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19世纪60年代以后,上海的崛起吸引了一代代宁波人前往“淘金”。到20世纪50年代,在沪宁波人已有百万之众,逐渐成为近代上海市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统计显示,现在每5个上海人中就有一个是宁波籍人士。宁波人的饮食习惯,如咸菜过泡饭、宁波年糕、汤圆、黄泥螺、咸鱼鲞都成了上海市民日常生活的习惯之一。更为有趣的是,现在全国闻名的上海话代表语“阿拉上海人”,其实是出自于宁波话“阿拉”。现在使用的“标准上海话”,实质是宁波话和苏州、无锡话的混合物。  相似文献   

2.
2015年2月28日,让西安人欣喜.这一天,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魏民洲代表850万西安人走上北京人民大会堂的颁奖台,郑重接过一个城市的最高荣誉——“全国文明城市”牌匾.这意味着,西安18年磨一剑,终于跻身全国文明城市行列. 陕西省委、省政府在向西安市发送的贺电中写道:“为我省创建工作树立了榜样,提供了经验……是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发展中的大事,对于讲好陕西故事,树立陕西形象,扩大陕西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大气的上海     
过去,"阿拉"上海人给国人的印象是有点"小气":无论待人接物、工作生活,都有点斤斤计较的意思--就边给客人下饭的菜也做成一小碟一小碟的--你说小气不?当然,这种小气也反映出上海人的精明.  相似文献   

4.
他的经历极富传奇色彩他有上海人的商业天赋他要解决吃鸡和鸡蛋问题“中华游乐会”,一个高层次的会所。据说,赫赫有名的霍英东常常在这儿饮茶会友。此刻,刘浩清先生坐在我的面前。他身板硬朗,精神矍铄,一点也看不出已是80高龄的老人了。“我也是上海人,老家在上海宝山顾村。阿拉是同乡。”老人笑了,笑得很开心。这位与李嘉诚、包玉刚皆为商场好友的“石油大  相似文献   

5.
上了年纪的上海人都还清晰地记得,早在30年代,上海就已经有了兰风牌棉纱、龙头牌细布。解放后,上海作为老工业基地,“三转一响”(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更是阿拉们一时的骄傲。那时候,为了争得一张购物券,往往不得不在班组中实行“幸运抽奖”。自然而然,上海人形成了“皇帝女儿不愁嫁”、“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观念。“龟兔赛跑”的寓言家喻户晓,不知从何时起,这个故事在上海的名牌之战中演绎了起来。上海:品牌大竞技今年年初,一份1995年全国家电名牌排行榜的调查表着实使“感觉良好”的上海人吃了一惊:彩电业,四川“长虹”以305万台的  相似文献   

6.
《新财经》2001,(9):28-30
“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如今的南泥湾,与往年不一般,再不是旧模样,是陕北的好江南.“……  相似文献   

7.
要说现在去西安,西安人最愿意给你展示的名片,就要算大雁塔北广场了.不过,这只是西安启动曲江新区建设带给市民和游客的“见面礼“.今年4月11日(农历三月三),又一个全方位展示盛唐皇家园林格局的文化主题公园--“大唐芙蓉园“将正式开园,而总投资200亿元的其它28个项目也将在今后几年相继建成.……  相似文献   

8.
我没料到具有150多年历史的上海邵万生当今的掌门人竟然会是个女的,更没想到会在2004年的初春和她一起带着颇有乡土气息的黄泥螺、糟鸡、醉蟹等飞到香港去推介上海邵万生.使上海“老字号”商业品牌走出深闺…… 150年前,一个叫邵六钵头的绍兴人来到上海…… 1843年.上海开埠,成为东海之滨重要的通商口岸。四面八方的人如潮水般涌入上海,使得上海很快成为一个四方杂处、百业纷呈的都市。时过九年,也就是1852年,一个叫邵六钵头的绍兴人也从家  相似文献   

9.
"超级女声"是由湖南卫视与上海天娱传媒联合打造的一个新锐品牌,一个"大型无门槛音乐选秀活动",其口号是"超级女声,想唱就唱"、"喜欢她就赶快投票给她"。在2005年的夏天这档由"蒙牛"冠名的娱乐节目成为电视娱乐节目极具典型的代表:全国15万多人直接走进"超级女声"的海选现场,至少45万人参与票决,两亿多人收看……而且这股比"麦莎"还更具威力的娱乐台风并没有因"众神狂欢"式的总决赛落下帷幕。继总决赛之  相似文献   

10.
“牛肉本是个好东西喽喂,不会错喂;吃了保养人身体……”在采访原中顾委委员、空军原政委高厚良时,90高龄的他,给我唱起了长征时,朱德总司令让人教他们唱的歌谣。  相似文献   

11.
五十年代初,香港北角尚在炸山开路、建房造楼之际,随着不少楼宇平地而起,当时上海南下的移民,大都为有钱的商贾,他们听不惯“哗啦哗拉”的广东话的噪音,也不屑与本地人为伍,於是纷纷在北角渣华道春秧街一带择楼而居,自成一体。一时“阿拉阿拉”一片吴言侬语,令北角有了“小上海”之称。当年的楼宇多为四层楼的,尚未有电梯,今日香港人称这样的楼宇为唐楼。至令不少北角区的老住户,犹记得当年四周新楼林立,街边商铺毗邻的繁荣景象。後来,这批有资金、有大学文凭的上海人,不少又重新在香港发起来,纷纷再选上半山或其他豪宅区。至七十年代,当年的“小上海”  相似文献   

12.
沈云 《沪港经济》2004,(5):24-26
这位最近当选的“2004年度上海十大青年经济人物”.这个18个月促成房地产投资30亿元的新上海人.以自己在房地产行业创造性的运作和非凡的业绩,成为上海经济界的风云人物……  相似文献   

13.
除了左耳上戴着不易看见的助听器,33岁的郑璇看起来跟健全人无异.她年轻,阳光,知性. 两岁半就因药物失聪的郑璇是一名聋人,可她比更多健全的“听人”更优秀.她身上有着多个标签:聋人、中国第一个聋人博士、公益舞者、新晋母亲……现在,她又添了一个新标签:手语研究者和宣传者. 从小失聪,郑璇经历过比“听人”更多的艰辛和孤独.失聪后,她的家人每天对着郑璇的耳朵“喊”话,用声音激活她的残余听力,还花光积蓄买来助听器和双卡收录机,让她学习说话.为了说出一个“菜”字,郑璇要足足练习几个月.  相似文献   

14.
晓峰 《沪港经济》2001,(4):12-15
上海是一个创造奇迹的地方,上海是一个卧虎藏龙的地方。 如今,在上海人的辞典里,又多了一个新鲜的名词:上海国际集团。不少人已经知道集国公司的董事长——周有道,知道集团公司的巨额注册资本——50亿元人民币,知道集团公司庞大的资产总数——240亿元人民币……然而,人们还是想通过这些浮出水面的信息,知道得更多一些——关于公司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正园为如此.记者日前对周有道董事长进行了长达两个小时的采访。  相似文献   

15.
两个打工者     
两个乡下人,外出打工.一个去上海,一个去北京.可是在候车厅等车时,都又改变了主意,因为邻座的人议论说,上海人精明,外地人问路都收费;北京人质朴,见吃不上饭的人,不仅给馒头,还送旧衣服.……  相似文献   

16.
香港“女人街”引出的话题尽管在香港地图上找不到“女人街”,但几乎每一位到过香港的“阿拉上海人”都知道香港有条“女人街”。在一家沪港合资广告公司当文员的吴小姐,以往每年都有机会到深圳出差,回来後总是中英街长、中英街短地说个不停;自从前年去了一次香港,回来後又是女人街长、女人街短地说个不停。吴小姐天生丽质:白净皮肤瓜子脸,高挑身材再配上一副大眼睛,真是人见人爱,加上她从里到外全套的“港货”行头,真让小姐妹们羡慕煞! 双休日,与吴小姐住在一幢房子里的“芳邻”王小姐拿着一张“香港地图”来问吴小姐:  相似文献   

17.
陈军 《宁波通讯》2013,(9):75-75
张其昀说:宁波“因受地理环境乏影响,山海交错,地狭人稠。故其人民轻去其乡,但又极爱恋其故乡”。宁波人轻去其乡,所以能够产生出一个人数众多的流出人口大军,为宁波商帮的发展壮大奠定雄厚、广泛的社会基础。宁波人极爱恋其故乡,视故乡为根本所在。一位笔名“商隐”的人曾发表文章,赞扬宁波人的优点.大要是说:在上海这五方杂处的商场里,宁波人显出了特有的坚韧的团结力。你碰到宁波人,只要“阿拉”一声,他就马上会在胸坎里发出一股温暖的乡情,给你以种种方面的扶助。这“阿拉”两字,便是宁波人的“乡魂”。  相似文献   

18.
最近,上海召开首届“上海科技企业创新奖“颁奖会,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公司、中英海底系统有限公司等20家企业获“上海科技企业创新奖“;梁信军、严建军、李培植等6人获“上海科技企业家创新奖“;庄明川、辛春华等3人获“上海科技企业管理者创新奖“.……  相似文献   

19.
上海是个海,人的海、商品的海……当市场经济的大潮把艺术卷进商品的海中时,上海便涌现了众多的画廊……  相似文献   

20.
《老区建设》2021,(7):26-26
初夏清晨,天刚刚泛白,肖民禄开着面包车就近卖了一车鸡回到养殖基地。匆忙吃过早饭,又打电话给周边几个养殖户,询问小鸡打疫苗的情况……肖民禄皮肤黝黑个儿小,说话腼腆,聊到脱贫和小康生活,忙碌中的他掰着手指算自己的年收入:“能赚个20万元吧。”肖民禄是吉安县梅塘镇河源村人,大学一毕业,他就选择回到家乡创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