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随着医疗费用逐年增长,人口老龄化对其影响已成为重要研究方向。本文利用2015年CHARLS数据从微观角度出发,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分别研究不同地区医疗服务使用特征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人口老龄化将导致医疗服务需求量增加,但对医疗费用影响并不明显,西部老年人群人均住院费用反而显著下降,而没有钱看病是老年人群医疗费用降低的主要原因,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对不同地区老年人保障水平也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2.
采用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项目,收集2005、2008、2011、2014年各4531、1766、1384、1074名65~104岁城市老年人追踪数据,运用增长曲线模型,考察了城市老年人的认知能力随年龄的变化趋势以及社区丰富环境(社区组织社会活动、社区提供精神慰藉服务、社区提供医疗保健服务)对认知变动轨迹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加,认知能力的下降速度越来越快。所在社区组织社会活动、提供精神慰藉服务的老人认知水平更高,认知能力的下降速度更慢,而社区医疗服务并未对城市老年人的认知变动轨迹造成显著影响。建议把握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变化规律,在认知功能迅速下降之前及时干预,加强丰富环境的刺激,防止或减缓认知能力的进一步退化。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如何促进老年健康成为学术界及政策制定者亟需关注的重要议题。基于2005年、2008年、2011年及2014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数据,以健康不平等理论为研究视角,探讨医疗服务可及性对老年健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医疗服务可及性与老年健康之间呈显著相关,医疗服务不可及会显著增加老年人IADL、ADL及认知功能障碍和死亡风险;且这种关系随性别、年龄及城乡呈现出差异性。具体表现为医疗服务可及性对女性老人健康结果的影响大于男性老人;对低龄和中龄女性老人与中高龄男性老人的影响大于同性别的其他年龄组;与城镇老人相比,医疗服务可及性对农村老人健康结果的影响更大。医疗服务可及性对老年健康影响的性别、年龄及城乡差异,与其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所遭遇的不公平制度环境有关。研究的政策意义在于,在我国人口快速老龄化的背景下,如何通过提升医疗保障制度在不同性别、年龄以及城乡之间的公平性来提高老年人医疗服务可及性,消弭由于制度不公平而带来的健康不平等,从而降低老年人IADL、ADL及认知障碍的发生率及死亡风险,实现老年群体的健康老龄化。  相似文献   

4.
祝慧琳 《中国物价》2020,(11):82-84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和劳动年龄人口下降的背景下,合理有效地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CHARLS(2011-2015)数据,结合家庭劳动供给理论,考察了配偶收入对老年人就业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配偶收入水平对老年人的就业概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异质性分析发现,这一负向影响对女性、城镇户籍和家庭中有16岁以下孙子女的老年群体相对更大,并随着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5.
《商》2015,(51)
随着年岁的增长,很多在职的中年人步入老年阶段,老年人的身体的各个组织器官发生着退行性变化,身体活动量逐渐下降,同时老年人的机体抵抗力下降,易患各种老年病,各种慢性病不仅影响老年人的身体健康,而且加速老年人的机体衰老。医疗费用对于已退出工作领域的老年人来说是一项沉重的经济负担,所以要试图通过一些措施来减少医疗费用,运动能够强身健体,对于老年人来说对身体机能的保健效果是很有效的,所以文章从体育健身的角度出发,探讨通过体育锻炼达到减少老年人的医疗费用,预防疾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多数老年人身体机能随年龄升高而减退,素质指标如老年人的握力、坐位体前屈、闭眼单足站立、选择反应时等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减退.老年人的体质随年龄的增长而减退,但个别老年人测试指标在正常范围之内或超过同龄老年人的体质水平,体育锻炼可能是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支付方式改革的目标能否实现,取决于它能否改变医疗服务提供者行为。利用江西省某医院2015年新农合儿科住院数据断点回归方法表明,新农合次均费用限额政策使得儿科住院患者药品费用下降10.8%,但医疗诊断费用提高了8%,对总体医疗费用和农民自付费用影响不显著。研究结论显示,新农合总额预付制度在有效控制医疗费用总额增长的同时,将支付压力转移给了参合农民,并加大了医疗市场不平等。新农合制度改革应在短期内加强对非药品费用监管,长期要重构供给方收益函数。  相似文献   

8.
基于Andersen医疗服务利用行为模型并进行改造,将原模型中影响医疗服务利用的三大类因素(预置因素、能力因素、需要因素)简化为两大类(预置因素和能力因素),并重点分析能力因素对农村老年人就医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预置因素(社会结构、健康信念)对农村老年人就医行为影响不显著,能力因素(经济状况、医保、医疗可及性)对农村老年人就医行为有显著影响.区分了广义的医疗费用和狭义的医疗费用,交通成本是医疗总成本的重要部分,在医疗保险制度已经建立并逐步完善的情况下,通过提高“医疗可及性”降低交通成本,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是提高农村老年人“医疗可负担性”的有效途径.建议在市场有效的医疗领域,发挥市场机制在医疗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允许医生自由执业,通过提高医疗可及性来降低农村老年人的医疗总成本;在老少边穷地区等市场失灵地区举办公立医院,发挥医疗救助对农村特困老人的“兜底”功能.  相似文献   

9.
以2007~2018年A股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从审计收费的角度实证检验了技术溢出的正面效应.研究发现,技术溢出能够显著降低审计收费,而企业经营风险和多元化程度的降低是导致上述效应的传导机制.进一步研究发现,审计质量并未由于审计收费的减少而下降,表明技术溢出提高了审计效益.此外,技术溢出与审计收费的负向关系在高人力资本的事务所或企业中更为显著.上述发现为技术溢出的经济效应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为理解审计收费的影响因素提供了不同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本领域研究提供数据支撑,提高结肠癌患者管理水平,以期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促进卫生资源有效利用。[方法]应用SAS9.4软件在青岛医保数据库中分析全样本结肠癌患者和在首诊年份采用不同治疗方式的患者的人口学特征、直接医疗费用和构成情况以及随时间变化的趋势。[结果]全样本、化疗组、手术组、手术+化疗组分别纳入2520、197、131、135例结肠癌患者;全样本患者2012-2014年次均住院费用在15000元左右;2012年化疗组、手术组、手术+化疗组年人均住院费用分别为38431元、50664元、78189元,到2014年手术组、手术+化疗组年人均住院费用约下降68%,化疗组约下降44%;化疗、手术、手术+化疗三组在2012-2014各年人均住院费用中药费占比在60%到90%之间。[结论]我国结肠癌患者疾病经济负担较大;首诊年份接受不同治疗方式的患者年人均门诊、住院费用差异较大且随时间变化趋势不同;结肠癌患者医疗费用构成中药费占比最高。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人口老龄化、房价波动与我国居民部门资产债务结构的基本事实及相关文献研究,探讨人口老龄化与房价对居民部门债务潜在风险的影响,并以世代交叠模型为基础,论证人口老龄化对房价及其居民杠杆率的影响机制,最后构建相关变量与误差修正模型等进一步考察了三者之间的动态相关性关系.实证结果表明,长期内人口老龄化加剧与房价下跌都会加大居民部门的债务风险,短期内人口老龄化对居民部门债务风险有正向影响但不如长期显著,房价下跌对居民部门债务风险的加剧效应也不会短期内显现出来.这说明居民部门仍存在潜在的债务风险,且在一定程度上受人口周期、房地产周期长期影响,表现在人口老龄化会降低房产需求形成房价下跌导致居民部门资产缩水、信贷增加,形成债务风险.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与欧盟的老龄化模式不同,在人口老龄化的原因、过程及社会经济后果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征。欧盟国家在应对老龄化社会问题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及其经验值得我国借鉴。在比较分析中国与欧盟人口老龄化过程、原因、后果的基础上,研究欧盟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措施及对我国的启示。应不断深化社会福利制度改革,规避人口老龄化经济风险;整合各种养老资源,完善现代养老保障体系;适时调整人口发展相关政策,优化未来人口年龄结构。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的老龄化快速发展,老年人口的高龄化、空巢、失能趋势明显,老年护理从业人员的需求增加,目前老年护理人员供求严重失衡,护理人员素质较低,地区分配不平衡对老年护理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困扰。我国应从建立适合我国老龄化严峻形势下的老年护理人员制度,开展老年护理人员教育,加强职业态度培训,加大老年护理人员的政策扶持以及提高护理人员的社会地位等方面来建立一支专业素质强,职业素质高的老年护理人员队伍,促进我国的老年护理业更好地发展,从而让每个老年人拥有一个积极、健康、有爱的晚年生活。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In Europe, a demographic transition has occurred meaning that countries have larger older adult populations who are increasingly living alone and receiving homecare rather than institutional care. Given that living alone is the greatest individual risk factor for fire mortality amongst older adults and that large differences exist in terms of both fire mortality risk and liv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countries,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co-living rates and fire mortality rates among older adults in Europe. Freely available datasets with aggregated European data on fire mortality, living arrangements among older adults, population statistics and GDP were analyzed using Poisson regression models. The results show that fire-related mortality rates amongst older adults in Europe is correlated with living arrangements after adjusting for GDP. Specifically, in Europe, when the share of older adults living alone increases by one percentage point, fire mortality rates increase by roughly 4 percent for both sexes.  相似文献   

15.
The world is getting older, and the rate of aging, as well as the composition of aging, has important global policy implications for public finance. We’re witnessing a speeding-up of the share of elderl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It’s important to think about fiscal stress from aging in two ways. Aging from above results in changes in social expenditures. This is going to lead to increases in health expenditures, increases in pension expenditures, and decreases in education expenditures. Aging from below leads to changes in revenues as workers decline relative to the total population. I want to “right-size” spending on health care, pensions, and welfare. Let’s talk about our public policy values and goals and figure out what we can afford, and what that means, and who needs it.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2005-2018年中国老年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调查数据的分析,评估失能老人的照料需要满足状况及其变化,探讨什么因素会影响未满足的需要,并重点比较这些因素对部分未满足与完全未满足的需要的影响的差异。研究的主要发现是:截至2018年,超过一半的失能老人的照料需要部分未满足,照料需要完全未满足的比例约为3%,并且2005-2018年间照料需要未满足的比例始终维持在50%以上;照料资源倾向于中重度失能老人,轻度失能老人是照料盲区;虽然中重度失能老人几乎都有人照料,但他们仍需更多照料。据此提出,关注长期照料服务与一般养老服务之间的空白地带,构建从重度失能到健康的连续性健康养老服务体系;为功能严重衰退的失能老人建立以专业长期照护为主、家庭照料支持为辅的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7.
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将中期目标定位在2035年、长期目标定位在2050年,从现在开始到2050年只有30年的时间。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的落脚点应该放到老年人身上,目标是解决好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并围绕这一目标制定相应的体制和机制,构建养老服务体系,并制定规划。然而,制定规划的起点应该是了解和掌握现在到未来的养老需求。对未来中国人口和老年人口的规模和结构进行估计,在此基础上对未来需要照护的老年人规摸和结构进行估计,结合需要照护老年人的收入情况,估计了不同收入水平下需要照护老年人未来的变化情况,并对不同收入水平下需要照护老年人的特点和获得照护服务的方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对上海城区697对75岁及以上的体弱老人及其家庭亲属照顾者作了抽样调查和统计分析。家庭亲属照顾者的照顾资源是影响高龄体弱老人生活满意度的显著因素。经济资源充分、家庭和朋友支持充足、健康自评相对好、运用积极应对策略的照顾者有较高的生活满意度。要提升家庭亲属照顾者的心理健康,首要的任务之一是增强照顾资源,包括经济的、健康的、心理的、社会的资源。  相似文献   

19.
The demographic changes that have taken place throughout the twentieth and early twenty-first century confirm the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older adults. More older adults implicitly entail an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people in a situation of dependence. The issue of long-term care has economic, social and health care implications. This article addre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panies involved in long-term care services and the employment generated. The database of the Spanish Directory of Companies (DIRCE) provided information on the variables used in the analysis: companies created, employment generated, companies by legal status and territorial distribution of the companies. Noteworthy findings were that the long-term care service sector contributes more to creating jobs than other economic sectors and that third sector companies are important in providing long-term care servi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