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防范业务风险的重要环节,印鉴核对是人民银行办理核算业务对凭证的真实性、有效性核实的必不可少的程序.实践中,传统手工折角核对印鉴方式难以适应数据高度集中、核算流程优化下的ACS系统.借鉴电子验印系统在商业银行的成功应用,为ACS如何规避手工折角核对印鉴的风险、提高核算效率提供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验印仪在南京问世交通银行南京分行应用电子计算机与清晰摄像头组合成验印仪,为银行与客户之间资金往来时验印工作提供了一种先进手段。以往客户预留在银行的各类印鉴都是按日期或门类分别汇编成册,当客户与银行有业务往来时,都要将客户的印鉴与预留印鉴反复核对,手续...  相似文献   

3.
日前,江西省安义县社保局对全县养老保险基金银行存款账户进行了全面对账和清查。由开户银行和该局财务人员各自提供银行存款余额数据到核查小组,由核查小组工作人员进行核对;加强与县财政部门的联系,对社保基金专户余额进行核对;与各银行之间对预留银行财务印鉴进行核对。该县社保局还将围绕资金运行安全,进一步细化资金审批、流转拨付,银行账户审批管理、  相似文献   

4.
邹丹 《华南金融电脑》2006,14(9):105-105
银行印鉴辨别是当前中国人民银行核对支付凭证的真实性、合法性的主要控制手段。其验证的方式是采取票据折角对印即将票据上的印鉴与客户在银行的预留印鉴折角叠起来看是否能组成一个浑然一体的印鉴。  相似文献   

5.
一、江门国库资金划拨及税款退库业务现状 日前江门市财政拨款业务和预算收入退库业务均通过业务人员提交纸质凭证的方式实现。在业务办理过程中,由于图形签章容易被伪造,并且与凭证要素如金额等没有对应关系,存在犯罪分子利用仿造签章或涂改金额等手段进行金融诈骗从而造成了国库资金损失的风险,资金安全存在隐患。同时,国库工作人员核对印鉴时需时较长,在高峰时业务处理压力较大,同时人工送递纸质票据效率低和消耗双方人力成本,系统的效率低下,不利于营造有利出口退税企业的金融环境。  相似文献   

6.
预留印鉴对票据防伪、资金安全支付具有重要作用,加强对金融机构预留印鉴的监督审核,是基层央行防范资金风险的重要前提。但金融机构在人民银行的预留印鉴管理和使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应引起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7.
预留银行印鉴作为有效票据的重要素之一,对票据的防伪、资金的安全支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监督工作中的一个特别重要的环节就是核对印鉴,所以在实际工作中要特别重视加强预留印鉴的管理工作。在长期的工作当中,作者发现预留印鉴管理中存在着不少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浅谈一下自己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强化基础工作确保“国库资金"安全李欢平众所周知,国库资金的运转必须借助一定凭证为载体方能进行,为确保国库资金的安全,我们着重在凭证的使用、凭证传递、复核及帐表核对时限三方面,强化基础工作。一、凭证使用要求规范化一般来说,凭证作为载体,须根据运载内容有...  相似文献   

9.
一、案件简述郑州市某企业资金充裕,银行活期账户上经常有上千万资金流动,银行业务量大,每月有1000多笔记录。为减少错误,每月均先将单位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核对无误后方结账。2005年初,会计因急于结账,在帮助出纳核对银行账的过程中发现银行账对不上,在查找过程中发现有几笔未达账项不熟悉,上月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实际两边不相等等异常情况。企业遂仔细查找,最后查出异常情况的背后是一起舞弊案件。二、舞弊手段经审计检查发现,该单位出纳以银行定期存款到期转存需携带印鉴,付款凭证(支票或电汇)印鉴模糊需补盖印鉴等理由拿到印鉴,…  相似文献   

10.
电子支付密码系统在银行对公业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支付密码系统在银行对公业务中的应用深圳南方信息企业有限公司文木一、概述传统的图章印鉴识别方式不仅增加了银行柜员识别图章真伪的难度,而且票据传送和印鉴核对需专职人员跑到“票据交换所”(设在清算中心)进行票据交换,核对后,返回各专业银行才能入帐。对占...  相似文献   

11.
国库对账工作是确保国库同财政、税务等部门之间账务一致的有效途径;也是有效防范国库资金风险、确保资金安全的重要手段。目前很多地方仍然采用传统的人工核对方式进行国库对账工作,存在诸多弊端。作者在滨州市设计和开发了国库对账系统,实现国库对账工作的信息化。本文阐述了该系统主要设计思路和开发方法。  相似文献   

12.
预留银行印鉴作为控制支付风险的一项重要手段,在银行与企业账务往来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核对印鉴就成为监督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风险控制环节,同时也是业务处理的主要依据之一。近年来,金融犯罪案件不断增多,利用预留银行印鉴进行诈骗或挪用等案件时有发生,同时  相似文献   

13.
国库对账工作的难点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库与征收机关定期核对各级预算收入,是防范、化解国库资金风险,确保国库资金安全的一条非常重要的措施,也是保证财、税、库之间预算收入数字准确无误的重要手段。现在,这两家的对账工作仍存在一些矛盾,需要进一步协调解决。  相似文献   

14.
<正>预留印鉴是金融机构资金支付安全的重要屏障,加强对金融机构预留印鉴的管理,是人民银行防范资金安全的有效手段。《支付结算办法》(银发[1997]393号)第一百六十三条规定:"单位在结算凭证上的签章,应为该单位的财务专用章或者公章加其法定代表人或者其授权的代理人的签名或者盖章。"为全面掌握预留印鉴管理及使用情况,人行曲靖中支对全辖83家在人民银行开立账户的金融机构开展调查,在实际工作中加强对预留印鉴的审核及管理,但仍存在一些  相似文献   

15.
会计对账工作作为人民银行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是确保会计核算日清月结、账平表对的有效手段,也是提高会计核算质量,加强内控管理,防范风险发生,保障资金安全的重要措施。特别是中央银行会计核算电子对账系统的推广上线运行,改变了以前人民银行与商业银行之间传统落后的手工对账方式,进一步提高了对账的即时性与高效性,对确保银行资金安全,  相似文献   

16.
印鉴卡风险管理发展 对公客户在银行的预留印鉴,是其在办理各类银行业务时进行身份认证的主要手段。随着业务不断发展,印鉴卡偷换、丢失、损坏等管理风险隐患逐日凸显。现有纸制印鉴卡开、变、销和储存、核对、管理等业务内容的风险防控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会计营业部门与开户单位实行手工按月(句)对账制度,即央行按月(旬)向开户单位发送对账单,由开户单位填列余额和未达账项并加盖预留印鉴后于次月15日前返还央行。这种对账方式具有对账工作量大、对账间隔周期长、账务核对处理不及时的缺陷,差错从发生到发现时间间隔最长可达45天。  相似文献   

18.
金融机构在人民银行开设账户,办理支票、电汇、对账、国库集中支付业务,需要在人民银行预留印鉴,也就是其财务章和法人代表(或者是其授权的一个人)名字的印章。当金融机构到人民银行办理上述业务时,需要在相关会计凭证或资料上加盖预留印鉴,经有关人员核对确认相符后,才能办理相关业务。预留印鉴管理始终是人民银行作为控制支付风险的一项重要手段,核对印鉴是会计核算和事后监督人员控制操作风险的一个重要环节和主要依据。在实际工作中,笔者发现预留印鉴管理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改进。  相似文献   

19.
印鉴作为银行凭证的八大要素之一,不仅能够保证凭证内容的真实可靠,证明其法律效力,而且能够真实体现每项具体业务的来龙去脉,是防止经济犯罪,保证银行资金安全的重要手段.无论何种付款凭证,一经签出必须加盖付款单位预留银行印鉴,所以印鉴在业务柜台使用的频率极高,几乎涉及到每一笔业务,是银行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要环节.最近我们对辖区营业部门的印鉴管理工作进行了调查,发现存在不少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0.
数码印鉴是在保留了传统图章印鉴原有作用的基础上,又有创新和发展的一种电子印鉴。数码印鉴在安全性。可识别性。处理速度及核对效果方面都胜过传统的图章印鉴,同时它还具有图章印鉴无法实现的凭证管理功能,在银行会计通存通兑业务中,数码印鉴更能充分发挥其特有的优越性。改进银行的印鉴识别方法,将会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