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目前在境内30多个大中城市和香港设有分行,并已获准在美国设立代表处,同时与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900多家银行总行建立了代理行关系,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发展历程(一)年度报告中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证监会2000年12月发布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7号《商业银行年度报告内容与格式特别规定》(现见2003年3月发布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8号《商业银行信息披露  相似文献   

17.
一、次级债发展现状及理论研究 (一)次级债国内外发展现状次级债融资是现代经济金融制度发展的必然产物。在西方国家,发行次级债是银行司空见惯的一种活动。1988年巴塞尔协议出台后,各国银行为了满足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要求,开始利用次级债市场补充资本金,由此使欧洲及美国的次级债发行规模有了质的飞跃。2002年,欧洲银行的次级债发行量达到506亿美元,是1990年的3.8倍;而美国大型银行发行的次级债平均单支规模从1999年以来一直都在4亿美元以上,2000年发行量最高时达到679亿美元,远远高于1985年150亿美元的水平。在美国,次级债是银行重要的长期资金来源之一。国际上,次级债多为大型商业银行所发行,规模越大的银行,对次级债的依赖程度越高。  相似文献   

18.
次级债券是商业银行公开向市场融资以补充资本金的重要工具之一,2003年以来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使得我国商业银行次级债发行逐渐常态化。但作为理论上银行经营决策的外部约束力量之一,次级债投资者对银行经营的市场约束机制强弱还有待探究。文章通过对近十年国内上市商业银行次级债发行信息的回归分析,对银行次级债的市场约束作用进行了实证检验,进而对我国银行次级债的发行和监管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9.
次级债券是商业银行公开向市场融资以补充资本金的重要工具之一,2003年以来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使得我国商业银行次级债发行逐渐常态化。但作为理论上银行经营决策的外部约束力量之一,次级债投资者对银行经营的市场约束机制强弱还有待探究。文章通过对近十年国内上市商业银行次级债发行信息的回归分析,对银行次级债的市场约束作用进行了实证检验,进而对我国银行次级债的发行和监管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国总会计师》2012,(5):15-16
财政部5月4日公布修订后的《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与原《办法》相比,新《办法》新增资金使用用途,明确表示将对文化企业利用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等渠道融资发展予以支持:对文化企业上市融资、发行企业债等活动予以支持。新《办法》白发布之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