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字国际     
128天1月23日,德国曼正式向外界宣布,原计划于1月31日结束的曼收购斯堪尼亚案提前落下帷幕。由于大众集团与银瑞达两家主要股东的反对,德国曼不得不结束了为期128天的收购行为。但是,作为斯堪尼亚的股东之一,德国曼一方仍表示它们将在以后寻求与斯堪尼亚以及大众重卡合作的机会。在这128天时间里,《商用汽车新闻》记者连  相似文献   

2.
“德国曼是一家技术实力强大的公司,但是目前世界各个卡客车制造商在研发这一块所需要的费用越来越高,德国曼也同样如此。斯堪尼亚公司近些年来的销售情况很好,积累了丰厚的资金和现金流。从以前沃尔沃收购斯堪尼亚事件可以看出,斯堪尼亚一直受到世界上一些主要卡客车制造商的瞩目和‘垂涎’。”山东省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家谭秀卿据此认为德国曼此次收购斯堪尼亚很可能在打吸纳资金的主意。  相似文献   

3.
J.D.Power汽车评测机构分析了此次收购行动的主要原因。它认为,德国曼集团各部门分布比较散并且规模都不大,这导致单位成本增加。在发动机方面,德国曼发动机交易量在美国受到了重创;在车轴和传动装置方面,与斯堪尼亚在这一领域的合作也于今年四月终止。为了扩大公司在东欧和亚洲的产品占有率,曼需要和其它实力强大的生产厂家联合。针对这些情况,德国曼不得不想各种方法来解决目前的问题,而收购近些年经营状况良好、资金丰厚的斯  相似文献   

4.
斯堪尼亚,世界五大卡车制造企业之一,其强大的销售网络和盈利能力使它总与“收购”这个字眼有极深的渊源。无论是沃尔沃还是德国大众,斯堪尼亚就像一块肥肉一直被这些大型汽车制造企业所垂涎,收购的提案也一轮接着一轮的到来。2006年9月11日,斯堪尼亚又收到了一份价值96亿欧元的收购提案,这次看中它的是世界第三大卡车制造商——德国曼(MAN)。  相似文献   

5.
沃尔沃、曼、大众都是斯堪尼亚收购案中的主角。这场历时3年的商用车并购案尘埃落定后,大众、曼与斯堪尼亚之间跨越多年的"收购纠葛"不得不被人重新提起。斯堪尼亚,全球主流商用车制造商之一,其强大的销售网络和盈利能力,使它总与"收购"这两个字眼有极深的渊源。2004年,沃尔沃全面退出斯堪尼亚,大众集团接手斯堪尼亚。2006年9月11日,斯堪尼亚又收到了一份价值96亿欧元的收购提案,这次看中它的是世界第三大卡车  相似文献   

6.
近日,一家瑞典媒体透露,斯堪尼亚两大股东——大众和银瑞达将支持斯堪尼亚反收购德国曼集团,而此前德国曼对斯堪尼亚收购活动长达一年之久,最后却未能达成愿望。这家瑞典媒体表示,这一消息并非空穴来风,最近大众集团和银瑞达内部的"躁动",似乎透露了些端倪。在消息发出之后,德国曼集团的股票上涨了6个百分点,达到每股126.38欧元的价格,而斯堪尼亚的股价却下降了2.8个百分点,收于每股174.5瑞典克朗的价格。同为德国曼  相似文献   

7.
本报讯近日,德国曼集团决定从大众汽车公司手中收购位于巴西Kesende的卡车和客车业务部门。这家价值达11.75亿欧元的公司将于2009年1月1日转让,曼公司和大众公司的管理机构已批准了此收购。大众卡车和客车业务部门自1996年开始在Resende生产卡车和客车,2007年,其卡车和客车产量达到47000  相似文献   

8.
2006年,德国曼有点忙。忙着把产品拓展到亚洲、东欧地区,忙着签订与国防部之间的大事,要数盘算着如何将斯堪尼亚收归己用。2006年,斯堪尼亚有点烦。怕股东转投收购方,斯堪尼亚有点烦;怕股票价格一落千丈,斯堪德国曼,世界排名第三的卡车制造商,其业务范围覆盖商用车辆、季度营业利润为7.51亿欧元。瑞典斯堪尼亚集团,世界五大卡车制造商之一。其业务范围覆盖厂。斯堪尼亚的产品销往世界各地100多个国家,而且95%以上的产品销从2006年9月11日德国曼正式对外宣称有意收购斯堪尼亚开始,这两订单,忙着把木头、稻草研制成替代燃料。但德国曼今年最忙的一件尼亚有点烦。工业服务、柴油发动机和透平机械等工业高精核心领域,2006年前三重型卡车和大型巴士以及工业发动机,在欧洲、拉丁美洲均设有生产往瑞典以外的国家和地区。2006年前三季度营业利润约为6.8亿欧元。家公司就注定会共同成为话题的主角。  相似文献   

9.
复杂的大众、曼、斯堪尼亚收购案消停不久,斯堪尼亚又一次陷入收购漩涡中。在欧盟委员会批准保时捷收购大众后,保时捷又有新动作。近日有消息称,保时捷经过对大众股票一系列的买卖动作之后,其对大众集团的持股将超过50%,这将加快保时捷全盘收购斯堪尼亚的步伐。  相似文献   

10.
2007年1月31日!离这一天只有5天的时间了……这一天是德国曼收购瑞典斯堪尼亚的最后期限。随着这一天的日渐逼近,这起案件引起了外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一些分析家预测,这起收购案成败的关键在于两大股东——大众与银瑞达投资公司(investor AB)的态度(两家公司目前掌握斯堪尼亚大约30.6%的投票权,并在董事会中占有绝对优势),但大部分人并不看好这起收购案。  相似文献   

11.
大众终于达成心愿,取得了斯堪尼亚的控股权。喧闹了3年的斯堪尼亚并购案落下帷幕。大众获68.6%的投票权收购斯堪尼亚的"战争",历经多年纠葛,终于在2008年3月3日,以大众与斯堪尼亚的两大股东——银瑞达和Wallenberg基金签署协议标志结束。期间,斯堪尼亚拒绝了欧洲另两家汽车制造商沃尔沃和曼公司的收购请求,最终与大众达成协议。控股斯堪尼亚后,大众一跃超过戴姆勒和沃尔沃公司,成为欧洲第一大商用车制造商。大众对斯堪尼亚的控股是通过购买斯堪尼亚两大股东银瑞达(Investor)和Wallenberg基金持有的斯堪尼亚股份而实现的。根据协议,大众集团以每股200瑞典克朗的价格  相似文献   

12.
7月22日,欧盟反垄断组织正式裁定大众增持斯堪尼亚投票权一事并未构成垄断。至此,欧洲最大的汽车制造商大众集团将合法拥有斯堪尼亚68.60%的投票权,绝对掌控斯堪尼亚已成定局。据称,早在今年3月初,德国大众就宣布,已经与瑞典银瑞达公司(Investor AB)和瓦伦堡家族(The Wallenberg foundations)达成交易,以每股200瑞典克朗的价格,购买两者手中持有的斯堪尼亚1347万股股票。这一收购需要通过欧盟反垄断组织的裁定,  相似文献   

13.
就在《商用汽车新闻》报道大众被德国曼给拒了不到一周之时,大众集团便出惊人之举,通过强制性收购获得了德国曼半数以上股份,即已经拥有了曼公司53.7%的股本和55.9%的投票权。接下来,大众集团要做的就是推动斯堪尼亚与曼的合并,组建与戴姆勒及沃尔沃相抗衡的大型卡车制造集团,实现其全球重卡汽车联盟的大战略。大众与曼长路漫漫毫无疑问,能成功获得曼半数以上的股份,令大众集团上下备受鼓舞。其首席执行官马丁·文德恩在随后发表的声明中尽显此情,他表示:大众集团对这个结果  相似文献   

14.
8月28日,欧洲主要重型卡车制造商德国曼集团对外宣布,将与潍柴动力成立一家合资公司生产整车,以保持双方的长期合作。集团总裁哈坎·萨缪尔森还宣称,目前双方已经签订了相关的合作意向书。当日,《商用汽车新闻》记者联系上曼集团德国总部的相关负责人Nina Gutzelt,证实了这一说法。在潍柴一方,记者得到的回答是暂不向外透露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15.
德国曼收购瑞典斯堪尼亚的硝烟还未散去,近日又传出瑞典沃尔沃再度增持日本日产柴股份的消息。有人要问,在3月份收购日产柴13%股权后,沃尔沃为何要在时隔半年后急着进一步提高所持股份?就在增持前后,有传言说沃尔沃股东“逼宫”管理层,要求现金分红,究竟增持收购与“逼宫”一事有无关联?  相似文献   

16.
《中国机电工业》2011,(8):13-13
近日,因不满收购价格过低,德国商用车制造商曼(MAN)拒绝了大众汽车提出的强制性收购要约,而曼的拒绝将直接影响大众汽车推进“成为欧洲最大商用车制造商”这一目标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9月23日,针对近日媒体报道德国大众集团将试图收购卡车巨头德国曼集团的消息,曼商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安东·韦曼首次回应:"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大  相似文献   

18.
又到岁末盘点时,纵观2006年国际商用车界风云变换。德国曼与瑞典斯堪尼亚之间纠缠不清的收购话题;沃尔沃加速增持日产柴,促成了两家有望在5年内将两亿欧元纳入囊中;戴-克在稳坐行业老大的基础上,正计划着与中国福田汽车公司配股;而雷诺集团,在产品的基础上精益求精,两次对全系列车型升级。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公布的最新数字显示,2006年1-9月份,欧洲汽车市场共销售轻型商用车1540272辆,较2005年同期的1481565辆上升了4%;销售重型商用车202670辆,较2005年同期的190916辆增长了6.2%。那么,戴-克、沃尔沃、雷诺卡车、德国曼、瑞典斯堪尼亚与依维柯等跨国商用车巨头今年的发展情况如何呢?  相似文献   

19.
2006年9月,在沃尔沃、奔驰、曼、斯堪尼亚、雷诺、依维柯、达夫等顶级商用车品牌齐聚的德国汉诺威商用车展,华菱作为惟一参展的中国卡车企业,在展馆升起了令中国人激动的五星红旗。  相似文献   

20.
本报讯在德国著名ETM出版集团"2013年最佳商用车"调查中,德国曼车型受到广大读者的信赖,德国曼也因此获得了多项大奖。此次调查共有超过10000名读者参与投票,调查结果显示:德国曼很多车型受到读者青睐,其中,MAN TGL、MAN TGS及尼奥普兰客车分别获得"2013年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