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从矿产资源有偿使用角度谈矿权资产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矿产资源有偿使用主要体现在有偿取得矿权和征收资源补偿费两方面。矿权的有偿取得及许可在一定条件下转让,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建立和完善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奠定了法律基础。在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中,以矿权的有偿流转制度为主。矿权资产管理的具体步骤为:①产权登记;②价值评估;③管理经营。矿权资产管理中应注意和有待完善的问题包括:①储量管理与评审;②建立矿产资源资产和价值的动态核算体系,为矿权资产管理提供基础支撑;③矿山企业应具有矿权资产维权意识;④应加强矿权市场建设;⑤加强资源补偿费、矿权价款的使用过程的监管;⑥国家在进行矿产资源资产管理的同时应注意矿产资源管理的强化。  相似文献   

2.
现行矿权收益管理制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我国采取两权有偿取得制度以来 ,由于矿权收益分配制度不完善 ;收益分配结构不合理 ;收益种类和名称混乱以及矿权收益的非充分实现等缺陷带来了诸多问题 ,因此 ,调整、改革目前的矿权收益管理制度势在必行。应从完善矿权收益管理和分配的法律法规、改革现行的税费体系、建立合理的收益分配调节机制 ,实现收益最大化等方面入手 ,对矿权收益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3.
云南省是矿业大省,应通过建设矿权市场来推动矿产资源勘查的快速发展.建立云南省矿权市场的二,一是政府角色定位问题,一是如何确定交易标底性质的问题.政府应是矿权市场的监管者、调控者、其职能是制定政策并监督政策的实施.交易标底性质的确定应首先界定哪些矿权适用于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并提倡土地使用权与矿权合并转让.  相似文献   

4.
矿产资源属于实物性财产 ,矿权属于物权。行政许可事项分两类———社会活动行为 ,无数量限制 ;公有资源占用 ,有数量限制 ;矿权授予属于后一类。矿产资源属于广义“土地”范畴 ;矿权属于资本范畴。矿产资源、矿产资源所有权、矿权是三个不同的保护对象。应肯定矿权转让、投资入股、用作抵押三种流转形式 ,禁止“矿权出租”。矿权宜理解为矿产地占用权。  相似文献   

5.
广权市场建设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权市场建设需从三个方面加以推进,一是理论支持,二是政府支持,三是商品支持。理论支持就是要从理论上界定矿权的基本内涵,弄清矿权的资产属性,修正矿权评估的影响因素。政府支持就是要由省级人民政府垄断一级市场,规范二级市场,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和调控机制,建设矿权有形市场和良好交易秩序,并解决矿权取得的“双轨制”问题,允许勘查公司和矿业公司上市,建立责任追究制度等。商品支持就是要清理勘查成果,加强地质勘查,激活现有矿权。  相似文献   

6.
自探矿权、采矿权 (以下简称“矿权”)办法出台之后议论颇多 ,但多在产权归属上意见不一 ,从而影响了对该办法重要意义的认识。必须明确 ,矿权的招、拍、挂是矿产资源市场配置的最佳形式 ,这对矿权市场尚不够发育的现状来说无疑是重要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而矿产资源的市场配置是通过矿产品市场和矿权市场相互传导实现的。当前 ,我国矿产品市场已经十分发育 ,但某些矿产的矿权市场却发展不起来 ,正是在这个背景下 ,国土资源部出台了矿权的招拍挂办法 ,它必将推动我国矿产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市场取向的改…  相似文献   

7.
根据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围绕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有三个“有偿”的规定,即矿产资源有 偿使用,矿权有偿取得,以及矿权价款。他们是不同性质的有偿,不能混淆。如果混淆起来,会给矿产资源管理、矿权市场建设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矿产资源有偿使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相似文献   

8.
关于培育和加强矿权市场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矿权的取得方式不够规范、矿权流转过程中市场难以起到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以及国有地勘单位拥有探矿权的比例在不断下降等问题,文章提出了规范矿权的取得方式、培育和加强矿权市场、维护地勘单位在矿产勘查、开发中的合法权益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福建省的情况为例,分析了矿权市场建设中存在的挂牌出让的矿权数量少、有实力的矿山企业不足、政府部门之间不协调、中介机构薄弱、二级市场发展缓慢等问题,并从思想观念、法律法规等六个方面分析了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完善矿权市场建设的六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文章作者认为矿权流转势在必行,是市场经济的需要,是发展地勘业和矿业的需要,是维护国家矿产资源财产权的需要。并就矿权流转的途径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矿业市场准入资格和矿权主体资格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矿业市场准入资格是矿业的经营权,采矿权、探矿权是对矿产资源的财产权。《矿产资源法》没有对两者清晰区分;《行政许可法》把行政许可扩大到了财产权分配;《公司法》对矿业市场准入资格有授权性规定,但未得到重视和贯彻。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对矿业经营权和矿产资源财产权有清晰界定。进入矿业的门槛建议设三道———设立企业,取得矿权,建设矿山。贯彻《行政许可法》,应当定位在授予“采矿经营特许权”、颁发《采矿经营特许证》。《采矿许可证》和《勘查许可证》宜改称《采矿权证》和《探矿权证》,其制度建设应当同《行政许可法》脱钩,直接上承《物权法》。限制经营权同限制财产权的行政处罚应当加以区别。“矿业权”最好改称“矿权”。  相似文献   

12.
矿产资源储量资产化管理新体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产资源储量管理的核心是掌握国家资源家底 ,维护资源经济安全和国家所有权益。矿产资源储量资产化管理是指在市场机制的条件下 ,坚持维护国家所有权益和资源资产有偿利用的原则 ,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和流转收益等行为进行规划调控和监督管理。加快矿产资源优势转变为地方经济优势 ,实行矿产资源有偿利用 ,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 ,管好矿产资源家底 ,推进建立矿产资源储量资产化动态监督管理新体制  相似文献   

13.
我国海洋矿产资源丰富,然而,对于海洋矿产资源产权市场的研究相对滞后,影响海洋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在分析海洋矿产资源产权市场现存问题的基础上,阐明海洋矿产资产化管理法律体系及监管等方面缺失是造成产权市场发育不良的原因,并就协调海洋矿业权与海域使用权的机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介绍了福建省三明市矿权市场建设的基本情况及其主要做法。分析了矿权市场结构。并针对三明市矿权市场的现状、特征及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改进矿政管理工作思路、加快矿权立法进程、加强矿权市场运作中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体系建设、加强矿权市场治理整顿和国土资源管理队伍建设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矿业权价款“异化”的主要表现:“异化”为国家资源收益;“异化”为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异化”为地方政府“以矿生财”,经营或变相经营矿权;“异化”为政府“一口价”,或市场公开叫“价”。价款“异化”的主要影响:地方政府截留和挤占全民所有的资源权益,并使其造成隐性损失;抑制着矿业权有效需求;成为出资勘查者能动性发挥的严重障碍,制约着矿产勘查开采发展;严重影响着地方政府形象。消除价款“异化”的建议:进一步加强对地方政府相关人员矿业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的宣传教育;推进矿产资源税费改革,完善矿产资源补偿费收取标准;规范地方政府矿业权出让行为,防止经营或变相经营矿业权。  相似文献   

16.
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论述了我国矿产资源面临的严峻形势 ,分析了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中诸多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提出了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矿产资源开发管理的目标与措施。如贯彻《矿产资源法》、促进资源利用与管理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国际矿业合作、控制矿山环境污染等  相似文献   

17.
适应资源性资产改革形势维护国家矿业权资产权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文章从矿产资源所有权、矿业权的民事权特点、矿业权流转、矿业权收益等几个方面 ,论述了我国矿业权财产收益框架体系 ,提出按照资产管理改革要求、加快矿业权收益管理改革步伐的建议。主要包括明确收益性质、规范收益名称、统一管理机关 ;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权利金制度 ;确保矿业权收益实现 ,市场渠道畅通等  相似文献   

18.
我国商业性矿产勘查发展情况分析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业性矿产勘查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盈利为目的的矿产勘查工作。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确立,已初步形成了商业性矿产勘查的体制架构、市场和宏观管理体系。但仍存在体制性障碍、权益保障体系不完善、市场发育程度不高等问题。为促进我国商业性矿产勘查的发展,应大力培育商业性矿产勘查市场主体,改善投资环境,并实施国家重要矿产勘查支持计划。  相似文献   

19.
加强青藏高原矿产资源勘查与研究保障国家资源供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1世纪我国工业高速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需求量不断增加,而东部地区的主要矿产资源日益匮乏的形势下,寻找新的矿产资源接替基地已成为实施国家战略储备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青藏高原地区的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最具大型、超大型矿床的找矿远景区域。因此,急需将青藏高原地区矿产资源勘查提到国家宏观决策的议事日程上.提高对青藏高原矿产资源勘查重大意义的认识,加强青藏高原地区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的勘查评价与开发,提升为近期(十年内)我国矿产资源的战略接替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