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梦羽 《中国报道》2012,(11):64-66
1957年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首次提出“大都市圈”的概念,认为都市圈是城市群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最高空间组织形式,以2500万人口规模和每平方公里250人的人口密度为下限。按照这一标准,世界上有六大城市群达到都市圈的规模。它们分别是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北美五大湖城市群、英国伦敦城市群、欧洲西北部城市群、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中国长三角城市群。其中两个分布在北美洲,两个分布在欧洲,两个分布在亚洲。后来居上的中国长三角地区占得一席。  相似文献   

2.
城市群是伴随工业化而出现的,因此它主要分布在西欧、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工业化国家。西欧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开始最早的地区,城市化水平高,城市数量多,密度大,均以多个城市集聚的形式形成城市群。如英国的伦敦-伯明翰-利物浦-曼彻斯特城市群集中了英国4个主要大城市和19多个中小城市,是英国产业密集带和经济核心区:法国的巴黎-鲁昂-勒阿弗尔城市群是法国为了限制巴黎大都市区的扩展,  相似文献   

3.
打造协同发展的世界级城市群与机场群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本文以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成渝四大城市群为例,充分考虑城市群核心机场的引领带动作用,运用相关系数法、熵权法、耦合协同度、莫兰指数等模型在时间与空间维度共同对各城市群与其机场群、内部各城市及对应机场、所有机场间发展协同性进行分析研究并分类排序。结果发现:一是四大城市群与其机场群基本实现协调发展,内部协同度层次结构分明,协调性有待均衡提升;二是协同度与城市发展水平、开放程度与空间布局有一定依赖性;三是核心城市、核心枢纽机场对整体发展协同水平贡献较大;四是城市群与机场群耦合协同度时间截面与空间维度测算结果整体相同,局部存异,核心城市与机场耦合协同度的空间集聚带动特征明显。  相似文献   

4.
发展中国城市群的经济分析与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要探讨的正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作为21世纪全球竞争单位的大城市群的发展问题。城市群的发展已不仅仅是一个区域性问题,需要从国家战略层面来考虑发展对策。中国城市群发展进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城市群的经济贡献率偏低,首位城市的作用不明显,城市群的劳动生产率偏低,城市之间融合度差。在对中国城市群的成本分析的基础上,本文给出了提升中国城市群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城市群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区域一体化的建设和完善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科学客观准确的分析和掌握目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与中国十大城市群宏观经济效益水平差距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构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与中国十大城市群宏观经济效益指标体系,运用虚拟值与实际值相对比的方法,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与中国十大城市群宏观经济效益进行比较研究,比较分析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与中国十大城市群宏观经济效益的差距和存在的问题,并从总体经济实力、工业化发展程度、区域服务性产业发展状况、区域生产潜力、区域财政运筹实力、区域对外经济实力等六个方面提出了提高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宏观经济效益水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三大都市圈发展比较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正> 作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发展阶段,目前我国城市群的发展已进入规模化时期。就我国现阶段城市群的数量及分布,代合治先生在《中国城市群的界定及其分布研究》中,在对我国125个城市行政区的城市化水平进行测度的基础上,认为我国现有城市群17个。其中特大型城市群1个即沪宁杭城市群。大城市群4个:京津唐、辽中南、山东半岛和鲁中南、  相似文献   

7.
一、美国波士顿-纽约-华盛顿城市群城乡一体化发展 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以纽约为核心城市,又称为波士顿-纽约-华盛顿城市群,简称波士华(Boswah),是世界上首个被认可,也是目前实力最强的城市市群.它北起缅因州,南至弗吉尼亚州,跨越10州,由波士顿、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华盛顿5大都市和40多个中小城市组成,这个城市群的层级结构以金字塔形存在.该城市群儿乎囊括美国东北部所有的大城市以及部分南部城市,绵延600多公里,总面积约13.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4500万,城市化水平达90%.被视为美国经济发展的中心.  相似文献   

8.
中国十大城市群可持续发展能力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以一个或几个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逐渐成为具有全球意义的新型城市-区域发展合作和空间组合模式。提高十大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助于促进我国整体的可持续发展。文章通过建立多层指标体系,运用多层次主成分分析和层次聚类分析,从经济、社会和自然三方面对中国十大城市群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测度和比较研究,发现中国十大城市群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存在非均衡性差异,并有针对性地给出了如何提高城市群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胡勇 《浙江经济》2007,(11):12-13
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过程中,核心城市自身、核心城市与城市群一般城市之间、城市群一般城市之间以及与珠三角城市群之间的关系亟需处理好,确保城市群又好又快地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城市群整合与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发展呈现城市化的主要空间态势,区域竞争力更多地以城市群显现出来,因而,经济和社会发展在政策层面上应具有宽泛而长期的城市眼光。同时,在世界日益网络化的进程中,城市群整合既具有微观的经济基础,也具有中观的演化逻辑。城市群整合具有空间(地理)的、经济的、规划的多重意义,城市群整合是空间要素为了完成既定的空间标的而采用不同的空间过程优化策略,其整合空间形态不仅取决于城市群聚落已有的纹理和密度,还取决于文化、政治和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沿海地区除了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唐城市群以外,还正在形成沈大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福建沿海城市群等等大大小小城市群,随着沿海铁路和沿海高速公路到2010年全线通车,几大城市群之间联系将更加密切,中国沿海地区正在形成跨度最长的城市密集地带。因此,当人们十分关注长三角城市群对宁波作用的时候,我们还应注意到沿海城市密集带形成和发展对宁波城市发展所带来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2.
适应日益激烈的区域经济和社会竞争的需要,城市群建设正在各地迅速展开。广西、广东沿北部湾地区是我国新时期战略开发的地区之一,承担着重要使命。然而,该区域的城市化与城市群建设却相对落后,迫切需要粤桂双方进行区域间合作以推进该地区的城市群建设进程。从该地区具有的共同地域文化背景层面来思考其城市一体化进程,是一种思路,建议可依托粤桂沿北部湾五个城市早已形成的相对独立而统一的地域文化优势,以文化力推进区域合作与城市群建设,培育共同的现代城市群理念,奠定区域合作的精神文化基础,从文化层面促进区域间合作与区域经济的深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一、“一圈两翼”发展战略的基本内涵 “一圈两翼”发展战略是指:打造以主城为核心,以大约1小时通行距离为半径范围的城市经济区(一圈),建设以万州为中心的三峡库区城市群和以黔江为核心的渝东南城市群(两翼)。其目的是在重庆形成以主城特大城市为核心,5个大城市、9个中等城市、众多卫星镇相互依存的城市群,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成为统筹城乡发展,培育核心经济板块和区域增长极的战略平台。  相似文献   

14.
了解一个城市群内各县(市)区的活跃度可以为该城市群服务设施的配置及等级结构的优化提供依据。基于环长株潭城市群夜间灯光数据、客流量数据以及新浪微博签到数据,利用数理统计分析,对环长株潭城市群内64个县(市)区的活跃度进行测度,并对经济活跃度和人口活跃度的组合状况进行分类分析。结果显示:长沙市内五区的活跃度居前五位,而距离各中心城区较远的县市区活跃度较低,总体上呈中心-外围的圈层分布,且具有沿轴向扩展与多极点并存的空间分布格局;核心区的经济活跃度与人口活跃度基本一致,而外围区则不一致;从经济活跃度和人口活跃度的组合关系来看,表现出高-高、高-低、低-高及低-低等4种类型。  相似文献   

15.
陈豪光 《珠江经济》2004,(11):44-49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预言,21世纪有两件事将影响世界进程和改变世界面貌,一是美国高科技产业,二是中国内地城市化进程。我国应大力发展三大“组团式”城市群,即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京津环渤海湾城市群,以提高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整体贡献率。组团式城市群可以使规模效应、集聚效应、辐射效应和群力效应达到最大化。  相似文献   

16.
城市群“中心—外围”城市之间逐步形成生产性服务业向中心城市集聚以及制造业向外围城市迁移的功能分工,并影响金融在城市群内部的集聚效应。文章通过构建新经济地理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并运用空间计量SARAR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城市群发展水平越高,功能分工水平越高,金融集聚程度越高;欠发达城市群分工程度较低,使金融资源由外围城市向中心城市集聚(虹吸作用),但是快速发展和发达城市群分工过程导致金融资源由中心向外围扩散(辐射作用);中心城市地方政府干预会加剧欠发达城市群中心对外围金融的虹吸作用,同时抑制发达城市群中心向外围的金融辐射作用;生产性服务业通过对外围城市的制造业进行支持而促使金融向外围城市扩散。因此,加强城市群功能分工和促进城市群协同发展,弱化政府干预和促进区域金融一体化,这是文章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7.
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演化与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娜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2):33-36
长三角城市群被誉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其空间结构不断演化。基于长三角城市群85个市辖区和县级市地域单元,文章以1990年、1995年、2000年和2006年为时间序列,采用总量指标和效益指标,从时空角度探析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演化规律。发现,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结构呈现由行政等级结构布局转向扁平式布局,由极化发展向泛化发展,由外延扩展向内涵扩展转变等特征。  相似文献   

18.
城市群内次中心城市的发展研究——以肇庆为例进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城市群内次中心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2002年我国城市化水平为39.1%,但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近10个百分点,比中等发达国家低11个百分点。相对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迅速加以提高。  相似文献   

19.
城市群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空间载体,加快西部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对于缩小我国东西部发展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西部地区9个城市群为研究对象,构建我国西部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测度,同时基于经济、社会、制度、人口、环境5个维度,识别影响西部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结果表明:西部城市群整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缓慢增长态势;子系统高质量发展水平差异明显,协调发展水平和绿色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开放发展水平差距最小;投资水平、消费水平、交通运输水平、工资收入水平、环境治理水平的提升能够显著促进西部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政府干预和人口集聚抑制了西部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各影响因素存在异质性。据此,西部城市群应进一步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提升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坚持问题导向、加快补齐城市群发展短板,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20.
若在五年之前提出江淮城市群.即使是安徽人也不会相信,但是现在不同了,江淮城市群正在勃然浮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