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当前农村各地不断创新发展的土地流转模式,表明环境条件变化对新制度安排的强烈需求。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农村土地经营模式,无法适应农业生产现代化的要求。农户自发形成的土地分散流转,亦不能有效解决土地细碎分割的现实问题。而依托村集体进行的土地集中流转有利于土地集约化和规模化经营,符合农业现代化发展趋势。未来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将逐渐转向以集中流转为主。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创新与绩效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相似文献   

3.
吉林省农村土地流转的制约因素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总体上看,吉林省农村土地流转处于全国的中下游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应采取多方面措施进一步促进农村土地流转。  相似文献   

4.
农村土地流转对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实现农村土地资源的有效配置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以深入调研为基础,取得了吉林省农村土地流转的相关数据,并通过与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农户的座谈了解到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金鑫  瞿磊 《时代经贸》2014,(2):202-202,204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展以及农业发展现代化进程的逐渐加深,农村土地流转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并成为各大新闻、论坛话题讨论的焦点。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土地在流转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本文在分析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与流转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几点解决问题的建议对策,旨在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实现更好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秀昌 《经济师》2004,(5):195-195,197
文章对土地流转的模式进行了分析探讨 ,重点研究了新型的土地股份合作制模式。  相似文献   

7.
徐峰 《经济论坛》2009,(21):42-44
农村土地流转是新一轮的农村改革的突破口和关键,对于中部地区传统农业大省而言,当前推进农地流转的工作的关键在于:加大土地政策的宣传力度、完善与土地权能有关的法律法规、规范土地流转的程序和行为、发挥政府在农地流转中的引导和服务功能,为农地流转搭建良好的平台、因地制宜推广以种养大户、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集体经济组织为主体的流转模式,鼓励各种土地流转模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8.
伴随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步伐的加快,引起农村土地流转融资需求旺盛,表现出多元化的农村金融需求态势,但现有金融支持体制并不能为土地流转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因此,在新形势下寻找金融支持农村土地流转改革的新途径,便成为破解农地流转“融资瓶颈”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流转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是促进农业市场化、规模化、产业化和集约化的必由之路。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土地产权不明晰、土地流转的市场机制不健全、农民思想意识有待提高、土地流转不规范等多方面的问题。本文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如明晰土地产权,培育良好的土地流转市场机制,加强政策宣传、提高农民意识,健全农村社保体系,加强土地流转管理等,以期加快农村土地流转进程,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11.
从农业劳动力视角看我国农地流转的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雄  曾福生 《经济地理》2011,31(4):651-654
从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及农地资源的附着力角度对我国农地流转的成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当前农村大量劳动力的剩余以及农业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造成农地资源的附着力下降,加之城市对农业劳动力产生的引力,使得农村的劳动力有向外转移的需求,这种劳动力的转移必然造成农地的流转。  相似文献   

12.
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的历史沿进入手分析,阐明了其概念和法律特征,提出了运行机理,并对立法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作深入剖析,同时提出具体解决对策的建议,以便真正达到规范法律制度和指导转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土地利用潜力与转型战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殿成 《经济地理》2004,24(5):657-660
实现土地利用方式由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是山东省土地利用战略的关键。主要措施包括:以市场为导向调整用地结构,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实现土地的多元化利用;加强土地整理复垦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农业生产的抗灾害能力和粮食保障水平;积极推进城镇化,优化城镇空间结构。提高城镇土地产出率;制定科学可行的土地利用规划、城镇及城镇体系规划;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土地资源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4.
湖南农村土地利用现状及对策初探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谢炳庚  李晓青 《经济地理》2001,21(6):723-726
湖南农村土地利用具有类型多样,林耕地占绝对优势,空间差异明显,利用水平不平衡等特点,存在用地结构不合理,经营管理粗放,耕地数量剧减,土地闲置浪费普遍,土地退化严重等问题,必须完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增加农用土地开发利用投入,优化农业用地结构,加强土地利用法制建设,建设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网络。  相似文献   

15.
我国大遗址保护区控制农地流转的法律及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洁  潘秋玲  梁学成 《经济地理》2007,27(4):629-633
通过分析大遗址保护区农地流转的法律和现实条件,认为在城市化和工业化高度发展的阶段,大遗址保护区内农地流转将不可避免,提出大遗址保护区控制农地流转的有效管制方法——借鉴海外土地发展权制度配置保护区土地发展权。  相似文献   

16.
农村居民点用地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通过对柯城区农居点的调查,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相应的分析,最后提出通过编制村镇建设规划,加强农居点用地动态管理,建立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资金保障机制,以及通过健全农居点用地法规等手段来解决农居点的散、小、多、脏、乱、差等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7.
黎赔肆 《经济地理》2002,22(3):356-358
西部土地资源开发的关键在于产权制度创新,已有的关于土地产权制度创新的理论主要是围绕产权流动(即土地的规模经营)和确保农户较长的经营展开的,本文着眼于西部地区的具体情况,提出了4条土地产权制度创新原则;即土地所有权多元化和动态化原则,土地产权制度的区域性原则,土地产权制度的资源专用性和生态性原则。  相似文献   

18.
甘肃省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分区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是改善农民生活条件,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的重要措施。综合甘肃省经济、土地、环境等因素,将甘肃省14个市州分为6个大区,并结合6个区的实际情况,提出适合本区情况的整理模式,并从作业模式、组织领导模式、资金筹集模式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对农村居民点整理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村贫困区域及农村人口转移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居民个体与区域政府角度分析了"农村贫困区域"问题的表现特征,并认为区域政府在为城乡提供公共物品方面的缺乏是"农村贫困区域"的重要特征.从克服地理障碍的发展成本、距离成本、市场条件、发展机会及交换权利短缺,体制与制度力量空间潜力狭小,人口迁移存在障碍等方而分析了"农村贫困区域"形成的内在机制.最后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并认为促进农村人口城市化转移才是解决农村贫困区域问题的根本.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城市基准地价更新与应用问题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刘卫东 《经济地理》2003,23(2):255-258,275
文章分析了目前我国城市土地利用和管理的特征,提出城市土地定级应当与时俱进,进行研究思路的合理调整,对城市土地定级与城市规划的关系,城市土地分类定级研究的重点进行了探讨。以城市土地定级为基础,对不同的城市土地定级途径的基准地价更新方法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对基准地价应用的方向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