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马桢  尹玲娟 《经济与管理》2010,24(11):37-40
国外学者的研究集中于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控制权的转移、现代公司两权分离的历史演进过程、制度安排等方面,已形成一系列研究成果。中国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股权集中度高、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监督机制不健全等,为此,国有公司治理结构应在符合国情的前提下,实施产权多元化政策,落实监管职责,实施有效的约束机制等,加快公司治理结构规范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基于资本市场复杂性的公司治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司治理是一组规范与法人财产相关各方的责、权、利的制度安排,是法人财产制度的组织结构形态。这一制度安排或组织结构形态的内在逻辑是通过某种形式的制衡来实现对代理人的约束与激励,以最大限度地满足股东和相关利益者的权益。公司治理的核心是代理人问题:在现代公司的委托一代理结构下,委托人关心的是如何选择、监控、激励经理人员,特别是首席行政执行官(CEO)。  相似文献   

3.
公司治理结构与激励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中,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是减少委托风险、降低代理成本、提高企业绩效的焦点问题。本文从考察公司治理结构下委托代理关系产生的“代理问题”着手,研究公司治理结构下解决“代理问题”的激励制度安排,提出隐性激励和显性激励的配合使用是解决公司治理结构中“代理问题”的关键所在。通过对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下两种激励制度的比较分析,探讨我国在试行年薪制与经理股票期权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提出了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下激励机制的设计思路。一、公司治理结构下的委托代理关系按照现代公司理论,出资者(如股东…  相似文献   

4.
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提出了公司制企业"两权分离"的著名命题.而新制度经济学家通过对公司产权的分解与剖析,指出应当通过剩余控制权分配从而实现对公司治理结构进行事前的制度安排.基于信息经济学的委托-代理理论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发展,使得理论界对公司治理问题的本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从现代企业理论、产权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以及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角度出发,对现代公司治理的发展渊源及理论基础进行简要回顾和分析,进而说明治理结构与机制的设计则重在对各利益相关者做出相关制度安排,以在不同利益集团之间寻求利益均衡.  相似文献   

5.
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公司制度的核心所在,其在公司法上主要指有关公司机关的权力分配与行使诸问题的制度安排.针对目前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实践缺陷和理论误区,提出法治化是其实现公平、高效的现实选择.建立法治化的公司治理结构,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应当由包括主体、法制、监督、文化、辅助等子系统组成.  相似文献   

6.
张华山 《经济论坛》2002,(17):28-29
建立和完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经营者积极性不高的问题,是当前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建立经营者激励机制是现代公司治理的核心 现代公司制度是伴随古典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而产生的,由于“两权分离”,就必须在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建立一套有效制衡的体制和机制,这就是公司治理。由于“两权分离”,所有者(股东)将企业委托给经营者管理,于是产生典型的委托——代理关系。股东和经营者都是“理性经济人”,都追求自己效用目标最大化。经营者掌握着公司剩余控制权,由于“信息不对称”和“激励不相容”,因而可能出现经营者为追求自身短期利益而损害公司长远利益的行为,即经营者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所有者为了防止经营者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就必须建立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实现激励的兼容性,最大限度地实现股东利益的最大化。随着新经济的发展,以企业经营者和技术创新者为代表的人力资本登上历史舞台,国际公司治理的重心已从过去调整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关系,转变为调整货币资本与人力资本的关系。也就是说,国际上新的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人为设计的有效率的制度安排,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不仅是人们追求经济效率(经济技术演进)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在特定的政治历史及制度环境中按不同方式演进和运作的,即现代公司治理结构是经济效率与制度适应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何永芳一、现代公司制的法人治理结构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是指为保证公司法人资产能有效运营而在组织管理上作出的制度安排。现代公司制度中的法人治理结构是由股东大会与董事会的信任托管、董事会与高级经理的委托代理关系,以及股...  相似文献   

9.
论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环境的整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力 《经济师》2004,(11):133-134
独立董事制度在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 ,其功能在于监督与制衡公司控制者 ,但是这一制度在我国的生存环境的整饬取得进展以前 ,不应盲目推广该制度。  相似文献   

10.
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中的独立董事制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纪鹏 《资本市场》2001,(12):68-69
<正> 众所周知,现代公司治理结构是在企业组织从独资形态、合伙形态演变到现代公众公司制度后,才日益凸现的重要论题。这一论题发生的背景是现代公司产权制度和治权制度的两次分离,即:第一,公司出资人拥有的股权和法人所有权的分离;第二,抽象的公司法人所有权与具体的经理人经营权的分离。正是在两次两权分离的基础上,才引发了必须制约内部人控制和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的公司治理问题。企业组织之所以能演变到公司形态,其本质在于盈利性的经济组织借鉴了起源于中世纪欧洲的寺庙法人制度,企业出资人为实现社会集资,扩大私人经济控制力,使其与社会化大生产的规模要求相适应,并使出资人彻底摆脱在经济和法律上承担无限责任的羁绊,最终使企业组织披上了宗教法人的外衣,奠定了现代公司制度的法律基石,然而,法人在宗教上  相似文献   

11.
童强 《经济视角》2005,(7):34-36
现代企业制度是建立在出资人所有权和企业法人财产权相分离的基础之上,由此决定了现代公司治理结构要遵循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分立的框架。成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之后,国有企业有了明确的出资人,赋予国资委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职责。其中的核心职能是如何管好人,因为任何需要改变组织行为的行动均要涉及人。当然,管人已经不能再依靠过去的行政手段,应该通过一系列制度的安排,使出资人、决策人、执行人、监督人之间既能相互约束,  相似文献   

12.
由于现代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使公司所有(股东)和其代理人(董事和经理)之间权利和责任不对等。虽然现代公司通过内部双重的委托代理关系及一整套的内部制衡机制使这种不对等的关系有所缓解,但现代公司内部治理缺陷——监督和激励问题仅通过内部机制的安排无法克服,必须利用外部市场的竞争机制所产生的间接治理机制及所提供的有关实施治理的充分信息加以校正。  相似文献   

13.
周春平 《生产力研究》2003,56(6):167-169
美国公司的股权结构十分分散 ,形成了“弱所有者、强管理者”格局 ,股东主要依靠股票市场对管理层形成约束机制。机构投资者的形成并未从根本上改变美国公司的治理结构。美国公司治理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公司中为激励和约束管理层而设计的独立董事制度、股票期权制度、审计制度等制度安排存在缺陷。公司治理危机并不意味着美国公司治理模式的彻底失败 ,美国公司治理问题将逐步得到修正。产权制度改革、提高董事会的独立性和监督的有效性是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建设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作为公司治理的重要内容,在本质上,财务治理是对公司财权进行的一整套制度安排。具体地说,这一套制度安排必须通过与企业有直接利益关系的各当事方缔结财务契约来实现。本文提出,构成财务治理基础的财务契约是一种不完全契约,这种契约的不完全性将会产生激励不足和约束失控两个主要影响。因此,我们的财务治理机制应该针对财务契约的不完全性来进行设计,力争最大限度地降低不完全财务契约造成的负面影响,提高财务治理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
陈昆 《生产力研究》2007,(22):130-133
2001年年末起始爆发的美国大公司系列会计丑闻充分暴露了现代企业制度中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内部人控制问题实质上就是代理问题。在以两权分离为特征的现代公司中,代理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如何解决代理问题是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6.
公司治理,作为一种涉及公司股东、管理层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的制度安排,是现代公司制度的核心问题之一。随着国有企业产权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对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问题日益引起各方面的关注。本文拟对公司治理问题谈一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现代公司制的核心是公司治理结构,其运作效率主要取决于公司治理结构的安排。但在煤炭企业转制改造中,公司治理结构暴露出董事会产生不规范,董事会对经理人员的选聘和监督无法真正行使;监事会的监督效果不理想;对经理人员和职工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不健全的缺陷,为经营者追求内部人控制偏好提供了极大可能和方便。因此文章通过对煤炭企业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研究,分析了煤炭企业公司在治理结构中的缺陷及对策,指出企业真正建立起高效运行的组织结构,完善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之间的权责、利益的有效制衡机制,是实现和完善内部治理结构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王振中 《经济师》2009,(10):187-187,189
票号以两权分离为组织形式的治理结构,以及其创新的激励制度和严格的约束制度,对现代企业解决委托代理问题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内部人控制"的容忍与"内部人控制问题"的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功翔 《经济问题》2004,(11):62-64
“内部人控制”与“内部人控制问题”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内部人控制”是与两权分离相联系而产生的一种内生性的企业制度安排。经理人员职权的扩大,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发展与提高企业效率的需要。在现阶段治理“内部人控制问题”,既需要解决国有股“一股独大”问题,更需要建立对企业经理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20.
日本公司治理结构的特点及对我国企业改革的借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首先对国内外有关公司治理的不同观点进行了梳理和分析,认为公司治理本质上是对公司经理行为进行监督和约束的制衡机制;着重分析了日本的公司治理结构特征。通过分析表明,在所有者与经营者分离的公司制企业中,法人治理结构中对经营者的监督机制不足是一个普遍的问题。这种现代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缺陷不仅在日本公司中存在,也是当前我国企业改革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