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晶 《科技和产业》2023,23(20):44-51
基于CGSS2021数据,运用Ologit模型、OLS模型和因果中介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社会互动对居民亲环境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社会互动对居民亲环境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这种促进作用主要通过情景互动渠道产生,其次是内生互动。并且,情境互动对城市和农村居民亲环境行为具有正向影响,内生互动对农村居民亲环境行为的促进作用更大,对城市居民的影响不显著。对现有关于居民亲环境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做出补充,并利用环境知识进行机制检验,分析城乡不同地区产生的影响程度。基于实证研究建议,充分发挥社会互动对环境治理的作用,注重城乡地区的差异性,并利用加强环境知识的宣传手段推动美丽中国建设。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住房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发展住房租赁市场,长租公寓由此应运而生。然而在其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暴露很多问题,使租客持续租赁意愿逐渐降低。以期望确认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为研究基础,构建长租公寓租客持续租赁意愿理论模型,探讨其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知觉行为控制对租客持续租赁意愿的正向影响作用最强,其余依次为租客满意度、主观规范;租客满意度受到租客态度与期望确认程度的正向影响,其中租客态度影响作用最强;租客期望对期望确认程度产生负向影响,感知质量对期望确认程度产生正向影响。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建议,增强租客持续租赁意愿。  相似文献   

3.
垃圾产生端是垃圾分类的核心节点,因此增强居民垃圾分类意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用TPB-VBN整合模型作为基本理论框架,将垃圾分类激励政策作为重要影响因素,对居民垃圾分类意愿进行实证分析。修正后,TPB-VBN整合模型得到结构方程验证。经分析,后果意识和环保意识对责任归属有积极影响,后果意识、责任归属与激励政策对个人规范有积极影响,个人规范与知觉行为控制对居民垃圾分类意愿有积极影响。最后,结合我国社会文化背景,从政府、企业、社区三个角度提出对策,以提高城市居民的垃圾分类意愿。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了城镇居民垃圾分类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模型,针对南通市548份调研问卷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具体建议。研究发现,居民分类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及政府行为等因素均对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意愿产生影响,其中,分类态度对居民垃圾分类意愿的影响最大,主观规范次之。未来,要切实提高城镇居民环境保护意识,不断提升居民对垃圾分类重要性的认知;尽快建立健全垃圾分类体系,不断优化垃圾分类管理机制;强化垃圾分类硬件设施配套,不断完善垃圾分类储运体系。  相似文献   

5.
城市居民低碳出行模式的形成是实现城市低碳交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文章以计划行为理论为依据,分析了城市居民低碳出行意愿及行为的影响因素,建立整合低碳态度、从众心理、低碳知识技能的城市居民低碳出行行为影响模型;并通过实证方法发现,低碳出行意愿对低碳出行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低碳态度、从众心理、低碳知识技能对低碳出行意愿有显著正效应。  相似文献   

6.
杨朔  肖檬 《开发研究》2022,(6):149-160
基于陕西省821份农村居民的微观数据,利用双栏模型实证分析农村家庭人口结构老龄化对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有效样本中84.64%的村民有垃圾分类的参与意愿,村民垃圾分类支付意愿的均值为52.42元/年,农村家庭结构老龄化对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意愿有显著负向影响,社会信任能调节农村家庭结构老龄化程度对村民垃圾分类意愿的抑制作用。进一步异质性分析发现,家庭年龄结构对农户垃圾分类意愿的影响具有层级差异,家庭中年和青壮年人对垃圾分类意愿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强人际信任在家庭结构老龄化与居民垃圾分类意愿间的调节作用比强制度信任更大;按收入高低进行分组回归发现,高收入组对垃圾分类支付意愿更高。此外,从性别来看,男性比女性更具有生活垃圾分类的意愿;从受教育情况来看,受教育程度越高对垃圾分类意愿越强;从兼业程度来看,外出务工经历会增强农户垃圾分类意愿;从资源禀赋来看,耕地面积越多的村民对垃圾分类的意愿越强。由此,为了增加村民生活垃圾分类意愿,提升农村环境质量,政府应该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密切干部与群众的关系,健全生活垃圾处理奖惩机制。  相似文献   

7.
杨玲玲 《发展》2023,(11):79-82
<正>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农业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伴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稳步提升,建设宜居的家园逐渐成为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成为破解新时代社会矛盾的一个有效途径。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过程中,群众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是最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基于此,对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群众主体作用的发挥所面临的环境保护意识淡薄、认识不到位等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如何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提出针对性解决对策和建议,从而形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强大合力,使农村人居环境从“要我整治”变成“我要整治”,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真正提高农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相似文献   

8.
施建魁 《科技和产业》2023,23(3):102-109
通过调研获取江西省浮梁县370个茶叶消费者相关数据,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和KAP理论,构建结构方程模型(SEM)实证研究品牌信任、消费认知与购买行为三者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研究表明:消费认知在品牌信任对消费意愿、购买行为作用中扮演着部分中介作用;消费意愿在品牌信任、消费认知对购买行为作用中扮演着部分中介作用;消费认知对购买行为具有主导作用,而品牌信任对消费意愿具有主导作用;消费认知对品牌信任具有正向显著影响,而购买行为对消费意愿具有正向显著影响。基于此,从增强茶叶消费者消费认知和提升茶叶消费者品牌信任两方面提出引导茶叶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凸显,生活垃圾污染已成为困扰西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基于此,本文选取广西南宁市的城市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研究框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南宁市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大部分西部城市居民对垃圾分类有着积极的认知与态度,而外界规范对其支付意愿的影响较小,且居民对相关机构缺乏信任,无法感知到自己所缴费用能够带来环境改善。本研究的结论不仅有利于南宁市顺利推进垃圾分类政策,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而且有助于解决我国西部城市的环境问题,提升居民的环保意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0.
农村供水、污水处理、环卫等是支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农民生活质量最基本的条件.目前我国农村人居环境与城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必须充分发挥公共财政作用:本文试图通过实地调查反馈的信息达到“管中窥豹”的效果,挖掘农村居民的迫切需求,剖析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中的财政作用,进一步探讨财政作用的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11.
姜剑  张化楠 《科技和产业》2021,21(9):143-148
化肥减施是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及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基于山东省227份苹果种植户问卷调查数据,以计划行为理论为指导,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影响苹果种植户化肥减施意愿的显著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生态补偿政策下,有81.50% 的苹果种植户具有化肥减施意愿;苹果种植户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均正向影响化肥减施意愿,其中,化肥减施的必要性认知、过量施肥的危害性认知、邻里示范效应、政策指引效应、对经济效益影响的承受能力、化肥减施技术的接受能力、对化肥减施政策的了解程度变量是影响苹果种植户化肥减施意愿的重要因素.据此,为引导农户主动积极参与化肥减施,政府应加强宣传推广,提升苹果种植户化肥减施的认知水平;强化邻里示范与政策引导作用,营造浓厚的积极参与化肥减施的社会氛围;完善并落实化肥减施的生态补偿政策,激发苹果种植户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2.
乡村振兴要求人才先行,农林类专业大学生从事"三农"行业的意愿低已经成为制约人才兴农战略的根本原因。文章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分析农林类专业大学生从事"三农"行业意愿的决定因素,并进行因子分析、有序响应模型分析。主要结论:一是农林类专业大学生升学或留学意愿高,而从事"三农"行业的意愿较低。二是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对其从事"三农"行业的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基于以上结论,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张峁  王青  杨帆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7):48-53
基于中国1978—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时变参数(TVP)模型对我国政府支出对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影响效应进行比较分析。由实证结果可见:政府总支出促进了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对城镇的影响大于农村。分类支出上,政府行政性支出对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产生正向促进作用,对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产生负向作用;政府基本建设支出对城市居民先产生正向作用,但最近几年,产生一定的负影响,而对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从1990年后一直产生正向作用,且对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影响有逐渐趋同趋势;政府民生性支出对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一直有正向促进作用,但对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影响要高于城市。  相似文献   

14.
蒋楠  熊英 《特区经济》2020,(3):105-111
本文以顾客体验为切入点,基于价值共创理论、心理所有权理论和互惠规范理论,并运用于S-O-R理论框架,构建了虚拟品牌社区下,顾客参与价值共创行为产生的影响路径模型,通过问卷调查与实证分析得出:第一,顾客信息体验和娱乐体验越强,其参与价值共创的意愿程度越高,心理所有权部分中介了二者的促进关系;互动体验强化了社区顾客的心理所有权,并经由心理所有权的完全中介提高其参与共创意愿。第二,顾客参与共创意愿程度越高,其价值共创行为就越容易出现,社区的互惠规范正向调节了二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康超  王雪媛 《理论观察》2022,(10):68-75
以川南四市(内江、自贡、泸州和宜宾)1267个居民为样本,结合UTAUT模型,使用描述统计分析公共卫生事件下川南居民网购行为基本特征,运用SEM对构建的居民网购影响因素模型进行实证,验证了所构建模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居民的努力期望、社会影响和便利条件三个因素对网站熟悉度呈显著影响;居民的绩效期望、网站熟悉度和产品熟悉度对感知风险呈显著影响;网站熟悉度和产品熟悉度对网购意愿影响显著,社会影响对产品熟悉度具有显著正向作用,网购意愿对网购行为具有显著正向作用。最后提出,政府部门需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优化网络营商环境;电商企业需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升级网站系统等;物流系统等社会环境需优化各方面,提升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6.
刘欢  安立仁 《科学决策》2021,(11):81-89
基于社会交换理论、资源基础理论以及理性行为理论构建概念模型,分析期望收益、知识权力感知对员工知识隐藏行为的影响.研究证实期望收益对知识隐藏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期望收益对知识隐藏行为的影响没有得到证实;知识权力感知对知识隐藏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知识隐藏意愿对知识隐藏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自我效能感对知识隐藏意愿与知识隐藏行为之间的关系起到了正向的调节作用.据此提出相应的知识管理策略,以有效抑制知识隐藏行为、加强组织中的合作创新,为企业实现其组织目标提供良好的知识资源供给.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农村用户移动信息服务使用情况,文章以苏南地区为例,基于UTAUT模型,引入信息质量和感知成本两个变量,构建了农村用户移动信息服务使用模型。利用结构方程对模型进行检验,得出结论如下: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会影响和信息质量都对使用意愿产生正向影响;感知成本未对使用意愿产生负向影响;便利条件未对使用行为产生正向影响。并基于分析结果,提出了改善农村用户移动信息服务使用现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消费者绿色出行的心理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借鉴计划行为理论构建了绿色出行心理因素的概念模型,通过大样本的数据调查,开发了绿色出行行为及心理因素的测量工具,并应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意愿、感知行为控制两个因素都对绿色出行有直接的影响作用,而意愿对绿色出行的预测作用更大;态度、主观规范两个因素均对意愿有直接的影响作用,而态度对意愿的影响更强;在影响绿色出行的因果链条中,最重要的链条是感知效力→态度→意愿→绿色出行。最后,探讨了研究发现对于促进绿色出行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基于资源保存理论和差序格局理论,采用层次回归的分析方法,对来自企业内部问卷调研的374个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差序式领导对员工的亲上级非伦理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上下级关系在差序式领导对员工亲上级非伦理行为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人情导向在差序式领导对员工亲上级非伦理行为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0.
近来,乡村旅游已得到越来越多旅游学者的关注,而微观层面的乡村旅游行为这一主题鲜有研究。文章基,于计划行为理论,通过构建乡村旅游意向的概念模型,旨在检验乡村旅游意向的深层次影响因素和机制。通过对430份样本数据进行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分析以及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情感性态度和工具性态度、外部压力和个人规范、自我效能感和便利认知对旅游者参与乡村旅游的意向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研究最后还提出了引导旅游者参与乡村旅游的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