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今高校大学生的数量与日俱增,高校毕业生数量基数越来越大,加上当前社会人才济济,工作岗位竞争非常激烈,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成为社会发展过程中较为显著的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而创业是就业之源,促进高校毕业生群体创业就是变相地促进其就业,与此同时,也为社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因此,"促进高校毕业生群体就业创业措施研究"的课题研究价值不容小觑。文章深入分析高校毕业生群体就业创业中存在的问题,探析促进高校毕业生群体就业创业的措施,并给出具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
黄敬宝  陈曦 《中国就业》2014,(12):16-17
正2014年我国高校毕业生737万人",最难就业季"还将持续五年。高校团委作为联结共青团与大学生的纽带,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推动大学生就业。高校团委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必要性促进大学生就业是共青团的基本功能共青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联系青年、服务青年的重要力量,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功能。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共青团要注重解决青年的实际问题。就业是当前大学生最关心的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既要  相似文献   

3.
当前,高校扩招与经济复苏迟缓导致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而就业岗位同比递减,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应认清形势,实现就业观念由社会精英向普通一员、专业对口向通用人才、光鲜岗位向广阔天地的三个转变。同时,相关国家机关、用人单位、高校也应在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为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对高层次人才需求的变化,以及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挑战,高校必须重视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为大学生提供全方位的辅导.本文在分析了目前大学生就业指导情况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高校应采取哪些措施,以实现更高质量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帮助大学生实现就业.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预孵化"理念引入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中,将缩短创业教育与项目成功孵化的距离,进一步推动大学生创业向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市场化发展,进而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集聚区,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发挥积极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6.
周静 《东方企业文化》2013,(16):191-192
教育与就业机会的平等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我们在为农村生源大学生创造公平的就业环境时,也应关注该群体内部的差异。本研究基于对上海3所高校的实证调查,从就业认知心理、就业情绪心理、社会支持心理三方面入手,探究农村生源大学生在就业心理方面的差异。针对该差异,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对策,弥补农村生源大学生在就业心理方面的劣势,促进就业机会平等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一、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弊端凸显,难以为继 "十二五"是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拐点.首先,就业难将成为头号社会问题,压力巨大."十二五"期间,我国面临转轨就业、大学生、转业军人、经济结构摩擦性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等相互交织的"多碰头"局面,尤其是作为失意的精英群体的大学生,处理不好,会演化为社会动荡的导火索.  相似文献   

8.
目前,大学生就业是社会广泛关注的一个问题,现阶段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各大高校为了促进大学生的就业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措施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我国政府也出台了各种就业政策,为了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就业,要求在大学生就业课程教育中加入思政教育的内容,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还能够实现大学生的高质量就业.  相似文献   

9.
潘国红  朱敏 《中外企业家》2009,(24):223-22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日益大众化,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日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而贫困毕业生,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就业中更是面临着种种困境。从贫困大学生这个群体入手,采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文献查阅来调查研究其就业中面临的种种问题,探讨促进贫困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针对当前金融危机和大学毕业生就业群体不断增加的就业严峻的现实问题,在分析金融危机和我国当前经济运行情况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本文指出政府、用人单位和高校应承担起责任,加大力度拓宽就业渠道;学校应设置满足市场需求的专业;高校急需建立高校毕业生社会服务体系;社会及用人单位也要与时俱进;大学生要建立理性的就业思维等方面探求破解对策。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社团建设的定位与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社团是由大学生在校园中依据兴趣爱好自愿组成,以自主开展各类活动为形式的学生群体组织。通过多年的发展,大学生社团日益成为高校中具有较强影响力和凝聚力的学生团体,其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学生成才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与发展,以及大学生学习、生活特点与方式的变化,学校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当前大学生社团本质属性的认识, 创新理念与方法,推进大学生社团健康持续发展,使其更好地服务于高校育人工作。  相似文献   

12.
学生就业质量是衡量高校育人能力的重要因素,提升高校学生的就业能力是促进其个人发展、社会企业发展与推动经济建设的关键一环。影响高校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因素较多,基于此本研究首先反思当代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和困境,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分析解决对策,旨在促进高校大学生顺利就业,为学生个人、社会企业发展与经济建设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13.
《价值工程》2018,(1):189-191
移动互联网为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带来了新视角、新空间。高校推动移动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有助于通过创业带动就业,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有助于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改革,向社会输送创业型高素质人才;有助于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帮助其实现人生价值。高校应充分研究分析移动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成果,打造"专业+实践"师资团队,加强信息化创新创业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服务APP,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推进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促进大学生创业,有利于发挥创业的就业倍增效应,形成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对缓解就业压力、促进经济繁荣和保持活力具有重要意义。推进大学生自主创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政府、高校、社会、大学生都应当积极行动起来,让大学生的创业之路越走越宽阔。  相似文献   

15.
拥有一技之长是现代社会选拔人才的一项重要标准,引导大学生成为"以德为先,以学为上"的践行者更是高校教育工作的核心.本文从贯彻"以学为上"理念,大学生践行"以干为实、以实为魂、以严为贵"这一重要意义出发,结合实际探讨大学生应如何增强自己的就业理念,以此来提高我校的就业工作绩效.  相似文献   

16.
吴晓媛 《企业导报》2011,(1):239-240
从分析当前学生层面和高校层面在就业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加强和改进高校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指出应构建从大一到大四全程化,学校、家庭、社会全方位推进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  相似文献   

17.
浅析高校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新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在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今天,如何让大学生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从而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是高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的主要问题之一,解决好这一问题,不仅对大学生而言有利于促进自身的发展,而且从社会角度出发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要想大学生就业问题得到解决,势必要发挥高校的作用,因为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关系到高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从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出发,为高校做好这一方面的工作提出相关  相似文献   

18.
为充分探究影响新生代员工就业影响因素,本研究拟针对大学生群体进行实证分析,采用问卷调研的形式对上海市部分高校学生进行研究分析,深入剖析影响大学生群体就业地选择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高校大学生在选择就业地时,会受到高校所在地、家庭期望、经济等因素影响,并且性别也会影响就业地选择.基于研究结论指出,为促进大学生良好地融入社...  相似文献   

19.
当今劳动力市场中,出现了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现象,这不仅影响了大学生群体的就业,同时也对我国的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产生多方面的消极影响。而现今,并没有完善、成体系的相关制度来对失业大学毕业生这一群体进行保护。失业保险作为失业保障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失业大学生的生活与就业,或许有其良好作用,但其同样在针对大学生这一群体留有空白。为此,文章在对大学生失业保障的措施下着眼关注大学生失业保险,进行了建立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必要性以及构想的一些思考。希望能在维持大学毕业生基本生活的同时,促进其良好就业。  相似文献   

20.
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又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报告中如此表述:推动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既可以扩大就业、 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大学毕业生是国家和社会人才资源的主要来源.近几年来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增多,如果不能有效应对,不仅可能对人力资源市场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还会影响社会稳定.本文通过了解我国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分析了我国当前大学生就业所面临的问题与原因,提出创业带动就业,缓解就业压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并以"校园微递"实例来印证创业带动就业的效果.根据国家出台的创业政策,来激励创业并带动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