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偶然"引爆的"必然" 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之前20天,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宣布解除近海采掘禁令,偶然或者必然的成为了生态平衡继续倾斜的火上浇油的推手。但近海开采政策的调整只是偶然的导火索,事故的发生有其历史和现实的必然性。深海采油的高风险和高环境成本众所周知,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同样富集的墨西哥湾就在不断成为世界石油工业最新装备和复杂技术的试验场。  相似文献   

2.
基于近10年国内外主要输油管道泄漏事故,分析输油管道泄漏事故后果,并结合已有的多米诺理论,判定输油管道泄漏事故多米诺效应发生情况。运用事件树方法建立输油管道泄漏事故多米诺效应模型,分析此类泄漏事故多米诺效应发生的不同途径及后果。最后通过专家判断法与模糊理论定量分析多米诺后果发生概率,对输油管道泄漏事故处理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李洪言 《化工管理》2016,(12):33-34
随着天然气管道建设的增加,天然气管道泄漏事故时有发生,在天然气管道发生事故时应立即采取应急处理方法,本文根据管道发生各类泄漏事故时的情况,分析了在抢修作业时需要的重要机具设备及抢修技术。提出了分析管道可能存在的事故,制定相应的应急抢修方案的必要性,本文以川气东送管道在齐岳山山脉陡坡地段发生天然气大量泄漏事故为例,比较系统的介绍了一般应急抢修事故的流程,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对于制定其它管道事故方案也有借鉴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某公司催化重整预加氢产物分离罐泄漏为例,基于事故树定性分析,得出基本事件结构重要度排序,有针对的提出预防顶事件发生的措施。运用ALOHA软件对事故后果进行定量模拟,得到特定泄漏条件下事故发生燃烧爆炸的区域,为公司在预加氢产物分离罐泄漏时人员的应急响应及疏散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过去人们普遍认为,煤矿发生事故是必然的,不发生事故是偶然的。但是,如果我们在工作中处处按照标准、规程作业,就可以把事故降低到最低甚至实现零事故。从而得出结论:煤矿发生事故是偶然的,不发生事故是必然的,这就是“本质安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原油泄漏事故频发,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环境污染,所以需要能够及时发现并精确定位的监测系统,而进行管道泄漏检测的方法很多,但技术成熟的有普遍应用的不多,本文对现在国内普遍采用的管道泄漏检测的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目前原油主要通过管道来输送,管道经常会由于腐蚀和人为破坏而造成原油的泄漏,所以对管线参数实时监控与分析,能够第一时间发现泄漏并对泄漏具体位置进行定位有重要的意义。主要介绍了负压波泄漏检测系统在日仪原油管道中的应用,说明了该泄漏检测系统的结构组成以及泄漏检测定位原理。  相似文献   

8.
基于事故树分析法的长输管道泄漏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泄漏是长输管道的典型事故,也是引起其他一些事故的重要原因。通过运用事故树分析法对长输管道泄漏问题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可以识别引起长输管道泄漏的主要因素。通过构建管道泄漏事故树,求解重要度、事故发生概率和临界重要度,形成基于事故树分析的长输管道泄漏因素分析方法,能为更好地实施长输管道安全管理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前液氨、液氯泄漏事故发生时,多对泄漏物质使用雾状水、开花水流驱散,但会产生大量的污染废水,或将泄漏装置投入吸收池进行酸碱中和吸收,该技术可较好地处置钢瓶泄漏,但难以适用于槽车、大型储罐及储槽。通过液氨、液氯转存装置,可以有效减少液氨、液氯对外扩散量,有效处置各类事故,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油气管道在高后果区发生泄漏,潜在危害后果严重。按识别内容,可将管道高后果区分为3类,即人口密集区域、线性设施临近区域、环境敏感区域。针对以上3类高后果区,采集了若干管道事故实例,分析了不同类型高后果区存在的危害因素、事故的危害后果。人口密集型高后果区的危害因素包括:外部挖掘破坏、地下密闭空间和占压,人口密集区域发生泄漏事故,可能造成严重的人员伤害;线性设施临近区域的危害因素为临近设施对管道的干扰,该区域发生泄漏事故,会造成临近设施停运;输油管道在环境敏感区泄漏会造成严重的污染。基于事故案例,从危害后果减缓和降低事故发生概率的角度,提出了针对性的高后果区监管和风险减缓措施。  相似文献   

11.
在过去50年里,美国墨西哥湾海上共发生大小泄漏事故近800起。其中,有80%发生在油田开发期,有1/4发生在钻井和开采作业中,72%发生在平台或钻机上,壳牌、雪佛龙、BP等大公司的事故数量位居前列。同时,装备、天气、人和外力(波浪、潮汐、海流等)是引发海上漏油事故的四大因素。相应地,发展海洋石油开发事业须具备先进的技术装备、强大的气候预警能力、高素质的专业化队伍、较强的应对海洋外力能力等。具体来说,应坚定进入海洋石油的信心,稳妥推进海上业务发展;吸取别人事故的经验教训,深入开展事故资源研究;突出技术装备安全管理,把可控因素的影响降到最小;积极开展海洋环境风险研究,建立完善海洋气象预测预警系统及应急程序;强化员工岗位责任意识,增强作业人员事故防范能力。  相似文献   

12.
刘伟 《化工管理》2013,(6):153-154
为探讨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运用混沌理论方法对焦作市某化工厂泄漏事故统计数据进行了时间序列分析和R/S分析,指出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具有明显的混沌特性。分析和讨论了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的混沌特性,并对后续短期内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3.
美国阿拉斯加州联邦法官近日判定,埃克森石油集团要为1989年的瓦尔迪兹号油轮泄漏事故支付共67.5亿美元罚款。其中,45亿美元是对油轮泄漏事故所支付的罚金,另外22.5亿美元则是利息。瓦尔迪兹号油轮1989年3月24日在阿拉斯加南部海域搁浅,泄漏的1100万加仑原油污染了2000km的海岸  相似文献   

14.
目前,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化学危险品已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化学危险品危险事故发生的概率。如今,我国针对化学危险品危险事故制定了相应的事故应急方案,从而可以对化学危险品泄漏事故污染人员起到非常重要的帮助性,有效防止"次生性"污染的发生。文章主要针对化学品泄漏事故污染人员应急方案进行了深入分析,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合理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海洋石油开采过程中,采油平台将原油进行初步处理,并通过油轮或者海底管道进行外输,原油在处理和外输过程中,存在泄漏至海面的风险,溢油监测系统主要监测原油的泄漏,能够24h对采油平台及船舶周边海域溢油情况进行全面监测,以保证出现原油泄漏能够及时发现,同时对周边海域出现的外来原油进行监控,以便对海面出现的原油进行源头追溯、去向监控。  相似文献   

16.
在大型煤制油项目中以煤作为原料,需要把煤研磨成煤粉再进行气化,从而给整个煤制油提供原料;大型煤制油项目每天生产和储存的煤粉量很大,一旦发生大量煤粉泄漏并引起煤粉尘爆炸将会造成无法想象的损失。因此需要对煤粉特性、易发生泄漏部位进行分析,并在泄漏后采用主动控制措施来防止发生煤粉尘爆炸事故。  相似文献   

17.
从设计、制造、运行、检修方面分析高压加热器泄漏原因,给出制造检验、运行注意事项以及事故发生后的处理方法,如运行中的监测诊断、泄漏的预防与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胜利油田输油管线泄漏事故现状,分别就埋地输油管道、埋地输气管道、埋地污水及混输管道等不同类型的管道进行优选泄漏检测技术,同时还就泄漏检测的意义及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港口码头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危险性和不安全因素,其中发生船舶油污事故常伴随着大范围环境污染事故和火灾、爆炸等衍生事故。文章针对码头的安全评价强调,在定量分析时应重点分析溢油事故的影响范围;可通过OILMAP软件对燃料油的泄漏情况和气象条件进行事故模拟,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作为政府部门进行应急决策的辅助参考。  相似文献   

20.
2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和法国道达尔公司在北京共同举行了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南区块天然气开发和生产合同及天然气买卖合同谅解备忘录的签字仪式。苏里格南项目也是中国石油继长北项目后在鄂尔多斯盆地的第二个天然气对外合作开发项目。该项目的启动,标志着中国石油在天然气领域的对外合作又有了新进展。▲美国阿拉斯加州普拉德霍湾的BP公司输油管道发生重大泄漏事故,约有26.7万加仑(共6357桶)原油从输油管中泄漏并污染了附近约两英亩的苔原地带,导致普拉德霍湾油田产量减少约每日10万桶。官方估计清理泄漏的原油需要4~6星期。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