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集群创新相关概念的澄清,结合对柳州汽车产业集群创新实例的分析,指出地方产业集群的创新瓶颈;提出了制定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目的的产业集群发展政策,以及加大基础研究资助力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汽车工业是柳州市第一大支柱产业,至今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生产布局和产品系列,汽车工业具有相当规模,也确立其在柳州经济发展乃至广西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随着全球汽车工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柳州汽车工业遇到前所未有的新挑战.因此,要把柳州汽车工业建设成为西南地区乃至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的汽车城,就要促进汽车产业组织的合理化,使其支柱产业的地位更为明显,从而实现规模经济.文章在对柳州汽车工业发展进行SWOT分析基础上,从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创新战略、国际化战略、新能源战略、金融创新战略和人才支撑战略等六个方面提出了促进柳州汽车产业的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汽车产业集群是提升长三角地区汽车产业竞争力的有效方式.识别产业集群的主要方法,在西方是利用"地点系数"法,来确认某种产业集群是否已经形成.根据产业集群的产品出口导向、专业化水平和规模程度与其增长性的特点,用"地点系数"法来分析、确认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否.基于LQ系数,来计算长三角区域2001-2003年汽车产业的三类LQ系数分别为汽车产业、汽车整体和汽车零部件及平均增长率,识别长三角汽车产业现有的和新兴的产业集群现象.经过科学分析、比较研究,认识到,长三角地区已经形成了汽车产业集群,该地区是我国发展汽车产业集群条件最好的地区.  相似文献   

4.
周国云 《广西经济》2008,(10):47-47
2007年柳州被国家商务部、发改委列为“国家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最近.自治区又确定要把柳州市建成广西汽车工业产业集群的中心,并提出要壮大整车生产的规模、优化整车产品的结构.要把发展轿车产业作为重点.巩固广西在微型车市场上的优势.扩大微型车生产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和开拓国际市场。2008年柳州汽车产业产值要达到480亿元.至2010年达到900亿,2012年达到1100亿。要实现以上目标,只有通过“二次创业”来加快柳州汽车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天津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新  马艳华 《特区经济》2009,240(1):56-58
分析汽车产业选择集群式发展的意义和产业集群发展的效应;分析天津市发展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与条件,并提出天津汽车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建议,以求走出天津汽车产业集群的良性循环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刘圣春   《华东经济管理》2008,22(4):66-69
文章在描述产业集群与产业集群竞争力概念的基础上,给出了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结构的构成;然后从集群学习、集群社会资本的积累、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等方面论述了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获得途径;最后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提升我国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从集群品牌视角探讨广州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提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由于汽车产业是典型的适合于通过产业集群而发展的产业,所以我国许多地方出现了汽车产业集群,广州也出现了因外源性经济而出现的汽车产业集群。但广州的汽车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和世界著名汽车产业集群的竞争力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为之,本文提出了用集群品牌来促进广州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的观点和一些打造广州汽车产业集群品牌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实践证明产业集群发展有助于实现规模效应、集聚效应,从而形成竞争优势,对促进地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汽车及零配件产业是常州市重点发展的领头羊产业,产业集群已初具雏形。文章基于对常州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现状的研究,分析了常州汽车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优势和不足,最后对如何推动常州汽车产业集群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长三角汽车产业集群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汽车产业必须实施产业集群的发展战略。本文在对汽车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长三角实施汽车产业集群的优势,并对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促进产业集群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
国外汽车制造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研究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春丽  王月红 《特区经济》2009,242(3):99-100
分析了美国底特律汽车产业集群、德国斯图加特汽车产业集群和日本丰田汽车城发展模式的特点,得出了产业集群是汽车产业的基本组织形式、"轮轴式"结构是汽车产业集群的基本组织形态等几点结论和启示。  相似文献   

11.
产业集群与循环经济工业园系统结构与动力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循环经济工业园是循环经济在中观层次上的一种实践模式,按照传统的循环经济工业园理论建立循环经济工业园具有成本高、风险大、计划指令色彩浓、内在动力机制不足等问题。要使循环经济工业园得以成功实施,有必要对现有的循环经济工业园理论进行创新。产业集群是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形成的一种有效的产业组织形式,借鉴产业集群理论,以产业集群为依托建立循环经济工业园可以大大降低循环经济实施的成本、让循环经济工业园模式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形成循环经济工业园的内在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12.
十堰是全国汽车产业地域集聚度最高的汽车城,在国内外汽车产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十堰要充分借鉴国际汽车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积极利用自身地域集聚优势,加强产业链条的链接,引进和培植上下游产业,大力发展企业群,走集群发展之路,增强十堰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竞争力,促进十堰经济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汽车产业国内外环境的分析,进一步对北京发展汽车产业的优势和劣势进行了客观分析,运用竞争战略、战略联盟、产业集群相关理论,结合北京汽车产业发展现状,研究北京汽车产业的发展战略,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高银桥 《特区经济》2009,(10):303-304
建立产业集群是培育我国汽车工业竞争力的有效战略,也是应对经济一体化,提升我国汽车产业竞争力的必经之路。本文先介绍了产业集群的概念以及武汉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认为武汉汽车产业集群已出具规模。随后介绍了GEM模型的概念,以及其三个资源因素:基础、企业、市场。并从这个三个方面分别分析了武汉汽车产业集群的优劣所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国内汽车产业呈现向地域集中的趋势,一批汽车产业集群相继形成。科学合理的评价某一地域的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成为指导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的前提。本文运用钻石模型对合肥市汽车产业集群进行分析,全面系统的阐述了集群的六要素表现情况,然后提出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6.
尽管皖江城市带汽车产业在省内具有绝对优势,在国内具有自主技术比较优势,但从集群视角看,区域内整车龙头企业数量不足,围绕龙头企业的纵向共生集群网络辐射效应低下,奇瑞和江汽两大龙头企业横向共生集群网络断链。汽车产业发展的国际经验表明,汽车产业集群是迈向汽车列强的通行证。围绕汽车产业进行产业承接,根植汽车产业集群,形成横向集群网络,嵌入全球汽车产业价值链高端,皖江城市带建设将纲举目张,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当前产业集群已成为提升区域经济及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而工业园区可为其形成提供良好平台.文章通过分析工业园区与产业集群这两大系统之间的耦合作用,引用安徽江淮汽车产业集群作为实证进行探讨,并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汽车产业是黑龙江的支柱产业。产业集群是提升汽车产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为此应做好以下几点:加快产业内结构调整步伐;拓展汽车产业价值链;改善产业集群软环境。  相似文献   

19.
文首先简要回顾了国际汽车产业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历史;然后简述了我国目前汽车产业产业集群化发展的现状;接着,使用SWOT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我国六大汽车产业集群中最具代表性的长三角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前景,最后在此分析基础上得出结论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纵观国际汽车工业,绝大多数都是通过产业集群的方式得以发展,如日本丰田城,美国底特律汽车城。但我国目前还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汽车产业集群,怎样借鉴国外集群发展的经验,建立中国汽车产业集群的问题已摆在我们的面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