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3 毫秒
1.
吴价.  成威 《魅力中国》2014,(15):389-389
在现代生产中,机床夹具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工艺装备,它直接影响着机械制造加工工艺精度、劳动生产率和产品的制造成本等,故机床夹具设计在企业的产品设计和制造以及生产技术准备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机床夹具设计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工作,是工艺装备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以常用机床CA6140为例,对加工的后托架零件做一个简要的设计分析。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对大连机床集团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其基于海外并购形成企业技术能力的特定模式,并且得出大连机床取得成功的启示:一是企业要充分认识到外部技术资源的重要性:二是要重视知识产权和专利技术的创造和保护.  相似文献   

3.
胡捷 《中国经贸》2011,(16):3-4
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核心技术主要依赖国外.光靠引进外国投资和自主创新进行研发是不够的,也来不及。跨国并购提供了一个通过市场方式买卖核心技术的平台.是我国装备制造业掌握核心技术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文从跨国并购的即时效应和创新促进效应分析了跨国’并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以及并购带来的风险,并针对我国在装备制造业海外并购过程中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辽宁是全国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科研、生产基地之一,拥有大量装备制造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壮大辽宁装备制造业的实力,迅速提高其技术水平的根本途径,而跨国技术并购是获取技术的一种更直接、更有效的方式与战略。通过跨国技术并购可以获取核心技术,通过整合、消化吸收后可促进企业创新能力和整体研发水平。本文以三一重工对德国混凝土泵巨头普茨迈斯特控股有限公司的收购案为例,分析了大型装备制造企业跨国技术并购的动因,为辽宁大型装备制造企业跨国技术并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1.台湾机床发展回顾 20世纪初期台湾的工业水平十分落后。到了50年代,台湾当局提出了以农业培养工业,以工业发展农业的政策,积极向小型企业提供贷款,机械工业得以发展。20世纪60年代,台湾将机械工业列为发展重点,努力发展机床生产,加速装备工业部门。1963年成立“金属工业发展中心”(后于1982年改名为“机械工业研究所”)从事全岛及相关汽车关键件加工的全面规划、  相似文献   

6.
<正>台中大渊区幼狮工业区内,正当台湾的各家机床业者正在欢天喜地,满头大汗忙着出货到中国大陆的富士康手机代工厂时,却有一家企业的生产线忙着组装的出口到欧洲意大利、德国与瑞士的精密机床,这些都将用来生产欧洲百年车厂的零配件。这家企业名叫百德机械公司,卖的是台湾价格最贵的机床,闯进以往台湾企业最难打进的欧洲市场。他的老板谢瑞木是台湾精密机械业的一只"孤鸟"。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招标》2012,(4):43-44
机床行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和工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作为工业母机的机床,其发展情况对于整个工业来说都是举足轻重的。跻身"机床大国"行列中国的机床行业,经过60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发展迅速、技术提高较快。  相似文献   

8.
岳明英  蔺峰  吴娟 《发展》2023,(2):72-77
<正>机床装备产业是工业现代化的基石,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1]。加快推动甘肃省机床行业转型升级,对贯彻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当前机床行业国际国内发展形势的基础上,选择在甘肃省机床行业具有较强代表性、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天水星火机床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星火机床)作为典型案例进行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9.
《中国招标》2012,(26):44-45
中国机床工业转型升级十分紧迫不可否认,中国机床工业在原本薄弱的工业基础上,经过近十几年来的快速发展,已今非昔比,不仅机床工业门类、品种齐全,从大到小都能生产;而且,已经成为世界机床生产第一大国,这是令人振奋的。可是,与世界机床制造强国近年来的发展情况和  相似文献   

10.
上海电气是个不太容易读懂的企业。打开该集团网站,首先看到的是其四大主要业务:高效清洁能源、新能源和环保、工业装备、服务业。确切地说,这是一个方向的划分,因为仅工业装备一项,就包括电梯、机床、船用曲轴、印刷包装机械、电机、轨道交通等多个小类。  相似文献   

11.
<正>台湾机床产业的特点总的来说,台湾机床产业有以下几大特点:企业人数较少、规模较小,都是私人或股份制企业,但十分精干,效率高;为专业化生产,企业间互相协作,形成纽带、生死与共,团结一致,共同对外;台湾机床工业和企业除供岛内机械工业所需外,以出口为主,面向世界市场,脐身于国际竞争;学习日本经验、避开专利、仿创结合,不断开发廉价实用、量大面广的数控机床,讲究"实用、实效、实惠";重视企业文化,注意提高职工素质,生产工人基本都是中技或专科毕业生,重视针对性培训、严格考核,计件制,按质按量、按劳取酬;重视市场调查分析,针对市场需求开发适销产品,快速生产,优质供应;企业重视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世界,综合实力较强的发达国家都对机床行业高度重视,因为机床是一切工业冷加工的基础。无论是汽车工业,还是航天、军工等产品的生产都离不开机床。它是推动工业发展最有效的动力源,也是评定一个国家工业实力最有利的砝码。所以各国都竞相发展机电一体化、高精、高效、高自动化先进机床,以加速工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产业视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国内上市公司并购海外公司案例数量逐年增多。本文首先介绍目前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一系列特征,并在此基础上,从家电产业、装备工业、能源产业这三个具有代表性的产业出发,以产业视角分析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动机。最后通过思考得出自己的观点: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使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国际产业转移的新趋势提供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时机及产业发展程度不同,海外收购模式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4.
《中国招标》2012,(46):49
随着我国机床工业自动化产业的发展,机床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已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这也为我国加速实现依靠技术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但是,机床制造业是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体现,随着机床产业对产品生产精密度及效率要求的提升,我国机床行业当前急需通过对数量庞大的普通机床数控化改造相契合。数控机床改造的市场前景近几年,我国机床行业经济增长迅速,生产机床的数控化率有所提升。但是我国有各类普通机床400多万台,其中有1/4的机床已超过30年役龄,这些机床已无改造价值,需淘汰更新,剩余约七成的机床可进行数控化改造。  相似文献   

15.
《发展》2012,(7):135-I0007
天水星火机床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国专业生产大型卧式车床的摇篮企业,是我国规模最大、规格最全的卧式回转类机床制造企业,大型数控车床、精密轧辊磨床主导生产企业。经过40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以机床业务为主,能源产业为辅,相关多元产业为补充的跨国经营集团公司。  相似文献   

16.
要警惕外资乘中国企业改制大规模并购中国骨干装备企业 装备工业是工业体系的核心,综合国力的基础.国家在装备制造业各主要行业培养了若干骨干企业,多年来形成了雄厚的技术积累,具有不可替代的配套和技术进步职能.虽然总体水平有差距,但这是中国工业体系的核心,自主创新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吴爽 《东北之窗》2013,(1):37-38
近年来。大连市在经济发展、产业升级、技术创新以及资源节约等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比如,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步伐加快。瓦轴、大机床、重工起重、冰山等支柱企业通过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企业装备水平和产品技术水平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其次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崛起。目前,大连市涉及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有300多家,产值规模约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45%,光电子、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产值规模已达到百亿元,成为大连工业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8.
张欣  路漫 《中国经贸》2010,(19):82-83
机床产业可谓装备制造工业的“母机”,是发展装备制造工业的核心。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数控机床产业缺乏核心技术、技术人才,许多重要功能部件,如自动化刀具、数控系统仍依靠国外技术支撑,不能独立发展,这是造成目前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不足的最重要因素。这成为我国装备制造工业不能提升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最近几年来,外商特别是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战略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其中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是外资加快兼并和收购我国的行业龙头企业,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这方面的案例越来越多,仅我国装备制造工业中就有10多个重点企业被并购。在被外资并购的过程中,已经出现了种种问题。这些原先发展势头很  相似文献   

20.
, 《中国经贸》2013,(1):84-84
2012年12月14日,德勤发布的《中国装备制造业海外拓展新阶段》的最新报告指出,中国制造业的海外拓展已进入由装备制造业引领的新阶段。2012年前三季度,中国装备制造企业海外并购交易的金额占据中国制造业海外并购交易总额的45%,而海外并购已成为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装备制造业海外拓展的主要方式,并购发起方也从原先以大型国有企业占主导,扩大到更多的领先民营装备制造企业的积极参与。德勤中国制造业组联席负责人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