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焕春,1953年3月出生,湖北恩施人,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农业部新兽药审评委员会委员、农业部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理事长等职。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教育成果二等奖1项。曾荣获湖北省优秀共产党员、湖北省劳动模范、农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2.
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进行加入世贸组织谈判时,已经预计到柑橘的国内市场将会受到冲击.但今天,柑橘产业胜利突围.2011年我国柑橘产量超过2600万吨,赣南脐橙等国内名品远销国际市场.这要归功于邓秀新和他的柑橘团队.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到产后处理,再到市场营销,邓秀新及其同事的研究覆盖了整个产业链条,形成了完整的产业体系,成功地拯救了国内柑橘产业.在这个过程中,邓秀新成长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现代农业柑橘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  相似文献   

3.
科技创新着力解决生产重大问题 1979年,于振文考取了著名小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山东农业大学教授余松烈的硕士研究生,开始深入系统地学习研究小麦高产栽培理论。毕业后,他留校任教,并作为主要成员参与余松烈主持的“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这项课题研究成果于1992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相似文献   

4.
张福锁,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院长,资源环境与粮食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农业农村部科学施肥专家指导组组长.他从事植物营养学理论和技术研究工作近40年,创新了养分资源综合管理技术体系,推动了全国测土配方施肥和化肥零增长行动,突破绿色发展卡脖子关键技术,创建科技小院技术创新与应用模式,打通了零距离从种到收服务农民的最后一公里,为脱贫攻坚和农业绿色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极富时代气息的党的十八大报告传递出了诸多改革新指向,也释放给各行各业很多信息.如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等,都蕴含着对土地管理的新要求和新任务.在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战略要求下,如何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促进耕地保护、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转变农用地的利用和管理方式并为现实问题提供解决方案?2012年岁末,刚刚度过80岁寿辰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汪懋华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他强调,土地整治不仅需要管理制度建设和科学管理,同时还要强化科学技术创新的服务与支撑.  相似文献   

6.
他是著名的科学家,也是成长于土地、收获于土地的农民;他是大学校长,也是身先士卒、30年一直站在科研第一线的优秀共产党员.在学术界,他是公认的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研究的开创者和集大成者;而在农民眼中,他就是一个对田间作物搭配最在行不过的庄稼好手.这就是朱有勇,一个全心全意服务农民的新时期农业科学家.  相似文献   

7.
刘仲华,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湖南农业大学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植物功能成分利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加工研究室主任、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中心茶叶分中心主任.  相似文献   

8.
盖钧镒,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豆育种专家、数量遗传学家和农业教育家。长期从事植物遗传育种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尤其专长大豆种质资源、新品种选育、数量性状遗传的研究。以大豆遗传资源为重点研究方向,揭示了中国南方大豆地方品种资源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潜势,将种质研究推进到基因组领域;提出我国大豆品种熟期组分类标准与方法和全国大豆品种生态区划方案;发现栽培大豆起源于南方野生群体的遗传学论据;提出数量性状泛主基因 多基因遗传理论,建立了数量性状遗传体系分离分析方法;主持国家大豆育种攻关项目,育成和参与育成20多个大豆新品种。创建了国家大豆改良中心;致力于学科建设与发展,培养出大批博士、硕士等优秀科技人才;对我国大豆科学、大豆生产发展以及农业高等教育做出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正沈建忠长期从事兽医学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领衔的科研团队入选教育部和农业农村部创新团队。在教学上积极推动教育教学实验改革和一流学科建设,坚持立德树人和全程育人,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德才兼备的兽医科技人才;在科研上坚持基础与应用研究并重,在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和兽医公共卫生的基础理论与技术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推动和促进了基础兽  相似文献   

10.
他把植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创新,摆在了实验室,摆在了乡间田头;他严格反复验证自己的假说和设想,不断地取得研究发现和理论突破,迈上一个又一个科学进步的台阶;他严谨谦虚却又不失诙谐风趣,他就是2011年当选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孔明研究员.立志求学奠定专业基础1980年,吴孔明考入了河南农业大学植保系,1987年硕士毕业后进入河南农科院植保所工作.开始工作的头两年在河南省太康县朱口乡驻点,一边为棉农传授害虫综合防治技术,一边开展科学研究.这位脚踏实地的年轻的棉花卫士默默立下奋斗志向,开始了不懈的追求和拼搏.  相似文献   

11.
当记者在天津科润黄瓜研究所的展览厅里,一眼见到侯锋院士手持黄瓜时那坚毅专注的神情,立刻为他内心世界所体现出来的一种莫名的境界所吸引。在大幅照片前记者久久驻足凝望。试图接近这位被农民兄弟亲切地称作 "黄瓜王 "的科学家的内心世界,去破解这位把一生都有奉献给黄瓜育种事业的专家的生命历程。 一 、 胸 怀 民 瘼 救 助 民 生 在的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无论是来交黄瓜种子的宁阳县的农户们,还是来进黄瓜种子的经销商,他们都以曾见过和能见到侯锋为骄傲。在他们的印象中,侯锋的形象是那么质朴亲切又是那么崇高和值得敬仰。在全国的许…  相似文献   

12.
<正>陈学庚,男,1947年4月生,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石河子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名誉理事长,农业农村部西北农业装备重点实验室主任。他是江苏人,却扎根边疆六十载;他是中专生,却成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他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却推动了新疆棉花生产两次大提升;他自称知识不多,习近平总书记却对他说英雄不问出处。他是陈学庚,一辈子致力于农业机械研究  相似文献   

13.
<正>6月15日,农业农村部在山东青岛召开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推进会。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沈阳农业大学教授李天来围绕现代设施种植业发展作交流发言。近日,记者围绕如何走有中国特色的设施种植业发展之路等问题采访了李天来院士。记者: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现代设施农业,把发展现代设施农业作为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内容,作出系列决策部署。当前,  相似文献   

14.
《农村工作通讯》2022,(1):29-30
<正>马峙英,河北农业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农学会棉花分会副理事长,华北作物改良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河北省棉花产业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五月棉花秀,八月棉花干,花开天下暖,花落天下寒。这是古人赞美棉花的诗句。千百年来,人们能在冬天安逸生活,少不了棉花的功劳。无粮不稳,无棉不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