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大连市金石滩国家海洋公园为例,利用条件价值法,通过建立双边界二分式Logit模型,分别计算了居民和游客对改善和保护海岸带三种最重要环境资源(海水、沙滩、生物种群)的平均意愿支付,进而评估了金石滩国家海洋公园海岸带游憩资源的经济价值。结果显示:金石滩国家海洋公园的海水、沙滩和生物种群的经济价值分别为4.30亿元、3.92亿元和3.57亿元。最后指出:将这些信息纳入海岸带地区的综合管理成本效益分析,对于实现海岸带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一、发展环境产业的重要意义 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环境产业”是国际上规范的使用术语,它是指能够满足用户的环境需求并从而创造出经济价值的产业。环境产业把可能对环境产生的污染从源头进行严格控制,把环境的管理和保护作为一个系统涵盖生产和消费的全过程。过去环境产业在国内主要是指环保产业,环保产业是指在污染控制与减排、污染清理及废弃物处理等方面提供设备、技术与信息服务活动的总称。它是环境末端处理性产业,发现 相似文献
3.
大连市海岸带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连是中国北方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和国际风景旅游城市、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大连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系统分析了大连市90年代后经济发展的特点,以及由于城市化、工业化所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废水排放量大,近海海域质量下降,水资源短缺等)。最后,提出大连市未来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4.
我国海洋经济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金良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3,(1):18-23
海洋经济必须建立在资源可接续、环境可承载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其永续发展。本文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通过设置包含4个因素层和18个具体指标的指标层,尝试建立我国海洋经济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采取指标处理、指数权重赋值及海洋经济环境评价指数计算三个步骤来完成海洋经济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过程。该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作为考察我国海洋经济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质量和水平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国家海洋经济项目(NOEP)^1现在已经到了第十个年头了。建立这个项目的目的是汇编时间系列的、记录美国海洋和海岸带经济价值的数据集。该项目由国家海洋大气局以及州和私人经费资助。最早的目的是为在管理决策方面为国家海洋大气局提供支持,但现在已经勺更广泛的社区提供了手段。
国家海洋经济项目的目的是:
1、汇编揭示美国海洋和海岸带经济价值的数据集:
2、定义与说明海洋和海岸带经济;
3、揭示海岸带和海洋资源利用的变化和趋势。
国家海洋经济项目的第一个目的是为公众建立和散发在空间和时间上一致的初级数据集,支持广泛的经济、科学和资源管理活动;第二个目的是为证明初级数据集的应用而开发的特定产品。国家海洋经济项目的产出包括海洋和海岸带产业的市场和非市场价值指标,自然资源价值和生产水平,以及依赖于并影响于海洋和海岸带资源的人类活动的关键指标。 相似文献
6.
受国家加工贸易政策从紧、银根紧缩、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率降低、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原材料成本上升、劳动力价格上升和《新劳动合同法》实施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玩具业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国玩具企业应该另辟蹊径,要充分利用已有的产业规模优势,积极构建融资平台,加快发展自主产品,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实现产业升级和转型。 相似文献
7.
流通产业的溢出效应已获得国内众多学者关注,但流通产业对经济集聚的溢出效应却鲜有研究.本文以中国海岸带城市群为研究对象,用流通密度、流通规模和流通结构来刻画流通产业的溢出效应,对流通产业溢出效应与海岸带城市群经济集聚两者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1)流通密度对海岸带城市群经济集聚具有正向溢出效应.(2)在当前条件下,流通规模并未显示出对海岸带城市群经济集聚的积极促进作用,反而制约了海岸带城市群经济集聚程度的提高.(3)流通结构对海岸带城市群经济集聚具有正向溢出效应,但是在目前情况下其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分析国家经济安全的内涵入手,探讨海洋经济安全的内涵,分析世界主要沿海国家及我国周边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状况,研究当前我国海洋经济安全形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为维护我国海洋经济安全应强调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0.
11.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旅游环境相对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旅游资源综合丰度和旅游经济指标,对旅游环境系统的承载状况和承载潜力进行定量测算,以探讨区域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相对于全国而言,东部沿海地区整体旅游资源环境相对承载能力和旅游经济环境相对承载能力较强,处于弱载状态,具有一定的承载潜力,其中旅游环境相对承载力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应加强各省市旅游业的协调有序发展,以提高东部沿海旅游环境整体承载力,进一步推动沿海发达地区旅游业的综合发展. 相似文献
12.
傅允生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8):25-30
地区经济增长取决于资源配置能力。资源配置能力受区位条件、要素资源存在状况与资源配置方式的约束。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率先发展与持续增长主要源于区位优势所具有的地区资源集聚效应和体制转轨与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地区资源配置效应。 相似文献
13.
东北振兴和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作为国家战略的双轮驱动成为新时期东北发展的两大内生力量。作为计划经济长期影响的重工业基地,东北地区历史上形成了偏向内陆的经济布局,加上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等原因,使整个区域结构调整和一体化发展面临难题。以地级以上城市为基本单元,通过测算2002和2007年的东北地区城市流强度值,对城市流的动态变化进行空间分析,从中总结东北各城市空间联系的主要特点,特别是揭示辽宁沿海城市与内陆腹地城市间的空间联系现状,探讨沿海经济带与内陆腹地海陆互动发展的优势条件与制约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海陆互动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对大连"二次出海"的内涵作了概念性的诠释:①大连建成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和保税港区的封关运作;②大连在辽宁省提出的"五点一线"建设沿海经济带战略中的作用和地位;③对大连提出在辽东半岛渤、黄海沿岸建设以发展装备制造业基地布局.依据大连独特的临海、临港的区位优势,从区域经济地理的角度,对"二次出海"的意义、作用和特征等进行了论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15.
建立经济运行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中部地区的经济运行机制进行了定量分析;并根据主成分投影的不同组合,比较和研究了中部6省的经济运行路径。研究显示①中部地区省域经济运行的差异关键在于经济水平及经济推动、资源环境支撑和经济结构协调3个因子;②中部省份在3个主成分投影上差异很大,其经济运行路径不仅取决定于对单个动力因子的依赖上,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这3个因子的相互匹配。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济改革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纪宝成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8,(12):5-12
中国经济改革最根本的经验就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实现国有经济的市场化与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相结合,国家的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的基础作用相结合,提高效率与促进公平相结合,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相结合,坚持公共部门的公益性与利用市场运作相结合。中国经济学的建设与发展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理论,走自主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区域生态环境服务功能经济价值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48,自引:1,他引:48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折生态经济研究的意义、研究内容和生态环境服务功能,论述了生态功能效益经济价值评价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了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方法体系,以促进我国区域生态价值的研究,为我国生态经济帐户建立和生态损失价值评估建立基础。 相似文献
18.
以1995年以来历年公布的环境公报及国家统计年鉴的数据为主要依据,分析了10年来我国工业发展对环境所造成的压力表征,论证了其生成的制度性因素,揭示了我国环境保护制度的缺陷与不足,最后提出了改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时变参数模型的经验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波动平稳化趋势有着显著的熨平效应,并且随着产业结构升级的不断推进,这种熨平作用亦趋明显。TGARCH模型的深入分析发现三大产业对我国经济波动幅度的影响是非对称性的:第一产业波动对经济总量波动几乎没有影响;第二产业波动对经济总量波动存在杠杆效应,而这种杠杆效应主要是由重工业带来的;但第三产业波动对经济总量波动存在明显的熨平作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餐饮业及除五大类之外的其他服务业对经济波动的熨平效应最为显著,而批发零售业、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因其自身的波动较大,对经济总量波动的熨平效应较小。本文结论的政策性启示是,为保持我国国民经济的平稳化增长势头,必须进一步优化三大产业之间的关系,深入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特别是要加快第三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20.
辽宁省海洋经济产业结构及空间模式演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0年代以来辽宁省海洋经济迅速发展,海洋产业结构和产业空间布局相应发生转变。基于产业功能的角度,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辽宁省1997年、2006年海洋经济产业功能结构,总结出辽宁省海洋经济产业功能结构演变模式:支柱产业地位稳定,主导、潜导双向转移。应用Weaver Tomas组合系数法对辽宁省1997年、2006年各沿海地区海洋经济进行空间层次划分,总结出其以大连为稳定核心发展的空间模式。在此基础上,针对产业功能结构及空间布局对辽宁省沿海经济带构建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