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旅游形象策划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旅游形象指的是旅游目的地,包括其旅游活动、旅游产品及服务等,在人们心目中形成的总体印象。区域旅游形象策划是受企业CI策划的启发和广告业的影响带动,以及国内旅游业的迅猛发展等综合因素的作用下,在对旅游地和旅游景点的传统意义的认识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全新的形象识别和营销系统。国际旅游发达的地区斥巨资研究、设计、推广国家、省(州)或城市的旅游形象的实例不在少数。通过旅游形象的定位、主题口号的提出、视觉形象的设  相似文献   

2.
运用地区营销理论和定性研究方法,构建了澳门形象分析的基本框架,探讨了澳门未来形象的定位,认为娱乐旅游和文化旅游可作为澳门未来形象的核心概念.  相似文献   

3.
嘉陵江自北向南纵贯秦巴山地和四川盆地,主要流经广元、南充、广安,重庆等地,流域内各地单独对嘉陵江的开发,都难于形成嘉陵江统一的旅游品牌形象,导致嘉陵江主题形象长期缺位,造成对外的整体形象模糊。本文综合考虑嘉陵江的资源特点和优势,以及国内外旅游市场发展的态势,以千里嘉陵江为载体,将三国文化、古城文化、红军文化、丝绸文化、巴文化等整合为一体,提出“千里嘉陵生态游,四大古城闻中行”的嘉陵江旅游主题形象,并按4ps营销组合给出若干旅游营销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四川凉山州雷波马湖旅游区黄琅古镇为例,思考其在特色小镇发展大趋势中应该以什么样的旅游形象定位,才能在四川省古镇旅游发展中脱颖而出?基于黄琅古镇地方性特征和旅游市场感知分析,进而提炼出黄琅古镇核心形象要素并确定黄琅古镇旅游形象,完善古镇旅游形象定位体系,推进雷波县特色旅游开发建设进一步实施.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特色小镇理念为基础,以四川凉山州雷波马湖旅游区黄琅古镇为例,分析历史文化古镇旅游形象定位方法,完善古镇旅游形象定位体系,推进特色旅游开发建设进一步实施.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SNS营销学角度对旅游形象展开研究,研究发现:旅游信息的认知性特性各构成要素对旅游形象及旅游目的地访问意图产生了积极影响,而技术性特性对旅游形象产生了积极影响。说明通过对旅游信息可以提升游形象,进而影响到游客的旅游目的地选择。本研究将有助于管理者制定有效的旅游产品SNS营销策略,为促进区域旅游业发展找到具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旅游屏蔽现象已经成为非优势旅游目的地形象构建和竞争力塑造中的制约瓶颈。本文基于旅游屏蔽理论,通过概念理清、研究脉络梳理,从主、客、媒三个层面提出了信息流屏蔽、竞争力屏蔽和利益屏蔽的屏蔽盾模型,揭示了屏蔽现象的成因和形成机理与脉络。竞争力屏蔽是目的地资源禀赋差异的外在表象,利益屏蔽是目的地治理中的利益博弈,信息流屏蔽是目的地营销中的信息失真。基于该模型,本文探究了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的天津滨海新区旅游发展现状,分析了文化符号、资源禀赋与形象定位和旅游线路设计对屏蔽现象形成的作用,提出了品牌个性突出、形象叠加、个性化市场定位、室内外旅游产品融合等旅游目的地形象修复和重构策略。  相似文献   

8.
旅游形象已成为旅游研究和开发的新领域,旅游形象的定位和提升对旅游目的地的规划与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古镇旅游热潮的掀起,针对特色古镇的旅游形象定位和提升势在必行.罗城古镇因其独特的船形街建筑布局而扬名海内外,但其旅游形象需要在游客头脑中创造性的明确定位,并不断获得提升.  相似文献   

9.
旅游产品有其特殊性,消费者看不到产品实物,公众根据对媒体上景区形象的感知,来做出消费决策。电影媒体是影像传播的最佳媒体;电视媒体影响广泛。因此,本文认为旅游文化应当重点借助于影视行业的优势,来塑造旅游形象,达到营销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一、 旅游目的地营销理论 旅游目的地的地区营销是一种在地区层次上进行的旅游营销方式.在这种方式下, 地区将代表地区内所有的旅游企业, 以一个旅游目的地的形象作为营销主体加入旅游市场的激烈竞争中. 地区营销以满足旅游者和目的地社团包括政府、 企业、 居民、 各种正式及非正式的社会机构的需求为目标. 狭义的地区营销是旅游目的地形象营销策略和旅游目的地产品服务促销策略. 广义的地区营销涵括的内容是提高旅游目的地的价值和形象, 以使潜在旅游者充分意识到该地区与众不同的优势; 规划开发地区协调、 配套、 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 宣传促销整个地区的产品和服务, 使目标市场将本地区作为旅游目的地, 刺激来访者的消费行为, 提高其在本地区的消费额.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东西南北各区域都具有明显的形象特征.唯中部不能给旅游者一个整体的印象,没有一个清晰的旅游形象,如果能通过区域形象设计,为中部设计和塑造一个能够强有力吸引旅游者的整体形象,再加上中部特有的丰富的旅游资源,中部各区域都将会获益.提出了共同打造"中部旅游圈",构建中部区域整体旅游形象的设想.并依据区域形象设计与CIS战略的相关理论对中国中部区域整体旅游形象策划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以五大旅游网站的游记为样本来源,运用内容分析法,依据“认知-情感-总体”感知模型构建分析类目,借助ROST CM6.0软件研究游客对湛江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研究结果表明:游客对湛江旅游形象感知以积极态度为主,但对湛江的人文资源认知度较低,旅游者对湛江的满意度高,但受“阴影区”的屏蔽作用,游客重游意愿不强。基于负面感知反映的问题,从政府职能、资源优势、旅游品牌、营销宣传、服务质量等方面提出湛江旅游目的地形象提升建议。  相似文献   

13.
大众旅游的普及发展使得旅游业成为了被世界所重视的"黄金产业"、"朝阳产业",庞大的市场规模意味着激烈的竞争,相应的旅游形象成为了旅游目的地在市场竞争中拔得头筹的制胜法宝.冰雪旅游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黑龙江省的特色旅游产品,成为黑龙江省的一张名片,因而黑龙江省的冰雪旅游形象也被所有相关人员和企业所重视.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冰雪旅游发展的历史形象、现实形象进行分析,进而在此基础上对黑龙江省冰雪旅游的企业行为形象进行初步探析,为黑龙江省未来冰雪旅游的发展助力.  相似文献   

14.
马鹏  宗瑞波  刘鸽 《企业经济》2012,(6):152-155
温泉旅游是近些年新兴的体验旅游方式。温泉旅游度假所产生的经济、社会、文化效应已经引起了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目前,温泉旅游理论研究层面缺乏对温泉度假地整体形象感知的深入研究,同时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又影响着游客的旅游动机与旅游决策。基于此,本文结合温泉旅游特征,构建了温泉旅游形象感知影响因素对游客忠诚度影响的理论模型,并以辽宁省汤岗子温泉旅游地为例进行实证检验。结论指出:温泉旅游环境形象、温泉旅游资源形象与服务形象存在相关关系,前两者都是通过服务接触与服务过程形成感知形象的认知,服务形象对游客忠诚度的影响显著,其他维度影响一般。  相似文献   

15.
旅游目的地形象直接影响旅游者的决策和选择,因此要重视旅游形象塑造与传播。本文对无锡旅游形象定位、游客对无锡旅游形象的感知、无锡旅游形象的传播情况进行了分析,并从加强休闲度假要素配置以及全方位立体传播两方面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6.
廖晓静 《企业活力》2007,(10):30-31
<正>2008北京奥运,中国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旅游业是最大的受益行业,河南旅游不能按兵不动,要借船出海。这是展示河南国际旅游形象的最佳契机,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和旅游界当有历史机遇的使命感,实施奥运旅游营销战略,以奥运旅游为窗口,以奥运旅游营销为抓手,促进河南旅游产业升级,带动河南省关联产业的整体提升,"让世界了解河南,让河南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7.
城市旅游形象是一座城市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名片”,而民族文化元素是城市旅游形象中的核心内容.它将整个城市的气质底蕴传达给游客,对城市旅游形象的提升起着重要的作用.基于此,以湖南省吉首市为例,通过对吉首市民族文化元素在旅游形象构建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民族文化元素在城市旅游形象构建中的应用”这一具有普遍性意义的问题,以期通过挖掘、弘扬民族文化元素进一步促进民族地区城市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赤水市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展迅速.文章通过对赤水市旅游资源进行分析,将赤水市的旅游形象定位为“生态赤水,绿色天堂”,并提出利用形象展示、大众传媒等策略对赤水市旅游形象进行塑造与传播.  相似文献   

19.
武汉城市圈旅游形象塑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座谈等方式所得资料,本文时武汉城市圈旅游资源结构、现有旅游形象与旅游形象竞争进行了分析,认为武汉城市圈旅游形象应定位于:荆楚文化与三国文化之域,中国近代历史大舞台,人文山水荟萃地,会议、商务与教育中心,休闲度假与购物的天堂.本文认为武汉城市圈塑造良好旅游形象还应通过资源开发与设施建设、完善识别符号、改善接待条件、规范服务行为等形象建设策略改善旅游形象,并通过各种信息传播渠道、公关与节事活动因"客源地"制宜地开展旅游形象宣传.  相似文献   

20.
旅游形象已成为旅游研究和开发的新领域,旅游形象的定位和提升对旅游目的地的规划与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古镇旅游热潮的掀起,针对特色古镇的旅游形象定位和提升势在必行。罗城古镇因其独特的船形街建筑布局而扬名海内外,但其旅游形象需要在游客头脑中创造性的明确定位,并不断获得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